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创作基础pdf下载

播音主持创作基础百度网盘pdf下载

作者:
简介:播音主持创作基础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12-01
pdf下载价格:0.00¥

免费下载


书籍下载


内容介绍

内容简介
  《播音主持创作基础》集理论讲授和训练内容于一体,对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了解和掌握有声语言表达规律,提高有声语言表达技巧,有积极的作用。本教材共14章,内容包括正确的创作道路、播音语言特点、创作准备、调动思想感情的方法、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话筒前镜头前状态、语言表达样式、语言传播规律。大部分单元在理论讲解后面都有训练材料及提示,训练材料包括核心训练材料和补充训练材料两部分。在训练材料的编排和选择上,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注意由易渐难,突出针对性和有效性。
目录
播音主持艺术学的回顾与展望(代序)
第一章 播音主持的正确创作道路
第一节 如何理解播音主持的正确创作道路
第二节 坚持播音主持的正确创作道路的重要性
第二章 播音主持的语言特点
第一节 规范性
第二节 庄重性
第三节 鼓动性
第四节 时代感
第五节 分寸感
第六节 亲切感
第三章 创作准备
第一节 创作准备的概念
第二节 创作准备的内容
第三节 创作准备的基本方法:备稿六步
第四节 实例分析与训练
第四章 播音感受
第一节 播音感受的概念
第二节 具体感受和整体感受
第三节 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
第四节 实例分析与训练
第五章 情景再现
第一节 情景再现的概念
第二节 情景再现的过程
第三节 情景再现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 实例分析与训练
第六章 内在语
第一节 对于内在语的理解
第二节 内在语的分类
第三节 内在语的把握与运用
第四节 实例分析及训练
第七章 对象感
第一节 对象感的定义和特点
第二节 对传播对象的设想与分析
第三节 对象感的获得与应用
第四节 实例分析与训练
第八章 停 连
第一节 停连的含义和作用
第二节 停连的运用原则
第三节 停连位置的确定及种类
第四节 停连的处理方法
第五节 实例分析与训练
第九章 重 音
第一节 重音的含义和作用
第二节 重音的运用原则
第三节 重音的表达方法
第四节 重音的选择及种类
第五节 实例分析与训练
第十章 语 气
第一节 语气的内涵
第二节 语气的感情色彩和分量
第三节 语气的声音形式
第四节 实例分析与训练
第十一章 节 奏
第一节 对于节奏的基本认识
第二节 播音节奏及其类型
第三节 播音节奏的形成
第四节 播音节奏的把握
第五节 实例分析与训练
第十二章 话语样式和话语体式
第一节 话语样式的内涵
第二节 话语样式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第三节 话语体式和话语样态
第四节 实例分析与训练
第十三章 播音员主持人的创作状态
第一节 话筒前状态
第二节 无稿播音的创作状态
第三节 镜头前状态
第十四章 播音主持表达基本规律
第一节 思维反应律
第二节 词语感受律
第三节 对比推进律
第四节 情声和谐律
第五节 呼吸自如律
第六节 自我调检律
编写说明
前言
  播音主持艺术学的回顾与展望(代序)
  鲁景超
  一、播音主持艺术学概述
  首先,播音主持艺术学及其专业建设孕育于新中国的人民广播播音事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不仅在广播电视领域、艺术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而且还拓展到语言传播、文化传播等相关领域。
  播音主持艺术学是以广播电视有声语言创作主体及其语言传播活动为研究对象,以新闻事实及时传播为根基,以规范、审美为艺术追求,以民族精神、人文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以提升国民综合素质为目标的一门科学。它以新闻传播学、艺术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学、心理学及哲学美学等诸多学科作支撑,其中,新闻性是根本属性,艺术性是重要属性,哲学美学是精神旨归,语言是创作领域与手段,文学是提升语言传播文化水平与品位的根基。
  虽然它立足于广播电视大众传播的语境,但又能充分汲取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的优势,并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创作过程引领和提升语言的品质;虽然它具有语言文字的工具属性,但又能在“音声化”的过程中,赋予“有声语言”生命的活力、思想的力量,使其具有“人性”的蕴藉和“文化”的灵魂;虽然它具有艺术表现的属性,但又必须严格遵循大众传播规律,在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制约下,展开一系列艺术创作活动;虽然它具有哲学美学的属性,但又不以钻研哲学、美学的本体为己任,而是致力于语言表达对创作者人生观、价值观的现实表露,以及对其审美能力、审美尺度的全面把控。
  鲜明的文化性和民族性,以及跨学科和交叉性的学科定位,成就了其独树一帜的品牌特色与学科独立性的特征。
  其次,学科的独立性是播音主持艺术理论研究的基础,学科的鲜明特色和独特价值规定着播音主持艺术理论研究的范围和领域。
  播音主持艺术学以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关注新媒体中的口语传播活动以及公众表达体系当中的各种口语表达活动,探索播音主持语言及公众口语表达的基本规律、实践方法、传播模式,以及历史和现状、文化内涵、社会影响等问题,它研究的重要领域是“有声语言”,而不是“文字语言”。
  语言,可以分为“书面语”和“口语”两大类。书面语,从文字书写上体现;口语,从口头言说中呈现,二者有着各自不同的语体特征。“有声语言”,不仅包括了口头言说,也包括了文字书写的“音声化”。“有声语言”既可以从文字语言转化而来,也可以从内部语言外化而来;既可以表现书面语的色彩,也可以表现口语的色彩。
  相比于书面语,口语的生存空间以日常生活场景为主,因此,过于日常化、生活化、碎片化,内容也过于散乱、琐碎、随意,缺乏主题性、目的性,文化内涵不足、精神价值不高,停留在日常生活中的口语缺乏提高质量和品位的内在动力。书面语以规范、完整、艺术、精辟等优势长期参与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而历史并没有为口语提供那样广泛的参与社会生活的空间,这使得口语长期以来徘徊在公共视野和研究视野之外。信息社会的到来,当然也包括广播电视的发展,使我们迎来了口语研究的春天,以播音主持语言为代表,人们看到了口语对社会的影响和人类的价值,开始思考如何释放其文化含量、挖掘其精神品质。但是,由于我国口语研究的时间较短,历史资料较少,口语典范积累不足,技术水平有限,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非常缺少对“有声语言”表达的研究与论述。
  播音主持艺术学的价值恰恰在于填补了这个空白。播音主持语言是强势口语资源,有责任在改变口语研究薄弱现状方面发挥作用。通过研究“语”与“文”的融合,把握“有声语言”的本质——人文精神,以提升广播电视语言的表达质量;通过推动国民“语”与“文”能力的均衡发展,以提高全民族的语言文化素养,催生口语表达的典范。
  再次,播音主持艺术学研究的主体是“人”,是“出声露面,驾驭节目进程的人”,是处于语言传播活动“咽喉要道”位置的播音员、主持人。他们的言谈举止,不仅会影响节目的质量、传播的效果,还会引领社会语言生活的潮流,对社会起着极强的示范作用。
  几十年来,播音主持艺术学学科已经为新中国的广播电视事业输送了一批批优秀的毕业生,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活跃在我国主流广播电视媒体的最前沿,他们在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现场,向大众传递政府和人民的声音,他们庄重大气的形象成为中国形象的代表,他们掷地有声的播报和评论成为中国气派话语风格的代表,同时,他们也用精彩的语言创作实践,有力地证明了本学科的生存价值和意义。
  播音主持语言所承载的信息传播功能、舆论引导功能、宣传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记录历史的功能、凝聚民族精神的功能、标志时代的功能、实现语言规范和传播语言规范的功能,以及传承中华文化的功能等,说到底是要靠“人”来实现的,所以,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始终是本学科研究的重中之重。能否培养出既具有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扎实的职业素养,又具有语言艺术工作者的敏锐、悟性和扎实的“语言功力”,还具有明确的文化传承者的身份认同、自觉坚守语言传播文化品位和文化使命的“人”,是本学科能否凸显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广播电视实践需要大量高水平、复合型的播音主持精英人才,大学作为教学、科研的重镇所在,理应为培养这样的人才做好充分的理论准备。
  最后,形成较为完备的、独特的理论体系,是学科成熟的标志,也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
  播音主持艺术学历经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到综合的发展历程。学科的理论体系建设,围绕“有声语言”表达“感性-知性-理性-悟性”的独特艺术路径,锤炼语言表达能力,提升“有声语言”艺术感染力和艺术境界。以1994年出版的《中国播音学》为标志,发展至今,逐步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国内首创,在国际上也独树一帜。
  其主要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有:
  播音主持发声艺术——以有声语言表达中发声艺术的创作基础及创作方法为研究对象,研究语言发声艺术的物理基础、机体控制、发声方法和语言艺术表达效果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们的思想感情与声音表达形式之间的关系。为了适应我国新时期进一步推广普通话的要求,本方向还以普通话教学和水平测试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普通话测试的基本原理以及测试的范围、内容、方法,数字技术在测试中的应用等,为推广普通话服务。本方向除重点进行播音员主持人的发音用声和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效果之间的规律性研究外,还兼顾公众的发声艺术,如新闻发言人、企事业机构管理人员、教师以及大型活动主持的语言发声艺术。
  播音主持艺术理论——以播音主持艺术创作主体、创作过程、接受主体、艺术效果为研究对象,以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从素材准备到节目播出过程中的创作道路、原则、技巧、规律、风格等为研究范畴,梳理总结播音主持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原理、方法,用以指导播音主持艺术创作实践。播音主持艺术是有声语言表达艺术与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相结合的艺术形式,重点在语言、传播、艺术等交叉领域进行艺术规律的探析,从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及其关系的角度将传者、受众和作品纳入研究视野,并对播音主持创作中的心理机制、美学特征等进行深入研究。本方向还将研究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艺术的历史发展、代表人物、重点作品、风格流派等。
  播音主持创作艺术——以播音主持业务为基础,以播音主持实践的动态发展变化为关注点,以各类广播电视节目播音主持创作活动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包括新闻节目、综艺娱乐节目、专题性节目、谈话类节目、体育节目等各类节目播音主持的艺术特征、节目形态、创作方法、创作规律和艺术效果等,用以指导播音主持艺术创作实践。本方向除了研究具体节目的播音主持创作活动及其艺术外,还在宏观上跟踪、勾画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脉络,并深层次分析不同类型节目播音主持艺术与媒介传播平台的相互影响,探索传媒与艺术之间的关系。
  口语传播艺术——重点研究播音员主持人的口语表达的内涵外延、思维方式、创作方法等,以满足并探索此种类型节目的语言传播艺术规律。同时以此为基础,探索研究面对公众的口语表达及人际交流口语表达艺术规律,以提高公众口语表达水准作为主要任务,服务于全社会各领域的口语表达应用之需,如新闻发言人口语表达艺术、教师口语表达艺术等等。同时,本研究方向关注世界范围内华语传媒及华语有声语言传播的新变化,为世界范围内的华语传播提供关注课题和参考方向,培养对外宣传和世界华语传播的高端人才,完善国家媒体形象在海内外的传播与建设,提高世界华语传播品质。
  以上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构建了本学科的主干理论框架,在此框架下,沿着“有声语言”的运动轨迹,沿着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研究路径,探索播音主持艺术的特殊规律,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以回应广播电视媒体和社会对语言传播艺术越来越高的要求。
  二、播音主持艺术教育的继承与创新
  本学科是一个新兴交叉学科,学科的归属经历了逐步理顺的过程。本科层面在艺术类中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目录下招收学生。硕士层面在1980年申报硕士点之后,一直在“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7年,本学科开始在“新闻传播学”自主增列“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硕士研究方向,同时也在“广播电视艺术学”之下招收硕士研究生。在博士层面,1999年设立博士点之初,本学科在广播电视艺术学之下招收博士研究生,2001年改在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之下招收博士研究生,2007年开始在新闻传播学之下招收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博士研究生。2011年艺术学升为门类,播音主持艺术学在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下成功设置二级学科,使本学科在本科教育基础上有了更好地进行硕士、博士人才培养的平台和空间,人才特色更鲜明,学科特色更突出。
  “培养什么人”始终是播音主持艺术教育的核心问题。一代代播音员、主持人恪守职责,不辱使命,用声音传播真理、记录历史、讴歌时代、传承文化,忠实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热情地为广大人民服务。他们的成长历程,最好地印证了“培养什么人”的重要性。
  应该说,正是坚持正确的创作道路,牢牢抓住“培养什么人”这个“核心”和“主题”,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的定位才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其下属的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是我国培养播音主持艺术精英人才的重要基地。独树一帜的播音主持艺术学,为科研与实践提供了坚实的学科支撑和理论指引,在此基础上,经过以齐越、张颂为代表的几代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形成了一套特色鲜明、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积累了“怎么培养人”的宝贵经验,也对“培养什么人”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进入新时期以来,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与时俱进地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坚持以全球化的视野和国际化的发展定位,创新自己的教育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战略;坚持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提升全民族的语言文化素质;坚持发挥播音主持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程中的导向和引领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开拓创新地完成对高精尖人才的培养和输送。
  我们的办学理念是:以融合人文和艺术的大学精神为指导,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更好地执行大众媒体话语权,在党和人民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通过高质量的有声语言传播,塑造表达典范,在“书同文”的基础上,推进实现“语同音”的理想;发挥语言的文化承载力和精神塑造力,彰显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精神气质。
  我们的办学定位是:引领提高全民族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引领播音主持艺术的专业走向;引领语言传播的高规格和高标准。
  我们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和学科体系建设,坚持以特色课程建设为中心,贯彻以课程特色聚合学科特色的思路,扎扎实实地进行课程建设。根据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及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实践的需求,在继续强化学科主干课程的同时,切实推进播音主持心理学、播音主持哲学、播音主持美学、播音主持教育学等方面的理论研究;积极建设世界华语传播、双语播音主持、口语传播等方向,拓展新的学科方向。在特色主干课“播音创作基础理论”已经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的基础上,继续建设本学科的其他特色主干课程:“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艺术”、“广播节目播音主持艺术”、“电视节目播音主持艺术”等。
  目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共开设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基础选修课、专业选修课60多门。在强化专业教育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方法上,融合规范化教学、情感化教学、个性化教学、伴随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针对播音专业的特性,凸显以下特色:
  “一个依托”的办学特色——依托一线发展,引领专业走向;
  “两个属性”的人才特色——“新闻性+艺术性”;
  “三个并重”的师资特色——“重教学+重科研+重实践”;
  “四个结合”的教学特色——大课+小课,有稿+无稿,感性+理性,教书+育人;
  “五个互补”的发展特色——继承+创新,开放+自强,动+静,国内+国际,大众传播+人际传播。
  截至目前,已和全国各地的广播电视专业媒体合作共建了十多个校、院级实习基地。通过社会实践、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多种实践途径磨炼学生的专业水平。
  与此同时,我们还联合全国开办播音主持专业的各高等院校的力量,共同推进专业教育的深入和学科建设的深化。针对广播电视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联合开展科研攻关;邀请一线专家参与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切实实行双导师制;积极参与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大力推进国际学术交流。
  在国家相关部门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建设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先进技术设备与一流管理相结合、基础建设与拓展建设相结合、理论发展与实践发展相结合的教学科研实验基地。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不断进步,特别是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可能一成不变。对于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我们从未停滞过。其改革创新的思路,既要基于学科规律的历史性延展,也要着眼于国内外学科建设现状和社会发展大势的战略性提升。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紧扣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指导方针,把教育创新和对高端人才的培养放在学院工作的首位;把国家和广播电视事业一线对人才的需要作为全院培养人才的重要引领思路,在继承原有优良教学传统的基础上,兼容并蓄,推陈出新,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认为,未来对人才的培养要向“精深”和“宽广”两个方向同时发展。一方面,要继续深化专业内涵,突出专业优势,倍加重视“语言功力”,巩固新闻播音教学强项,提高综艺娱乐、社教服务等方向的教学能力,培养出更多精英人才,继续占领国内媒体及世界范围内华语媒体的高端;另一方面,还要拓展专业外延,顺应媒体融合的新趋势,不断开辟新领域。从大众传播向新媒体和人际传播拓展,培养出能适应复杂媒介环境的复合型精英人才。为此,我们要以“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为教学原则,以课程体系为核心,以师资队伍为主导,以科研和管理为保障,探索出特色鲜明的教学、管理模式。
  我们正在逐步规划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分类培养、差异发展的教学特色,积极培育新课程,形成不同的课程模块,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改变学生的选课模式,由“配给制”到“套餐制”并逐渐发展到“自助式”。通过项目制教学、案例教学、工作室教学,打破封闭式教学,与电台、电视台进行校台合作、联办节目,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能力。建立教学监督检查和质量监控体系,完善教学质量保障工程。完善招生环节,对学生的培养实施从入口到出口的“一条龙”监控,完善人才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一方面,“请进来”——积极聘请各类专家为我院的兼职教授,让教学紧贴一线发展,紧贴学科前沿;另一方面,“走出去”——有计划地派教师和学生出去交流、调研、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开阔视野、增强能力。
  三、播音主持艺术的理论建设
  齐越曾指出:“播音业务跟其他工作一样,总是由实践到认识,再以认识指导实践,这是一个反复的过程。”播音专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它的每一步发展都与理论建设密不可分。然而,播音主持艺术理论体系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的。
  即使是在战火硝烟的时代,老一辈广播工作者也十分重视对播音工作实践经验的探索和总结,齐越的《播音员日记——解放战争年代的播音工作》就是最真实的佐证。在这篇日记中,齐越总结了自己因片面追求“语气自然”而容易播错的原因,明确提出了不能因为片面地追求播音语言形式而忽视对稿件内容理解的观点,以及通过加强政治学习和锻炼语言功力来提高播音水平的基本构想,对后人有着十分中肯的参考价值。同一时期的文献《新华总社语言广播部暂行工作细则》、《XNCR陕北阶段工作的简单总结》、《对当前改进语言广播的几点意见》等,都开始对语言规范提出要求。
  在人民广播创建之初,有很多人不理解播音工作的重要性,认为只要爱国、会说普通话就能当播音员。针对这种后来被大家总结为“播音无学”的风气,以梅益、左荧、齐越为代表的广播工作者进行了有力的纠正。例如,1955年,梅益在中央台播音业务学习会上指出:“我们从来没有轻视过播音工作,也许有个别人轻视这个工作,那是他的思想有问题。”“做好播音工作,首先要有一定的政治觉悟和较好的思想修养,还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再加上必要的技巧。”左荧则在题为《播音是一种语言艺术活动》的报告中明确提出:“播音是一种艺术创作。”
  1955年中央广播事业局召开全国播音业务学习会,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播音会议。在会上齐越介绍了苏联的播音工作经验,向大会传达了他从苏联学习到的宝贵经验。1959年,广播事业局翻译的《话筒前的播音员》和《广播业务译丛第三辑——播音业务专辑》出版。1961年,广播事业局为了“给做播音工作的同志提供一些学习资料”,组织中央台及地方台的播音员专门撰写了一部分文章,汇编了一本《全国播音经验汇辑》,出版了汇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经验文章的白皮书《播音业务》等。这几本书分别总结了国外(苏联)、中央台和地方台(主要是省台)的播音经验,是对当时播音经验的一次总结和推广,也为播音理论的建立提供了基本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962年,齐越在上海播音组的讲话成为播音理论的奠基之作。以此为标志,开始了中国播音学的探索。在讲话中齐越提出了“播音工作的三个环节”、“播音创作的三个出发点”和“稿件分析的三个要素”等播音理论的概念。其中关于“播音技巧的三张王牌”和“语气为核心”的论述,为《播音创作基础》中“思想感情的表达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齐越还强调了播音员应该从党的政策、观点出发深入分析稿件,用恰切的语气去表达稿件的精神内涵。这些观点对我们今天播音理论的深化和播音实践的发展仍有指导意义。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日新月异。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实践的发展创新为理论研究提供了依据,理论研究的规律性总结与对播音工作的前瞻性指导也有力地推动了播音实践的不断进步。
  伴随着广播事业和播音教育的发展,相关的教材和理论著述不断涌现。1994年《中国播音学》的出版,标志着中国播音学理论体系已经形成。这个理论体系,为我国的广播电视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当前,宏观媒介环境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传播内容日益广泛,传播形态愈发多样,节目高科技含量越来越大,制作水平越来越高,播音主持人才的实战本领和形象包装也较以往更为多样化。域外广播电视节目以各种方式进入我国内地,我们不得不应对域外媒体的竞争、面对“西强我弱”的传播态势。
  与此同时,微观的媒介生态格局也发生着惊人的变化:在宽带、移动互联网及3G、4G网络迅速蔓延的形势下,智能手机、超级本、平板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移动电视、楼宇电视等新媒体终端极为多样化,新媒体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功能应用层出不穷,虚拟社区、社交网站、微博、微信、易信、网络游戏、网络动画、IPTV、RSS、APP等新媒体形态日新月异。可以说,媒介传播格局早已今非昔比,新媒体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打破了传统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流程,改变了受众的信息接触习惯,甚至成为一种巨大的生产力。
  目前,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超过42%,网民达6亿。手机用户已突破11亿户,平均每10人拥有8部手机。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新媒体用户第一大国。在第三产业经济和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新媒体网络化、全球化、全民化、移动化、社会化、融合化发展的态势更为显现。
  这些变化,在带给我们巨大生存压力的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命题。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它有责任回答实践当中的问题,服务实践,引领实践。由此我们确信,这些变化,也必将促进语言传播研究的深化,必将加快播音主持艺术学理论建设的现代化进程。
  播音主持艺术领域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始料未及的问题。面对应接不暇的新情况,一批批理论研究成果破土而出,研究触角涉及方方面面,不仅对各种具象性的实践问题进行相应回答,而且进一步拓宽了理论研究的视野,促进了交叉学科理论知识的融合。但是,我们的学科尚显年轻,理论体系不够完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对于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在一些时候还不能作出理论的解释,以至于在层出不穷的具体问题面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甚至显得有些束手无策。今天的播音主持艺术实践,呼唤着理论研究尽快超越具体的战术层面,而能从宏观的战略层面思考问题,从深层的思想观念入手,找到问题的根源,作出系统的理性回答。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责任。
  教材建设是理论建设的重要内容。人才培养目标最终要通过以教材为依据的教学活动才能实现。教材不仅是“一课之本”,更是“一科之本”。它是衡量一个学科/专业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将教材建设作为重要抓手,以深化巩固教改成果、完善学科构建、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经过几年的努力,重新修订的教材终于和大家见面了,这是全院老师教学实践和理论探索的结晶。
  新一轮教材建设项目从2007年启动,参照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期间专家学者提出的规范性、指导性建议,学院组织各个教研室、教研组开始了前期调研、论证以及策划工作。2009年,以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的修订为契机,按照学校对本科教学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实践”展开的思路,以“项目制教学”、“案例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方式为突破,有步骤地完善了课程体系并对核心专业课程作出了调整。几年来,我们一边密切关注学科理论建设的前沿和广播电视一线的发展变化,一边不断地充实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陆续完成和推出《播音主持语音与发声》、《播音主持创作基础》、《广播节目播音主持》、《电视节目播音主持》。
  新版教材有如下特点:
  第一,经过了几十年的教学实践,播音主持艺术理论和训练材料中的核心内容是经得住时间检验的。因此,新版教材没有脱离原有的框架,核心内容均被保留。
  第二,新版教材适当调整了理论讲述和训练材料的比重。理论部分内容较为翔实,能够充分满足课堂学习的需要;训练内容的选择,既关注经典,又不忽略鲜活的“新”样态,且更注重训练的“层次性”、实用性和拓展性。理论讲述与训练内容相互印证、相互融合。
  第三,新版教材在保留原有核心、经典内容的基础上,为适应传媒一线的新变化,在理论讲述和训练材料两方面都作了更新和发展。
  第四,新版教材的参编人员以本院教师为主,还邀请、吸纳了学界和业界的部分专家共同参与。另外,我们还特别成立了一个由老中青教师共同参与的编委会,共同筹划新教材建设。
  通过教材的编写,我们进一步统一了教学思想,梳理了学科发展和理论建设的脉络,密切了和传媒一线的联系,也更坚定了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的信念。
  有声语言是人类在远古时期就开始广泛使用的一种传播工具。它可以传播民族文化,也可以塑造民族精神。有声语言的发达程度,是一个民族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一个国家能否振兴的核心元素。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必将在有声语言这一领域不断进取,为实现民族振兴的中国梦奋斗不懈!
精彩书摘
  播音主持应该遵循怎样的创作道路是所有从事播音主持工作的人都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播音前辈们在几十年的实践中进行了认真的探索,获得了宝贵的经验,为播音主持正确创作道路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和理论基础。尽管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创作者面对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解读,创作实践充满了复杂性和多样性,但在创作道路上始终有着共性规律可循,始终有一条不可动摇的主线和原则,这对我们的创作有着决定性的指导意义。经过几代人的丰富、发展、完善,如今,我们对播音主持的正确创作道路有了更明晰的表述:
  站在无产阶级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上,以新闻工作者特有的敏感,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准确及时、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深入理解—具体感受—形之于声—及于受众”的过程,以积极自如的话筒前、镜头前状态,进行有声语言创作,达到恰切的思想感情与尽可能完美的语言技巧的统一,达到体裁风格与声音形式的统一,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出语言文化的精神实质,展现时代风貌,充满人文关怀,发挥广播电视教育和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的吸引力、感召力。
  播音主持的正确创作道路立足于播音主持创作自身的特点,着眼于播音主持创作的大环境,较为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播音主持创作的质的规定性。播音主持的正确创作道路明确阐述了播音主持的创作原则、创作属性、创作源泉、创作过程、创作标准、创作任务,对于播音主持创作者而言,无论创作技巧多么丰富娴熟,这些基本内容都应该始终遵循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