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代码-软件测试的原则.实践与模式 计算机与互联网 (美)Stephen Vance著 人民邮电出pdf下载

优质代码-软件测试的原则.实践与模式 计算机与互联网 (美)Stephen Vance著 人民邮电出百度网盘pdf下载

作者:
简介:优质代码-软件测试的原则.实践与模式 计算机与互联网 (美)Stephen Vance著 人民邮电出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1
pdf下载价格:0.00¥

免费下载


书籍下载


内容介绍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优质代码-软件测试的原则.实践与模式
作者:(美)Stephen Vance著
定价:49.0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115375582
印次: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如何对所有的软行轻松的例行测试,书中为读者提供一些工具——一些实现模式,这些工具几乎可以测试任何代码。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部分(第1~5章)讨论了测试的一些原则和实践,包括次优质、代码意图、测试攻略和测试与设计之间的关系等;第二部分(第6~13章)讨论了有关测试实践方面的一些模式,包括测试构造器和getter/setter、处理字符串、封装与覆写、调整代码可见性、测试单例模式、验证错误条件,以及利用各种接缝和测试多线程等;第三部分(第14~15章)展示了两个实例的编程过程,其中一个是用测试驱动开发方法编写新的Java应用程序WebRetriever,另一个是为一个未写测试的开源项目jQuery Timepicker Addon添加测试代码。
  本书适合对测试驱动开发有初步了解或实践并想提升测试代码编写技能的程序员和自动化测试工程师阅读,也适合想通过本书在GitHub上的微量提交的代码来学习用测试驱动开发方法编写Java新项目和用测试来驯服遗留代码的详细过程的任何读者阅读。
 

  目录
部分 测试的原则和实践
 第1章 工程、匠艺和次优质
  1.1工程与匠艺
  1.2 匠艺在次优质中的作用
  1.3 支持软件匠艺的实践 测试
  1.4 在代码检查器的约束行单元测试
  1.5 针对覆盖率的单元测试
 第2章 代码的意图
  2.1 意图都被放到哪里去了?
  2.2 将意图与实现分离
  2.3 一个能引发思考的简单例子
 第3章 从哪里开始
  3.1 一种测试的方法
   3.1.1 了解范围
   3.1.2 测试的概念框架
   3.1.3 状态和行为测试
   3.1.4 测试还是不测试
  3.2 攻略
   3.2.1 测试"正常路径"
   3.2.2 测试替代路径
   3.2.3 测试错误路径
   3.2.4 测试数据的排列组合
   3.2.5 对缺行测试
 第4章 设计和可测试性
  4.1 关于设计范型
  4.2 封装和可观察性
   4.2.1 表示性的封装
   4.2.2 行为的封装
   4.2.3 测试的灰度
   4.2.4 封装、可观察性和可测试性
  4.3 耦合和可测性
 第5章 测试的原则
  5.1 把测试雕琢好
   5.1.1 将输入关联到输出
   5.1.2 使用命名约定
  5.2 避免在生产代码内出现测试代码
  5.3 通过实现来验证意图
  5.4 将耦合小化
  5.5 要小的、新的和瞬态fixture
  5.6 利用现有设施
  5.7 要完整的验证而不要部分的验证
  5.8 编写小测试
  5.9 分离关注点
  5.10 使用值
  5.11 保持简单:删除代码
  5.12 不要测试框架 不要测试生成的代码
  5.13 有时测试框架
第二部分 测试与可测试性模式
 第6章 基础知识
  6.1 bootstrapping构造器
  6.2 测试简单的getter和setter
  6.3 共享常量
  6.4 在局部重新定义
  6.5 暂时替换
  6.6 封装和覆写
  6.7 调整可见性
  6.8 通过注入的验证
 第7章 字符串处理
  7.1 通过包含关系来验证
  7.2 通过模式来验证
  7.3 通过值来验证
  7.4 使用格式化的结果来验证
 第8章 封装和覆写变化
  8.1 数据注入
  8.2 封装循环条件
  8.3 错误注入
  8.4 替换协作者
  8.5 使用现有的无作类
 第9章 调整可见性
  9.1 用包来包装测试
  9.2 将其分解
  9.3 更改访问级别
  9.4 仅用于测试的接口
  9.5 命名那些尚未命名的
  9.6 变为friend
  9.7 通过反射来强制访问
  9.8 声明范围变更
 第10章 间奏:重温意图
  10.1 测试单例模式
  10.2 单例的意图
  10.3 测试的策略
   10.3.1 测试单例的性质
   10.3.2 对类的目行测试
  10.4 慧眼的意图
 第11章 错误条件验证
  11.1 检查返回值
  11.2 验证异常类型
  11.3 验证异常消息
  11.4 验证异常有效载荷
  11.5 验证异常实例
  11.6 有关异常设计的思考
 第12章 利用现有接缝
  12.1 直接调用
   12.1.1 接口
   12.1.2 实现
  12.2 依赖注入
  12.3 回调、观察者、监听者和通告者
  12.4 注册表
  12.5 工厂
  12.6 日志记录与后一手的其他设施
 第13章 并行性
  13.1 线程和竞态条件的简介
   13.1.1 一些历史
   13.1.2 竞态条件
   13.1.3

  编辑
本书专门从软件开发人员和技术人员关注的代码质量的角度来讲软件测试的原理、实践和模式。作者有30多年的软件开发经验,20多年软件测试技术的教授经验。书中积累了来自大量高水准软件工程师的多年经验。无论你是在写一个新系统,还是试图驾驭一个遗留系统,本书都会让你地开发高质量的代码。
  测试驱动、测试先行和尽早测试这些开发实践,正在帮助成千上万的软件开发组织改善其软件。在本书中,作者立足于所有读者已经熟知的测试驱动开发知识,帮助读者实现的优质代码。
  为了帮助读者更加全面、有效和轻松地测试任何软件系统,本书使用真实的代码示例介绍了测试的模式、原则和20多个技术细节,并通过两个完整的案例分析,即测试一个全新的Java应用程序和一个未被测试的“遗留” jQuery插件,将本书讲述的所有内容整合在了一起。此外,作者还展示了一个概念框架,帮助读者将精力放在改善贯穿整个软件生命周期的可测试性上,并给读者提供了简化代码构造的全系列测试的实指南。
  无论是常见的场景还是多线程,本书都会帮读者学会如何针对每一种情景选择好的测试技术;无论是为一个新的创业公司开发前沿代码,还是维护一个很难驾驭的老旧系统,本书都会帮读者交付其真正需要的优质代码。
  简化所有代码的单元测试,并改善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详述意图和实现,更加可靠和可扩展的测试。
  克服对编写测试的机制的混淆和误解。
  测试“副作用”、行为特征和上下文约束。
  了解软件设计与可测试性之间微妙的交互,并对行利用,而非受困其中。
  揭示能够指导关键测试决策的一些核心原则。
  探讨以下内容的测试:getter/setter、字符串处理、封装、覆写变化、可见性、单例模式、错误条件等。
  确定性地重现并测试一些复杂的竞态条件。 

  媒体评论
什么是优质代码?除了能够正确实现设计意图外,优质代码还应该具备“三好”的特性:好看,好闻(没有坏味道),好验证。然而,如何写出优质代码呢?除了好看和好闻之外,可测试性是优质代码的重要指标。尽管开发工程师普遍对提高代码的可测试性感兴趣,但是,想要在复杂的代码环境下游刃有余地解决可测试性问题,非得有合适的“招式”支撑不可。《优质代码》这本书提供了一整套提升代码可测试性和测试代码的招式,书中结合实例对不同招行了细致的讲解,并用两个相对完整的实例演示了招式的使用。对于立志于写出优质代码却又受可测试性困扰的开发工程师来说,本书是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段念,豆瓣网工程裁
  在节奏越来越快的IT时代,我们开发软件产品,究竟是拼快,还是拼质量?虽然快速开发能为我们赢得先机,但归根结底,质量才是终决定产品成功的重要砝码。遗憾的是,遍观各种软件系统,我们仍然看到许许多多靠着编程急就章造就的作品——代码惨不忍睹,质量马马虎虎;测试寥若寒星,维护战战兢兢。于是,软件系统背负着沉甸甸的技术债务蹒跚前行,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问题出在哪儿?管理层不重视代码的内部质量固然是其主因,然而,多数开发人员不知道为何要写测试,不明白该写什么测试,不清楚如何写好测试,恐怕亦是造成此恶果的一大诱因。于是,业界开始提倡编程匠艺,推崇测试先行,强调优质代码。该如何做,本书给出了答案。它从技术层面剖解了编程匠艺的诸多细节,从测试角度入手结了诸多原则、实践与模式,既有理论深度如饮醇酒,香冽而隽永;又有案例小菜,足以佐酒而回味悠长。一本佳作,要的就是这个味儿。
  ——张逸,ThoughtWorks公司
  现在多数人都很认同“质量是内建的”,开始关注“测试驱动开发”、“测试在先”等实践,但真正知道怎么做的人倒是不多。本书正好填补了这方面空白,专注于有关编程测试和可测试性方面的多种机制,手把手地教开发人员如何做测试,通过具体实例、典型的微量代码,对测试框架、测试模式和测试技行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不仅帮助我们写出“次优质”的新代码,而且指导我们如何驯服已有的烂代码,如何编写能够表达我们意图的测试来驱动代码的设计,如何处理一些棘手的问题(如多线程测试)。之前,我和译者伍斌也有几面之交,他对编程公益社区的热衷、对代码的精益求精给我很深的印象,相信他是全身心投入本书的翻译,从译文中也得到验证,本译作的出版又是一次对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