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逸作品集(套装共8册)pdf下载

熊逸作品集(套装共8册)百度网盘pdf下载

作者:
简介:熊逸作品集(套装共8册)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9-03-08
pdf下载价格:0.00¥

免费下载


书籍下载


内容介绍

内容简介
  本套装包含《王阳明:一切心法(全两册)》、《纸上卧游记》、《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道可道:《老子》的要义与诘难》、《隐公元年:一部另类的中国思想史》、《最美唐诗》共8册
目录
王阳明:一切心法(全两册)
王阳明:一切心法 (上册)
序章 如果你是叶公好龙式的读者
第一章 家世
第二章 早年
第三章 成人大计:婚姻与科举
第四章 入仕
第五章 正德伊始:刘瑾的胜利
第六章 龙场悟道
第七章 知行合一
第八章 知庐陵县:走出龙场的第一程
第九章 北上:讲学大兴隆寺
王阳明:一切心法 (下册)
第十章 南下:舟中论道与岩中花树的故事
第十一章 巡抚南、赣、汀、漳
第十二章 破心中贼
第十三章 宸濠之乱
第十四章 致良知
第十五章 征思、田
后记 思想解放与明代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隐公元年:一部另类的中国思想史
《罗辑思维(定制版)》序
初版序
第一卷 隐公元年春
第一章 《春秋》第一义
第二章 春王正月
第三章 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
第二卷 隐公元年夏
第一章 《左传》经解:郑伯克段于鄢
第二章 公羊克段解
第三章 穀梁克段解
第四章 “克”字诸家解
第五章 克段的事件疑点与褒贬分歧
纸上卧游记
序言
缘起:深宅
那些从来没人见过的风景:乌托邦的旅行线路图
励志书的诡计和学术书的情感
哲学问题与贵族精神
宿命论的宿命之争
语言之岛
理性的学术和感性的学术
读书人没有一个是正常的
越读书,越落后
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
题记
自序 乱世读庄子——从王先谦的两篇序言说起
第一章 庄子的人和书
第二章 寓言之书——《庄子》的读法
第三章 《庄子》关键词之一:逍遥
第四章 《庄子》关键词之二:齐物
第五章 《庄子》关键词之三:物化
第六章 《庄子》关键词之四:无知
第七章 《庄子》关键词之五:不得已
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
题记1
题记2
序之一 八戒说禅,胜似唐僧
序之二 既不励志,也不小资,更没文化的禅
序之三 从几个常见的误区说起
第一篇 行历
不立文字,用什么来立《坛经》?
举一反三,旁敲侧击
说法·摩诃般若波罗蜜法
授戒·无相戒
灵魂不灭是不是歪门邪道?
自道家世·樵夫的前世因缘
慧能说:我想成佛!
有些人有佛性,人人都有佛性,石头也有佛性
佛法拗不过人心·求解脱还是求福报?
禅宗传法·竞争上岗
默默无闻的慧能和众望所归的神秀
神秀思前想后、顾虑重重
神秀法门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入门太难
天才出语惊四座
佛门也似鳄鱼潭
逃亡与追捕
风动还是幡动?到底是什么意思?
第二篇 说法
说法第一义:佛性
毛孔大还是城市大?
戒、定、慧
一行三昧·大款的成佛之路
坐禅无用论
欺师灭祖,天理也容
磨砖做镜,坐禅成佛
灯和光
顿悟和渐悟,相容还是不容?
“三无”真谛
神秀的镜子和慧能的垃圾桶
借诗说禅·借儒说禅
为什么没有就是有?
你想亲眼看见佛祖吗?有办法!
老鼠心理学
唯物的佛和唯心的佛
了义和不了义
四弘大愿
讲顿悟也需要讲忏悔
怎样到彼岸,逝者如斯夫
饿了就吃,困了就睡,什么事都无所谓
新的传法凭据
第三篇 答问
梁武帝对,还是达摩对?
把天堂和菩萨拿给你看
出家也行,在家也行
第四篇 曹溪
南能北秀
佛门奸细
不立戒、定、慧
法华真义
挨了打,疼还是不疼,这是个哲学问题
三科三十六对
神会不哭
预言身后事
西天谱系·风云失色
后记
道可道:《老子》的要义与诘难
题记一
题记二
自序
引言 道可道
第一章 关于老子的传闻
第二章 先秦道家的流派
第三章 三种《老子》:郭店楚简本、马王堆帛书本和通行本
第四章 黄老之学与君人南面之术
第五章 《老子》之学的政治实践:无为而无不为
第六章 作为一种社会主张的“道可道,非常道”
第七章 普罗米修斯的恶行
第八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第九章 《老子》的思维方式
第十章 《老子》辩证法的三种解读:客观规律、处事操守及权谋机变
第十一章 理想的人生是退步:回归婴儿
第十二章 玄牝与大地母亲
后记 对于不可言说的言说
最美唐诗
序言
美将我们俘虏,更美将我们释放
感伤是一种终生不愈的残疾
开满秘密的花园
看不见的城市
天若有情天亦老
诗与帝国对峙
离歌响起,不诉离殇
于轮回中开启永恒之门
思念如蝴蝶般扑面而来
善的乏力
人生是个苍凉的手势
时间永在,是我们飞逝
不敢拆封的信
母亲是一个叫作“温暖”的地方
目的地不明
悲观主义的花朵是心的名胜
如果爱,请深爱
献给一个时代的情书
沉默的牺牲
时间如白昼之月,暗中运行
家乡,在那美的远方
月光再亮,终究冰凉
绕过诗的守门人
鸳鸯蝴蝶梦未完待续
向记忆深处打听一个人
后记
前言
  记不清是多少年前,我用另外的笔名,写出了这本小书。
  我喜欢变换笔名,为每一个笔名做不同的人设——男女老少都有,再让他们沾亲带故,每个人去写不同的题材。如果我能活得足够久,应该可以创造出一个小型的写作社群吧。作为一个孤僻的人,用想象来创造自己的社交关系,应该也算不得什么坏事。但很遗憾,直到今天,也只有两个“人”稍稍闯出了一点名头,可以接到约稿。
  在这方面,我最佩服的人是日本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你一定记得他那幅曾经出现在小学课本里的《神奈川冲浪里》。他每用一个笔名闯出名头之后,就会把这个笔名卖给徒弟,自己改名换姓从头再来,这是何等惊人的能力和气魄啊。
  但葛饰北斋竟然不给笔名做人设,这就缺乏一点温情了。
  我这本书原先的作者人设是这样的:年近三十,男,单身,不合时宜,人生输家,愤青,有一点文艺趣味,嘴巴刻薄。这样的人设,还有一些作为背景的生活细节,取材于我年轻时代的两个朋友。这两个人,一个下落不明;另一个早已经跨出低谷,成为一名很成功的商人了。
  2
  这本书的最后一章《越读书,越落后》专门讨论知识的更新,讲到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是如何被击破的,新的释梦理论是如何成立的。但必须说明一下,时至今日,相关研究又有所突破,所以这一章也应该更新了。多读书有一个“心灵鸡汤式”的好处,那就是让你更容易保持一颗开放的心,不拒绝“苟日新,日日新”的成长方式。
  熊逸
  2018年7月
精彩书摘
  嘉靖元年(1522年),已是知命之年的王阳明居越服丧,从此过了六年“百战归来白发新,青山从此作闲人”的散淡日子。任凭朝廷里新君即位,“大礼议”事件沸沸扬扬,他只是聚众讲学,不问其他。仰慕者不断从全国各地汇集到王阳明身边,其中不乏某些怀有特殊目的的人。
  嘉靖四年(1525年),一位名叫张思钦的陕西儒生南下数千里,专程拜访王阳明,恳请后者为自己刚刚去世的父亲撰写墓志铭。对王阳明而言,这也算是名人注定要承受的诸多苦恼之一吧。我们今天会在王阳明的文集里看到大量或情愿或不情愿的应酬,毕竟总是有人不介意去麻烦别人的。在王阳明的时代,墓志铭几乎已成为一种流行的陋俗,比八股文还要程式化。平常人家哪有那么多丰功伟绩可以歌颂,受孝子贤孙所托的文人墨客在隔靴搔痒的姿态下又怎能写出多少感人的真挚呢?
  撰写墓志铭真是何等费心费力、临深履薄的事情,王阳明当然有十足的理由推辞。但张思钦既然为了这件事情不惜跋山涉水数千里,显然怀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之心,不达目的不肯罢休。我们可以轻易预见的是,王阳明终于被感动,或者终于不胜其烦,满足了张思钦的愿望。但是,事情的结局相当出人意料,王阳明只用一番话便打消了张思钦的执念,还使这位孝子心悦诚服地成为自己的门生。
  王阳明的大意是,我很理解你的心情,你是希望借我的文章来使自己的父母永垂不朽。这份孝心固然可嘉,却还可以再推进一步,若想揄扬父母的声名,与其托之于他人之手笔,不如托之于己。子为贤人,父母便是贤人之父母;子为圣人,父母便是圣人之父母。今天我们知道叔梁紇的名字,岂不因为他是孔子的父亲吗?(《书张思钦卷》)[1]
  儒家推崇孝道,《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在这样的标准下,自身成贤成圣才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王阳明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才说服了张思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