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pdf下载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百度网盘pdf下载

作者:
简介: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9-01
pdf下载价格:0.00¥

免费下载


书籍下载


内容介绍

内容简介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是作者在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相关研究和应用基础上编著而成,在系统介绍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物化、生化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力图将理论与实践、基本原理与应用有机结合,论述了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组合技术及应用、废水资源化及能源化技术及其应用、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数值模拟与优化调控等,并结合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与技术。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适合环境工程、市政工程等领域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章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来源与特性
1.1 有机工业废水的来源与分类
1.1.1 工业废水的污染状况
1.1.2 有机工业废水的分类
1.2 工业废水调查
1.2.1 废水特性
1.2.2 测量废水的毒性
1.3 高浓度有机工业的水质特征及环境危害
1.3.1 概述
1.3.2 制药废水
1.3.3 印染废水
1.3.4 制革废水
1.3.5 电镀废水
1.3.6 造纸废水
1.4 工厂废水的控制和再利用
1.4.1 废水的减量化
1.4.2 废水的再利用
参考文献
第2章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物化处理技术
2.1 常规物化处理技术
2.1.1 调节
2.1.2 混凝
2.1.3 沉淀
2.1.4 气浮
2.1.5 除油
2.1.6 过滤
2.2 其他物化处理技术
2.2.1 中和
2.2.2 空气氧化
2.2.3 吹脱法
2.2.4 吸附
2.2.5 离子交换
2.3 高级氧化技术
2.3.1 湿式氧化法
2.3.2 催化湿式氧化法
2.3.3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
2.3.4 臭氧氧化法
2.3.5 氯氧化法
2.3.6 二氧化氯催化氧化技术
2.3.7 光化学氧化法
2.4 物化处理新技术
2.4.1 多效蒸发
2.4.2 铁碳微电解法
参考文献
第3章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
3.1 好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
3.1.1 好氧生物处理原理
3.1.2 好氧生物处理工艺的发展
3.2 好氧悬浮生长处理工艺
3.2.1 AB法
3.2.2 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
3.2.3 SBR法
3.2.4 氧化沟法
3.3 好氧附着生长处理工艺
3.3.1 生物滤池
3.3.2 生物转盘
3.3.3 生物接触氧化法
3.3.4 生物流化床
3.4 其他好氧生物处理工艺
3.4.1 复合式生物膜工艺
3.4.2 生物膜/悬浮生长联合处理工艺
3.4.3 膜生物反应器
参考文献
第4章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4.1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
4.1.1 厌氧生物处理理论发展
4.1.2 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发展
4.2 悬浮生长厌氧处理工艺及反应器
4.2.1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4.2.2 内循环(IC)反应器
4.2.3 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反应器
4.2.4 序批间歇式厌氧反应器(ASBR)
4.2.5 移动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AMBR)
4.3 固定生长厌氧处理工艺及反应器
4.3.1 厌氧生物滤池
4.3.2 厌氧膨胀床及流化床
4.3.3 厌氧生物转盘
4.4 复合厌氧处理工艺技术
4.4.1 折流式厌氧反应器
4.4.2 升流式厌氧污泥过滤器
参考文献
第5章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污泥处理技术
5.1 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概述
5.2 污泥处理工艺的应用与发展
5.2.1 污泥减量化技术
5.2.2 污泥稳定化技术
5.2.3 污泥焚烧
5.2.4 污泥资源化
5.2.5 污泥消毒
参考文献
第6章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组合工艺及工程应用
6.1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选择
6.1.1 选择原则
6.1.2 不同类型废水处理技术的选择
6.1.3 废水处理反应器选择
6.2 水解酸化-好氧组合工艺及应用
6.2.1 工艺原理
6.2.2 工艺研究现状
6.2.3 工艺应用实例——还原性染料废水处理
6.2.4 工艺应用实例——造纸废水处理
6.3 两相厌氧-好氧生物处理组合工艺
6.3.1 工艺原理
6.3.2 工艺研究现状
6.3.3 工艺应用实例——高浓度精细化工废水处理
6.3.4 工艺应用实例——高浓度中药废水处理
6.3.5 工艺应用实例——高浓度硫酸盐废水处理
6.4 物化-生化组合工艺及应用
6.4.1 工艺原理
6.4.2 工艺研究现状
6.4.3 工艺应用实例——印染废水物化-生化处理
6.4.4 工艺应用实例——纺织印染废水高级氧化处理
参考文献
第7章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资源、能源化技术及应用
7.1 高浓度有机废水回用技术
7.1.1 概述
7.1.2 废水回用处理工艺
7.2 高浓度有机废水资源回收技术
7.2.1 氮磷组分的提取回收技术
7.2.2 碳源物质回收与利用技术
7.2.3 硫的转化与提取回收
7.2.4 废水中生物质资源回收技术
7.3 有机废水发酵法生物制氢技术
7.3.1 发酵法生物制氢理论研究
7.3.2 发酵法生物制氢反应器
7.3.3 发酵制氢技术生产性示范工程
7.3.4 有机废水梯级利用能源化技术
7.4 有机废水生产微生物絮凝剂
7.4.1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7.4.2 利用有机废水生产生物絮凝剂
7.4.3 微生物絮凝剂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7.5 有机废水处理与同步产电技术
7.5.1 概述
7.5.2 MFC的基本原理、评价和反应器设计
7.5.3 阳极效能
7.5.4 阴极性能
7.5.5 分隔材料
7.5.6 MFC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8章 工业废水处理数学模型及仿真
8.1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及应用
8.1.1 活性污泥基本动力学模型
8.1.2 活性污泥营养物质去除模型
8.1.3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
8.2 厌氧生物处理反应器数学模型及应用
8.2.1 厌氧活性污泥法静态数学模型
8.2.2 厌氧生物膜法静态数学模型
8.2.3 厌氧消化过程(ADM)动态数学模型
8.2.4 污水厌氧生物处理数学模型应用实例
8.3 污水处理过程模拟与仿真应用
8.3.1 基于EFOR等软件的污水处理厂模拟与仿真
8.3.2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污水处理模拟与仿真
参考文献
第9章 工业废水处理反应器流场数值模拟与优化
9.1 工业废水处理反应器流场研究现状
9.2 反应器流场模拟技术
9.2.1 计算流体力学的新进展
9.2.2 计算流体力学模拟软件
9.2.3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数值模拟过程
9.2.4 计算流体力学在反应器设计与优化中的优势
9.3 反应器流场测量技术
9.3.1 实验流体力学测量技术在流场研究中的作用
9.3.2 流场实验测量技术发展
9.3.3 流场实验测量的方法
9.4 反应器流场数值模拟与优化应用
9.4.1 CSTR生物制氢反应器流场分析与运行优化
9.4.2 EGSB生物制氢反应器流场分析与控制参数优选
参考文献
前言
  前言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的处理问题一直是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备受关注的话题,针对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水质特征,结合废水生物处理理论采取高效的处理技术至关重要。研究者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和工程实践,出现了更多的新技术和新工艺以及相关研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本书为作者和课题组多年来在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方面研究成果的整理和提炼,并结合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优秀成果,提出了很多新观点和新理论,尤其在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数值模拟与优化调控等方面。既是对传统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有益补充,又是指导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可操作性与可控制性提高的有效途径,可以有效地提升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的水平与能力。
  本书共分9章,第1章主要介绍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来源与特性,工业废水调查及水质特征与危害,第2章论述了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物化处理技术,第3、4章介绍了针对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常用的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好氧、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第5章介绍了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的污泥处理技术,第6章介绍了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组合技术及其工程应用实例,第7章介绍了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资源、能源化技术及应用,第8章介绍了工业废水处理数学模型及应用,污水处理过程模拟与仿真,第9章介绍了工业废水处理反应器流场数值模拟与优化。
  本书的编著,力图做到理论与实践、基本原理与应用的有机结合,突出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工程的实用性,选取一些成功运行的高浓度工业废水处理的工程实例进行介绍,注重指导工程设计及技术研发,适合从事水污染治理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本书前7章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任南琪、丁杰、刘冰峰、尤世界编著,具体分工是任南琪、丁杰第4~6章,刘冰峰第1~3章,丁杰、尤世界第7章;第8章由哈尔滨工程大学陈兆波编著,第9章由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王旭编著。
  在本书完成之际,作者诚挚地感谢李建政、王爱杰、周雪飞、施悦、邢德峰、郭婉茜等的研究工作,还要感谢许多学生对有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限于编著者水平和时间,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请有关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
  2012年3月
精彩书摘
  第1章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来源与特性
  1.1 有机工业废水的来源与分类
  1.1.1 工业废水的污染状况
  各工业行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统称工业废水,其中包括生产工艺排水、机械设备冷却水、烟气洗涤水、设备和场地清洗水等。工业废水的成分复杂、性质各异,它们所含有的有机需氧物质、化学毒物、无机固体悬浮物、重金属离子、酸、碱、热、病原体、植物营养物等均可对环境造成污染。
  水环境的有机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其严重程度、性质和危害是随着工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变化的。20世纪以来,化学工业的发展使人工合成的有机物种类与数量与日俱增。据资料介绍,1880年,人们知道的有机物有1.2万种,1910年达40万种,1978年剧增至500万种,目前已知的有机物种类约为700多万种,并仍以每年数以千计的速度在增加。
  食品、制药、皮革、造纸、纺织、印染、农药等工业废水是有机工业废水的主要来源。以食品工业为例,2009年全国酒精产量达585万吨以上,以每生产1t酒精约排放12~15m3废水计,年排放废水总量达7.0亿立方米以上,COD浓度高达50000~70000mg/L,年排放COD约44万吨,BOD约23万吨[1]。2010年年产味精达256万吨,以每生产1t味精产生15~20m3高浓度有机废水计,COD浓度为30000~70000mg/L,BOD浓度为20000~42000mg/L,年排放高浓度有机废水总量约为4480万吨,年排放COD130万~304万吨,BOD87万~174万吨[2]。
  2009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1277.5万吨,比上年下降3.27%;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214.4万吨,比上年下降4.60%,继续保持了双下降的良好态势。与2005年相比,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下降9.66%和13.14%,二氧化硫减排进度已超过“十一五”减排目标要求[1]。
精彩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