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帝国:中国古代星宿揭秘pdf下载

星空帝国:中国古代星宿揭秘百度网盘pdf下载

作者:
简介:星空帝国:中国古代星宿揭秘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8-01
pdf下载价格:0.00¥

免费下载


书籍下载


内容介绍

编辑推荐

  震撼形象的星座图案 鲜为人知的故事传说 天人合一的文化传承尽收书中

  突出了中国风中国梦中国传统,突出了流传千古的浓厚文化韵味,突出了阅读的趣味性和故事性



  星空帝国浓缩了300多个中国古代与天文相关的故事,并配以国外神话传说,帮助读者在中西文化的对比中,了解历史,掌握科学知识。


特别说明:购买此电子书,无赠品,敬请谅解。

内容简介
  本书浓缩了诗词歌赋、书画碑拓、成语典故、民间传说等中国文化的元素,按照三垣四象二十八宿的顺序,以文图交融、古今贯通的编写方式,揭开了中国古代星宿系统的秘密,同时辅以中西对照的星座比较,既饱含文化色彩,又不失趣味性和生动性。
作者简介
  徐刚,第四届三个一百工程获奖图书《邮票上的天文学》的作者,潜心进行天文科普创作多年,而且是天文爱好者及天文邮票收藏家,其创作的《我的太阳》专题邮集获国际大奖。
  王燕平,北京天文馆科普工作者,与徐刚合作在《博物》杂志上发表天文科普文章多篇。
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中国星宿官概述
第二章 三垣
紫微垣
太微垣
天市垣
第三章 东方七宿







第四章 北方七宿







第五章 西方七宿







第六章 南方七宿







第七章 南极诸星
附录1 丹元子步天歌
附录2 经天该
附录3 步天歌
附录4 国际通用星座图
参考文献
前言
  前言
  刚刚摆脱蒙昧的人类,敬畏地仰望着浩瀚的星空,将杂乱的星点勾连成他们熟悉的图案,试图以此来解读神秘的宇宙,这些天穹上的图案就是最早的星座。
  星座并非实际天体,完全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产物。不同民族设立的星座差别巨大,体现着迥异的民族文化。虽然面对一些显著的星群,不同民族会形成相同或类似的星座划分,历史上各民族的星座也会互相影响,但即使是相同的星座设定,各民族仍会赋予其不同的文化内涵。以北半球最显著的星群之一——北斗七星为例:很多民族都将其视为天上的车乘,古埃及人认为那是伊西斯女神之车,北欧人说它是大神奥丁的战车,中世纪的英国人则称其为亚瑟王的马车,而中国人却将其看作天帝的御用车辇。可以说星空是一面文化的镜子,映射出各民族独特的文化面孔。
  对国人来说,星座与民族文化的联系尤为紧密。古人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下,将星空世界塑造成了“大一统”的中国社会的翻版,封建社会的帝王百官、市井百姓、皇家宫殿、军事城寨等都被搬到了天上。不仅如此,天上的星座还时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政治家仰观天文以察时变,农业生产离不开观象授时,城市规划仿效天官布局,星宿化身为天国诸神,星辰祭祀演变为民间节日,地上的州国与天上的星宿对应,乐师调和音律、大夫行医问诊、将军排兵布阵等,无不渗透着传统天文思想和中国星座的影响。
  中国传统天文学自明末清初近现代天文知识传入中国后,已逐渐退出了天文研究领域。目前仅有些中国星名还在延用,系统的古代星座知识已经很少有人了解。但千百年来传统星座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特殊载体,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我们非常有必要将中国星空继承下去,本书正是基于这一目的而创作的。
  我学无师承,对古代天文知识的学习完全是兴之所至,知识不成体系。幸好学过几天绘画,借鉴西方古典星图采用图案化的形象来表现中国星官,希望有助于人们了解中国星名含义和其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算是开了星官形象化的先河。王燕平女士是天文学硕士,长期从事天文科普工作,我曾与她合作在中国国家地理《博物》杂志上发表中国星官方面的系列文章。2012年底,我们以连载文章为基础,补充完善内容,增加重绘插图,正式开始本书的编写。本书以图说星,各种星官图案、季节星象的表现尚属首次。本书一方面可以作为天文爱好者学习中国星官知识的入门读物,另一方面也为读者打开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扇新窗口。
  最后感谢《中国国家天文》的张超先生在本书策划和编写方面所作的工作。感谢王玉民老师慷慨的允许我们使用他收集的描写中国星官的古代诗词。感谢陈久金、李元、朱进等老师对本书撰写提供的帮助以及已故伊世同先生所赠的星图资料。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错漏在所难免,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徐刚
  丙申季春,于北京
精彩书摘
  夜幕降临,闪烁的繁星仿佛点缀在无垠天幕上的宝石。它们无声无息地日夜运转,周而复始,于纷繁杂乱中显示着寒来暑往的变迁。几千年前,世界各地的先民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头顶这片璀璨的星空,肆意地在头脑中将群星勾连,形成一条条星斗阑干的纹路。这种天上的纹路,就是古人所谓的“天文”。如今“天文”二字的含义已经远非这种主观想象的范畴,然而这奇妙的纹路却逐渐形成了“星座”,成为人类文化的特殊载体传承下来,千年之后仍是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
  星斗初识——诗经中的恒星
  一个秋高气爽的傍晚,辛劳了一天的老农终于可以坐在树下享受片刻的安逸。西边正缓缓落下的一颗红色亮星引起了他的注意,老农似乎想起了什么,随口哼唱出“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诗句。这是发生在两千八九百年前西周时期的一幕,老农唱词中的“火”就是那颗正落向西方的恒星“大火”。
  像大火这样的亮星总是最先被人们认识,同样特征显著的星群也容易受到人们的关注。淳朴的劳动者们根据这些恒星的特点或星群组成的形状,依据象形的原则,用生活中最熟悉的事物为其认识的第一批恒星命名。除“火”外,《诗经》中出现的参(三星)、毕、昴、定、牵牛、织女、斗、箕等星名,就是最早由民间百姓命名的恒星。
  图注:
  ① 参,即三星,因3颗排成一条直线,亮度、间距相等的星而得名。
  ② 毕,因形状像一种长柄的捕兔或鸟的工具“毕”而得名。
  ③ 昴,因六七颗星聚在一起而得名,“昴”字有聚集的意思。
  ④ 定,为一种农具的名称,4颗星组成的四边形是秋季最显著的星象。
  ⑤ 牵牛,与银河对岸的织女相对,是古人男耕女织生活的体现。
  ⑥ 斗,为斗宿而非北斗,6颗星组成舀酒的斗状。因在箕的北边,所以也称“北斗”。
  ⑦ 织女,夏季夜晚最亮的恒星。
  ⑧ 箕,因形似簸箕而得名,在斗宿之南,所以称“南箕”。箕、斗都是日常生活用品。
  ⑨ 火,也称“大火”,因其颜色火红而得名。
  星空帝国——中国星官命名
  在认识了亮星和一些显著星群之后,古人的视野逐步扩大到一般恒星。大约在西周时期,中国人便开始对全天恒星进行系统的划分和命名。此时,这项权力属于专业的星占家,他们不再依据象形的原则将恒星勾连成人们熟悉的事物,而是直接从星占的需要出发,设立与命名新的恒星组合,并称之为“星官”(在星占家看来,星星也有尊卑之分,就如同官员的品级有高低一样)。经过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中国出现了众多的星占流派,其中以战国时魏国的石申(也有学者认为应作石申夫)为代表的石氏和楚国(一说齐国)的甘德为代表的甘氏最为有名。这些派别都有一套进行占验的星官系统,其中有的星官为各派通用,有的则为某派独有。东汉的张衡在其著作《灵宪》中说:全天星官常用的有124个,可以叫出名字的有320个,共计2500颗星。2500显然是一个大致的数字,因为不同派别间可能存在大量的同星异名,以及星官相互交叉和包含现象,张衡这样的大家也很难统计清楚。但通过这个数字我们仍然可以认为,当时已经将中原地区能观测到的、所有亮于5.5等的恒星都纳入了星官体系。西晋初年太史令陈卓将石申、甘德和假托商代巫咸的三家星官整理汇总,形成一个包含283个星官、1464颗星的体系,并绘制星图,史称“陈卓定记”。此后这些星官为历朝历代所沿用,那些没有被陈卓采纳的星官则被后世遗忘。
精彩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