书籍详情
《古王国传奇5:黄金掌》[31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古王国传奇5:黄金掌

  •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5-01
  • 热度:8431
  • 上架时间:2024-06-30 08:52:20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编辑推荐
  1.比《哈利·波特》更早享誉世界的魔法小说!全系列首次完整引进!
  2.澳洲奇幻文学天才作家加思·尼克斯史诗巨著!被翻译为28种语言,畅销全球200多万册!!
  3.囊括澳洲科幻成就奖最佳小说、澳洲奥瑞丽斯奖最佳奇幻小说两项重量级大奖!
  ★美国青少年图书馆服务协会最佳青少年小说
  ★《每日电讯报》最佳青少年小说
  ★芝加哥论坛报最佳青少年小说
  ★美国图书馆协会最佳青少年小说
  ★美国青少年图书馆服务协会最佳青少年小说
  ★ 《每日电讯报》最佳青少年小说
  ★ 《出版人周刊》畅销榜冠军
  4.这是一个战争与和平的寓言,更是一部个人心灵的成长史。
  世界上所有的坚持,都是因为心中有爱。
内容简介
  莉芮尔在和奥兰尼斯的战斗中失去了一只手,但是现在她有了一个新的黄金手掌,拥有了新的力量。在一次危险的旅程中,莉芮尔回到她童年时的家——珂睐的冰川。她曾经是一个二等助理图书馆馆员。
  在那里,一个神秘的年轻女子从遥远的北方带来她已过世母亲阿瑞丽给她的消息。这是关于一个没有脸的女巫的警告。但这个女巫是谁,她的计划是什么?莉芮尔必须凭借自己的力量来拯救伟大的古王国……
作者简介
  加思·尼克斯(Garth Nix )
  澳大利亚著名幻想小说作家,被英美主流市场认可的奇幻天才,其作品深受年轻读者喜爱。他的作品出版至今已被译成40种语言,畅销全球超过500万册。“古王国传奇”系列中的《萨布莉尔》曾再版20余次。其作品曾荣登美国《纽约时报》《出版人周刊》,英国《书商》杂志、《星期日泰晤士报》畅销书排行榜,多年来畅销不衰。
目录
序章
第一章 大门口有一位可疑的信使
第二章 两只信鹰带来了信息
第三章 献给大河的贡品
第四章 一个男人和一个死气沉沉的怪物
第五章 灵体玻璃箭的多种用途
第六章 将军仿佛死了一般
第七章 什么也不如捕鱼重要
第八章 不听话的摇铃
第九章 春天从不出海的天马族
第十章 肆行魔法的威胁
第十一章 天马族从不越过绿水河
第十二章 一场欲言又止的谈话
第十三章 咒契石和肆行魔法护符
第十四章 尼古拉斯开始了解真正的图书管理员
第十五章 从黄沙村转移
第十六章 意料之外的故地重游
第十七章 松动的页岩和被施过咒语的箭
第十八章 谁也不想承担责任
第十九章 页岩山山脊之战
第二十章 旧家具和洗澡的希望
第二十一章 红光意味着血鸦
第二十二章 端倪初现
第二十三章 月光正好
第二十四章 二加一的晚餐
第二十五章 不明的催眠
第二十六章 猫头鹰和夜间来客
第二十七章 到达和离开
第二十八章 夜晚的神秘动静
第二十九章 塔齐斯顿召开的讨论会
第三十章 阿瑞丽
第三十一章 从骨头护符上引出的线
第三十二章 谁去杀死棘手的克萝尔
第三十三章 越过绿水河
第三十四章 走进黑暗深处
第三十五章 没有空气可供呼吸
第三十六章 大战一触即发
第三十七章 倒流的河
第三十八章 河床上满是白白死掉的鱼
第三十九章 死得其时
第四十章 莉芮尔的回归
尾声
致谢
前言
  序章
  进入第六环后,贯穿冥界这条不可遏制的河流平缓下来,到了几近停滞的地步。那些不愿继续前行的亡者,还有千方百计想要返回五道门后的生物,便自然而然地在此聚集起来。
  它们成群结队地等在此地,盼望着,也与朝冥界更深处走去的冲动抗争着。其中有两个活人。当然,她们是役亡师,否则不可能活着来到这里。眼下她们仍是活人,可是在冥界内,如果哪个粗心的役亡师踏出自身认知和能力允许的范围半步,便可能成为在附近游荡的高等亡者捕捉的对象。这些生物对任何一丁点儿的生命气息都极其敏感,因为攫取生命力有助于满足他们强烈的复生欲望。
  但是眼下,高等亡者对她们二人却退避三舍。它们深知这两名女役亡师是多么非比寻常。她们都斜挎着皮套,里面装着七只灌注了法力的摇铃,那是役亡师的法器。这些摇铃把手是桃木的,而非乌木制成,而且银质的铃铛上还有着明亮的咒印。
  这已经足够彰显身份了,她们的装束又多增加了一层证明:她们身着由名为钶希尼的材料片连缀而成的外套,外面还穿着铠甲罩衫。役亡师的罩衫是深蓝色的,布满银匙图案,另一位的蓝色罩衫上同样有银匙,但除此之外,还有一片布满金星图案的绿色区域。
  银匙是阿布霍森的标志,而阿布霍森是亡者的对头和天敌。这位年长的女子便是萨布莉尔,第五十三位阿布霍森,跟随在她身侧的是学徒莉芮尔,一位准阿布霍森,她的罩衫上同时还镶有金星图案,这是珂睐的标志,意味着她具有独特的能力:不仅是阿布霍森,同时还是一位忆往师,能够看到过往,就像普通珂睐能够预见将来一样。
  “她逃脱了。”萨布莉尔说着,朝那灰蒙蒙的河水看去。她感受到亡者的存在,很多亡者潜藏在水下,希望避开她的注意。但是与她和莉芮尔历经艰辛要猎捕的对象比起来,它们并不重要。时候一到,周遭这些拼命挣扎的普通亡魂自然会变弱,并且越来越弱,不需要她们出手。
  “你确定那是戴面具者克萝尔?”莉芮尔问道。她比萨布莉尔更为谨慎地朝四周打量着。她进入冥界只有十一次,这是她第二次行进到如此深入的地方。不过她曾有一次走得很远,来到了第九道门的附近。她很感激身边有萨布莉尔的陪伴,可是心中那深深的失落感仍旧无法平息。这个年轻的女孩上一次穿过冥界的第六环时,尚有最好的朋友坏狗陪伴,给了她巨大的慰藉和勇气。
  可如今坏狗已经永远地离开了。
  痛失好友,莉芮尔仍旧很悲伤,封印奥兰尼斯那段日子的恐惧也一直萦绕在她的脑海中。那段时间里,唯一的亮点来自尼古拉斯·塞尔(尼克),来自他捎来的消息:坏狗如何将奄奄一息的他从这冰冷的冥水中送返现世。莉芮尔本想向尼古拉斯详细打听,尤其想问明他是否看见坏狗踏上了哪一条路,她心中尚存一丝希望,希望这条足智多谋的狗没有朝最后那道门走去。
  实际上,莉芮尔很想见到尼克。在她遇见的人当中,他是寥寥无几的一见如故者,他让她感到一种难以言表的亲切,他们冥冥之中似乎有着些许牵绊。
  可是尼克也走了。感谢咒契护佑,他没有死,但是为了远离古国那些邪恶的魔法,他回到了安塞斯蒂尔,去了界墙以南很远的地方。他必须彻底摆脱肆行魔法和咒契带来的影响,才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莉芮尔告诉自己。
  她必须忘了他。
  “肯定是克萝尔。”萨布莉尔说道。莉芮尔将分散的注意力重新集中起来。年长的女子皱了皱鼻子,“过段时间,你就能分辨不同种类的亡者,还有那些强大到被称为高等亡者的亡者。你现在已经觉察到它们的存在了,我猜。”
  “是的……”莉芮尔说。
  莉芮尔的确觉察到了周围的亡者 ,凭借的是她早已拥有却不自知的一种奇怪的感觉。她眯起眼睛,努力从各种感觉中将那一种感觉分辨出来,因为那种感觉超越于视力、听力、触觉和嗅觉,同时却需要调动这一切。周围这群亡者中最强大的那一个留下了某种痕迹,但是那痕迹越来越淡,就像熄灭后的一堆柴火上冒出来的烟。
  “克萝尔是否走到冥界更深处去了?”莉芮尔问。她希望自己声音中小小的颤抖不会太过明显。如果有必要继续前行,她已做好充分准备。她只是希望没这个必要。
  “没有,”萨布莉尔说,“她的速度我们已经赶不上了,她可能绕道回到了现世。但是要做到那一点……”
  她停下来,再次环顾四周,留意那平静却暗藏危机的河水。莉芮尔看着她,再次在心中喟叹,这位著名的阿布霍森,古国的女王,诸多传奇故事的主角,竟然会是自己刚刚发现不久的同父异母的姐姐——比自己年长二十岁的姐姐。不过,在刚刚过去的夏天经历了那样一场风波后,莉芮尔也不再是从前那个少不更事的少女了。
  “要做到那一点,”萨布莉尔重复道,“克萝尔必须将自己锚定在现世。”
  “锚定在现世?”莉芮尔吃惊地问道。克萝尔曾是一位古老的役亡师,后来她的肉身被萨布莉尔杀死。但是她没有走进第九道门,反而成为一个力量强大的高等亡者,一种火焰与暗影组成的,不需栖身于肉身便能在现世活动的生物。
  “我摧毁了她栖身的肉身,”萨布莉尔说,“即使在当时我也非常疑惑。她很老,有几百岁了。我能感觉到她的苍老,那包裹在年轻皮囊下的沉重……”
  她不再说话,转了个圈,嗅着什么,眼睛眯起来。莉芮尔也开始环顾四周,留神听着河水中那些微小的动静,那些一般情况下会被河水流动时发出的声音掩盖的声音。
  “延续生命的方法有很多,”过了一会儿,萨布莉尔继续说道,“我忙得没有时间去分析她用的是哪一种,而且现在越来越忙,你也知道。可是如今,我认为她一定是靠某种锚定在现世的东西维系着,所以她并不完全听从我铃声的差遣,而且不会真正死去。”
  “可是怎么……”莉芮尔有些磕巴地问,“她是怎么做到的?”
  “办法有很多,但每一种都透着邪恶,”萨布莉尔若有所思地说,“也许……我得先告诉你凯瑞格是怎么做到的。《亡者之书》中也有一些段落谈及此事,不过那本书可能不会向你展示这些内容。读者何时准备好阅读某段内容,它总是有自己的标准……”
  “的确如此。”莉芮尔说。在当图书管理员期间,她已经熟识那些与魔法相关的内容,可是一想到那本从未展示过同样内容的奇怪巨著,以及在阅读它时常常会感受到的寒意,她仍然心神不宁,那种寒意与眼下的河水那刺骨的寒意如出一辙。
  莉芮尔说这些话时语速很慢,她有一部分心神仍然集中于对冥界以及亡者的探查上。有东西在前进,产生了细小的动静,就像波浪中的碎木……她花了几秒钟,才分辨出是一群群法力较弱的亡者正在聚拢过来,渐渐成了一大群。
  “时机一到,我们自然会清楚。但是克萝尔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萨布莉尔说,“眼下奥兰尼斯已被重新封印,克萝尔也只能待在北边。还有一些更紧要的问题,一些近在眼前的问题。”
  萨布莉尔解开固定她最喜爱的摇铃并使之不发出声响的皮带,她的手指靠在铃舌上,明亮的咒印从银色的铃铛上来到她的手上。她微微嘲讽地一笑:“我想,克萝尔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惊喜,也有可能是一个埋伏。很有趣,这些小东西害怕她胜过害怕我们。我们必须对这种错误的观念加以纠正。”
  莉芮尔尚未拔出剑、拿出摇铃,亡者们的进攻便开始了。她右手的动作还有些迟缓,萨姆斯(萨姆)用高档金属材料和咒契魔法为她制作了这只新手,要达到使用自如的境界,还需要一些时间。
  足足有七十多个亡者冲了上来,其中大部分都已扭曲变形,因为在冥界滞留时间过长,它们原来的形体早已消散,而仅凭灵体是连模糊的人形都无法维持的。有些亡者看上去矮墩墩的,似乎为适应某种可怕的容器而被压扁了;有的却被拉得很长。它们嘴里挤着不计其数的牙齿,下巴松松垮垮的,指甲变成利爪,曾经是眼睛的地方只剩两个空洞的眼窝,里面燃烧着红色的火焰,咧得过大的嘴也在不停地滴着火焰。
  它们扭动着,跳跃着,有的朝前猛冲,有的迂回前进,试图从单纯的数量优势中找到一些希望。它们一边积攒着勇气,一边向役亡师接近。想到自己可能会享受一顿饕餮大餐,亡者们开始咆哮起来。
  当这一大群亡者发起最后的冲锋时,萨布莉尔将撒拉奈斯举过头顶,不断地画着数字“8”的回环。铃声纯净,却有着凌驾一切的意味,令亡者发出的刺耳噪音戛然而止。与此同时,阿布霍森说话了。她语气坚定,就像对孩子或马儿在说话,她没有大嚷大叫,可是话语的背后却有着坚强的意志和铃声的力量作为支撑。
  “安静。”
  受到了铃声的压制,尖叫声渐渐小了下去,就连那一双双狂乱的眼睛也变得黯淡了,眼中的火焰被阿布霍森手中那名为撒拉奈斯的铃声中蕴藏的力量熄灭了。
  萨布莉尔将法铃一翻,抓住了铃舌,铃铛便不再响了。但是它的声音仍然萦绕不去,久久不散。亡者们停止不动。
  “好了,”萨布莉尔说,示意那个年轻女孩手中拿着的铃,“基佰司。正确的铃总是主动来到你的手中,从天而降,遣它们走,遣到最终的死亡。”
  莉芮尔点点头,摇动了漫步者基佰司。这是一只兴奋而活跃的铃,它渴望着鸣响,莉芮尔必须以正确的方式摇动它,以免连自己也一并被带走。与往常一样,摇动这只铃时,她必须十分克制,因为每一次铃声响起,她都能从中听见记忆中那只小狗的声音,它仿佛正期待着即将到来的散步,朝自己发出欢快的吠声。
  在基佰司的铃声中,亡者们开始抽泣和呻吟,它们步调一致地转身,缓缓向前走。莉芮尔继续摇铃,它们开始跑的跑、跳的跳,渐渐形成了一个大圈,仿佛在滑稽地模仿某种乡村舞蹈,只是这样一群怪物的表演显得怪诞而可怕。
  这支长长的队伍被基佰司驱使着,绕着一个闭合的圆圈走了两圈,在绕第三圈时,第六道门发出一声巨响,在亡者们脚下豁然打开,它们被往后拖,不断地被往后拖去,奔赴那无法回头的死亡之路。
精彩书摘
  古国边界的北边,正处于凛冽的寒冬之中。生活在干草原的游牧部族会在下雪前离开高原地带,迁移到下游河段,但是有一个部族,不论春夏秋冬从不远行。他们住在西北边的群山中,那是比干草原更高的地方,不骑马也不崇拜马,逮着机会还会吃马肉。
  这个部族的山民与其他部族很好区分,因为他们不穿游牧兄弟们那种长长的、下摆开衩的袍子,腰间也不系绸带。他们喜欢的是紧身坎肩和马裤,还有厚厚的斗篷。坎肩和马裤是用粗粗的红线将一块块的山羊皮缝在一起而制成的,斗篷则是由阿撒斯科的毛编织而成。阿撒斯科是一种在群山之间游荡的大猫,也是这个部族得名的原因。阿撒斯科人从山涧里淘金,在出席婚礼和宴席或是死去被火葬时,便会戴上由沙金制成的沉甸甸的手镯和耳环。
  阿撒斯科山民出山本身就是很不寻常的事,朝东南方向跋涉数百里格之远更是少之又少。可是,在一个春天的下午,一个全身裹着毛斗篷,穿着红线缝制的山羊皮衣服的牧民突然出现在绿水河大桥北岸要塞的大门前,仿佛是从纷飞的落雪中突然冒出来一般,城楼上的护桥中队士兵们又是好奇又是警惕。这个人朝士兵们大声嚷嚷,问是否可以通过这座桥,进入古国境内。
  “你不是商人,”一名年轻卫兵朝城下喊道,他已经将自己的弓弩搭在城墙上,随时可以放箭,“过桥不是为了做生意。”
  “我是个信使!”牧民大叫。她比这名士兵还要年轻得多,看样子只经历过十六七次家乡的严冬。她那柔滑光亮的皮肤呈现出橡子一般的棕色,黑头发编成一个长长的发辫,在头上盘绕了好几圈,如同一顶皇冠,而她黑色的眼睛里充满恳求的意味,“我要行使信使的权利!”
  “什么权利,哈拉尔?”年轻卫兵小声问他的前辈。他在护桥中队才服役十一个月,但哈拉尔资历已经很深了,她服役了二十六年。那时候,塔齐斯顿国王和萨布莉尔阿布霍森还未重整古国的秩序,整个王国一片混乱。在大复兴之前,这座桥和河两岸的要塞以及河中的堡垒常常被包围,但在那之后,一切都平静下来了,只是去年夏天,在南边出现过一次很大的乱子。
  “这些部落的信使享有豁免权,可以免受战争和冤冤相报的世仇之苦。”哈拉尔说。她俯视着这位不太寻常——漂亮得不寻常——的信使,心想幸好这年轻士兵不是独自一人在此值守。桥上的过客并非总以真面目示人,有的甚至根本不是真正的人类,只是有着人类的躯壳而已。“但是我不知道山民也遵循这种惯例。我以前只见过他们两三次,他们也做生意,住在北边。”
  “要传消息给谁?”年轻卫兵喊道。他的名字叫阿伦辛,但是大家都喊他阿伦。
  “我必须告诉你吗?”年轻的牧民问。这个问题显得有些怪异,仿佛她不知道这里的规矩,不懂如何与人打交道似的。
  “先告诉我再说。”阿伦答道。他瞟了一眼哈拉尔,发现她突然直起了身体。她在朝远方张望,紧盯着雪花飘落的远处,却没有留意下方的牧民。
  “好像有点儿动静。”哈拉尔说。她从腰带上取下望远镜,放到眼前。一个牧民突然间出现在大门口尚可归咎于飘落的雪花和暗淡的光线,要是再来一个,那他们就该被扣上玩忽职守的帽子了。
  “好了,信息是传给谁的?”阿伦继续问。他笑着看着那山里来的姑娘,喜欢她的模样,所以忍不住心中的欢喜,“还有,你叫什么名字?”
  “消息要带给住在冰雪中,能未卜先知的女巫,”那山里来的牧民不太情愿地回答,“我的名字……我没有正式的名字。”
  “那别人怎么称呼你?”阿伦问。他又瞟了一眼哈拉尔,她已经放下了望远镜,但是仍旧眯着双眼眺望着远方。雪下得越来越大,光线也随之越来越暗,能见度正在降低。
  “有的人叫我翁皮,”那姑娘说道,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让她的嘴角微微上扬,大概是想起了快乐的事情,“现在能让我进去了吗?”
  “我看——”阿伦刚开口就停住了,因为哈拉尔将一只手搭在了他的肩上,用望远镜指着远处。
  在纷飞的雪花和渐渐四合的暮色中,出现了三个人影。其中两个骑着马,是游牧民,他们穿着常见的黑灰色羊毛长袍,长袍的两侧开着叉,腰部还系着彩色的绸带。看一眼绸带的色彩和图案,熟悉的人便能判断对方来自哪个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