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万四千问pdf下载

八万四千问百度网盘pdf下载

作者:
简介:八万四千问
出版社: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6-01
pdf下载价格:0.00¥

免费下载


书籍下载


内容介绍

编辑推荐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四年来首部作品


  

“佛法能够解决你们的所有问题”


  


  

内容简介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四年来首部作品。“佛法能够解决你们的所有问题。”


  


  

宗萨仁波切在《八万四千问》前言中写道:“当我和中国朋友们吃饭或喝咖啡时,他们并没有把我当成预测彩票中奖号码的算命先生,而是以其探究未知事物的愿望,引燃了很多场对话的火花。”


  


  

书中所论,都是大家所关心的话题,同时也可能是一个热心寻求智慧的中国人常遇到疑惑的地方。包括如何认识佛教、因果与轮回、佛法与日常生活、烦恼、爱情、关系、婚姻、我执、上师、活佛、传承、佛教与现代教育、佛教与艺术、佛教与社会等。宗萨仁波切以超凡的智慧和幽默的语言为舟楫,帮助大家在这个物质主义空前强大的世界里弄明白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去往哪里。


  


  

这本小书,将为人们解答所有问题。


  


  

作者简介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当今影响力的佛教上师之一,


  

全世界公认极具创新精神的年轻仁波切。


  

秉持不丹藏传佛教优良传承,倡导无宗派运动。


  


  

著作《正见》引发中国知识分子学佛热潮,


  

另著有《人间是剧场》《佛教的见地与修道》《不是为了快乐》等多部著作。


  


  

曾导演电影《高山上的世界杯》《旅行家与魔法师》。


  


  

建立“悉达多本愿佛学会”,世界设有十一处教学与修行中心;


  


  

创办“钦哲基金会”与“莲心基金会”两处公益机构;


  


  

发起“八万四千”公益计划,目标是将所有佛陀的教言翻译为现代语言,并免费与大众共享。


  


  

目录
版权信息
彩插
前言
认识佛教
关于因果与轮回
关于修心和修行
学修佛法与日常生活
关于烦恼、爱情、关系、婚姻与我执

上师和传承
活佛体制与转世
佛教与现代教育、艺术及社会
关于死亡
前言
  前言 在我成长的年代,有关中国的现象神秘莫测,我从大人们那里听到各式各样的事。一方面,中国是个让人生畏的国度;但同时也是一个佛国,拥有一些很为重要的佛教圣地,一些伟大的帝王曾是历史上很为重要的佛法护持者。我也是听着文殊师利菩萨在五台山化现的令人惊叹的、传奇而又浪漫的故事长大的。
  多年以后,我有几次机会访问中国。尽管时间流逝,有关中国的悖论和矛盾给我带来的困惑却从未停止。一方面,据我有限的观察,今天中国的城市里,Prada专卖店好像比书店更多;但同时,我却在机场和火车站的畅销书柜台上看到关于精神性的、特别是佛教类的书籍,这使我觉得不可思议。在这个国家,有的年轻人卖肾去换iPhone;同样在这个国家,也有很多年轻聪明的大学毕业生能够瞬间抛弃世俗荣耀去追寻精神层面的真理。
  对我而言,这恰好证实了佛陀说过的话——无论我们人类发明了多少办法来让事物变得更简单易行、功能强大、可测度、可称量,无论我们做什么,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感永远不会消失。事实上,我们在物质上越富有,我们的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性就越强烈和凸显。
  然而,和很多国家不同,中国有着追求更高真理的传统和习惯。中国孕育了一些地球上存在过的很伟大、很有智慧的人,如老子和庄子。我毫不怀疑,即便在这个物质主义的时代,在霓虹灯、摩天大楼、咖啡馆和百货商场之间,那些不安于眼前情景并想要超越这一切的中国人,会寻找一些更有意义的东西。
  一如往昔,我感觉佛教将会在中国人的心智中扮演重要角色——无论是在理智层面、在迷信层面,还是在真实觉悟的层面。我自己作为一名佛教徒,很近去西安法门寺朝拜佛指舍利时,感到鼓舞并满心欢喜。在那里,人们对佛指舍利尊崇的程度和细致入微的保护,即使在佛陀的故乡菩提伽耶也是看不到的。
  所以我感觉佛教会在中国驻留,至少目前看来是这样。为什么不呢?如果我们所拥有的全都可量、可数、可见,那生命就没有什么意义可言了。能够拯救人类的是我们对其背后的奥密——很有力量却不可测度的心灵奥秘——的关心与好奇。而在中国道家和佛教的传统里,探索这种奥秘的传统可谓源远流长。
  当我和中国朋友们吃饭或喝咖啡时,他们无论老少,都并不仅仅把我当成可以预测彩票中奖号码或香港赛马赢家的算命先生。通过他们探究心灵奥秘、了解不可知的事物的愿望,他们发起了很多我们之间的对话。
  当今这个时代,当我们啜饮咖啡、茶或白兰地时,很少讨论诗歌、书籍和哲学,无论是古代的还是当代的。如果这样做,咖啡和白兰地都会变得更有格调。一位伦理学者可能认为,一边喝着白兰地、吸着雪茄烟,一边讨论佛法是不恰当的。但考虑到物质主义的力量是如此强大,时间又多么短暂,一个精神主义者也可能会这么想,即便我们只是在散落于各处的咖啡桌旁,零星而随意地聊上几句佛法,这也可能带来一些利益。
  书中的问答是在咖啡馆里或足球比赛之间的时间产生的,并不是什么深奥或者能给人启发的内容。但是如果你碰巧读到它们——如果你没有什么特别殊胜的业,抑或你与佛法的因缘的联系仅限于这些问答的可怜水平上——你可能会因此产生好奇心,从而更加专注地去探寻那些物质主义世界所无法测度或预知的事物。
  希望至少对一部分人而言,这本小书能发挥另外一种作用。和世界上其他地方一样,中国在不断改变。伴随着新形式的信息技术的传播,讽刺的是,过量的信息供给却使很多年轻人似乎比从前更加疏离。世界数以百万计的人日益激烈地挣扎着,为了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给自己找一处容身之地——不仅指一份好工作,还包括找到一种办法来弄明白自己究竟是谁。为了寻求身份认同,我们甚至听说数以千计的人去参与极端组织。因此,要指导人们在这个世界上找到一个稳妥健全之地,有效信息就显得日益关键。希望书中的对话至少能够为一些满怀着热诚探索真理的人们开启大门。
  接下来的部分是由于Tashi Colman,Xiang Ren,Amy Ang,Jun Xie,Pawo Choyning Dorji,Jennifer Qi以及Naboo的Jane Wang的勤奋与坚持而诞生的,他们不仅提出问题,还承担了誉写、翻译等工作。
精彩书摘
  佛教是获得解脱和自由之道。
  1.为什么我在这里?我是怎么成为现在的我的?为什么我对某些人和事物有强烈的好恶,而对其他的人和事物却漠不关心?为什么我是中国人而不是阿拉伯人,为什么我选择出生在北京而不是摩洛哥?为什么我甚至有“心”?总之,佛教怎么解释,为什么事物是现在这个样子?
  佛教认为,我们以这样的形态存在,事物以这样的形式呈现,是因为数以亿计的因和缘,每个因缘又有其自己数以亿计的因和缘。所以即便我们诞生在同样的家庭和环境中,也会有数以亿计不同的因和缘,使得一些人害怕蜘蛛,可把龙虾腿塞进嘴里时却没有任何不安;使得一些人看到鲜血就眩晕,却爱吃生鱼片。
  但是有一个因我必须单独强调,那就是我们的心识。这是很大的一个因。如果没有心识,就不会有生命来体验其他因带来的负担与快乐。
  2.仁波切,有些相信万能力量的人对佛教中因果与缘起的概念持怀疑态度,您对此有何看法?
  对于相信存在一种万能力量的人而言,万能力量本身就是因缘——虽然在究竟意义(胜义谛)上,那可能是他们相信的的因缘。当然,在相对意义(世俗谛)上,我不认为他们的意思是,当煮蛋的时候,在煮蛋这件事中存在一个上帝或万能力量,如果他们真的认为是那样的话,他们只需要向上帝祈祷鸡蛋被煮熟就可以了,就不需要加水、点燃气,或者创造其他煮蛋的因和缘。
  不管怎样,不同的人会信仰不同的对象,他们各有自己正当的理由。不同的人也会对其他人的信仰抱有怀疑,他们也有自己正当的理由。对于佛教徒来讲,相信万能力量是一切事物发生的因,这种观点是非常可疑的。佛教徒不愿意认为万能力量在背后操纵一切,因为佛教徒会想,如果万能力量有那样的能力,那么他一定也有慈悲。为什么他还让我们痛苦?他不是慈悲的吗?因为有能力,他应该解决所有的问题,而不应该坐视我们的痛苦。所以佛教徒更愿意相信,万能力量不是导致一切的终极的因,事物的出现与消失是由于无数的因和缘。
  对一个佛教徒而言,万能力量的创造者是人自己的心识——就是前面我提到的这个心识。因为我们的心识相信万能的力量创造了我们,于是我们认为上帝存在。所以其实是我们创造了上帝,然后再把创造我们这件事归功于他。
精彩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