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的生物学修养:脂肪、糖和代谢病的科学传奇pdf下载

吃货的生物学修养:脂肪、糖和代谢病的科学传奇百度网盘pdf下载

作者:
简介:吃货的生物学修养:脂肪、糖和代谢病的科学传奇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9-01
pdf下载价格:0.00¥

免费下载


书籍下载


内容介绍

编辑推荐

  ★饶毅、徐小平、姬十三、马伯庸、陈宗周、纪中展诚挚推荐!

  ★面对人云亦云的所谓健康生活方式,我们该相信什么?我们该怎么办?

  ★对“吃货”来说性命攸关、血肉相连的科学史实是什么?

  ★有趣有料的科学故事让你亲身感受到科学的优美和科学的力量。

  讲述我们身体里脂肪和糖的秘密和关于肥胖、高血脂、糖尿病的故事。趣谈人类代谢疾病背后的科学故事:我们是怎样慢慢理解身体里的脂肪到底有什么作用,脂肪的微妙平衡是如何被身体小心翼翼地维持,而它为什么又会像脱缰的野马般失去控制,导致各种痛苦的疾病。最后,我们又如何利用这些闪光的科学发现,来理解疾病、开发药物、保护我们的身体。

  《吃货的生物学修养:脂肪、糖和代谢病的科学传奇》由原点阅读出品。

  原点阅读(The Origin)(微信号:ydreadtup),清华大学出版社旗下的图书品牌,秉承“科学,让个人更智慧,让社会更理性”的理念,致力于科学普及和科技文化类图书的出版,传播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展现科学的真实、独立、智慧、多变、宽容、动人及迷人。


内容简介
  

食物空前丰富的工业社会,反而成了引发疾病的导火索。当人们真正了解了王立铭所著的《吃货的生物学修养》一书中讲述的这段历史和历史背后的故事,也一定可以从中获得科学方面的收获。本书是以脂肪、糖和胆固醇代谢研究中重大发现为脉络,展示了这个领域的科学探索和发现、我们日常饮食健康与疾病的关系,以及我们常见的一些药物如减肥药、他汀、胰岛素等药物的前世今生。作者以讲述历史故事的形式,把常人陌生的科学史娓娓道出,引人入胜,同时,对于公众了解与能量代谢有关的疾病也很有帮助。


  

作者简介

  王立铭,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章鱼胺决定饥饿》获得2015年“菠萝科学奖”化学奖。*著名的研究是“果蝇如何找吃的”。2011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佳论文奖获得者,2014 入选国家“青年千人计划”。2015年获得年度“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

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写给有点畏惧科学的你们
第一章 脂肪的秘密
一 连体的老鼠
二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三 魔法王子和瘦素蛋白
四 重新认识你的脂肪
第二章 脂肪过剩以后
一 欲说还休肥胖症
二 悲欢浮沉减肥药
第三章 血管里的脂肪
一 胆固醇的前世今生
二 众里寻“他”:清扫血脂的攻防战
三 老疾病的新战线
第四章 甜蜜的疾病
一 血糖与疾病
二 胰岛素传奇
三 雄关漫道真如铁
图片来源
参考文献
后记
编后记
媒体评论

  热心科普的科学家不多,把科学写得有趣的作家更少,而能够用故事展现科学探索之魅力的中国科学家相信是凤毛麟角。生物学家王立铭却做的很好,这本书就是一个例子。

  ——饶毅,北京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知识分子"主编。

  在生物学意义上,我终于可以欣然接受自己是个“吃货”的事实,并且以后每次大快朵颐时,一定会想起这本趣味盎然的科学读物。像我一样的吃货其实足以改变历史,但那一定是在科学家的智慧照耀下!

  ——徐小平,真格基金创始人、新东方联合创始人。

  我们都是吃货,面对今天琳琅满目而十面埋伏的餐桌,兴奋而惶恐。很欣慰年轻的前沿科学家王立铭贡献了一个有趣的读本,让我们在轻松阅读中对食物与健康知其然和所以然。

  ——陈宗周,《环球科学》主编、《电脑报》创始人

  一年多前,在杭州的果壳菠萝奖颁奖会上,作者给我们解释过小果蝇是如何找吃的。现在,作者更近一步,用一本书解释了当吃货的基因撞上现代生活,会产生什么样的严重后果。脂肪和糖的秘密就在作者这样的科学家手中。

  ——姬十三,果壳网创始人兼CEO

  科学肯定有自己独特的历史,立铭这本科学史书,讲普及嘛文笔略干涩,要是论科学,满满都是干货。

  ——马伯庸,作家

  其实从科学家向科学媒体人转身挺有意义,现在的自媒体做科学普及需要这样有专业研究的科学家投身其中。这其实是科学向社会释放价值,也可以理解为科学在传播中创造价值。

  ——纪中展,"知识分子"CEO

前言
  序
  从认识立铭到现在,一晃十年以上了。他也从一个对科研充满好奇的大学生,成长为一位对科研有深刻理解的科学家、教授。我有幸观察到了立铭这位科学家有趣的成长过程。
  立铭2005年北大本科毕业。当时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刚刚筹建,大楼空空的没有几个实验室。立铭那一届北大生科院的应届毕业生有几个被我忽悠来NIBS做毕业设计,给我们这个位于昌平荒凉郊区的新建单位凭空添了不少活力与欢笑。这些学生中就有立铭和他未来的夫人沈玥。
  立铭后来从NIBS到加州理工读博,刚好我儿子也在那里上本科,我去看儿子时就和他们夫妇有机会见面。立铭在那里研究果蝇行为神经生物学,成绩斐然。当中还被请回NIBS做学术报告,俨然一年轻科学家的样子。
  博士毕业后,立铭没有走博士后到教授这条常规的路,而是直接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了独立的研究员,研究方向也转成了能量代谢。从我个人经历来讲,博士后训练是一个从学习怎么做科学研究的学生,到能够从事原创科学发现的科学家蜕变的过程。虽然这是一个辛苦甚至痛苦的阶段,为孩子太小、老婆太吵和工资太少三条曲线最低点的交汇,我还是很难想象我可以一步跨过这个阶段。立铭走这条路我虽然不认同,但他能量代谢的研究方向却和我博士后的研究有了交汇。我博士后师从研究胆固醇代谢调节的大师,在此期间发现了和胆固醇代谢有关基因调节的独特方式。
  斗转星移,去年一段时间我微信的朋友圈刷屏现在已是浙江大学教授的立铭写的关于能量代谢与人类疾病的科普文章。包括我做医生的、并不了解我和立铭关系的太太都向我推荐这些文章,说这位饶毅的弟子,文字的风格也像,演绎科学史蛮有意思的。我基本上看到马上读完并点赞。立铭在这些文章里,用脂肪和糖代谢研究中重大发现为脉络,联系科学发现的内容和健康与疾病的关系,以讲历史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引人入胜。我尽管对糖、脂肪,尤其是胆固醇代谢的研究不陌生,但读到如此美文讲述如此翔实的史实,还是有如饮醇酒,畅快淋漓的感觉。
  文章开篇讲瘦素的发现。从遗传性肥胖的小鼠、用连体动物试验发现其血液中控制体重的因子,到用定位克隆的方法鉴定出缺失的瘦素基因,故事环环相扣,有条不紊。讲胆固醇代谢那篇有相当的篇幅就是讲我当年做博士后期间发生的事。其中着墨甚深的一段故事,即由“金老头”“棕老头”领导发现胆固醇代谢调节机理,并由此理论指导开发出降血脂的他汀类药物,更是让我仿佛重新经历那段激动人心的日子。至于我们对布朗博士昵称“褐老头”而不是纸面正确翻译的“棕”,就不是立铭知道的“内部”信息了。另外我为师姐霍布斯PCSK9研究献血的事,看来立铭也没有挖掘出来。不过也不能怪他,我只不过是几百个对照样本之一而已。
  如今立铭将这系列文章整理成书真是一件好事。这本书会成为一本大众了解与能量代谢有关疾病的、通俗易懂的科普书,也是正在学习这些内容的本专业大学生和研究生很好的补充读物,同时,还是讲述这部分内容的大中学课堂上生物教师的有益参考书。
  王晓东
  美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
  2016年5月
精彩书摘
  提到脂肪,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超市冷柜里白花花的肥肉?是自己日渐丰腴的小肚腩?
  是,也不是。我们身体里有百分之十几到二十几的体重是白色脂肪组织。这些组织因为富含中性脂肪,肉眼看起来确实是白色的。这些白色的脂肪如果囤积过剩,确实会导致各种困扰现代人的疾病,因此也怨不得我们总觉得它既难看又麻烦。(图1-1)
  但是我们的脂肪可绝不仅仅是让人讨厌、让人体型走样的赘肉而已!脂肪组织是我们身体最重要的能量储存场所,为我们每个人的吃喝拉撒说笑跑跳提供能量。而也许更重要的是,看起来单调无趣的脂肪其实非常活跃地影响着我们身体功能的方方面面,从我们的胃口,我们的免疫功能,到我们的情绪和行为。就让我们从这里说起,重新认识自己的脂肪吧。
  白色的脂肪组织为我们的身体储存了大量的能量。而过剩的脂肪存储不光影响我们的体型,还会导致各种让人烦恼的疾病。在这一层人们对脂肪的刻板认知之下,我们身体里的脂肪还有别的什么用处么?
  为了好好回答这个问题,就让时光倒转半个世纪,聊聊当年的两只胖老鼠。
  那是20世纪60年代的故事了。
  在今天人们的怀想里,那是一个带有点恐惧和迷茫,但仍然充满激情和奇迹的年代。在铁幕和核战争的阴影里,人类的每一步都走得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在世界各地,年轻的人们或是穿着绿军装高举红宝书,或是弹着吉他喊着“Make love no war”(要做爱,不要战争)的口号,把他们的青春和热情挥洒在人潮涌动的街口。那个年代的风云人物,不管是马丁·路德·金还是切·格瓦拉,不管是猫王还是披头士,到今天都还是无数人的精神偶像。
  但是如果再过一百年、一千年,乃至到了人类文明的终点回望,20世纪60年代将会真正永垂不朽的,大概还是人类科学技术的新边疆。
  得益于两个超级大国的太空竞赛,人类开始蹒跚走出地球母亲的温暖怀抱。1961年,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搭乘东方一号飞船飞出地球大气层,成为进入太空的第一个地球人。1969年,人类更是第一次登陆月球。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在月球表面的发言——“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a man,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尽管从老式的落地收音机里听来断断续续,却还是让万千听众热泪盈眶。
  而始于60年代的另外一个科学突破,尽管没有像征服太空或者登陆月球那样成为所有目光的焦点,却悄悄开启了人类认识自身的新篇章。
  让我们的目光回转到1969年夏天,美国缅因州的巴尔港。只有几千常住居民的巴尔港是闻名世界的度假胜地。每到夏季,游轮载着欧洲各地的游客候鸟一样前来,点缀着白浪点点的大西洋。沙滩上满是骑着公路自行车,准备去钓龙虾或是看海豹的旅行者。
  而在杰克逊实验室的研究大楼中,一间阴暗闷热的实验室里,一个穿着白大褂的中年人正忙着摆弄手里两只胖乎乎的小黑老鼠。
  他叫道格拉斯·科曼(Douglas Coleman),加拿大电气修理工的儿子。
  1958年,科曼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拿到生物化学专业的博士学位,很快在杰克逊实验室找到了一份临时性的研究工作。本计划在巴尔港待上两三年就返回加拿大谋职的科曼爱上了这块地方。他把一生的科学事业都留在了这里,还在这里待到退休和去世。
精彩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