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的深意:图说山水花鸟画一千年pdf下载

中国绘画的深意:图说山水花鸟画一千年百度网盘pdf下载

作者:
简介:中国绘画的深意:图说山水花鸟画一千年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7-01
pdf下载价格:0.00¥

免费下载


书籍下载


内容介绍

编辑推荐
  1.看懂中国画的新视角:于山水花鸟中,发现每个中国人的理想生活。
  山水花鸟,简单四字,蕴含着中国古人意味深长的精神世界。本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看画视角,从艺术和社会史的角度出发,剖析中国山水、花鸟画中反复出现的意象,解读一代代中国古人在绘画中编织的思想与梦想。
  2.50多位艺术巨匠,80余幅传世名作,一览山水花鸟画的千年发展史。
  日本汉学家、三得利学艺奖获得者——宫崎法子解读中国绘画的经典著作;深入剖析从五代赵干的《江行初雪图》到明代仇英的《仙山楼阁图》,从表现理想憧憬的的郭熙《早春图》、范宽《溪山行旅图》到蕴含吉祥寓意的徐崇嗣《莲池水禽图》、八大山人《鹌鹑图》等,让零基础的你快速了解五代至明的山水、花鸟画发展脉络,轻松读懂中国古画的“画外之音”。
  3.旅人、渔夫、莲花、鸳鸯、鱼……20余种画作主题清晰解读,带你发现中国画的秘密。
  山水画仅仅是山和水构成的风景画吗?
  为什么画家偏爱画旅人和渔夫?
  山水画里为什么不画农民?
  文人喜爱的吉祥图案有哪些?
  草虫图中不可或缺的花朵是什么?
  4.一本书重温千年的传统文化:从艺术历史里,回望传统文化,追寻美的足迹。
  山水花鸟画深植于过去的中国社会体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心。追溯经典图案的历史典故,品读中国绘画的形与意,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跟随本书,领略中国绘画的魅力,发掘华夏生活美学的灵感源泉。
内容简介
  《中国绘画的深意》是日本汉学家宫崎法子解读中国绘画的经典之作。
  作者选取了中国绘画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类别——山水画、花鸟画,作为其研究对象,以这两类画的兴衰史为切入点,一一剖析画中所表现的主题与其背后蕴含的意义,结合艺术和社会史,解读一代代中国古人在绘画中编织的思想与梦想。既是艺术作品的赏析品味,更是社会学及人文精神的阐述。
  全书分为山水画和花鸟画两卷。
  卷一山水画梳理了对山水画的确立、发展产生影响的社会背景,比如科举制度的发展、士大夫阶层的出现、文人文化的普及;例举自五代以来到宋、元、明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绘画作品,详述了山水画中的旅人、渔夫、奇石与庭院等意象背后蕴含的文人阶层的隐逸理想;重点解读文人山水画这一派系,论述其创作背景、传播与发展,以及中心主题的变迁,从北宋的实景山水画慢慢过渡到元明的山居图、别业图、行旅图、仙山图等的过程。
  卷二花鸟画结合大量作品展示,概括从古至宋的花鸟画的发展过程,重点详述藻鱼图、莲池水禽图、草虫图等典型主题的绘画内容,解析画中常见的意象如鱼、莲花、鸳鸯、白鹭、葡萄、竹雀等,表明花鸟画相比山水画承载文人知识分子的精神寄托之外,更多包含了中国民间自古以来对幸福的天真追求。
作者简介
  作者:[日]宫崎法子  日本美术史家,以研究中国绘画史著称。  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美术史系,现为实践女子大学文学部美学美术史系教授。著作有《世界美术大全集·东洋篇·明》《中国绘画的深意》,曾获三得利学艺奖等多项大奖。  译者:傅彦瑶  青年译者,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系。译有《写给大家的中国书法史》等。
目录
前言
卷一 山水画
第一章 中国绘画的长篇序章
第二章 山水画的含义
第三章 文人山水画及其传播
卷二 花鸟画
第一章 花鸟画及其含义
第二章 花鸟画的主题
第三章 文人绘画与吉祥绘画的主题
后记
文库版后记
插图一览
媒体评论
  本书正如其书名所言,立足社会和思想的背景,对中国绘画的主要领域花鸟画和山水画中描绘的各种各样的中心思想进行了解释说明,并认为这种中心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阶层和人们的价值观紧密相连,这一点很有说服力。不只是弄清楚画里画了些什么,还通过对绘画的解读,了解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也可称作是图像学的优秀成果。
  ——高阶秀尔 日本艺术史家
精彩书摘
  画与诗
  很多中国画中都有画家自己题的诗,即使在没有点景的山水画中,这也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中国画的一大特征,然而日本近代却有一种否定该特征的倾向,认为绘画是纯粹的造型艺术,不该依附于文学。从明治时期到近年来,我们时不时能听见这种论调—“附诗的画放弃了绘画本身的造型表现力,是不完全的美术”。然而,这种批判本身就是源于西洋近代思想的历史产物。中国文化、中国画有自己的发展轨迹,以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不同文化标准,来批判另一种文化中大力发展的艺术,这是毫无意义的。
  即使在今天,中国的建筑尤其是庭院中仍随处可见匾额、对联,其题词和诗句包含着应景的典故,十分风雅。在游山玩水时,我们也能发现一些石头上刻着过去诗人到此地时吟过的诗词。看到这些,我觉得,对于中国人来说,自然美若是不配上文字、语言就是不完整的。这就是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的中国文化。
  在过去的中国社会,教养是重中之重,有教养学识的人才能支配政治、文化。自古以来,各种各样的事件、思想被整理成语言记录下来,相关的解释、说法也越积越多,还有以其为典故而创作的新文学。就这样,在漫长的岁月中,各种各样的语言被记录下来、积累起来,成了厚厚一层。畏惧神秘自然的想法也被化作语言写了下来,由此转化成了人们可以应对的对象,并超越时间,作为一种共同的记忆被继承了下来。文字记录的语言一面包含了过去的遥远记忆,一面又在新的思考、诗文中重生,传递给下一代,无论过去几千年,依旧鲜活。诗词歌赋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书法。而在绘画领域,这些遥远的记忆也可以创造出新的艺术。当然,在绘画方面,形式的继承占据了更大比重,但在主题、意象的选择上,还有在为画题诗的时候,这些记忆都会复苏,其中包含的是为了更好表现绘画内容而做出的不断努力。语言与造型,两者既不矛盾,也不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