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桥梁(第三辑)pdf下载

重庆桥梁(第三辑)百度网盘pdf下载

作者:
简介:重庆桥梁(第三辑)
出版社: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5-01
pdf下载价格:0.00¥

免费下载


书籍下载


内容介绍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以桥梁为主题的“人文*科技”读物,每年计划出版两辑。 《重庆桥梁●第三辑》是以“桥梁文化”为主题的专题汇编,通过十余篇文章,反映与重庆桥梁相关的历史资料、统计数据、科技创新、杰出工程师、代表性桥梁、桥梁人文、桥梁行业发展等方面内容。
目录
版权信息
桥与城
半个世纪,见证中国桥都的诞生——访重庆市桥梁协会创始人顾庭勇
和“桥都”的初遇
初到单位,理想和现实有差距
从小的梦想,踏进城建专业的大门
社教运动,第一次到大西南的农村
动乱年代的建设
“文化大革命”结束,正式投入桥梁的建设工作
两年的伊拉克国外工作
重庆桥梁的发展时期
融资的新探索
顾老和桥梁的感情
重庆市桥梁协会的成立
桥梁专家公认重庆是“桥都”
鼓励年轻人投身建设事业
逐光之路——访桥梁设计大师刘安双
坚持成就梦想
一、与桥结缘
二、以桥为梦
三、筑桥为乐
四、为桥一生
五、以桥圆梦
拱桥起源辨析
拱桥起源的几种假说
古代的叠涩拱
古代的拱券结构
石拱桥的起源
古罗马的石拱桥
中国古代的石拱桥
结语
80多年前的跨线桥
长生桥的传说
重庆主城区桥下空间文化设计与思考
1 引言
2 桥下空间文化现状调研
4 菜园坝长江大桥实例探讨
5 结束语
重庆桥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研究王乐雨李雯
一、重庆桥梁文化旅游资源概述
二、重庆桥梁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现状及问题
三、开发策略
四、结论、不足与展望
大宁河:一条河流的触摸
⒈小三峡
⒉小小三峡
⒊1700年的历史与新颜:大昌
⒋巫溪桃源
⒌宁厂盐泉
重庆乌江上的桥
人行桥设计:流派与风格
一、什么是艺术流派
二、流派的形成
三、怎样来研究人行桥设计流派
“桥梁+艺术”——桥梁艺术创意设计研究与实践
一、富有特色的重庆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二、包豪斯现代设计体系的传承与创新
三、经典设计案例
四、“桥梁艺术创意设计”研究与实践
茶畔谈巴巴渝古今随笔(系列连载)
一个连接江与河的先民族
盐巴里的巴文化
说巫
盆地缘,巴蜀情
精彩书摘
  重庆,山水之地孕育了美丽之城!重庆桥梁,无疑是这座现代城市的点睛之笔!
  旧时的渡船、石桥,竭力串联,只能形成星罗棋布的小镇,虽有山城、江城之称,与平原城市相比,无疑是小城。现代的钢桥、钢筋混凝土桥,轻描淡写,便能飞跨天堑,横联纵合,恣意铸造宏伟都市,蜚声中国、亮眼世界!
  人散居乡野,众聚筑城阔。重庆的桥,联通巴山渝水地,齐聚四面八方人,共铸瑰丽繁荣城。而今,万桥密布,数十项桥梁建设纪录,不但辉映着重庆城市发展硕果,也赢得了“中国桥都”的靓丽名片。桥,是城之身!
  山城水相隔,人汽桥相连。山、水、城各据一方,因为桥梁飞虹横连、立交游龙盘接,相映成趣、互融成景,吸引了五洲来客,幸福了渝都人民。桥,是城之魂!
  桥梁的形态是设计出来的,美不美,靠设计!
  桥梁的质量是建造出来的,牢不牢,靠建造!
  桥梁的寿命是管养出来的,久不久,靠管养!
  桥梁的生命过程的精彩,靠的是各阶段桥梁科技工作者们的辛勤付出,如同城市的健康发展,要靠社会各阶层人们的努力奋斗一样!重庆的桥,重庆的城,重庆的人,和谐共生,相辉相映!
  顾庭勇,1942年5月生,上海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65年9月同济大学城市建设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同年国家分配重庆工作。
  改革开放后重庆城区内的首座长江大桥——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是他参与建设的第一座跨江桥梁。半个世纪以来,他见证了重庆桥梁的飞速增长,是重庆成为“中国桥都”的重要见证者和推动者。
  1965年9月任四川省重庆市市政公司第三工程处桥梁工程处技术员、副主任、工程师。1980年12月任四川省重庆市桥梁公司副经理、主任工程师。1981年3月赴伊拉克担任桥梁服务组组长。1983年10月任四川省重庆市桥梁公司经理兼总工程师。1984年9月任四川省重庆市城建局副局长。1985年3月任四川省重庆市建委副主任。1997年8月任重庆市建委副主任、市委建设工委副书记。2000年1月当选重庆市第一届政协常委,任重庆市政协城建环保委员会常务副主任。2001年任重庆市桥梁协会首届会长,第二届、三届、四届协会会长,2015年3月卸任。2003年1月当选重庆市第二届政协常委,重庆市政协城建环保委员会副主任。2008年6月退休。
  顾庭勇
  鸟瞰重庆全景
  重庆是一座山水之城,也是国内著名的桥都。城市空间的连接主要依靠的就是横跨江河的大桥,桥梁对于这座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每一座桥梁都承载了繁忙的交通,是这座城市市民出行最重要的“必经之路”。据不完全统计,重庆有60%的人,每天需要经过两座桥梁。因此,桥梁也成了重庆交通最重要、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在位于苏家坝立交附近的重庆市桥梁协会办公室,见到了年过七旬的顾庭勇先生。目前他已经退去了所有的职位,在家安度晚年,享受安逸的退休生活。回忆起自己这一生的经历,顾老也是有笑有感慨,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半生献给了重庆桥梁事业的发展,也是重庆桥梁发展的见证人。
  在桥梁协会不大的办公室里面,摆满了关于重庆桥梁的书籍。这些都是关于重庆桥梁的介绍,书籍记录了重庆桥梁的发展,见证了重庆从20世纪60年代初修建的第一座横跨嘉陵江的现代城市道路桥——牛角沱嘉陵江大桥,到现在重庆主城两江上的40余座桥梁。每一座桥梁修建的背后,都是修桥人的心血累积。在他们的心里,每一座桥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样,充满着感情。
  由于山水地形的特殊,重庆一座座桥梁的建设,依靠的是不断创新和进步的桥梁修建技术,也是一代代的桥梁人,用自己的拼搏和汗水在书写着这座城市的奇迹。
  如今,在重庆新的发展蓝图中,桥梁的区域牵连与联动作用更加凸显,也更加重要。加大桥梁和隧道建设力度,破除五大功能区域之间的天然地理屏障,建立连接城市发展新区与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的联系通道,成为3300万巴渝儿女的深深期盼。带着这份厚望,“桥都”重庆将再次创造桥梁建设历史上的新纪录。
  1965年9月5日,大学毕业后的顾庭勇同分配到四川的几位同学一起踏上了前往西南地区的火车。这一走,就是半个世纪扎根在重庆,重庆也就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坐了三天两夜火车,到达了成都。到成都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到省人事厅报道,进行再次分配。这次的分配,顾老被分配到了重庆,而同行的同学,也分别分到了四川省内各地。在成都短暂停留之后,顾老独自踏上了前往重庆的火车。
  1965年9月5日离沪赴川
  经过一夜,火车到达了重庆菜园坝火车站。顾老对于重庆的第一印象就是高低起伏的山城,被重庆的陡坡路给震惊了。“在上海的路啊,基本都是平的,很少有这样大的坡”,顾老说到重庆的这个地形,略带一些感慨。
  在顾老的回忆中,他从上海出发到重庆,随身携带了三样东西。一是一捆铺盖卷,里面裹着一床棉被、一个垫子。二是一个网兜,里面装着一个搪瓷的脸盆、一个保温瓶、两个搪瓷碗。三是一个小皮箱,里面装着顾老的日常衣物。现在看来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但是那时候物资紧缺,这些都是买不着的,只能从家里全带过来。
  “到重庆之后啊,重庆人事局有个年轻的小伙子来火车站接我。他帮我背着铺盖卷,我拎着网兜和皮箱。我俩就从火车站沿着坡往上爬。当时自己还是个年轻小伙都觉得爬那个坡很费劲,我俩都是边走边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