嬗变与审视:劳动教育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重构pdf下载

嬗变与审视:劳动教育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重构百度网盘pdf下载

作者:
简介:嬗变与审视:劳动教育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重构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3-01
pdf下载价格:0.00¥

免费下载


书籍下载


内容介绍

内容简介
  本书回顾了我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劳动教育,以及1949年以来劳动教育在党的教育方针中的演变;介绍了劳动教育在全面发展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劳动教育支撑立德树人的逻辑维度和功能整合;针对现实中大学生劳动价值观问题,从“劳获之间”和“行不及义”两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现状、问题和原因;以培育内化于心的正确劳动价值观为导向,结合实证研究成果,提出了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实施体系。
作者简介
   李珂,河南南阳人,管理学博士,副研究员,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委员、党委组宣部(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兼任劳动关系与工会研究中心副主任、大国工匠与劳动模范研究所副所长,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和劳动社会学,开设《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劳动关系概论》等课程,参与讲授《形势与政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等专题讲座。曾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机制研究——基于以劳模精神为载体的视角”(项目批准号:18YJC710029)等20多项科研课题,出版专著《集市的再造——一个中国西南村落精英成长历程研究》《迈向制造强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研究》,编著《中国劳模口述史(第一辑)》《中国劳模口述史(第二辑)》《中国劳模口述史(第三辑)》《劳动箴言》《工会管理与实务》《实用文体写作》等,在《求是》《理论动态》《人民日报(理论版)》《自然辩证法研究》《教学与研究》《思想教育研究》《思想理论导刊》《中国高等教育》《中国党政干部论坛》《领导科学》等各类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
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劳动最光荣 奋斗最幸福(代序)
第一章 劳力劳心:我国传统文化视阈下的劳动教育
一 传统哲学中的劳动反思
二 农耕文明中的劳动分工
三 劳力与劳心的价值之辨
四 仁政思想中的劳动正义
五 耕读传家中的劳动教育
第二章 救国救民:民国时期劳动教育的积极探索
一 黄炎培劳动教育思想内涵与当代启示
二 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内涵与当代启示
三 晏阳初劳动教育思想内涵与当代启示
四 梁漱溟劳动教育思想内涵与当代启示
第三章 与时俱进: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在党的教育方针中的演变
一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949~1956年)的劳动教育
二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1977年)的劳动教育
三 改革开放以后至20世纪末期(1978~1999年)的劳动教育
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来(2000~2012年)的劳动教育
五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劳动教育的创新发展
第四章 他山之石:以创新创业教育为视角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一 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
二 发达国家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经验
三 创新创业教育国际经验的启示
第五章 行胜于言:劳动教育对立德树人的功能支撑
一 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独特地位
二 劳动教育支撑高校立德树人的逻辑维度
三 劳动教育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功能整合
第六章 劳获之间: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调查与思考(上)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过程
二 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认知
第七章 行不及义: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调查与思考(下)
一 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践行
二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八章 榜样引领:用劳模精神引领新时代大学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 劳模精神的内涵演进与内在逻辑
二 劳模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 高校弘扬劳模精神的积极意义
四 高校弘扬劳模精神的长效机制
第九章 内化于心:构建以培育正确劳动价值观为导向的劳动教育实施体系
一 基本理念:建构具有内在生命力的劳动教育体系
二 主要任务:明确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
三 协同推进:全社会加强劳动教育的理想图景
四 落地生根:相关各方参与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
附录 大学生劳动价值观调查问卷
后记
前言
  劳动最光荣 奋斗最幸福(代序)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实践,人民群众是伟大实践的主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充分继承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多次围绕中国梦、劳动、劳动者、劳模精神等内容进行深刻阐述,内涵丰富、思想深邃,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引领和精神支撑。
  一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历史反复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
  人民群众用劳动创造了人类历史。马克思认为,物质生产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有了人类的劳动,才有满足人类生存必需的前提,才产生了生活和历史。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从唯物史观和劳动哲学层面,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人民的主体地位,科学阐明了人民劳动创造历史的重要意义,指出“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这些观点全面把握了人民、劳动与历史发展、时代进步的内在逻辑,与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创造了辉煌历史,铸就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这一重要论述充分肯定并高度赞扬了中国人民在中华文明创造中的主体地位,也以中国历史发展实践生动阐释、充分彰显了中国人民创造中华文明的重要价值。在漫长的发展实践中沉淀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人民特质禀赋,已经成为植根于中国人内心的民族基因,并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发展进步。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力开创伟大事业。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着。4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不懈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巨大发展,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正以“实干兴邦”的劳动精神继续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篇章,焕发出人民创造历史的强大生命力。
精彩书摘
  第三章 与时俱进: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在党的教育方针中的演变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党历来坚持的教育方针。早在1934年,毛泽东同志就把“教育与生产劳动联系起来”列为中华苏维埃政府文化教育总方针的主要内容[1]。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又明确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确定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20世纪90年代,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提法被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并在2015年的修订稿中予以保留。而实际中,却不同程度地存在“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2]的社会现象。从这一问题出发,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本章探本溯源,深入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3]在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中的理念定位与实践形态,以探寻劳动教育被弱化、软化与淡化的深层原因,并相应提出构建具有内在生命力的劳动教育体系。
  一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949~1956年)的劳动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爱劳动”列为国民五项公德之一。从徐特立《论国民公德》一文中可以看出,培养与新民主主义时期生产方式相一致的劳动态度,建立劳资两利的和谐劳动关系,是当时以“爱劳动”为国民公德的主要原因[4]。而在劳动公德教育的内容上,徐老特别提出两点——劳动态度的改变(“不劳动者不得食”)和劳动权的保证(“给劳动者以劳动权”),把劳动者的道德、权利、义务三者结合起来,巩固劳动纪律。钱俊瑞也把劳动教育作为贯彻“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方针的重要内容,提倡通过劳动教育鼓舞民众从事劳动创造的热情和积极性,表扬和普及劳动事业中的发明和创造,组织一切原来不从事劳动生产的人们参加生产劳动并在劳动中改造自己[5]。
  1950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钱俊瑞在《当前教育建设的方针》中明确指出,“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这就是当前实行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中心方针”[6],可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当时还未成为我国教育的基本方针。在实践中,从1950后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教育部关于颁发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及中等学校暂行校历(草案)的命令》《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小学暂行规程(草案)》《中等技术学校暂行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文件中可以看出,劳动教育在各类高等教育机构和中等技术学校中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专业实习,在中学、小学、工农速成中学和文化补习学校中,劳动教育则未被列入正式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