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政治得失pdf下载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百度网盘pdf下载

作者:
简介: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出版社:北京中作华文数字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2-02-01
pdf下载价格:0.00¥

免费下载


书籍下载


内容介绍

内容简介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为作者的专题演讲合集,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的概观与比照,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又点明了近现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言简意赅,语重心长,实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作者是钱穆。
作者简介
  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九岁入私塾,1912年辍学后自学,并任教于家乡的中小学。1930年经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武汉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江南大学等学校教授。1949年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定居台湾。著有学术著作六十余种。
目录
版权信息
新校本说明

前言
第一讲 汉代
一 汉代政府组织
二 汉代选举制度
三 汉代经济制度
四 汉代兵役制度
五 汉制得失检讨
第二讲 唐代
一 唐代政府组织
二 唐代考试制度
三 唐代经济制度
四 唐代兵役制度
五 唐代制度综述
第三讲 宋代
一 宋代政府组织
二 宋代考试制度
三 宋代赋税制度
四 宋代兵役制度与国防弱点
第四讲 明代
一 明代政府组织
二 明代考试制度
三 明代赋税制度
四 明代兵制
第五讲 清代
一 制度与法术
二 清代的部族政权
三 清代部族政权下的政府
四 部族政权下之考试制度
五 清代的统制政策
六 民众的反抗运动
七 变法与革命
总论
〔附录〕答徐君书
前言
  序
  人事是活的踪
  死的制度絕不能完全配合上活的人事宗
  就歷史經驗論踪
  任何一制度踪
  絕不能有利而無
  弊宗
  任何一制度踪
  亦絕不能歷久而不變宗
  歷史上一切已往制度俱如是踪
  當前的現實制度踪
  也何嘗不如
  是走我們若不著重本身人事踪
  專求模倣別人制度踪
  結果別人制度勢必追隨他們的人事而變踪
  我們也還
  得追隨而變踪
  那是何等的愚蠢宗
  其實中國歷史上已往一切制度傳統踪
  只要已經沿襲到一百兩百年的踪
  也何嘗不與當時人事相配合宗
  又
精彩书摘
  (一)皇室与政府
  严格说来,要到秦汉,才是中国历史上正式有统一政府。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要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而其所辖的各地方,也已经不是封建性的诸侯列国并存,而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郡县制度的行政区分了。因此讲中国传统政治,可以径从秦汉讲起,以前暂略不论。秦代只是汉代之开始,汉代大体是秦代之延续。所以秦代暂亦不讲,而只讲汉代。
  现在专说汉代政府究是怎样组织的?我们要看政府的组织,最重要的是看政府的职权分配。在此方面,我亦只想提出两点来加以申说:第一是皇室与政府之职权划分,第二是中央与地方的职权划分。
  我们知道:秦以后,中国就开始有一个统一政府。在一个统一政府里,便不能没有一个领袖。中国历史上这一个政治领袖,就是皇帝。这皇帝又是怎样产生的呢?在中国传统政治里,皇位是世袭的,父亲传给儿子。若用现代政治眼光来衡量,大家会怀疑,皇帝为什么要世袭呢?但我们要知道,中国的立国体制和西方历史上的希腊、罗马不同。他们国土小,人口寡。如希腊,在一个小小半岛上,已包有一百几十个国。他们所谓的“国”,仅是一个城市。每一城市的人口,也不过几万。他们的领袖,自可由市民选举。只要城市居民集合到一旷场上,那里便可表见所谓人民的公意。罗马开始,也只是一城市。后来向外征服,形成帝国。但其中央核心,还是希腊城邦型的。中国到秦汉时代,国家疆土,早和现在差不多。户口亦至少在几千万以上。而且中国的立国规模,并不是向外征服,而是向心凝结。汉代的国家体制,显与罗马帝国不同。何况中国又是一个农业国,几千万个农村,散布全国;我们要责望当时的中国人,早就来推行近代的所谓民选制度,这是不是可能呢?我们若非专凭自己时代判断,来吞灭历史判断,我们应该承认皇位世袭,是中国已往政治条件上一种不得已或说是一种自然的办法。况且世界各国,在历史上有皇帝的,实在也不在少数。我们不能说,中国从前不用民主选举制,而有一个世袭的皇帝,便够证明中国传统政治之黑暗与无理性。在封建时代,本来有很多家庭有他们世袭的特权,这些皆所谓“贵族”。但从秦汉以后,封建制度早已推翻。单只皇室一家是世袭的,除却皇帝可以把皇位传给他儿子外,政府里便没有第二个职位,第二个家庭,可以照样承袭。郡太守不能把郡太守的职位传给他儿子,县令不能把县令的职位传给他儿子。这已是政治制度上一项绝大的进步。从前封建时代,政府和家庭,有分不开的关系;现在则不然了,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不过在那时,还留下一个很大的问题,便是“皇室”和“政府”的关系。皇室是不是即算政府?若把皇室和政府划开,这两边的职权又怎样分?这是秦汉时代首先遇到的一个大问题,也是此下中国政治史上一向要碰到的一个大问题。
  拿历史大趋势来看,可说中国人一向意见,皇室和政府是应该分开的,而且也确实在依照此原则而演进。皇帝是国家的惟一领袖,而实际政权则不在皇室而在政府。代表政府的是宰相。皇帝是国家的元首,象征此国家之统一;宰相是政府的领袖,负政治上一切实际的责任。“皇权”和“相权”之划分,这常是中国政治史上的大题目。我们这几十年来,一般人认为中国从秦汉以来,都是封建政治,或说是皇帝专制;那是和历史事实不相符合的。
  要讲汉代“皇权”和“相权”之划分,让我先举一实例:当时皇帝、宰相,各有一个秘书处,而两边的组织大小不同。汉代皇帝有“六尚”,“尚”是掌管意。六尚是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与尚书。五尚都只管皇帝私人的衣服饮食起居,只有“尚书”是管文书的,这真是皇宫里的秘书了。汉代开始的尚书,其职权地位本不尚,后来才愈弄愈大。最先尚书只是六尚之一。这是皇帝的秘书处。若说到宰相的秘书处,共有十三个部门,即是当时所谓的“十三曹”,一个“曹”等于现在一个“司”。我们且列举此十三曹的名称,便可看出当时宰相秘书处组织之庞大,与其职权之广泛。
  一、西曹:主府吏署用。
  二、东曹:主二千石长吏迁除,并包军吏在内。二千石是当时最大的官,以年俸有两千石谷得名。可见朝廷一切官吏任免升降,都要经宰相的秘书处。
  三、户曹:主祭祀农桑。
  四、奏曹:管理政府一切章奏,略如唐代的枢密院、明代的通政司。
  五、词曹:主词讼。此属法律民事部分。
  六、法曹:掌邮驿科程。这像现在的交通部。“科程”是指一切交通方面之时限及量限等。
  七、尉曹:主卒徒转运,是管运输的,略如清代之有漕运总督。
  八、贼曹:管盗贼。
  九、决曹:主罪法。
  (上两曹所管属于法律之刑事方面。)
  十、兵曹:管兵役。
  十一、金曹:管货币盐铁。
  十二、仓曹:管仓谷。
  十三、黄阁:主簿录众事。这是宰相府秘书处的总务主任。这十三个机关,合成一个宰相直辖的办公厅。我们只根据这十三曹名称,便可想见当时全国政务都要汇集到宰相,而并不归属于皇帝。因为皇帝只有一个笼统的尚书处,只有一个书房,最先的尚书也仅有四人;而宰相府下就有十三个机关。这相府十三曹,比诸皇室尚书的范围大得多,而且此十三曹的权位也很重,也竟俨如后代之专部大臣。可见汉代一切实际事权,照法理,该在相府,不在皇室。宰相才是政府的真领袖。以上单据一例来讲皇室和政府的区别。从中国传统政治的大趋势看,一般意见一向是看重这区别的。
  (二)中央政府的组织
  现在说到汉代中央政府的组织。当时有所谓“三公”“九卿”,这是政府里的最高官。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称三公。丞相管行政,是文官首长;太尉管军事,是武官首长;御史大夫掌监察,辅助丞相来监察一切政治设施,他是副丞相。依照汉代习惯,用现代语说,这里有一种不成文法的规定:须做了御史大夫,才得升任为丞相。太尉虽与丞相尊位相等,实际除却军事外,不预闻其他政事。因此当时最高行政长官实在是丞相。
精彩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