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手枪与冲锋枪》[30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手枪与冲锋枪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1-01
  • 热度:8553
  • 上架时间:2024-06-30 08:52:20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编辑推荐

  “武器装备百科典藏”丛书从单兵、陆地、海上、空中等领域详细罗列了人类历史上各个重大或偏门的武器装备,内容翔实,方便查找,在尽可能简短的文字中为您罗列尽可能到位的武器情报。“武器装备百科典藏”丛书既可以充当您闲余时间的放松读物,也可以作为军事行业的一套实用工具书进行收藏。
内容简介
  本书对近百种世界著名的手枪与冲锋枪,从其研发历史、性能、技术参数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全方位的介绍,让广大读者对手枪的发展以及手枪的一些知识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同时,本书还配备了大量的实物图片,让读者更形象、更直观地去认识各种世界著名的手枪与冲锋枪。

  本书内容丰富,图例清晰,非常适合军事爱好者阅读,同时也可作为游戏、模型设计相关行业人员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丛书主编刘青山为《坦克装甲车辆》杂志总编。参编人员为杂志社的知名编辑与众多的知名作者。《坦克装甲车辆》是中国著名军事杂志,重点介绍世界各国坦克装甲车辆、相关武器及其应用,图文并茂,兼具专业性与可读性,颇受专业人士与公众喜爱。
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手枪
柯尔特M1911手枪[美]
柯尔特M1911A1手枪[美]
柯尔特政府型0.380英寸手枪[美]
柯尔特Mark IV 70/80系列[美]
柯尔特“双鹰”手枪[美]
AMT Hardballer手枪[美]
Coonan手枪[美]
LAR Grizzly Win Mag手枪[美]
解放者手枪[美]
鲁格P-85型手枪[美]
鲁格LCR袖珍转轮手枪[美]
萨维奇手枪[美]
史密斯-韦森M39手枪[美]
史密斯-韦森M59手枪[美]
史密斯-韦森西格玛手枪[美]
MEU(SOC)手枪[美]
M9手枪[美]
探险者转轮手枪[美]
柯尔特特种侦探转轮手枪[美]
柯尔特蟒蛇转轮手枪[美]
柯尔特眼镜蛇转轮手枪[美]
柯尔特M1917转轮手枪[美]
柯尔特M1909转轮手枪[美]
柯尔特SAA单动转轮手枪[美]
鲁格GP100转轮手枪[美]
鲁格安全6型转轮手枪[美]
史密斯-韦森M36官员专用转轮手枪[美]
史密斯-韦森586/686转轮手枪[美]
史密斯-韦森625转轮手枪[美]
韦伯利0.32英寸袖珍型转轮手枪[美]
史密斯-韦森军警用转轮手枪[美]
史密斯-韦森M29/629转轮手枪[美]
史密斯-韦森M60转轮手枪[美]
史密斯-韦森M1917转轮手枪[美]
韦伯利Mark III型转轮手枪[英]
韦伯利Mark IV型转轮手枪[英]
韦伯利0.455英寸WG型转轮手枪[英]
韦伯利0.455英寸MarkⅣ/V转轮手枪[英]
韦伯利0.455英寸Mark VI转轮手枪[英]
曼纽因MR73转轮手枪[法]
MAB PA-15手枪[法]
赫克勒-科赫HK4手枪[德]
赫克勒-科赫P7手枪[德]
赫克勒-科赫SOCOM Mark 23手枪[德]
赫克勒-科赫USP手枪[德]
赫克勒-科赫P9/P9S手枪[德]
毛瑟1910/1034手枪[德]
毛瑟HSC手枪[德]
毛瑟M1912军用手枪[德]
毛瑟C96手枪[德]
帕拉贝鲁姆P08手枪[德]
帕拉贝鲁姆P08加长型手枪[德]
绍尔M38H手枪[德]
瓦尔特P5手枪[德]
瓦尔特P38手枪[德]
瓦尔特PP手枪[德]
瓦尔特PPK手枪[德]
瓦尔特P88手枪[德]
瓦尔特P99手枪[德]
瓦尔特PPQ手枪[德]
瓦尔特P1手枪[德]
P7M8手枪[德]
M1879帝国转轮手枪[德]
魏劳奇HW-9转轮手枪[德]
人民手枪[德]
弥勒0.38英寸特警用转轮手枪[日]
日本南部十四式8毫米手枪[日]
马卡洛夫手枪[苏]
GSh-18手枪[俄]
PSM手枪[苏]
PSS微声手枪[苏]
SPP-1手枪[苏]
斯捷奇金APS手枪[苏]
托卡列夫手枪[苏]
雅利金“乌鸦”MP443手枪[俄]
俄罗斯M1895纳甘转轮手枪[俄]
IMBLE M973/MDⅠ手枪[巴西]
陶鲁斯PT52S手枪[巴西]
陶鲁斯76转轮手枪[巴西]
霍普金斯-阿伦警用转轮手枪[美]
FN9毫米大威力手枪[比利时]
格洛克26型手枪[奥地利]
格洛克17型手枪[奥地利]
斯太尔M1912手枪[奥地利]
斯太尔M/S系列手枪[奥地利]
斯太尔SPP手枪[奥地利]
勃朗宁M1903手枪[比利时]
勃朗宁M1910手枪[比利时]
勃朗宁M1906袖珍手枪[比利时]
勃朗宁BDA380手枪[比利时]
FN 5-7手枪[比利时]
FN BDA9手枪[比利时]
FNP-45手枪[比利时]
HS 95手枪[克罗地亚]
HS 2000手枪[克罗地亚]
阿尔克思94/98DA手枪[保加利亚]
阿斯特拉300手枪[西班牙]
阿斯特拉400手枪[西班牙]
阿斯特拉A-50手枪[西班牙]
阿斯特拉A-75手枪[西班牙]
阿斯特拉A-100手枪[西班牙]
星式M40费尔斯塔手枪[西班牙]
星式30M和30PK手枪[西班牙]
Liama Comanche转轮手枪[西班牙]
阿斯特拉357警用转轮手枪[西班牙]
Ruby Extra转轮手枪[西班牙]
帕拉军械公司P14手枪[加拿大]
CZ 52手枪[捷克]
CZ 75手枪[捷克]
CZ 83手枪[捷克]
CZ 100/101手枪[捷克]
Lahti L-35手枪[芬兰]
沙漠之鹰手枪[以色列]
杰里科941式手枪[意]
伯莱塔M1951手枪[意]
伯莱塔84手枪[意]
伯莱塔92手枪[意]
伯莱塔M93R手枪[意]
伯莱塔M1934型手枪[意]
伯莱塔P×4“风暴”手枪[意]
伯纳德利[意]
坦福利奥TA90手枪[意]
P-64手枪[波兰]
波兰P-83式手枪[波兰]
M70式手枪[南斯拉夫]
西格P210手枪[瑞士]
西格绍尔P220手枪[瑞士]
西格绍尔P225手枪[瑞士]
西格绍尔P226手枪[瑞士]
西格绍尔P228手枪[瑞士]
西格P230手枪[瑞士]
西格绍尔P229手枪[瑞士]
西格绍尔P232手枪[瑞士]
西格绍尔P239手枪[瑞士]
第2章 冲锋枪
F1冲锋枪[澳大利亚]
斯太尔MPi69冲锋枪[奥地利]
斯太尔AUG伞兵用冲锋枪[奥地利]
斯太尔-苏罗通MP34冲锋枪[德.瑞]
斯太尔TMP冲锋枪[奥地利]
赫斯塔尔P90冲锋枪[比利时]
维涅龙冲锋枪[比利时]
阿森纳石普卡冲锋枪[保加利亚]
SAF冲锋枪[智利]
阿格拉姆2000冲锋枪[克罗地亚]
ZAGI M91冲锋枪[克罗地亚]
CZ 25型冲锋枪[捷克]
麦德森W/46型冲锋枪[丹麦]
蝎式冲锋枪[捷克]
索米M1931冲锋枪[芬兰]
MAT-49冲锋枪[法]
KGP-9冲锋枪[匈牙利]
赫克勒-科赫MP5冲锋枪[德]
赫克勒-科赫MP5K-PDW[德]
赫克勒-科赫MP5SD冲锋枪[德]
赫克勒-科赫MP7单兵自卫武器[德]
赫克勒-科赫UMP冲锋枪[德]
MP38冲锋枪[德]
瓦尔特MPK/MPL冲锋枪[德]
UZI冲锋枪[以色列]
伯莱塔M12型冲锋枪[意]
PM-63冲锋枪[波兰]
PM-84/98冲锋枪[波兰]
野牛-2冲锋枪[俄]
PPSH-41冲锋枪[苏]
SR-2冲锋枪[俄]
星式Z-62冲锋枪[西班牙]
司登Mark I冲锋枪[英]
司登Mark ⅡS冲锋枪[英]
斯特林冲锋枪[英]
柯尔特冲锋枪[美]
英格拉姆轻型冲锋枪[美]
鲁格MP-9冲锋枪[美]
M3冲锋枪[美]
汤普森M1928/M1冲锋枪[美]
前言
  从人类获得独立的知性后,争斗便成为人类发展演进中无法回避的头等大事,对资源的争夺和占有是一个物种生存的起码保证。在这一过程中,武器开始渐渐兴起并壮大。俗话说得好,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一件武器(工具)是否趁手说是决定了种群的存续也不为过。
  早在石器时代的祖先们就已经用石片、石块制作简单的石矛、石匕首,甚至于一块未加工的石头在必要的时候也是他们狩猎的利器。武器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科技发展息息相关,很长一段时间内所谓的武器仅指冷兵器,也就是刀枪剑戟,尽管在锻造和使用以及设计上常有让后世为之惊叹的巧妙之处,但科技水平的天花板限制了过去冷兵器的杀伤力。大约11世纪前后,最早的火药武器雏形初现,从此掀开了热兵器的辉煌篇章。在几个世纪的演进中,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火药武器,从单兵携带的火绳枪、燧发枪到各式各样的大炮,武器的发展也带动了战争形势的变动,过去大兵团方阵传统渐渐显得落伍。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热兵器出现后的几个世纪中的发展总体上依然是缓慢的,虽然战争形势在潜移默化地演进,但一直未能出现真正革命性的进化,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一战)爆发,武器开始以日新月异的惊人速度在成长。
  我们现在熟知的半自动步枪、自动机枪、冲锋枪等概念均是在一战的战场上崭露头角,这其中特别要提及的是广为人知的坦克的初登场以及作战飞机的快速成熟。如果说步枪、火炮的发展只是加快了战争的速度,那么在一战中还如襁褓中婴儿的坦克、飞机现在已经彻底改变了战争的概念。
  1939年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由纳粹德国先进的空地协同以及闪电战战术拉开序幕,这场波及全球的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一次冲突,也是人类历史上武器技术发展最快速的一个时期。以火炮为例,二战开始前长身管火炮的口径普遍为37~47毫米,负责火力支援的榴弹炮口径也多为75毫米,截至二战结束时155毫米或是203毫米的大口径火炮在战车上已经不在少数了。坦克和作战飞机的成熟使得战争从古板的战壕对垒演进为快速突进的机动化立体战争。
  1945年随着美国两架B-29轰炸机投下的原子弹,二战结束了。但和平并未如期到来,以核武器作为主题的冷战时代到来了。由于核武器独一无二的战略威慑性,海陆空三军的装备建设无不围绕着这一主题进行展开,而现在取代了很多身管武器的导弹武器也是崛起于这个时代。冷战时代处于一种高压下的病态和平。与二战不同的是冷战时期的装备多带有一种赌博性质的设计思想,在这个时代诞生了XB-70超音速轰炸机、279工程坦克等非常独特又科幻的装备。
  随着苏联的解体,数十年的冷战时代终于结束,时代主题再次回到了和平与发展上。由于战争压力减缓,各国的装备更新明显放缓,但装备研发的成本却在显著上升,因此联合研制成为不少国家的选择。在技术上,现代武器装备主要着眼于数字化、信息化、轻量化、机动化上,尽管军备规模减小了,但战争的技术水平却依然在快速发展,放眼未来又会出现怎样的革命性武器着实让人好奇。
  在阅读本丛书时,读者可以参考以上这些人类近代史的历史进程与重大事件进行了解,体会装备背后的故事。本丛书从单兵、陆地、海上、空中等领域详细罗列了人类历史上各个重大或是偏门的武器装备,内容翔实、方便查找,在尽可能简短的文字中为您罗列尽可能到位的武器情报。“武器装备百科典藏”丛书既可以充当您闲余时间的放松读物,也可以作为军事行业的一套实用工具书进行收藏。本丛书共分为:《手枪与冲锋枪》《步枪与机枪》《牵引火炮》《坦克》《自行火炮》《装甲车辆》《战斗机》《导弹》《作战支援飞机》《攻击机与轰炸机》《大型舰船》等十余本。
  在编纂本丛书的过程中我们在几本书中各有侧重,以《牵引火炮》一书举例:牵引火炮在国内的资料处于非常缺乏的状态,而牵引火炮本身也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中不受青睐,因此此书的重点放在对二战甚至一战的经典火炮的资料收集上,方便读者能够对这种被称为“战场之神”的经典武器有一个直观又详细的认识。书中罗列了240余种火炮兵器,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了它们的详细资料,让读者大饱眼福。
  和我们身边的科技产品一样,武器装备的种类也是日新月异,短短几年间苹果手机已经发展到了7代,武器装备同样推陈出新让人眼花缭乱。本书中我们不仅将侧重点放在经典老装备上,同时也十分注重帮助读者了解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新式装备的相关资讯,可以说本丛书也是您目前能够找到的最“与时俱进”的典藏图鉴。
  作为出版业的从业人员,我们的初衷便是能够收集、整理这些珍贵的资料,将它们作为历史记忆的一部分向大众推广,将其薪火传承下去。如果通过这一套丛书使您能够有所收获,有所感悟,那将会是我们相关编纂人员莫大的荣幸。
  编者
精彩书摘
  第1章 手枪
  柯尔特M1911手枪[美]
  柯尔特M1911手枪是一种在1911年起生产的0.45 ACP口径半自动手枪,由美国人约翰?摩西?勃朗宁设计,推出后立即成为美军的制式手枪并一直维持达74年(1911—1985年)。M1911手枪曾经是美军在战场上常见的武器,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一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朝鲜战争、越战以及波斯湾战争。
  约翰?摩西?勃朗宁于1889年开始试验自动装填技术。勃朗宁设计的第一支自动装填手枪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由于导气式结构应用在手枪上显得太复杂了,于是勃朗宁继续研究,终于在1895年发明了枪管后坐式的新手枪结构设计。
  加长的套筒杆和保险,便于单手操控。枪身铭文“HARDBALLER”、位于圆圈内的“AMT”和“AUTOMATIC CALIBER0.45”标于套筒左侧,“STAINLESS MADE IN USA”标于套筒,“AMT”标志和序列号标于套筒座右侧。手动保险位于套筒座后部左侧上方,向上为保险,向下为射击。握把保险位于套筒座后部,只有正确紧握握把时扳机才能待击。
  总重:1130克(含空弹匣)  全长:216毫米
  弹药:0.45英寸柯尔特手枪弹  口径:11.43毫米
  膛线:左旋,6条   弹容:7发
  柯尔特M1911A1手枪[美]
  柯尔特M1911A1式自动手枪是世界著名的手枪之一,已经被许多国家的军队采用。M1911手枪基于勃朗宁设计的M1905手枪,于1911年定型。1923年,美国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对该枪进行了改进,取名M1911A1手枪,于1926年正式列装。
  柯尔特M1911A1手枪实际上是装备时间最长、装备数量最多的手枪,被许多国家的军队采用。该枪在美国军队中服役70多年。
  与M1911手枪相比,M1911A1手枪有以下特点:握把背部拱起,表面有刻纹;线膛内径减小,阳线高度增加;扳机短,表面有花纹,增加了拇指槽;准星较宽。
  套筒及套筒座由锻造毛坯加工而成,使零件的整体性能有了较大提高。另外,新型M1911A1手枪在设计上也有创新,如枪上设计了枪膛有弹指示器,它其实是枪管套筒后端侧上方的一个小缺口,射手只要看一眼这个小缺口,便可知道枪膛内是否有子弹。
  总重:1130克
  全长:219毫米
  弹药:0.45英寸柯尔特手枪弹
  口径:11.43毫米
  膛线:左旋,6条
  弹容:7发
  柯尔特政府型0.380英寸手枪[美]
  柯尔特政府型0.380英寸手枪于1983年面世,它是在M1911手枪基础上进行的小型化设计,并改为发射低威力的0.380英寸勃朗宁短弹的一种袖珍手枪。该枪有多种式样,使用者多为女性和手形较小的用户。
  该枪由0.45英寸口径柯尔特Mk IV政府型手枪演变而来,极大地减小了套筒座、枪管和套筒的尺寸,但使用类似的枪机闭锁机构。它并没有使用与M1911A1手枪相同的握把保险。0.380英寸政府型袖珍手枪具有后坐力低、操作简单、射击舒适等优点,但结构较为复杂,同时质量偏大,与其他同类手枪相比并无特别的竞争优势。
  保险装置:手动保险位于套筒座左侧上方,向上为保险,向下为射击。击针保险确保只有在扳机完全扣动时击针才会待击。
  退弹过程:弹匣扣位于握把左侧、扳机后方。下压弹匣扣卸下弹匣,后拉套筒退出枪膛中的枪弹,通过抛壳口检查枪膛,松开套筒。
  总重:730克
  全长:152毫米
  弹药:0.380英寸勃朗宁短弹
  口径:9.65毫米
  膛线:左旋,6条
  弹容:7发
  柯尔特 Mark IV 70/80系列[美]
  Mark IV的70系列政府型(政府型指的是标准尺寸)柯尔特手枪(Mark IV Series 70 Government Model)从1970年到1983年间生产,而序号上有“70G”前缀的型号是从1970年到1976年制造的。从1976年到1980年又生产有“G70”后缀的型号,从1979年到1981年生产有“B70”后缀的型号,从1981年到1983年生产有“70B”前缀的型号。Mark IV 70系列手枪中,除了政府型外,还有70系列战斗指挥官型手枪(Series 70 Combat Commander)、70系列轻型指挥官型手枪(Series 70 Lightweight Commander)和70系列战斗政府型手枪(Series 70 Combat Government)。70系列的特征是改进了枪口帽以增加精度。
  柯尔特Mark IV 70/80系列手枪采用碳钢和不锈钢表面发蓝处理制成。
  该枪是发射0.45英寸ACP枪弹的柯尔特1911/1911A1手枪系列的后续产品,采用击针保险。
  枪身铭文:“COLT MK IV-SERIES 80(或80)”标于套筒左侧;“GOVERNMENT MODEL”标于套筒右侧“COLT,SPT.F.A MFG.CO.HARTFORD,CONN,U.S.A.”和序列号标于套筒座右侧。
  总重:1100克 全长:216毫米 弹药:0.45英寸柯尔特手枪弹
  口径:11.43毫米 膛线:左旋,6条 弹容:8发
  柯尔特“双鹰”手枪[美]
  柯尔特“双鹰”手枪是柯尔特公司在早期Series 70政府型双动发射机构手枪上重新进行现代化设计而研发的,于1990年至1997年期间生产。“双鹰”手枪推出时恰逢各种新型自动手枪竞相面世,新型手枪普遍采用双动式发射机构、击针自动保险、大容量双排弹匣,特别是工程塑料得到了广泛应用,全枪质量已经大大减轻,而“双鹰”手枪已经明显落后,况且其单排弹匣容弹量也小。
  “双鹰”手枪同时具有击针自动保险和手动保险,但手动保险改到空仓挂机杆下方,这样更便于快速操作。从外观上看,该枪套筒座变化较大,其扳机护圈前部带有弧形凹槽,便于双手握持射击,握把保险被取消,握把背部改为直形,射击时的指向性较好。握把护板由黑色工程塑料制成,表面有细网状防滑纹,各用2个螺钉固定在套筒座上。
  总重:1100克 全长:220毫米
  弹药:0.45英寸柯尔特手枪弹 口径:11.43毫米
  膛线:左旋,6条 弹容:8发
精彩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