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台湾:两岸应知道的台湾历史故事pdf下载pdf下载

你不知道的台湾:两岸应知道的台湾历史故事百度网盘pdf下载

作者:
简介:本篇主要提供你不知道的台湾:两岸应知道的台湾历史故事pdf下载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6-01
pdf下载价格:0.00¥

免费下载


书籍下载


内容介绍

编辑推荐

  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及两岸多名政商界人士联合推荐

  以考古发掘研究成果力证两岸同属一家

  以大量珍贵文献资料展现两岸血浓于水的亲缘和情缘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一个中国原则出发,讲述台湾自有史料记载以来至今,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与大陆的深厚渊源。书中引用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及新近考古研究成果进行充分论述,有力证明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本书叙述语言生动、活泼,所述史实有利于读者了解台湾与大陆的渊源,拉近两岸尤其是湖南与台湾的关系。


作者简介

熊子杰,祖籍湖南,生于台湾。台湾大学管理学院商学研究所硕士毕业,在台湾科技业服务多年。1990年即到福建考察及投资,见证了大陆经济的崛起和茁壮。多年来致力于推动两岸民间交流,参与两岸交流的许多里程碑事件。2010年8月,在台湾成立了两岸商会——台湾湖南商会,任会长直至如今。

精彩书评

  推荐序(一)

  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

  一个国家没有文化,是蛮荒;一个民族没有文化,是蛮族。身为炎黄子孙,我们以悠久的中华文化为荣;传承、弘扬中华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是两岸人民的共同荣耀。

  我乐见作者身为一位企业家,在经商之余,还能够致力于推动两岸民间的交流,历史文化的研究,中华文化的传承及播种。我认识作者多年,在他学生时代我就认识,他毕业后虽从商,但不忘致力推动两岸民间的交流。

  他写的这本书《你不知道的台湾》,从台湾历史起源到台湾建省及繁荣崛起,从两岸饮食文化到两岸携手抵御外辱等等层面,将许多鲜为人知的台湾历史、血脉相连的文化及有趣的故事娓娓道来,是一本两岸中国人都应详读的文史书。

  两岸人民的交流源远流长,这些历史以往鲜为人知,之前文史专家着墨较少。这本书中记述两岸人民不知道的许多历史,这些都是我们应该知道的,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资产及瑰宝。作者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及生动的笔法带出来,能帮助你了解两岸文化的“根”、台湾历史的“源”;在台湾这块土地上,来自大陆各省的同胞共同生活在一起,并肩抵抗英、日、法等列强的侵略,许多人最终命丧台湾,不幸者尸骨曝于乱葬岗,无法魂归故乡,有幸者被安置入庙,受后人供奉,至今香火不断。


目录

推荐序(一)郁慕明

推荐序(二)黄幸强

推荐序(三)洪孟启

推荐序(四)杨光友

推荐序(五)周华松

推荐序(六)伍继延

推荐序(七)徐志频

推荐序(八)吴小莉

前 言

第一章 台湾少数民族六千多年前来自于中国大陆

第二章 “台湾”一词原来是指“外来人”

第三章 台湾城市充满浓浓的中国味及中华文化

第四章 台湾人一直以为番薯是最本土的,其实是外来货,芋仔才是本土品

第五章 三国卫温将军大闹台湾记

第六章 隋虎贲将军陈稜游台湾

第七章 中国在台湾地区的第一个政府机关:元朝巡检司

第八章 “左宗棠鸡”

第九章 台湾的符号、家的记忆:台湾小吃多源自中华文化

第十章 躲在天使背后的魔鬼:美、英、法在清末都曾侵略过台湾

第十一章 日本:从未放弃占领台湾的图谋

第十二章 明明胜利在望却割地赔款:清军在基隆重挫法军(基隆之役)

第十三章 湘军在淡水大败法军(淡水大捷)

第十四章 真是美丽的误会:葡萄牙人绝非善类,清末也曾想占领台湾

第十五章 清末台湾一场残酷的政治斗争

第十六章 左宗棠在台湾:左宗棠与台湾命运

第十七章 台湾建设之父——沈葆桢:“中日在东洋终须一战”

第十八章 神奇的13 度奠定台北城的繁荣:台北凯旋门风华再现

第十九章 台湾从何时重北轻南

第二十章 神秘的恒春城:三门朝正方,西门却朝北北西的秘密

第二十一章 台湾著名的屏东鹅銮鼻灯塔是湘军建造的

第二十二章 “开荒于前,造福于后”:台湾三条横贯山路的开辟

第二十三章 湘军刘明灯留在台湾的神秘密码

第二十四章 台湾基隆战役与淡水大捷的古迹巡礼

第二十五章 中法战争的神迹:保佑我中华民族的台湾三间庙

第二十六章 不能不看的一出台湾歌舞剧:《西仔反传说》讲述一场反法西斯的圣战

第二十七章 中华民族英雄冢:淡水万善堂

第二十八章 台湾湘军抗日英雄传

第二十九章 台湾湘军英雄列传:中华民族英雄

后记


精彩书摘

  台湾湘军抗日英雄传

  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李鸿章在日本山口县赤间关市马关港(今山口县下关港)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共11条,在第二条里约定将中国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及其附属岛屿永远让与日本。消息传回中国,全国哗然,民众纷纷上街抗议,台湾民众更是义愤填膺,任谁都不想做亡国奴。台湾巡抚唐景崧多次致电清廷,表示他和台湾总兵刘永福誓将抗战到底。时任清政府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南新宁人)对唐景崧坚持抗日表示支持,私下提供资金及物资协助唐景崧等成立台湾民主国及台湾抗日义军,抵抗准备占领台湾的日军。

  同年5月23日,丘逢甲等人以台湾全体人民的名义,向世界宣布《台湾民主国独立宣言》,不承认《马关条约》,不接受清政府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并昭告全台湾人民、清政府及全世界各国,台湾成立“台湾民主国”,年号“永清”,也就是台湾“永远隶属清朝”的意思,“蓝地黄虎”为台湾民主国国旗图案。推举唐景崧为第一任大总统,丘逢甲为副总统,刘永福为大将军,俞眀震为内务大臣,陈季同为外务大臣。

  成立台湾民主国不是想与中国大陆分裂,刚好相反是不愿被迫与中国大陆分离,不愿被日本统治,是为反抗日本占领台湾的民族自觉运动。

  台湾民主国成立后,兵力部署如下:

  台北府由唐景崧亲率广勇防守;台中由黎景嵩率湘军(新楚军)驻守;台南由刘永福率黑旗军防卫;丘逢甲则为台湾爱国壮士义军、民军统领。

  依约定,中日双方将于6月2日签署《交接台湾文据》,日本却在签署之前,迫不及待地派遣海军主力舰向台湾进攻,日军近卫师团所部攻打基隆。

  5月29日,日军从基隆澳底登陆,派驻军仓促成军,未战自乱阵脚,上岸即溃散。

  5月31日,日军直驱九份,吴国华领广勇及孙道元(孙开华之子)防守三貂岭;分统陶廷梁率兵突击日军,陶廷梁不敌,退至土地公坪,营官宋忠发现陶廷梁危急,亲率部队救援,宋忠发却不幸遭日军袭击身亡。陶廷梁获讯,号啕大哭,立下誓言:“吾不能尽杀倭寇,决不生还!”由于陶廷梁也身受重伤,守军群龙无首,所率部队因此溃败,九份落入日军之手,台北情势吃紧。

  6月2日,清廷与日本签署《交接台湾文据》,日军当天攻占新北市瑞芳,台湾民众“聚哭于市”。在此之前,所有台湾民众莫不寄望清廷能像对辽东一样借助外力干预阻止日本侵略台湾。当听到清廷已签署《交接台湾文据》的噩耗后,一切希望都成泡影,全体台民崩溃。唐景崧一听说清廷已签署《交接台湾文据》及基隆沦陷,便惊慌失措,台北城顿时乱成一团。

  6月4日,唐景崧内渡大陆。

  唐景崧走后,刘永福继续号召全台民众抗日,台湾各地起义风起云涌。

  在唐景崧内渡的情况下,驻守台中的台湾知府黎景嵩(湖南岳阳人)受命将湘军改编成新楚军,与刘永福的黑旗军及义军,共同奋战,保卫台湾。当时留在台湾抗日的湘军还有驻守新竹的统领杨载云(湖南湘潭人)、守彰化的总兵李惟义(湖南长沙人)、驻守彰化城的胡轮(湖南岳阳人)。孙道元(湖南张家界人)已在三貂岭壮烈牺牲,其妻子张秀容(湖南张家界人)则留台继续抗日。

  自1867年美船罗发号事件,刘明灯率第一批湘军来台驻防,每三年换防一次,许多驻守湘军并未返回大陆,选择留在台湾,有些除役湘军也选择留在台湾,估计到1895年,留台湘军人数共约有数万人。这些留在台湾的湘军态度坚决,“宁可死,绝不做亡国奴”,誓与台湾共存亡。湘军撤去清军藩号,自己成立“新楚军”,配合刘永福抗日,除了湘军(或称新楚军),黑旗军、广军、淮军、台湾义军(由客家人、闽南人组成)等都加入抗日义举,台湾少数民族抗日则是在第二阶段。

  6月11日,台湾绅商李春生、辜显荣等打开台北城门,让日本军不费一弹一炮拿下台北城。当天,桦山资纪在台北宣布就职“台湾总督”。随后桦山资纪扬言,要把台湾全省的抗日军全部铲除干净。a

  台北城轻易失守,让黎景嵩惊讶,由于新竹为台中的门户,急派杨载云率2000人从台中驻守新竹,并命其就地再募台勇14营,并结合客家义军,以及由吴汤兴、姜绍祖、徐骧等组织的新苗军(客家义军),准备与日军在新竹决一死战。

  日军占领台北城后,两三日后即往南推进,但在新竹一带遭到吴汤兴、姜绍祖、徐骧等组织的新苗军的顽强抵抗,屡屡遭到新苗军突击,双方争夺新竹城,最后日军不断增援,湘军及客家义军不敌而退守十八尖山及虎头山。

  7月9日,湘军及客家义军在南十八尖山(今苗栗县竹南镇)与日军近卫师团发生激战,姜绍祖不幸壮烈牺牲,其余客籍义军,在湘军总兵李惟义及副将杨载云等掩护下,安全撤退。

  8月初,日军大军压境,越过苗栗进攻尖笔山,杨载云结合湘军、黑旗军、客籍义军联军,由湘军主战,与日军决战尖笔山;湘军在头份大挫日军,日军便绕道偷袭湘军后路,截断湘军与黑旗军、客籍义军的联络。杨载云统领的湘军只能孤军作战,双方短兵相接,湘军奋勇杀敌,战到最后全军覆没,杨所率湘军几乎全战死在这场战役中,杨载云也壮烈牺牲。事后许多台湾乡民,尤其是客籍乡亲感念杨载云统领保卫苗栗、新竹的义行壮举,纷纷为他盖庙修祠,如今苗栗、新竹,甚至新北市都可见到有关杨载云的宫庙。

  李惟义(湖南长沙人)率领湘军退守台中,与刘永福率领的黑旗军和义军驻守大甲溪,日军利用台籍汉奸伪装成义军,从背后袭击联军,联军败退,大甲溪失守。

  8月底,日军集结重兵准备进攻彰化。黎景嵩整合原杨载云的湘军、王德标的七星营、吴彭年的黑旗军、吴汤兴和徐骧的客家义军等,共7000人。黎景嵩为激励士气,自己也亲自上阵,军心大振,誓死保卫彰化(八卦山)。

  八卦山血战(八月二十八日)

  八卦山之役,日军派出总司令北白川宫能久亲王亲临此役战场,双方都是大军压境,精锐尽出,准备决一死战。黎景嵩部属王德标率五营黑旗军驻守中寮庄,李惟义、胡轮率湘军驻守彰化城,黑旗军统领吴彭年驻守菜公寮与八卦山堡垒等处,吴汤兴、徐骧、沈福山与廖有才等率领客家义军防守八卦山炮台。

  彰化八卦山之役从黑夜打到白天,从8月28日凌晨2点开打,一直打到上午10点左右,双方激战8个多小时。日军首先炮击八卦山炮台,双方厮杀争夺八卦山阵地,4位义军将领壮烈牺牲,日军最终还是占领了八卦山。

  日军夺下八卦山阵地后,开始大举进攻彰化城,驻守彰化城的李惟义、胡轮率湘军与日军在彰化城内进行巷弄肉搏战,胡轮率湘军一营与日军激战四昼夜,胡轮受重伤仍持枪奋勇杀敌,直至弹尽粮绝,全营将士以身殉国。此役湘军胡轮、李仕高、沈仲安及杨春发等多位将领牺牲,

  吴彭年、吴汤兴等客籍义军统领也都杀身成仁。彰化城沦陷,城内的湘军、义军几乎全军覆没。这是台湾抗日史上战况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日军最后攻进彰化城,为报复抗日联军的坚强抵抗,入城后竟滥杀无辜百姓泄恨。

  日军高层以为台湾抗日军只是乌合之众,没料到台湾抗日联军如此强悍,觉得台湾情势并非想象的那么乐观及容易,紧急从辽东调第二师团赶赴台湾,并从日本国内调动后备部队,总计20000多人赶赴台湾支援,并立即成立“南进军司令部”,在台总兵力高达到40000人,日军随后分三路大举进攻台湾南部。日军不断增援,而可恶的清廷又不愿支援台湾,抗日军决定必须速战速决,速攻彰化城,而城内日军拼死抵抗,抗日军3000多名官兵壮烈牺牲。八卦山血战后,幸存的王德标率领黑旗军七星队退守嘉义,杨泗洪也率领五营黑旗军防守嘉义大莆林(今大林)。

  10月8日,日本军分三路攻打大莆林和甘蔗仑,杨泗洪与义军林义成、简成功、简精华等人奋勇抵抗,但仍不敌而退败,杨泗洪和管带(清代官职)朱乃昌双双阵亡。

  日军援兵不断,王德标、林义成看情势不对,改打游击战、突袭战。

  10月9日,王德标、林义成等在嘉义以地雷战炸死日军700多人。

  10月20日,日军结合水陆两军合集台南,抗日联军与日本军在台南盐水激战,日军攻进安平炮台。

  10月20日,刘永福乘英国商轮离台,23日内渡福建厦门。

  10月23日,日军兵临台南城下,仅剩700多人的抗日联军与进犯台南的2000名日本军遭遇,双方展开最后的决战,抗日联军不敌,台湾南部也随之沦陷。

  10月28日,日本北白川宫能久亲王死在嘉义。

  在5个多月抗日战争中,留守台湾的湘军和义勇军并肩作战,让日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据日方的资料记载,在乙未抗日战争中,日军有一名亲王、一名少将师长和约5000名官兵死亡,约30000名日本兵负伤,比日军在甲午战争中死伤的人数多了将近一倍。在乙未抗日战中,湘军(或称新楚军)、黑旗军、广军等虽非台湾人,却愿牺牲生命与台湾人共存亡,抵御日军的占领,表现出英雄气概。上万名湘籍子弟最终战死台湾,许多台湾乡民为缅怀这些牺牲的湘军及义军,在台湾各地建庙祭拜为台湾客死异乡的勇士。

  11月1日,台湾全境被日军攻陷。

  11月22日,桦山资纪在台北宣布当日为全岛“平定日”。

  日本宣布“平定日”后第三天,台湾就又变得不太平;台湾北部百姓纷纷揭竿起义抗暴,分别在台北的景美、士林,以及新北市的三峡、宜兰、瑞芳、桃园等地发动自觉性的抗日行动。

  1895年年底,台湾人陈秋菊、胡阿锦、曾玉、简大狮等人联手进攻台北城,显然台湾人并不认同日本占领统治台湾,群起抗暴,台湾北部的抗日行动持续了一年半左右;此后,台湾少数民族接棒抗日,这些抗日活动历时四年多,范围遍及全台湾;1896年7月,嘉义人黄国镇合十二虎,组织数百名义军抗日,直至1902年4月,黄国镇牺牲,抗日行动共长达6年多;1915年“西来庵事件”是规模最大的抗日行动,又称噍吧哖事件,也称余清芳事件;1930年发生的“雾社事件”是著名的台湾少数民族抗日事件,南投县仁爱乡雾社的赛德克人头目莫那·鲁道率领各部落抗日……台湾人的抗日活动绵延不绝,共历时约20年之久。在日本占领台湾的50年间,台湾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行动从未停止过,直到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为止。

  ……


前言/序言

前 言

因2008 年参加湘潭湘商大会的机缘,2010 年在台成立台湾湖南商会,笔者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台湾湘贤及湖南老乡,获得许多珍贵的资料,从而惊讶地了解到在台湾的每一寸土地都流有湘籍先贤的血,台湾一宫一庙都可能蕴藏湘军的英勇事迹,当然也有淮军、粤军、台勇的感人故事。

八年之前的两岸看似渐行渐远,然而,峰回路转,这八年来却是两岸最辉煌的一页;2016 年初又有人开始担心,担心两岸又将是波涛汹涌,预期未来两岸将进入严寒期。其实不然,两岸看似背道而驰,但从历史河的轨迹看,终将殊途同归。

因为,事实上台湾人本来就是中国人,台湾人学的是中华文化,读的、用的、写的、吃的、住的通通都是中华文化,连想的也是中华文化,我们信仰的妈祖、关公也是中华文化,台湾从来没离开过中华文化;台湾人深深地生活在中华文化里,只是有些台湾人自己不知道而已。笔者希望透过这本书让大陆人知道不用担心台湾,台湾“很中国”的;同样,台湾人也不用想搞什么“去中国化”,因为我们身上流着的就是中华民族的血液,我们的基因也是遗传于中华民族的,我们能改吗?想改也改不了,套用现在最夯的一句话,除非我们是“来自星星的”!何况我们台湾人天天就是生活在中华文化里。

两岸在文化上没有分歧,分歧在于生活环境及制度,有分歧是因为我们以前不重视文化交流,不去了解彼此的文化,也不给对方时间及机会去了解。

好像以前的柏林围墙,它隔绝的是德国人的行动,却隔绝不了同文同种德国人的心。以前隔绝两岸人民的台湾海峡,如今已不再是障碍,但两岸人民的心却未融合,因为在两岸人民心中还有一道墙,这是一道无形的墙,是我们自己筑起的一道心墙。因此我们两岸都应用心、用

时间去了解这块土地——台湾,笔者希望透过这本书能推倒这道无形的心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