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尘集:史说新语·建筑史学人随笔pdf下载

承尘集:史说新语·建筑史学人随笔百度网盘pdf下载

作者:
简介:承尘集:史说新语·建筑史学人随笔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1-01
pdf下载价格:0.00¥

免费下载


书籍下载


内容介绍

内容简介
  建筑,既不是图纸上冷冰冰的线条和数据,也不是市场上昂贵无比的商品。它和人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演变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读懂建筑,你会了解传统与现代的碰撞、理性与感性的融合;读懂建筑史,你会感受到植根于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民族性格如何体现,如何影响着历史的源流。 中国建筑学、建筑史学知名学者王贵祥以今喻古,畅谈所有你不知道而又想知道的,建筑的那些事儿。“鵩上承尘才一日,鹤归华表已千年。”
  本书收录中国建筑学、建筑史学知名学者王贵祥自世纪之交以来,有关建筑理论、文物保护、建筑历史研究的随笔与感悟。在对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先哲们致以敬意的同时,亦对当下有志投身建筑事业的年轻人寄予殷切的期望。
目录
卷一 中国建筑
卷一之一 中国人的建筑十灯
引言:古代中国建筑三原则
一、至善篇
二、礼乐篇
三、审美篇
四、品味篇
五、空间篇
结语
卷一二 宁波保国寺大殿礼赞
卷一之三 房屋与城市—欧亚大陆两端的故事
卷二 学界先驱
卷二之一 筑学专业早期中国留美生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教育
一、宾夕法尼亚大学与美国早期建筑教育
二、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及其影响
三、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建筑系
四、宾大美术学院的中国留学生
结语
附录 1937年以前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留学生情况一览
卷二之二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早期中国建筑留学生的几件史料
一、1920年7月10日清华学校给宾夕法尼亚大学校方一封信
二、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中国学生名录
三、梁思成先生的简历稿
四、宾夕法尼亚大学给梁思成、林徽因先生的聘书
卷二之三(上篇) 驳《新京报》记者谬评——为梁思成先生辩
卷二之三(下篇) 再驳《新京报》记者谬评——为林徽因先生辩
卷三 建筑史学
卷三之一 关于中国建筑史研究分期的几点拙见
一、中国建筑史学的奠基期
二、中国建筑史学的拓展期
三、中国建筑史学的发展期
四、中国建筑史学的繁荣期
卷三之二 关于建筑史学研究的几点思考
卷三之三 中国建筑史研究仍然有相当广阔的拓展空间
一、艺术与技术层面的研究
二、历史与社会层面的研究
三、文化与思想层面的研究
卷四 遗产保护
卷四之一 明清北京紫禁城的保护历史与现状
一、明清北京紫禁城的建设与修缮
二、故宫博物院的建立及1949年至1959年故宫的状况
三、1949年以后北京紫禁城的保护修缮(30)
四、北京紫禁城的使用与保护修缮及其组织管理
五、北京紫禁城文物建筑保护的原则与特点
卷四之二 关于文物古建筑保护的几点思考
一、经济与现代化的步步为营
二、传统建筑面临的话语转换
三、文物建筑保护面临的困境
卷四之三 历史建筑保护三议
一、历史建筑、文物建筑与文化遗产
二、原真性、最小干预、整旧如旧与东亚木构建筑
三、原典的真实与变迁的真实
卷五 建筑评论
卷五之一 世纪之交——两难中的北京新建筑
卷五之二 中国建筑的传统及现代意味
一、传统与现代
二、价值与继承
三、冲突与困惑
卷五之三 风水观念的非理性层面剖析
一、“风水热”及对传统中国文化的理性化诠释倾向
二、风水术的本义何在
三、风水术的要义何在
卷六 建筑理论
卷六之一 建筑理论:一个沉甸甸的话题——《建筑理论》上、下册译后有感
卷六之二 建筑美的哲学思辨——读罗杰·斯克鲁顿的《建筑美学》
卷六之三 建筑理论、建筑史与维特鲁威《建筑十书》——读新版中译维特鲁威《建筑十书》有感
卷七 无病闲吟
卷七之一 问学四箴
学问之道在坚持
问学之路在久远
治学之要在直简
治史之难在本真
结语
卷七之二 无病闲吟
其一,毕业三十年
其二,同窗寄语
其三,闲词试填
卷七之三 晋游小记
第一日 北京—榆次—祈县—平遥
第二日 平遥—灵石—霍州—洪洞—临汾
第三日 临汾—襄汾—侯马—运城—芮城—万荣
第四日 万荣—河津—吉县—壶口—隰县—交口
第五日 交口—孝义—汾阳—文水—交城—太原—保定
第六日 保定—北京—天津
前言
  引言:古代中国建筑三原则
以我们的建筑历史常识,两千年前的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撰写的《建筑十书》最初明确了建筑学这个人类最为古老的科学、艺术与技术之综合性学科的一些基本原则,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坚固、实用、美观”建筑三原则。按照现代西方建筑理论学者的研究,维特鲁威的建筑三原则,其实是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真、善、美”哲学三原则相通的。坚固,代表了真实的材料与真实的结构,从而确保建筑的持久,这一点与柏拉图的“真”相契合;实用,表现了建筑的功能,使建筑物的各个部分恰到好处地服务于人的使用,特别是17世纪,受到启蒙运动思想影响的法国建筑理论界提出了建筑的“节约理性”概念,具有“理性”价值的建筑的经济性,也被纳入了建筑功能的范畴之中,这一点无疑是与柏拉图的“善”密切相关的;而建筑的“美观”原则与柏拉图哲学三原则中的“美”,应该说是不谋而合的。
两千年来的西方建筑界,一直围绕着柏拉图的“哲学三原则”与维特鲁威的“建筑三原则”,推行衍化着自己的文化、艺术与建筑,从而创造了建筑历史上无数的奇迹。所以,那些刚刚接触建筑学的人们,在对西方建筑史上的伟大建筑充满景仰与崇敬之心的同时,对于我们的先哲所创造的中国古代建筑历史,隐隐萌生了某种自卑与自责。何以同样古老的两种文明,同样绵延久远的两种建筑体系,西方人有那样明晰而悠久的理论与原则,而我们的老祖宗却没有为我们的古代建筑留下任何理论的只言片语呢?若没有理论的建树与指引,绵延数千年的中国建筑,又为何没有被颠覆、被埋没、被抛弃呢?难道我们的先民们,只是沿着因循的惰性,将一种伟大的建筑延续到今天的吗?
其实不然,以笔者的浅见,古代中国的先哲们,在建筑的创造上,自然有自己的原则。这一原则的出现,甚至比维特鲁威的“建筑三原则”还要早许多个世纪。而且,这一原则贯穿了中国数千年的建造史,直至20世纪初叶,随着西风东渐的愈演愈烈,中国人的这些原则才渐渐归于沉寂,甚而被人们所遗忘。这一原则发端于中国文化萌生与发展的最初阶段,也就是人们习惯上所说的上古三代。提出这一原则的人,既是上古时代的文化英雄,也是远古时期的工程英雄,他就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上古三代最后一位君王——曾经为了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图1)。
大禹提出的与建筑、水利等土木工程,及国家治理的原则,见于中国古代最为古老的一部文献《尚书》中。《尚书·大禹谟第三》记录了大禹的一段话:“禹曰:“于!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也就是说,在大禹看来,治理国家之要在养民,而与养民关系密切的诸种生产事业,即兴修水利(水),金属锻造(火、金)、宫室营造(木、土),农业生产(谷)都是必须做的事情,而这些与养民有关的重要事务,必须遵循“正德、利用、厚生”这三项基本原则,贯穿这三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和”。这可以说是古代先哲所说过的,与水利工程、土木营造等社会生产活动有关的最早,也最为原则性的遗训。
值得关注的是,大禹提出的这三项基本原则,受到了春秋时期伟大哲人孔子的极力推赞。孔老夫子曾经充满感情地说:“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其意大致是说,我与大禹之间的看法是完全一致的,我们日常的饮食应该简单一点,但我们给予祖先和神灵们所供奉的牺牲,却不能够缺少;我们可以在穿着上简朴一些,但代表人们各自不同身份的冠帽与装饰纹样,却不应该随随便便;我们居住的宫室应该简朴、卑小一些,这样就可以将更多的人力与物力,投入到关乎农业生产与百姓生活的水利工程之上。
显然,在孔夫子的时代,有关大禹的教导,经过了千余年的传承延续,已经有了不同的版本与说法,孔夫子所转述的大禹的话,与《尚书·大禹谟》中的原话,已经有了一些差别,但究其本来的意义,两者之间并没有太多的变化。其本质的内容,依然未脱离“正德、利用、厚生,惟和”的基本原则。所谓“卑宫室而致力乎沟洫”,是孔子对大禹“正德”观的一种具体而微的解释。
那么,循着拉斯金的思路,我们是否也能够从绵延数千年的古代中国建筑中寻找到一些智慧明灯呢?如果可能,那么古代中国人是如何将民族的智慧贯穿在城市、宫室、园林的营造过程之中呢?下面我们就围绕这些问题,尝试着做一点简单的回答。
精彩书摘
  一、至善篇
古代中国人认为,为政之道,在养民;养民之要,在正德。正德者,秉持高尚道德之谓也。正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何谓“至善”?仁人之贤节,君子之高风也。正如孔子夸赞颜回:“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其实也是历代儒生所主张的人生价值观。至善,体现在宫室营造上,是“节俭”;体现在宫室居处的空间理念上,是“中和”。
1.节俭之灯
大禹主张“正德”,孔子释之为“卑宫室”。其实,正德也好,卑宫室也好,具体到土木工程、宫室营造这件事上,就是“节俭”。也就是说,要将自己的宫室营造得节俭一些,不要奢侈铺张,以免浪费有限的人力物力。此即《尚书》中所提“俭德”:“慎乃俭德,惟怀永图。”
在宫室营造上主张节俭,不擅兴土木,是贯穿古代中国人几千年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明确提出,似乎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子:
为宫室之法,曰:室高足以辟润湿,边足以圉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谨此则止。凡费财劳力,不加利者,不为也。……当今之主,其为宫室则与此异矣。必厚作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以为宫室台榭曲直之望、青黄刻镂之饰。为宫室若此,故左右皆法象之。是以其财不足以待凶饥,振孤寡,故国贫而民难治也。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也,当为宫室不可不节。
历来有关皇帝在道德上的美誉,大多来自节俭,尤其是在宫室营造上的节俭:
窃闻汉德隆盛,在于孝文皇帝躬行节俭,外省徭役。其时未有甘泉、建章及上林中诸离宫馆也。未央宫又无高门、武台、麒麟、凤皇、白虎、玉堂、金华之殿,独有前殿、曲台、渐台、宣室、温室、承明耳。孝文欲作一台,度用百金,重民之财,废而不为,其积土基,至今犹存,又下遗诏,不起山坟。故其时天下大和,百姓洽足,德流后嗣。
在历代儒生眼中,帝王最高的美德,就是效仿上古圣王的节俭之风,而帝王受到的最大批评,也都是在宫室营造方面的奢侈与浪费:
臣闻土阶三尺,茅茨不翦,采椽不斫者,唐尧之德也;卑宫室,菲饮食,尽力于沟洫者,大禹之行也;惜中人十家之产,而罢露台之制者,汉文之明也。并能垂名无穷,为帝皇之烈。岂不以克念徇物,博施济众,以臻于仁恕哉!今陛下崇台邃宇,离宫别馆,亦已多矣。更穷人之力以事土木,臣恐议者以陛下为不忧人、务奉已也。
上古唐尧的宫室,“茅茨不翦,采椽不斫”,大禹“卑宫室,菲饮食,尽力于沟洫者”,西汉孝文帝想建一座避暑纳凉的露台,因估其值约为中人十家之产而罢之。唐太宗造玉华宫:“正殿瓦覆,余皆葺之以茅,意在清凉,务从俭约。……谓侍臣曰:‘……朕今构采椽于椒风之日,立茅茨于有瓦之时,将为节俭,自当不谢古者。’”这些都成为历代儒生主张帝王们应该仿效的榜样(图3)。
图3 土阶三等,茅茨不剪之上古宫殿
在谈到古代礼制文化时,孔子也特别提到了“节俭”的观念,并且将其放在礼制之本的地位上:“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可见,“俭”已经成为了传统中国文化之根本性意义。
2.中和之灯
大禹为政(包括土木营造)三原则“正德、利用、厚生”之要在于“和”。而和之至者,乃为“中道”。中而和之,“中和”之意也。而“中和”恰是古代中国人对于诸多事物所持的基本态度。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