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1911:一位传教士眼中的辛亥镜像pdf下载pdf下载

中国革命1911:一位传教士眼中的辛亥镜像百度网盘pdf下载

作者:
简介:本篇主要提供中国革命1911:一位传教士眼中的辛亥镜像pdf下载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10-01
pdf下载价格:0.00¥

免费下载


书籍下载


内容介绍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深入剖析错综复杂的时局背景,

全景再现辛亥前后社会百态。

重新审视中国人的国民性

请世界理解一个重新崛起的中国

说起辛亥革命,大家可能会感觉这个话题很沉重:旌旗飘扬,革命人浴血奋战,清政府垮台,清帝逊位,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篡权称帝……我们了解到的都是宏大的叙事、严肃的政治问题,在其中看不到普通老百姓、没有柴米油盐酱醋茶,不知道事关百姓生计的物价变动、商业行情,更不知道城市民众、文人志士、流氓无赖的群体心理变化,等等。

细节的缺失,致使鲜活的历史变得枯燥无味,辛亥革命这场影响中国至深的大变革也被符号化,读者失去了探究其背后深层原因和意义的动力。

《中国革命1911:一位传教士眼中的辛亥镜像》是一本兼具可读性和学术性的作品,非常适合大众阅读。书中充满了丰富的细节:

◎五大臣出洋考察的背后竟是一场大规模的贿赂游戏

◎因为腐败,清政府遭传教士遗弃

◎慈禧临终前孤注一掷的赌注是什么

◎光绪去世前夜写下密旨

……

《中国革命1911:一位传教士眼中的辛亥镜像》的作者布朗博士是一位著名的传教士,他笔下的晚清是虽腐败破碎但仍有希望,他两次到访中国,对中国有独到而清醒的认识。比如,他认为中国人替人顶罪、为报复诅咒别人自杀、爱面子、见死不救、迷信等被西方诟病的问题,是由中国独特的国情决定的,而且西方也有很多在中国人看来奇怪的习惯,诸如野外徒步、吃半生不熟的牛羊肉、男女同桌等。另外,他也对于中国人敌视外国人予以理解:哪个国家受到如此欺负,不会仇视反抗侵略者呢?摒弃了西方学者傲慢的观点。

布朗博士通过在中国的走访,了解到了*真实的中国社会、中国人的性格,冷静而犀利地向西方读者解读中国这场革命的来龙去脉与伟大意义。“要了解这场革命,必须要了解中国人的性格、他们与世界的关系,考察埋藏在他们身上的引发这场起义的伟大力量。”他摒弃一些西方学者傲慢的姿态,认真反思了这场革命背后的东西方文明冲突、传统与守旧、经济与政治等种种矛盾,纠正了很多西方的偏见,希望西方能够正视和尊重中国的重新崛起。

《中国革命1911:一位传教士眼中的辛亥镜像》写作于1912年,即辛亥革命1年后,是第一部向西方全面介绍辛亥革命的作品,其言论之犀利,百年后的今天仍发人深省,书中的内容涵盖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教育等各方面,语言流畅,叙事生动,是全面了解辛亥革命的不*选择。同时,文中还穿插了大量有价值的珍贵历史图片,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那段历史,相比同类书,本书具有不可企及的突破性价值与意义。


内容简介

19世纪末20世纪初,延续了三百年的清王朝内忧外患,外有列强虎视眈眈,内有有志之士呼吁改良,岌岌可危的局势也急需一场大变革。

阿瑟.贾德森.布朗在辛亥革命爆发的次年写就了本书,他尝试从社会百态层面去解读那段历史,以便西方真正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

不同于脸谱化的叙述倾向,布朗博士用实地走访的调查报告方式,带我们回顾了那段被宏大叙事淹没的辛亥革命。在他的笔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轮番登场,晚清民生百态详尽而丰富,西方列强的恶行也有所披露,他用一些鲜为人知的资料描摹了一个不同于我们想象的晚清。通过东西方文明对比,他认为中国的改造只能通过中国内部的力量实现,请世界“理解一个重新崛起的中国”。


作者简介

阿瑟.贾德森.布朗 著名传教士、美国远东问题专家。他曾游历多国,并与多国皇室政要有密切往来。布朗曾分别于1901—1902年和1909年到访中国,并对中国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社会调查,先后写下了17本调查日记。在华期间,布朗利用传教士的身份往来于官方和民间,并与袁世凯有过亲密接触。不同于西方傲慢的学者,布朗对中国乃至远东地区有独到而清醒的认识,著有《中国革命1911:一位传教士眼中的辛亥镜像》《近东与远东》《远东的主人》等多部作品。

译者 季我努

国内著名民间学术团体,以整理出版中国近现代史料为职志,代表性作品有《日本远东战争罪行丛书》《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中国抗战历史影像全集》等。


精彩书评

1、布朗博士以一个外国人的睿智、锐利眼光,对辛亥革命及革命发生前后的中国所面临的成功和困难,做了*全面和*深刻的描述。

——季我努学社荣誉社长、南京大学荣誉资深教授 张宪文

2、布朗博士在资料收集方面用力甚深,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宗教等方方面面的情况梳理得很清楚。在辛亥革命大幕仍未落下之时,他就清楚地看到了袁世凯、孙中山对未来中国的影响,见识卓越。

——季我努学社顾问、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 杨天石

3、本书可以看作另外一本《中国人的精神》。要想了解中国的国民性,此书不得不读。

——季我努学社顾问、著名中国近代史专家 解玺璋


目录

目 录

序 言 外人当年看辛亥/001

自 序 我眼中的辛亥/007

第一章 辛亥革命前的中国/001

◎强推铁路国有政策,中央与地方经济利益矛盾重重

◎从两个外国人剿灭太平天国到八国联军粉碎义和团

◎五大臣出洋考察的背后竟是一场大规模的贿赂游戏

◎看钱办事、为富人卖命、公开赌博、性欲旺盛、麻木不仁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官场内外民生图

◎一颗炸弹的意外爆炸将辛亥革命提前了两年

◎中国人的民族特性究竟是什么

第二章 中国的蒸汽革命和商业革命/045

◎传教士无意中成为西方销售商的重要“代言人”

◎充斥洋货的清廷盛宴

◎商家频频抛出充满诱惑但超出民众购买力的商品广告

◎商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是祸是福

◎沉迷于物质追求的民众急需某种精神的引导

第三章 动荡的政治和外交格局/069

◎“择吉日相见”——清廷官员采取拖延战术应付西方外交官

◎清廷驻欧美各国使馆收集西方瓜分中国言论

◎慈禧颁布宣战檄文,开战八国联军

◎北京沦陷,通州573名中国女子羞愤自尽

◎《纽约时报》《日本邮报》《中国评论》记下列强暴行

第四章 民智的开启和教育的进步/099

◎西方书籍受热捧,美国教科书进入北京八旗子弟中学

◎成千上万的中国人争学英语

◎清帝下旨兴办新式教育,慈禧将一大型寺院改建为女子学校

◎天津警政长官存献祭资金为教育基金

◎另一张面孔:中国人对西方世界的怀疑与敌意

第五章 基督教对中国的影响/133

◎基督教团爆炸式发展

◎《中国评论》:辛亥革命的发生与传教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南京决战前夕,传教士邀集双方战将协商停火协议

◎因为腐败,清政府遭传教士遗弃

第六章 宪政发展与社会改良/165

◎传教士缘何成为义和团运动中的主要受害者

◎慈禧临终前孤注一掷的赌注是什么

◎首次揭开清政府九年立宪计划的内容

◎摄政王载沣接受国会《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从此清帝无实权

第七章 新生中国的领导人——袁世凯和孙中山/201

◎26岁的袁世凯监控朝鲜内政外交

◎与笔者长谈,希以一己之力教化3800万民众

◎鸿门宴上剿杀义和团,招致慈禧不满

◎光绪去世前夜写下密旨:待时机成熟,将其(袁世凯)斩立决

◎兴学、强军、推进改革,袁世凯得到美国驻天津总领事高度评价

◎袁世凯如何在清皇室与革命者间周旋

◎笃信基督教的革命领袖孙中山

◎让中外人士倍感疑虑的总统职位大移交

第八章 “共和”中国的未来/233

◎扑朔迷离的民国局势

◎民国政府背负6.25亿美元外债

◎各国外交官挑拨离间,孙中山下令进入战备状态

◎西方基督教会将扮演什么角色

◎民国未来充满变数

附 录 传教士眼中的辛亥“镜像”/269

译后记 一些感谢的话/287


精彩书摘

第一章

辛亥革命前的中国

在西方人眼中,中国人有很多被称为所谓“怪癖”的东西,实际上,我们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不同民族的“怪异”风俗和特性只不过是由其生长环境造成的。

美国旅行家、摄影家伊莱扎。西德莫尔(Eliza Scidmore)曾说过一段被西方人广泛引述的、关于中国人民族性的经典的话。她说:“没有一个人理解过,或者真正了解过中国人,这一世界上*好懂又*难捉摸、*理智又*没逻辑*矛盾的民族。”

一位在美国受过良好教育的中国绅士用同样矛盾的语句进行了回击。他如此描述美国人的民族性:“说到美国人,我发现他们伟大与渺小并存,善良与卑鄙并存,喜欢个人英雄主义却又十分自私,他们理智傲慢却又愚昧迷信,他们极其自负,又好夸夸其谈。美国人很容易引人注目,他们非常矛盾,极其不协调。”

中国人常用的复仇方法,有一种让我觉得奇怪,始终无法理解。西方人从来不会为了诅咒别人而自杀,但是在中国这样的行为每天都在发生。中国人好像相信死在别人家里,是对屋主永远的诅咒。所以,中国经常有某某跳到仇家的井里或者跑到仇家门口服毒自杀的新闻。

一个英国朋友曾经告诉我这样一件事:一个富有的中国人在英租界里谋杀了自己的一个雇员。他知道,除非有人受到惩罚,否则无情的英国法律是不会停止追究的。于是他就让一个叫楚麻袋的中国穷人承认是他杀了人,楚麻袋被送上了绞刑架。这个中国富人、真正的谋杀犯向楚麻袋承诺,将厚葬他,并照顾他的家人。我的英国朋友对此怎样也理解不了,就写信给中国商人朋友,讨教此事。这位中国商人很快就回了信,他在信中说:

帮别人顶罪,对中国人来说一点儿都不奇怪。这样的事在中国每天都在发生。中国人和白人一样不是不怕死,一般说来,中国人都比较惜命。但是楚麻袋,年纪一把,身无分文,死期将至,他自己看自己就是烂命一条。既然有人答应给他厚葬,照顾他的家人,他就会说“我帮你去死”。楚麻袋的这种行为是在卖命,他卖身给了真正的杀人犯。因为必须有人去为那位富人顶死,楚麻袋说他去,警察拿办了他,处以死刑,一切法律程序完成了。富人和楚麻袋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从西方人的观念来看,这样的事太离奇了。可是,在我们西方人身上同样会发生很多奇怪的事情。我们*好记住,在中国人的印象里,我们的古怪毫不逊色。德国的《法兰克福报》(Frankfurter Zeitung)刊登过一篇有意思的文章——一位中国人在上海看到的美国人和欧洲人的“奇怪”行为。文章部分内容如下:

大家一直在说,洋鬼子的国家如何有钱,如何宏伟,但在我看来,这肯定不是真的,不然他们为什么来我们这里呢?他们无缘无故地拍球,跳起,好像有人给钱让他们这么做一样。他们有时候在荒郊野地长途跋涉,在空中胡乱地挥舞手杖,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这样做,是一种宗教仪式吗?他们不知羞耻,男人经常和女人并肩散步。他们的女人很值得同情,过节的时候,只能在一间屋子里慢吞吞地走,还得听难听得不得了的音乐。

一位在欧洲和美国旅行的中国绅士给亲戚写了如下内容的信:

这些洋鬼子没法教化,无药可救。他们可以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不吃一口米饭,但是却吃数不清的牛羊尸体。这就是他们为什么气味难闻的原因,他们把自己身上的味道弄得像绵羊的一样。他们每天都洗澡,希望可以去掉那令人讨厌的味道,但是去不掉。他们不把肉切成小块做熟了吃,而是切成很大块,煮得半生不熟,就端上了桌子,拿刀切,拿刀砍,拿手撕着吃。他们吃饭离不开刀叉,这让一个文明人神经紧张,一个拿着武器吃饭的人坐在对面太让人吃惊了。他们甚至与女人同桌吃饭,而且女士优先,这真是颠倒了乾坤。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相互嘲笑对方的民族特性,并不能让任何一方信服。世界各国的民族性都是各有特色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

我这样说,并不是要为中国人的民族性说好话。抛开中国人的民族性不谈,以前的中国政府的官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这个统治集团差不多已经集体腐朽了。几乎所有的中国官员都腐败。

《北华捷报》(The North China Herald,又名《华北先驱周报》《先锋报》)报道说,直隶省一位消息灵通的中国绅士表示,直隶省有一半土地税未能上交政府。

“这还不算。”他说——

我们县里的官员还有其他的收入来源,比如说三四十年前为了剿灭太平天国运动,县里额外增加了一种税。我们县的官员从那时候开始,一直收到现在。按理说,这种税早该取消了,负责监察的县吏应该干涉此事,向保定府报告,县官会被立刻免职。但是没有人会这么做。一来税额很小,我个人的一份不超过5美元。而全县征收的这笔小钱加起来就是个大数目,县里的官员与府里的官员,甚至省里的官员、中央的官员,都是要分成的。


前言/序言

序言

外人当年看辛亥

《中国革命1911》即将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可喜可贺。译者范国平邀请我为布朗的这部译著撰写一篇序言。说实在的,近来工作十分忙碌,这项委托确难以承担。然而,当我翻阅了布朗这部大作后,深深地为这位传教士对中国的深刻认识和入木三分的评述所打动。他的看法是那么吸引着我。他的这部著作,简直像是一位中国爱国者撰写的一部中国近代革命史,读起来感受多多。

布朗博士于辛亥革命前后在中国生活多年。他与不少中国政要交往密切,并在工作之余,到中国各地进行了广泛的社会调查,写下17本日记,这些日记为布朗写作《中国革命1911》提供了*鲜活*生动的一手资料。在漫长的岁月中,布朗对中国和中国人民产生了深厚的感情。20世纪初,西方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存在着种种扭曲与误解,布朗博士在记录这段历史的同时,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深入地分析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并热情地赞扬了中华文明:“五千年来,世界上有多少帝国崛起、繁盛、衰落,唯独中国与世不争,自给自足,怀抱着自己的理想,在前进的道路上披荆斩棘,独享着东方中央帝国的尊号。……在汹涌澎湃的现代文明狂潮的冲击之下依然屹立不倒……这就是中华文明的力量!”

那么,在这个古老的东方帝国内部为什么会爆发革命?布朗博士写道:“导致它发生的诸多缘由,活跃于其中的诸多人物,已经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书中,布朗为我们提供的史实已远远超出一般的政治范畴。他列出“辛亥革命前的中国”“中国的蒸汽革命和商业革命”“动荡的政治和外交格局”“民智的开启和教育的进步”“基督教对中国的影响”“宪政发展和社会改良”“新生中国的领导人——袁世凯和孙中山”等章节,从晚清国内外历史背景和国情的各个方面,对辛亥革命爆发的深层原因做了冷静而独到的分析。

布朗指出,中国发生辛亥革命的*根本原因是中国觉醒了。他通过自己收集掌握的大量一手资料,用白描手法全景再现了辛亥革命爆发前中国的社会民生,指出“满族统治者在整体上既狭隘自私又反动腐败”“整个公共服务体系都因贪污而腐朽了”,闹得沸沸扬扬的“五大臣出洋考察团就是一个超豪华旅行团”,因此近代中国“对抗清政府的起事不断发生,清政府时刻坐在火山口上”。但是,这些起义都遭受惨重失败,对其失败原因,布朗也通过很多事例做了深入的解读。说起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和西方列强之间的关系,布朗博士用犀利的笔锋和确凿可考的证据,深刻地揭露了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和掠夺中国物质财富的帝国主义本质。

正是由于西方人的侵略,使中国人“明白了要想同西方对抗,就必须学习西方人的技术”。布朗写道:“西学的风潮迅速席卷中国大江南北,中国的读书人如饥似渴地阅读欧洲和美国的书籍。天生勤勉的中国人,很快就意识到这些新知识的意义。”本书记录了当时的很多细节:许多洋务派大臣如张之洞、张百熙等,联合上书“敦促清廷建立新式教育体系”;慈禧将一大型寺院改建为女子学校,还专门嘱咐赴美国考察的高级代表团特别关注美国的女子教育;北京的八旗子弟中学已使用美国教科书;“由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提倡,新式学堂在中国大地上迅速结出果实”;全国各地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仅仅在奉天就有50所新式学堂”;天津警政长官还将献祭资金存为教育基金;教会学校也为中国人学习西学开辟了新天地;“对于新知识的崇拜让旧的偶像崇拜土崩瓦解”;“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正在学习英语”。布朗说:“中国有一些胸怀大志的年轻人……远赴欧洲或美国*优秀的高等学府完成学业。受这批留学风潮的影响,许多地方督抚,甚至清朝中央政府也开始遴选优秀的年轻人出国留学。”“学习了现代知识的中国学生多数拥护革命。据统计,95%的曾在国外接受教育的中国学生后来成为革命思想的拥护者、传播者,甚至领军者。”

布朗在其著作中,以相当的篇幅记录和论述了晚清的宪政改革和社会改良。他说:湖广总督张之洞“是当时新学*有影响力的倡导者”。张之洞在著名的《劝学篇》中,“分析了中国积贫积弱的原因,呼吁进行快速的社会变革”。但是,布朗指出:“激进的去东方化的改革,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整个国家当时还没有准备好迎接如此颠覆性的革命,国民对于这位年轻的清朝皇帝也没有足够的信心……慈禧由幕后走到前台,全面控制朝政,将光绪皇帝囚禁在瀛台,将变法诏书变成了一张废纸。”但改革的步伐并未停止,布朗指出:“义和团运动的失败,给了中国人惨痛的教训——任何想保持旧体制的改革注定都要失败。革新的呼声响彻全国,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改革不可避免,他们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投身到这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中来。甚至清政府也认识到必须顺应民意。1905年,帝国派出多个高级代表团出访欧美,他们被要求提交报告——中国能够从欧美列强那里模仿什么制度模式。在举国要求学习西方的浓重氛围下,这些代表团被寄予厚望。总督端方率领代表团出访美国,他无疑是清朝勋贵当中*有进步眼光的人,他给美国人留下了干练的形象。两个高级代表团回到北京之后,他们提出了很多具有远见卓识的主张,一个相当不错的改革诏令很快便颁布了。……1908年清政府宣布了一个‘预备立宪’的时间表,号称将用九年的时间来建设立宪政府。”布朗记录下了这个九年立宪计划的内容。然而,他也认识到清政府所实施的不触动王朝政治统治基础的改革,不可能挽救清廷的危亡。“革命时机已经成熟,一系列起义事件让革命的到来不可避免。”“辛亥革命*终在10月10日爆发。”随之,“中国中部的革命者在12月建立共和国,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布朗说:“笔者认为与其他国家一样,危急关头的中国有一批伟人在风云际会之时已经脱颖而出。……在中国早已经声名鹊起,家喻户晓。”本书用了一章的篇幅,专门评论了袁世凯和孙中山。布朗于1901年与袁世凯相识在山东省济南府。除指出袁世凯在戊戌变法过程中的背叛行为外,布朗给予其很高的评价,说他“气度非凡”,能“在混乱的大局之下保持冷静的睿智和勇气”;“是一个拥有进步思想的中国人”,“清楚地认识到采用现代科技的重要性”,“为中国组建了一支极为精悍的部队”,“不仅是中国现代军事化的推动者,也是中国现代化教育的推动者”。布朗高度赞扬了孙中山,说孙中山“不屈不挠地四处奔走,抱着坚定的爱国信念,努力推进这项他为之献身的事业”;“面对强敌时坚毅果敢毫不动摇,他伟大的人格力量感召教化了他的亿万同胞”;说“革命派领袖们叹服于中山先生的领袖风范、高超智慧和宽厚人格,以及他毫不利己的动机背后释放出的无与伦比的道德力量——像孙先生这样集多种崇高美德于一身的伟人世间罕有”。

本书*后深刻地分析了“‘共和’中国的未来”。布朗清醒地认识到:“共和制能否在中国长久地保持下去,这一点恐怕谁都无法断言。”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列强势力的介入让中国的局势更加扑朔迷离”。“列强还在小心翼翼地、偷偷摸摸地进行着一些隐秘的干涉活动,他们可能通过其他方式制造中国的社会动乱。”“如果中国的革命不成功,君主制的日本和欧洲的国王们必然会弹冠相庆。”布朗认为,“尽管新生的中华民国困难重重,但未来依然充满希望”。“哪怕在一段时间内出现开历史倒车的现象,中国社会永远都不会回到之前的状态了。”布朗在本书*后以十分赞扬与崇敬的口吻说:“中国这个古老的封建帝国已经被辛亥革命彻底埋葬,这个腐朽的封建帝国已经轰然倒塌,中国人民迎来了更加自由和光明的时代。放眼全球,纵观人类的整个历史,还有比辛亥革命的胜利更加激动人心的时刻吗?”

让我们惊奇的是这部书撰写于1912年3月,也就是在辛亥革命发生和“中华民国”诞生不久的时刻。布朗以一个外国人的睿智和锐利眼光,对辛亥革命和革命发生前后中国所面临的一切成功和困难,做了*全面和*深刻的描述。我们期望这部提供了诸多新史料作品的出版能进一步推动辛亥革命史的研究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张宪文

中国现代史学会名誉会长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名誉会长

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季我努学社荣誉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