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白话手绘彩图典藏本(2019年新版)pdf下载

本草纲目:白话手绘彩图典藏本(2019年新版)百度网盘pdf下载

作者:
简介:本草纲目:白话手绘彩图典藏本(2019年新版)
出版社:北京凤凰联动图书发行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9-01-01
pdf下载价格:0.00¥

免费下载


书籍下载


内容介绍

编辑推荐
  ★举世闻名的博物学巨著,一部食物养生学和药物学大典。
  ★影响烹饪、医药、动物学、种植学,以及400年来人们对日常食物品味的选择。
  ★白话翻译。700多页全译本,根据最早、最珍贵的金陵版《本草纲目》重译,古汉语专家审稿。
  ★实用附方。7000余条居家日用附方,根据生活养疗需要,邀请中医专家编纂,精选出可操作性附方。
  ★古病新说。为古病名标注正确的定义、症状、成因,标清缺乏科学依据的内容。
内容简介
  《本草纲目》是举世闻名的博物学巨著,也是中华医库中一部食物养生学和药物学大典,影响后世的食物养疗学,饮食烹饪学、医药学、动物学、种植学,以及400年来人们对日常食物品味的选择。
  影响中国人400年日常生活,中国药物学的著作!白话文译本,900张全彩手绘插图,一物一图, 700多页内文!内附7000多条生活附方,涵盖吃穿住行,适宜男女老少,是居家常用的生活用书。
  《本草纲目》原本共190多万字,52卷。
  收集1892种品物:植物1094种,动物443种,矿物161种,其他194种。卷一到卷四为附录,卷五之后是纲目部分。
  所有品物分为16部:水部、火部、土部、金石部、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服器部、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人部。
  《本草纲目》正文分八个部分:
  释名:罗列其他典籍中该品物的异名,解说名字的由来。
  集解:集录诸家对品物产地、形态、栽培、采集的时间和方法等的论述。
  修治:介绍品物的炮制法和保存法。
  气味:说明品物的性味。
  主治:列举品物所能医治的主要病症。
  发明:阐明药理或记述前人和自己的心得。
  正误:纠正过去各类本草典籍中的错误。
  附方:辑录以品物为主的各种验方及其主治方。
作者简介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自1565年起,先后到湖广、安徽、河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参考历代医药,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
目录
寒热温平表
中药材炮制流程图
本草纲目增订版序
本草纲目原序
第一卷 序例
神农本草经名例
七方
十剂
气味阴阳
五味宜忌
五味偏胜
四时用药例
五运六淫用药式
五脏六腑用药气味补泻
五脏五味补泻
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
相须相使相畏相恶诸药
相反诸药
服药忌食
妊娠禁忌
饮食禁忌
李东垣随证用药凡例
陈藏器诸虚用药凡例
张子和汗、吐、下三法
第二卷 百病主治
诸风
痉风
项强
癫痫
伤寒热病

湿
火热
诸气
痰饮
脾胃
吞酸嘈杂
噎膈
反胃
呕吐
呃逆
霍乱
泄泻


心下痞满
胀满
诸肿
黄疸
脚气

转筋
喘逆
咳嗽
虚损
寒热
吐血衄血
齿出血
血汗
咳血
诸汗
怔忡
健忘
惊悸
狂惑
烦躁
不眠
多眠
消渴
遗精梦泄
溲数遗尿
小便血
阴痿
强中
阴囊痒
大便燥结
下血
瘀血
积聚癥瘕
诸虫
肠鸣
心腹痛
胁痛
腰痛
痛风
头痛
眩晕
眼目




口舌
咽喉
音声
牙齿
须发
狐臭
丹毒
风瘙疹痱
疬疡癜风
瘿瘤疣痣
瘰疬
诸疮上
诸疮下
外伤诸疮
跌仆折伤
五绝
诸虫伤
诸毒
诸物哽咽
妇人经水
带下
崩中漏下
胎前
难产
产后
阴病
小儿初生诸病
惊痫
诸疳
痘疮
小儿惊痫
第三卷 水部
雨水
潦水
露水
甘露
甘露蜜
明水
冬霜
腊雪

夏冰
屋漏水
流水
井泉水
节气水
醴泉
玉井水
乳穴水
温汤
碧海水
盐胆水
山岩泉水
粮罂中水
车辙中水
地浆
热汤
生熟汤
齑水
浆水
铜壶滴漏水
磨刀水
浸蓝水
诸水有毒
第四卷 火部
阳火、阴火
桑柴火
炭火
芦火、竹火
艾火
神针火
灯花
烛烬
火针
灯火
第五卷 土部
赤土
黄土
东壁土
土墼
土蜂窠
蚯蚓泥
井底泥
砂锅
白瓷器
古砖
烟胶

百草霜
梁上尘
第六卷 金石部


赤铜
自然铜
铜青

铅霜
粉锡
铅丹

古镜
古文钱
诸铜器

钢铁
铁落
铁锈
诸铁器

青玉
珊瑚
玛瑙
宝石
玻璃
水晶
琉璃
云母
白石英
紫石英
丹砂
水银
水银粉
粉霜
雄黄
雌黄
石膏
理石
方解石
滑石
五色石脂
炉甘石
井泉石
石钟乳
孔公蘖
石脑
石炭
石灰
浮石
石胆
砒石
金刚石
麦饭石
河砂
石燕
石蟹
石蛇
蛇黄
食盐
卤碱
戎盐
凝水石
玄精石
朴硝
硝石
石硫黄
矾石
绿矾
黄矾
第七卷 草部
甘草
黄芪
人参
沙参
荠苨
桔梗
黄精
知母
肉苁蓉
天麻、赤箭
白术
狗脊
贯众
巴戟天
远志
仙茅
玄参
地榆
丹参
白头翁
白及
三七
黄连
黄芩
秦艽
柴胡
防风
独活
升麻
苦参
贝母
山慈菇
石蒜
水仙
白茅
龙胆
细辛
杜衡
白薇
白前
当归
川芎
蘼芜
蛇床
藁本
白芷
芍药
牡丹
木香
山柰
杜若
山姜
高良姜
豆蔻
白豆蔻
缩砂密(砂仁)
益智子
荜茇
肉豆蔻
姜黄
郁金
蓬莪荗
荆三棱
莎草、香附子
茉莉
郁金香
茅香
线香
藿香
薰草
兰草
泽兰
马兰
香薷
假苏
薄荷
积雪草
紫苏
水苏

野菊


茵陈蒿
青蒿
白蒿
茺蔚(益母草)
薇衔
夏枯草
刘寄奴草
旋覆花
青葙
鸡冠
红蓝花
大蓟、小蓟
续断
苦芺
苎麻
苘麻
大青
葫芦巴
蠡实
恶实
苍耳
天名精
豨莶

芭蕉(甘蕉)
蘘荷
麻黄
灯芯草
地黄
牛膝
紫菀
女菀
麦门冬
萱草
鸭跖草

蜀葵
天葵
黄蜀葵
龙葵
酸浆
败酱
款冬花
鼠曲草
决明
地肤
瞿麦
王不留行
葶苈
车前草
马鞭草
蛇含
女青
鼠尾草
鳢肠
连翘
陆英
蒴藋

青黛
甘蓝

荭草
虎杖
萹蓄
蒺藜
谷精草
海金沙
紫花地丁
大黄
商陆
狼牙
狼毒
防葵
䕡茹
大戟
甘遂
续随子
莨菪
云实
蓖麻
常山、蜀漆
藜芦
乌头
附子
侧子
天雄
白附子
天南星
半夏
蚤休
鬼臼
射干
鸢尾
玉簪
凤仙
曼陀罗花
羊踯躅
芫花
莽草
茵芋
石龙芮(水堇)
毛茛
海芋
钩吻
菟丝子
五味子
寒莓
覆盆子
悬钩子
蛇莓
使君子
木鳖子
马兜铃
榼藤子
预知子
牵牛子
旋花
紫葳
蔷薇
月季花
瓜蒌
王瓜

天门冬
百部
何首乌
萆薢
菝葜
土茯苓
白蔹
千金藤
山豆根
黄药子
解毒子
白药子
威灵仙
茜草
剪草
防己
通草
通脱木
钓藤
白花藤
白英
萝摩
赤地利
紫葛
乌蔹莓
葎草
羊桃
络石
木莲
常春藤
忍冬
天仙藤
紫金藤
南藤
泽泻
羊蹄
菖蒲
香蒲

水萍

莕菜

水藻
海藻
海带
石斛
骨碎补
石韦
金星草
石长生
景天
螺厣草
酢浆草
地锦
仙人掌草
陟厘
干苔
地衣草
昨叶何草
乌韭
卷柏
桑花
马勃
第八卷 谷部
胡麻
大麻
小麦
大麦
雀麦
荞麦
苦荞麦





蜀黍




狼尾草
菰米
薏苡仁
罂子粟
阿芙蓉
大豆
大豆黄卷
黄大豆
赤小豆
腐婢
绿豆
白豆
豌豆
蚕豆
豇豆
扁豆
刀豆
黎豆
豆豉
豆黄
豆腐
陈廪米




寒具
蒸饼
黄蒸

红曲
蘖米
饴糖



烧酒
葡萄酒

舂杵头细糠
第九卷 菜部

山韭

胡葱
火葱
小蒜
山蒜
大蒜
油菜
白菜

白芥
芜菁
萝卜
生姜
干姜
茼蒿
芫荽
胡萝卜
芹菜
旱芹
紫堇
茴香
莳萝
香菜
白花菜
蔊菜
菠菜
蕹菜
菾菜

菥蓂
繁缕
鸡肠草
苜蓿

马齿苋
苦菜
白苣
莴苣
蒲公英
黄瓜菜
生瓜菜
落葵
鱼腥草


翘摇
鹿藿
灰涤菜

醍醐菜

土豆
山药
甘薯
百合
山丹
草石蚕
竹笋

葫芦
苦瓠
冬瓜
南瓜
越瓜
黄瓜
丝瓜
苦瓜
紫菜
石莼
石花菜
鹿角菜
龙须菜
睡菜

木耳
杉菌
香蕈
蘑菰蕈
鸡菌
地耳
竹蓐
土菌
灵芝
雚菌
第十卷 果部







鹿梨
棠梨
木瓜
楂子
榅桲
山楂

林檎

君迁子
安石榴




佛手柑
金橘
枇杷
杨梅
樱桃
银杏
核桃

槠子
橡实
槲实
荔枝
龙眼
橄榄
庵摩勒
毗梨勒
五敛子
榧实
海松子
槟榔
大腹子
椰子
无漏子
桄榔子
木面
菠萝蜜
无花果
都桷子
枳椇
花椒
蜀椒
胡椒
吴茱萸
食茱萸
盐麸子

甜瓜
西瓜
葡萄
山葡萄
猕猴桃
甘蔗
砂糖
石蜜
刺蜜
莲藕
芰实
芡实
乌芋
慈菇
第十一卷 木部




月桂
木兰
辛夷
沉香
丁香
檀香
降真香


钓樟
乌药
枫香脂
薰陆香
没药
骐麟竭
安息香
苏合香
龙脑香
樟脑
阿魏
芦荟
胡桐泪
返魂香
黄柏
厚朴
杜仲
椿樗




梧桐
油桐


秦皮
合欢
皂荚
无患子
无食子
诃黎勒


柽柳
水杨
白杨

芜荑
苏方木
桦木
棕榈
乌桕木
巴豆
大风子
相思子




枸橘
卮子
酸枣
白棘
蕤核
山茱萸
胡颓子
金樱子
郁李
鼠李
女贞
冬青
卫矛
山矾
南烛
五加
枸杞、地骨皮
石南
牡荆
蔓荆
栾荆
紫荆
木槿
扶桑
木芙蓉
山茶
蜡梅
伏牛花
密蒙花
木绵
柞木
木天蓼
接骨木
茯苓
琥珀
猪苓
桑上寄生
松萝
桃寄生
柳寄生

竹黄
第十二卷 服器部





裈裆
汗衫
头巾
麻鞋
草鞋

桃符
梳篦
蒲席
帘箔
车脂

第十三卷 虫部
蜂蜜
蜜蜡
蜜蜂
土蜂
大黄蜂
露蜂房
竹蜂
蠮螉
虫白蜡
紫铆
五倍子
螳螂、桑螵蛸

原蚕
青蚨
蛱蝶
蜻蜓
樗鸡
斑蝥
蜘蛛
芫青
葛上亭长
地胆
壁钱
草蜘蛛

螲蟷
水蛭



狗蝇
蛴螬
木蠹虫
竹蠹虫
蚱蝉
蝉蜕
蜣螂
天牛
蝼蛄
萤火
衣鱼
鼠妇
䗪虫
蜚蠊
蚱蜢
木虻
蜚虻
竹虱
蟾蜍
蛤蟆

蜈蚣
蝌蚪
蚯蚓
马陆
山蛩虫
蜗牛
蛞蝓
溪鬼虫
沙虱
蛔虫
第十四卷 鳞部
穿山甲
蜥蜴
壁虎
蛤蚧
蛇蜕
蚺蛇
白花蛇
乌蛇
水蛇
黄颔蛇
蝮蛇
诸蛇
鲤鱼
鲢鱼
鳙鱼
鳟鱼
草鱼
青鱼
白鱼
鳡鱼
石首鱼
鲚鱼
鲥鱼
嘉鱼
鲳鱼
鲫鱼
鲂鱼
鲈鱼
鳜鱼
石斑鱼
金鱼
鳢鱼
鳗鲡鱼
鳝鱼
泥鳅
黄鱼
鲟鱼
鮠鱼
鮧鱼
孩儿鱼
黄颡鱼
河豚
海豚鱼
比目鱼
鲛鱼
乌贼鱼
章鱼
海鹞鱼
文鳐鱼
水母

海虾
海马
鲍鱼
鱁鮧
鱼鲙
鱼鲊
鱼脂
鱼魫
鱼鳞
鱼子
诸鱼有毒
第十五卷 介部
水龟
秦龟
灵龟
玳瑁
绿毛龟



鲎鱼
牡蛎

马刀

珍珠
石决明
海蛤
文蛤
蛤蜊
车螯
魁蛤
车渠
贝子
紫贝

淡菜
海螺
田螺
蜗螺
海月
海燕
第十六卷 禽部


鸧鸡
鵚鹙
鹈鹕






鸳鸯
溪鸭

鸬鹚
翠鸟

各种鸡肉
野鸡
山鸡
锦鸡
鹧鸪
竹鸡





伏翼
鸓鼠
寒号鸟
斑鸠
布谷
伯劳
八哥

啄木鸟
乌鸦
喜鹊
杜鹃
鹦鹉
孔雀
驼鸟




猫头鹰


鬼车鸟
诸鸟有毒
第十七卷 兽部



黄羊







醍醐
乳腐
阿胶
黄明胶
牛黄
狗宝
诸肉有毒
解诸肉毒






牦牛
野猪
豪猪

羚羊
山羊
鹿






风狸


猪獾




败笔
山獭
水獭
腽肭兽

鼹鼠
黄鼠
黄鼠狼
刺猬
猕猴

果然
猩猩
狒狒
第十八卷 人部
发髲
乱发
爪甲
人尿
乳汁
妇人月水
人血
人精
口津唾
人汗
人胆
眼泪
人气
初生脐带
人胞
古今医学常用度量衡对照表
媒体评论
  本草纲目就像是一本百科全书,第一感觉就是“全”,从常见的疾病,到药物,非常全面的对医药进行剖析。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又让我们懂得如何调理自己的身体,非常实用的一本书,也是国学的经典之作。
  ——匿名用户
  传统文化是一个人的根所在、魂所安,了解一下相信会多有善益的。
  ——匿名用户
  没有想到这本书这么厚实,对每一种药材都有详细解读,日常生活的食材也有一些。非常详尽,排版也很有趣味性,家庭必备的养生工具书。
  ——匿名用户
前言
  本草纲目原序
  纪称望龙光,知古剑;觇宝气,辨明珠。故萍实商羊,非天明莫洞。厥后博物称华,辨字称康,析宝玉称倚顿,亦仅仅晨星耳。
  楚蕲阳李君东璧,一日过予弇山园谒予,留饮数日。予窥其人,晬然貌也,癯然身也,津津然谈议也,真北斗以南一人。解其装,无长物,有《本草纲目》数十卷。谓予曰:“时珍,荆楚鄙也,幼多羸疾,质成钝椎,长耽典籍,若啖蔗饴。遂渔猎群书,搜罗百氏。凡子史经传,声韵豪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稍有得处,辄著数言。古有《本草》一书,自炎皇及汉、梁、唐、宋、下迨国朝,注解群氏旧矣。第其中舛谬差讹遗漏,不可枚数,乃敢奋编摩之志,僭纂述之权。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复者芟之,阙者缉之,讹者绳之。旧本一千五百一十八种,今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分为一十六部,著成五十二卷。虽非集成,亦粗大备,僭名曰《本草纲目》,愿乞一言以托不朽。
  予开卷细玩,每药标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正释也。次以集解、辨疑、正误,详其土产形状也。次以气味、主治、附方,著其体用也。上自坟典,下及传奇,凡有相关,靡不备采。如入金谷之园,种色夺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如对冰壶玉鉴,毛发可指数也。博而不繁,详而有要,综核究竟,直窥渊海,兹岂禁以医书觏哉。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录,臣民之重宝也。李君用心加惠何勤哉。噫!碔玉莫剖,朱紫相倾,弊也久矣。故辨专车之骨,必俟鲁儒。博支机之石,必访卖卜。予方著《弇州卮言》,恚博古如丹铅卮言后乏人也,何幸睹兹集哉。兹集也,藏之深山石室无当,盍锲之,以共天下后世味《太玄》如子云者。
  时万历岁庚寅春上元日,弇州山人凤洲王世贞拜撰
精彩书摘
  上等的药物有120种,为君药,主要功效为调养性命与天相应和,没有毒,即使服用很多或者长期服用也不会对人有害。想要轻身益气、延年益寿的人,服药应该以上经为本。
  中等的药有120种,是臣药,主要功效为调养性情与人相应和,这些药有的无毒,有的有毒,应该斟酌服用。想要消除疾病、滋补虚羸的人,服药应该以中经为本。
  下等的药有125种,是佐使药,其主要功效为治疗疾病与地相应和,其中多数都有毒,不可以长期服用。想要祛除寒热邪气、消散积聚、治疗疾病的人,服药应该以下经为本。
  三品共计365种,是依据365天日月星辰运行的度数而来,用一行度来应和一天,就组成一年。它的两倍刚好是730种。
  用药分为君、臣、佐、使,以便互相支持、制约。通常适宜的配置是一味君药、二味臣药、三味佐药、五味使药,也可以配成一味君药、三味臣药、九味佐使药。
  药物有着阴阳属性结合匹配的原则,它们就像母子兄弟一样,比如根和茎、花和实、草和石、骨和肉。不同药物之间,药性不同,有单用的、相互促进的、相互配合的、相互畏惧的、相互厌恶的、相互冲突的、相互消除毒性的。用药的时候,要考虑以上七种情况。应该选择相互促进、相互配合的药物合用,这样可起到很好的效果,不要将相互厌恶、相互冲突的药配在一起。如果药物有毒但可以互相制约的,则可以拿来与和它相互畏惧、相互消除毒性的一起用;不然就不能用。药有七情:独行者,指单方,不需要辅药;相须者,指药物共同使用能发挥最大功效,如人参、甘草、黄柏、知母等;相使者,指拿来佐使主药的;相恶者,指药物能削弱彼此药性;相畏者,指药物受到彼此制约;相反者,指两不相合之药;相杀者,指制约彼此之毒性。古方中多有用相恶、相反的。所以,相须、相使同用的,为用药之帝道;相畏、相杀同用者,为用药之王道;相恶、相反同用者,为用药之霸道。
  药物有酸、咸、甘、苦、辛五种味道,又有寒、热、温、凉四气,还可分为有毒、无毒。有的药物需要在阴处晾干,有的药物需要在阳光下晒干,采集、加工制作的季节月份,是要生的还是要熟的,都有各自的要求。地里生长的药物也要分辨真与假,新与旧,不同药有不同的加工方法。药物的性味有适宜做成丸药的,有适宜做成散剂的,有适宜用水煎煮的,有适宜用酒浸泡的,有的适宜煎成膏剂,也有适宜以上各种制作方法的。凡此种种,制作时都要根据不同药的性质进行处理,不可违背其制作法则。
  在治疗疾病之前,必先了解它的根源,等候治病的时机。只要五脏还没有虚损,六腑还没有衰竭,血脉还没有散乱,精神还没有离散,那么,只要服药都是可以治活的。
  治疗寒病应该用温热药,治疗热病当用寒凉药,饮食不消化可用涌吐、泻药,痈肿、疮、瘤用疮药,风湿用风湿药,要根据各自的病情选择相宜的药物。
  病在胸膈以上的,应当吃饭后再服药;病在心腹以下的,应当先服药后吃饭。病在四肢血脉的,需要空腹且在早晨服药;病在骨髓的,宜吃饱后在夜间服药。
  大病主要有中风、伤寒,寒热、温疟,中恶(感受秽毒或不正之气,突然厥逆,不省人事)、霍乱,大腹水肿,痢疾(内有伏邪,夏季感受暑热而发的一种疟疾),大小便不通,奔豚上气(病人自觉有气从小腹上冲胸咽的一种病症),咳逆、呕吐,黄疸、消渴,留饮、癖食,坚积、癥瘕,惊悸、癫痫、心腹刺痛,喉痹、齿痛,耳聋、目盲,刀伤、骨折,痈肿恶疮,痔瘘、瘿瘤;男子五劳七伤、虚损困乏、羸瘦;女子白带过多、非经期阴道流血、闭经、阴蚀(外阴发痒,阴部皮肤或黏膜变白、变粗或萎缩的病变);虫蛇蛊毒所伤。其间或有一些细微变动,应该依照各自的病状来选择适宜治疗它们的药物。
  [岐伯说]气有多有少,形有盛有衰,治疗有缓有急,药方有大有小。又说,病有远有近,症候有中有外,治疗有轻有重。近病先用奇数方剂;远病先用偶数方剂。但要注意发汗的药不用奇数方剂,泻下药不用偶数方剂;补上升阳,药性上行的药方适宜用慢效药,补下痢治泻下的急性药方剂适宜用气味浑厚的药物。奇方用后不愈则用偶数方,这就是重复药方;远方近方,亦各有奇偶相兼之法。如方奇而分两偶,方偶而分两奇。近而用奇偶方的,制小药方剂给病人服用;远而用奇偶方的,就是制大药方剂给病人服用;制大方则用药种数少,制小方则用药种数多,多则九种药,少则两种药。偶方用之而不愈则反之以佐使药为君药用之,所以说(寒、热、温、凉)四气反从其病用药,寒病用热药、温药;热病用寒凉药性的药物,反治之理。[王冰说]脏位有高下,腑气有远近,病症有表里,药用有轻重。单方为奇,复方为偶。心肺为近,肝肾为远,脾胃居中。肠䐈胞胆,亦有远近。唯有高远识见的医者,能够权衡利弊对症下药。药方与其重不如轻,与其毒不如善,与其大不如小。[时珍说]疾病症状与其性质均相符,我们要逆疾病的症状而治;病机与症状不一致的疾病,即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出现的症状与本质相反的症状,我们要顺从疾病的症状而治。反佐,即从治。比如,热邪在下而上有寒邪的,要以寒药为主、热药为佐。服药之后,热气散了后,寒性也就消失了。寒邪在下而上有浮火的,则要以热药为主、寒药为佐,服药之后,寒气消了后,热性也就散了。[完素说]症候由于病情而改变,治病的方法由药方决定,配制药方由人决定。方有七类:大、小、缓、急、奇、偶、复。配制药方的主体,源于气味。寒、热、温、凉,四气生于天;酸、苦、辛、咸、甘、淡,六味成于地。所以有形为味,无形为气。气为阳,味为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软或坚,各随脏腑的病症,而施行药的品味,于是七方可成。所以奇、偶、复,是三种药方的配制结构;大、小、缓、急,是四种配制方法。
  |大方|[完素说]身表为远,里为近。奇偶方有大有小。比如小承气汤(大黄、薄荷、杏仁、蝉蜕、甘草、羌活、天麻、当归、赤芍药、防风用水煎服。轻下热结,除满消痞)、调胃承气汤(去皮、清酒洗过的12克大黄,炙过的6克甘草,9克芒硝),是奇方中的小方;大承气汤、抵当汤(熬过的水蛭,去掉翅、足后熬过的虻虫各30个,用酒洗过的大黄48克,去皮、尖、双仁的桃仁20个,是理血之剂),是奇方中的大方,需要治疗里疾时就会用到它们。[从正说]病人兼有几种病症,小方就不适合;肝肾及下部的病症,必须采用大方。王太仆以心肺为近,肝肾为远,脾胃为中。刘河间以身表为远,身里为近。他认为,半身以上有三分气,为天;半身以下有三分气,为地;中间为人。
精彩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