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pdf下载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百度网盘pdf下载

作者:
简介: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6-08-01
pdf下载价格:0.00¥

免费下载


书籍下载


内容介绍

编辑推荐
  荣获“2016中国好书”。


  1.当代大家讲读历史名著。
  1)张国刚教授潜心研究《资治通鉴》数十年,以学者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反思力来探讨《资治通鉴》留给后人的历史智慧。
  2)从原典出发,以学者的史学功力解读传统经典,以士人的经世情怀关照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2.讲解传统文化的新高度:中西文化比较的大视野 + 贯通古今的宏阔思维。
  1)张国刚教授是著名的中古史研究专家,也是国内中西文化关系研究的先驱大家。中西会通的学术大视野下谈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新意迭出,耳目一新。
  2)精心选取二十个影响中国历史发展的关键点,从战国前期的三家分晋到大唐盛世的终结,通贯历史,联动古今。


  3.面向大众的通俗讲法,把浩繁的古典原著浓缩为大众乐读的智慧精华。
  1)以讲故事的形式,用通畅浅近语言,向大众讲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有学者的高度、思想的力度、面向的广度。
  2)文本贴近《资治通鉴》原典、解读贴近日常生活的大众历史读本。
  3)一本书读懂《资治通鉴》的同时,也明白了为什么毛泽东会读十七遍《资治通鉴》,为什么曾国藩会认为《资治通鉴》是一本极好的经世治国之作,为什么历代大学者会认为《资治通鉴》是“必不可无之书”。
内容简介
  张国刚教授潜心研读《资治通鉴》数十年,以中西文化比较的视野宽度、贯通古今的思维高度,精心选取《资治通鉴》中影响中国历史发展的二十个关键点,以现代思维总结文化精髓,以生动语言讲《资治通鉴》里的经世治国、修身用人之道,历代政治得失、世事兴衰变迁之迹。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从《资治通鉴》的文本出发,以影响家国大政的关键点为关照,生动、简明地讲述了从春秋前期的三家分晋到大唐盛世的终结的中国历史,书中不仅有忠于原典的历史场景再现、人物言行钩沉,更有张国刚教授独到深刻而妙趣横生的分析讲论,令一部体量浩繁的古典文献《资治通鉴》一变而为轻松易读、精辟通达的历史读物。是一部当代大家讲解历史名著的经典之作。
作者简介
  张国刚,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为联邦德国洪堡学者,主要致力于中国古代史、中西文化关系史的研究。为清华大学本科生、学堂在线网络课堂以及社会各界讲授《资治通鉴》,颇受欢迎。2014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主要著述包括《唐代藩镇研究》《佛学与隋唐社会》《唐代家庭与社会》《中西文化关系史》《文明的对话:中西交流史论》《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等。
目录
导论
第一讲 三家分晋
一 智伯覆亡
二 魏国崛起
三 吴起悲剧
第二讲 商鞅变法
一 去魏投秦
二 立信变法
三 商鞅之死
第三讲 纵横捭阖
一 南取巴蜀
二 远交近攻
三 逐客风波
四 破坏人才
第四讲 千古一帝
一 奇货可居
二 赵姬身世
三 茅焦之谏
四 始皇功过
第五讲 亡秦必楚
一 高祖起兵
二 先入关中
三 鸿门宴
第六讲 楚汉之争
一 汉王拜将
二 陈平献计
三 韩信将兵
四 垓下之围
第七讲 西汉开国
一 汉承秦制
二 兔死狗烹
三 封赏功臣
四 诸吕之乱
五 文景之治
第八讲 汉武大帝
一 金屋藏娇
二 汉家故事
三 武帝功过
四 巫蛊之祸
第九讲 昭宣中兴
一 霍光辅政
二 宣帝继位
三 霍光之死
四 祸萌骖乘
第十讲 王莽始末
一 纯儒起家
二 万人拥戴
三 新莽改革
四 王莽末路
第十一讲 光武中兴
一 少年有志
二 榻下之对
三 刘秀立国
第十二讲 士风矫激
一 宦官专权
二 清议名士
三 党锢之祸
第十三讲 曹操成败
一 机警权变
二 乱世奸雄
三 成败关口
第十四讲 刘备百折
一 江湖声誉
二 困境机遇
三 赫然寂灭
第十五讲 孙权偏霸
一 父兄好汉
二 任才善谋
三 处世用人
第十六讲 曹魏国运
一 曹丕称帝
二 格局有别
三 曹魏之弊
四 明帝托孤
五 司马篡权
第十七讲 西晋乱局
一 三分归晋
二 继位风波
三 八王之乱
第十八讲 隋唐霸业
一 北朝政局
二 杨隋代周
三 罢黜高颎
四 废勇立广
五 二李得失
六 天下归唐
第十九讲 治世明君
一 文武治道
二 治国用人
三 克己纳谏
四 律身“帝范”
第二十讲 开天治乱
一 玄宗其人
二 开元之治
三 盛世危机
四 浪漫天子
五 盛世终结
后记
前言
  后记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我读研究生的时候,认真而系统地阅读的第一部史书就是《资治通鉴》,迄今已经三十七八年了。只是那个时候,读史的眼光,关注的是专业史料。后来在清华大学开设了“《资治通鉴》导读”的课程,2014年又被学校安排上“慕课”(MOOC)课程,即线上课程。这时,阅读《资治通鉴》的眼光自然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比较关注的是《资治通鉴》作为史著的鉴赏价值,特别是司马光探讨的有关家国兴衰、民生休戚的内容。
  我总觉得,从某种角度来说,历史犹如棋谱。前贤往哲应对时代挑战,其成败得失、经验教训留下的记录,犹如那个时代留给后人的棋局。棋谱不就是以往高手留下的种种残局吗?读史使人明智,犹如读谱使人棋高一着!专业历史工作者要研究历史的真相,力求还原史实的细节,如同摄影工作者,要最大化地呈现出事件的面貌。无疑,史实是历史作为一门学科的基础,但并不是历史学的全部。古代学者对于历史学的经世致用价值多有阐述,而现代社会更加需要历史的经验来启迪人们应对各种关系的智慧。长期不间断的历史书写,国家政权和知识精英对历史的重视和坚持,是中华文明有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特色。因此,怎样在当今的时代通过学习历史事实、了解历史人物,达到启迪智慧的目的,是历史作为文化传承的社会意义;如何让历史在象牙塔之外的世界发挥其原本的作用,亦是史学研究者应当担负的社会责任。
  《资治通鉴》的“慕课”课程,是我个人在教学科研工作的基础上,向非史学专业的同学们推广历史文化教育的一个尝试。课程初次上线之后,与“财务会计”、“社会心理学”课程,一同成为选课最多前三甲,被评为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实在有一点出乎我的意料。中华书局的朋友知道后,邀请我把讲稿编辑成一本书。现在这部书稿就是在“慕课”课程基础上修改而成,纠正了其中的一些错误,并根据编辑的意见,增补了几篇已经发表的文章。
  清华大学教务处资助了这门“慕课”课程的开发,并支持本书的编写,我在此表示感谢!诸生中为我讲授“慕课”课程担任助教的有王炳文、李兮、王铭、张景平、管俊玮、任彪;协助我整理和编辑书稿的有刘红星、陈昱良、李兮等。对于他们的辛勤劳动,我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我还要感谢中华书局《月读》杂志(我在那里撰写了《资治通鉴》导读的连载)诸位编辑的帮助,感谢本书责编贾雪飞女士以及余佐赞先生的辛勤付出。我还要特别感谢那些曾经听过我在线上和线下讲授《资治通鉴》课程的同学和学员,正因为有你们的支持,才有了我的《资治通鉴》课程和现在这部书稿。对于课程及书稿中的错误不当之处,请予以批评指正。
  张国刚
  2016年5月25日清华园
精彩书摘
  第三讲 纵横捭阖
  商鞅变法为秦国奠定了政治的制度基础,包括法律制度、行政管理制度、郡县制、基层乡里制度、军功爵制度、激励机制,以及各项经济制度。但是尽管如此,制度再好,如果没有高超的对外发展战略,没有切实的发展路径,要以西北一隅之地,单打独斗之力,吞并唇齿相依的山东六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六国合纵抗秦,对于崛起中的秦国,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怎么化解这些威胁呢?秦国有个外交战略,叫做连横。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合纵连横。合纵,是山东六国联合起来,对付秦国;连横呢,是秦破解合纵的方法。据说著名纵横家张仪,就是连横政策的首创者,他曾经用一些忽悠的手段来欺骗楚怀王,破坏了齐楚之间的结盟。但是连横只能破坏对方的结盟,六国并不会因此就消失,最后还是要靠军事力量来消灭六国。但是,如何选择打击的重点,打击的次序和策略又该怎样设计呢?这是秦国在连横政策之外,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资治通鉴》给我们展现了秦国对外战略的一个发展的路径,即他如何处理跟六国关系,如何选择打击重点等,这个战略有三次大的阶段性变化。
  第一个阶段是秦惠文王时期,采取避重就轻,攻灭巴蜀的策略,巩固好战略后方,不事张扬地发展自己的势力。
  第二个阶段是秦昭襄王时期,实行远交近攻,不断地蚕食诸侯的策略。
  第三个阶段就是秦王政了,即后世的秦始皇,他用收买、暗杀、离间等手段破坏六国人才,然后再实行各个击破的策略。
  一 南取巴蜀
  我们先讲第一个阶段:避重就轻,因势制宜。
  这个策略是在秦孝公死后,太子驷即位,即秦惠文王时期实行的。周显王三十一年(前338),秦孝公去世,年仅十九岁的太子驷即位,史称秦惠文王。秦惠文王在其老师公子虔等的煽动下,车裂商鞅,但是商鞅的变法依然继续推行。之前我们讨论过,在秦国人看来,这个变法不是商鞅创始的,而是秦献公、秦孝公以来一贯的政策,商鞅只是一个具有创新性的践行者。所以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继续推行对内修明政治,对外蚕食诸侯的发展路径。秦惠文王用魏国人张仪为相、司马错为将(司马错是司马迁的八世祖),连连攻打魏国、韩国,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秦国咄咄逼人,使六国陷入恐慌。
  周慎靓王三年(前318),韩、魏、赵、燕、楚五国合纵伐秦,齐没有参加,它实际上是躲在了背后。齐是那个时期山东六国中最强大的国家。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史籍上是这么记载的:“巴蜀相攻击,俱告急于秦。”巴蜀就是今天的成都平原附近,如果具体说,就是以成都为中心的四川、重庆这一带地方,巴是巴国,蜀是蜀国。这两个都是很古老的国家,但
  是由于偏远,中原的华夏诸族把他们称为夷狄——但是他们是夷狄之长。不但巴蜀打起来,蜀国国王还和他兄弟内讧。我们知道,秦这时候是离他们比较近的一个大国,他们都向秦告状,争取秦的支持。于是秦国内部就出现一个争论:是不是趁机把巴蜀给拿下来。司马错的想法是趁机拿下。张仪主张不如伐韩。到底是东向继续在中原攻伐韩、周(周王室在洛阳),还是往西南方向去打巴蜀,张仪和司马错发生了激烈的争执。这不是两个人的意气之争,而是秦国的发展战略问题。所以秦王说,你们谈谈你们各自的理由。
  张仪陈述的理由如下:秦国在外交上应该这么来做,亲魏,善楚,下兵三川。三川是指韩国内郡,以该地有黄河、洛水、伊水三大水域而得名。亲魏、善楚,什么意思呢?就是跟魏搞好关系,跟楚搞好关系,来打韩国,攻它的新城宜阳这个地方,“以临二周之郊”。“二周”,就是西周、东周在洛阳这个地方有两个被分封的周王室,一个是西周公,一个是东周公。巴掌大的地方,却还把它分封了,叫二周。二周是周天子所在,有九鼎。九鼎是指天子的权力象征,兵临周室,就可以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不敢不听。张仪认为“此王业也”。就是说外交上,要跟魏、楚连横,在军事上要攻打韩国的心脏地带,政治上威胁周王室,这样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王者大业。他认为这种大动作,是秦国发展应该采取的战略。
  张仪认为“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就是说,如果你要想有名,你要在哪儿争呢?你要在朝堂上争。你在小偏旮旯里的巴蜀那里争,也不会出名。你要是争利呢,就要在市场上竞争。现在韩国的三川,周室所在的洛阳,就是天下之朝,天下之市,要争就争这里,而不是去争夷狄之地,“去王业远也”,去那里争,离开王者事业更远了。
  司马错断然反对,他讲出另外一番道理:“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什么意思呢?要富国,则要扩张土地;要强兵,则要富裕百姓;要统治天下,则广布恩德。三者俱备,那自然就是王了。可是你现在呢,土地小,势力弱,你要先从容易的事做起,不要急于去中原核心地带,搞出那么多响动。相反,攻打巴蜀不一样,巴蜀虽然僻居一隅,戎狄之中却是老大,它现在君昏政乱,兄弟相争,以秦国的力量去攻打,就像豺狼到羊群里去一样,很轻易就能得到。得到了这块土地,足以扩大我们的版图,足以富裕我们的人民。把它打下了,我们不需要费多大劲,不需要用多大兵力,这是何等的好事呢?攻打下一个国家,天下不觉得你贪,不觉得你残暴。相反,如果说是去打韩国,去问周鼎之轻重,弄得响动很大,不仅恶名远扬,还得不到实际好处。而且你打的地方,是天下不愿意看到的,谁愿意看到你去吞并韩国,甚至去吞并宗周呢。周是什么?周是天下的宗室,齐是韩国的盟友。如果周室和韩国知道要丢掉自己的版图,他们会通过齐、赵来跟楚、魏讲和,你不是想跟楚、魏来搞好外交关系吗,但这样反而促进他们六国之间合作,这就危险了。
  我们发现司马错讲的道理,其实就是闷着头发财,就是在你势力还不够强大的时候,你要避免成为众矢之的,你不宜攻击那个最引人注目的地方。
  你看,这不是两种发展路径吗?张仪的道理是,我们要成就王业,要抓关键的地方,宗周地区很关键。司马错的理由是,我们现在实力还不够,去打这么关键的地方,弄得响动很大,还得不到什么好处,但巴蜀不一样,我们拿下它还不招人嫉恨,能得到很大的实惠。
  比较两个人的方案,从秦国当时的情况来说,司马错的方针是对的。
  这使我想起中国古代一些讲谋略的书。特别是唐朝有个四川人叫赵蕤,是李白的朋友,他有本书叫《长短经》。他特别强调,一个道理、一个方案,没有什么对不对的,关键是看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我们平常说“得饶人处且饶人”“退一步海阔天空”,有道理吧?我们平时还说“狭路相逢勇者胜”“宜将剩勇追穷寇”,也有道理吧?那么到底是“得饶人处且饶人”“退一步海阔天空”呢,还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宜将剩勇追穷寇”呢?这就必须根据具体的实施条件来确定了。
  秦国在发展过程当中,到底是直取宗周,问二周之郊?还只是闷头发财,先把巴蜀拿下?显然司马错的方案,更切合当时秦国的实际情况。
  《资治通鉴》是这么写的:“王从错计。”错,就是司马错。秦王听从了司马错的这个主意,在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就派人去打巴蜀了。不过带兵将领里除了司马错,还有张仪,他们拿下了巴蜀。巴蜀属秦以后,秦国就更加强大了。吞并巴蜀巩固了秦国的战略后方,富庶了秦国的国力,拓展了秦国的疆土,使秦国的国势,更上了一个台阶。
  二 远交近攻
  第二个阶段: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提出这个策略的,是秦昭襄王时候的范睢。继惠文王继位的秦武王(前329—前307),是个有神力的人,有一次,他与著名大力士孟贲,跑到二周之郊去搞举重比赛,问鼎之轻重。他去举那个鼎,虽然举起来了,但鼎太沉,他举着举着就举不动了,跌倒被鼎砸伤了腿,回家不久就死了。死时年仅二十三岁,武王没有儿子,秦国的王位空虚,几个兄弟就争起来。
  这时候赵武灵王用计把当时秦国在燕国做人质的公子嬴稷接回来,通过赵国送回秦国去。公子嬴稷就是秦昭襄王,继位时年十八岁。嬴稷的母后是宣太后,她本来是秦惠文王的妾妃。秦惠文王的王后支持别的公子,被昭襄王的支持者打败了。
  昭襄王的支持人是谁呢?就是他母后同父异母的弟弟魏冉。魏冉当时在秦国掌兵权。魏冉辅政期间,推荐并重用了名将白起。白起是战国的第一名将,东征六国,颇建功勋。秦国的国事蒸蒸日上,接连获得军事上的胜利。史学家吕思勉在《先秦史》上说:“秦之灭六国,盖始于魏冉。”司马迁在《史记》卷七十二《穰侯列传》里也说:秦之所以能够东向扩张,削弱诸侯,甚至曾称帝于天下,“天下皆西乡稽首者,穰侯之功也。”穰侯,就是魏冉。
  范睢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登场的。魏冉主持秦国的国政长达三十六年,此时秦昭襄王年逾五十了,可国政还掌握在母后宣太后和舅舅魏冉等手里,所以尽管魏冉功劳很大,秦王心里也不是滋味。范睢抓住了这个机会。
  范睢,本是魏国人,曾经跟随须贾出使齐国。齐襄王非常器重他,甚至想留下他做客卿,但被他拒绝了。须贾作为一个使者,不受重视,但他的随从反被齐国国王器重,他心里不痛快,怀疑范睢出卖了军情机密,要不然齐国怎么对他那么好呢?所以回去跟魏国相魏齐说这件事。魏齐也小肚鸡肠,他想:你出使齐国,齐王觉得你是国士,那你在魏国将来不就威胁我的相位吗?所以把范睢打得半死,扔到厕所里。范睢假装死去,收买了看守他的人得以逃走。秦昭襄王三十六年,范睢化名张禄,在好友郑安平的帮助下,随秦国使节王稽入秦,到了咸阳。
  范睢到咸阳以后,发现穰侯魏冉正在筹划着派兵打齐国的刚、寿。刚,是今天山东泰安市的宁阳县;寿,在今天山东省聊城市下面的阳谷县。秦国在陕西,齐国在山东,中间还隔着楚、魏、赵、韩等国。跑那么远去打齐国,为的是什么呢?为的就是扩大魏冉的封邑——陶邑。魏冉的封邑在今天的山东定陶,这颇有以国家的名义去出兵自肥之嫌。
  所以范睢就抓住了这个机会,上书秦昭襄王求见。求见途中,遇到了秦王的车马,秦昭襄当时要去永巷。永巷是一个僻静的通道,是宫女犯罪所囚禁的地方,是离宫的禁苑,是不能随意进入的。范睢故意往那去,永巷的人跟范睢说:“秦王马上来了,你赶紧避开。”范睢说:“秦国只有穰侯,只有太后,哪有什么秦王?”这话击中秦昭襄王的要害,所以范睢就被召入了离宫。
  我们看得出来,范睢其实是通过故作惊人之语引起秦王重视。后来从司马迁对这件事的评价,看出司马迁对此颇有点不以为然。
  范睢跟秦昭襄王讲,穰侯越过韩、魏,去打齐国的刚、寿地区,这不是什么好主意。你看看当初齐闵王,南攻楚,破军杀将,辟地千里,得不到尺寸之地。为什么呢?太远了,鞭长莫及。范睢接着讲,当初齐国去打楚,楚离他很远,最后得不到楚,而肥了韩、魏。你今天去打齐国的刚、寿,拿下来又怎么样?那么远,能得到吗?所以这不是一个好主意,是相国有私心。“今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得一寸,有一寸,得一尺,有一尺,这样地蚕食各国,秦国就会一天天地壮大。以秦国现在的实力,六国没有能抗衡的,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都没什么进步呢?
  就是因为战略有问题。如果远而交之,近而攻之,我们就能逐渐地蚕食中原地区,因为韩、魏就处在天下的中心,你要想霸有天下,必须首先控制天下的中枢,就是韩、魏。然后呢,楚国强,我们就以赵来对付楚;赵国强,我们就以楚来对付赵。楚、赵都掌控了,齐就一定在我们掌握之中。齐被掌握,那么韩、魏还有什么机会呢?那我们就可以把它吞并了。
  这其实是个交替的战略:把近处控制住,然后威胁远处;远处受到威胁不敢援助,近处就被吞并了。对付近和远,在手法上是互相交替的。秦昭王说:“善。”以范睢为客卿,让他来参与掌兵事,这是公元前271年的事。这个时候穰侯逐渐被排挤出去了,不久就郁闷而死。
  我们要指出的是,仔细研究一下《资治通鉴》对魏冉主政这三十多年的记载,仔细看看《史记》的《穰侯列传》,就会发现,其实魏冉主持秦国国政的时候,他的东扩政策,并不是完全没有章法的,所以司马迁在《穰侯列传》中说“一夫开说,身折势夺而以忧死”,有点儿同情他。
  范睢提出的远交近攻政策,在魏冉主政时期,也在不同程度地践行着。魏冉主政三十多年,即秦昭襄王执政的前面三十多年,是秦国东扩非常有成效的三十多年。范睢利用魏冉主政强霸,秦昭襄王对他专政不满,用离间计取代了魏冉。然后把远交近攻的策略更明晰化。而魏冉只是在践行同样的策略时,忽视了秦昭襄王的感受。
  总之,范睢的策略,是交替运用刚柔两手,交替制服远近邻国,近的韩、魏,远的燕、赵、齐、楚。分三步走。
  第一步,蚕食三晋,控制魏、韩。这不仅壮大了秦国的声势,而且解决了东扩的基地问题,解决了后顾之忧。赵、楚,这个时候已经跟秦接壤了,赵在北边,楚在南边。真正不跟秦接壤的,是燕和齐。可以这样讲,韩、魏最近,赵、楚次之,燕、齐最远,而且齐是最强大的,也是最远的。
  范睢说,我们先掌控了韩、魏,就为进一步制服赵、楚提供了跳板。就以韩、魏为基地,联赵击楚,联楚击赵,控制了秦和齐之间广袤的土地,为进一步对付齐,这个最强大、也最遥远的国家创造条件,这是第二步。
  第三步,制服齐国,使之对秦的蚕食行动不敢介入,再反过来巩固对韩、魏及赵、楚的蚕食结果,乃至最后把他们消灭,达到统一天下的目的。
  总之,这不是简单的远而交之近而攻之,而是用交替的两手,就是说既打又拉,各个击破。这个策略在秦王嬴政时期,在李斯的辅佐下,又有了新的发展。李斯提出了一个收买对方、离间对方的管理团队、领导团队,破坏对方的人才的策略,这实际上是对范睢策略的进一步提升。
  三 逐客风波
  我们知道秦昭襄王在位五十六年,去世时已七十五岁,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最长的国君之一。可以这样讲,在康熙之前没有人在位时间超过他。他死了以后,他的儿子,秦孝文王,正式即位只有三天就死了,因为他父亲在位的时间实在太长了。秦孝文王的儿子,秦庄襄王(前281—前247),就是秦王嬴政的父亲,主政三年也去世了。三年以后,秦王嬴政继位就在秦王嬴政即位的那一年,李斯风尘仆仆地来到了咸阳。李斯是楚国人,年轻时在地方做基层小吏,觉得生活清苦,工作压力很大,又没什么油水,就想换工作。他念过书,所以就跑到齐国稷下学宫,向荀子学帝王之术。他的同学中有著名的韩非。他学成以后不想回楚国了,因为他觉得楚王很昏庸,而其他国家呢,没什么机会,只有秦国有发展,于是就到秦国去了。
  我们看看前面的商鞅,本来什么也不是,去了秦国,封为上卿;范睢,一介平民,到了秦国,成为国相。李斯也去了。李斯去的时候,是秦庄襄王三年(前247)。他先投奔吕不韦门下,不久,秦王嬴政即位了。李斯刚开始在吕不韦门下当门客,后来吕不韦觉得这个人很有本事,李斯也处处表现自己,就慢慢地提升为客卿,当过郎官,当过长史。这时候秦国的大权掌握在吕不韦手里。这时嬴政已二十多岁了,为了不让他掌权,赵太后和吕不韦一直拖着不给他行冠礼。
  始皇九年(前238),22岁的嬴政终于加冠亲政。他首先拿掉了嫪毐,清除了嫪毐势力。嫪毐是秦王母后的情人。然后除掉吕不韦,逼迫他的母后赵太后放下了权力。嬴政掌实权了。
  秦王嬴政即位后不久,曾发生了一件事。韩国的一个水利工程师,名叫郑国,被发现是个间谍。韩国离秦国最近,秦国老去攻打它,每次韩国被攻打后就割让土地。韩国受不了了,有人就给韩桓惠王出了个馊主意,派一个水利工程师郑国,到咸阳去游说:“秦国的关中水利条件这么好,但是还经常有旱灾、水灾,就是缺乏水利设施。你要兴修水利,我就是水利专家,我可以帮你修渠。”秦国当初拿下巴蜀以后,曾经兴修了都江堰工程。都江堰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粮仓,是世界水利史上的著名工程,是秦国的蜀郡守李冰父子主持的。那么这个好处,秦国人是知道的,所以就在关中修渠,这是嬴政刚即位的次年。每年发动数以十万的民夫修渠,因为修水利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拖住了秦国东进的步伐。修了几年后,郑国的真实目的最终被发现了,原来这个家伙借兴修水利之名,行“疲秦”之计,意在阻止秦国东征六国,所以他是一个间谍,秦国上下一片哗然。
  这件间谍案被闹出来,好像是偶然的,其实也有其必然性。为什么呢?因为秦国这个时候,已经是非常强大了。秦国的强大离不开客卿贡献,过去这些人确实有本事,也带来秦国的发展和辉煌,现在秦国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了,好像这些人的重要性,也就不那么显著了。加上外来人才对秦国本土的官员的利益有挤压作用,双方矛盾就更尖锐了。
  秦王虽然容许了郑国继续修渠,可是这件事对于秦国对外来人才的政策不能没有影响,因此,在吕不韦退休,秦王嬴政主持朝政后,大约是在本土官员的强烈要求下,嬴政发布了一个《逐客令》,解去所有在秦国任职的六国客卿的职务,驱逐出境,李斯也在其列。在这个情况下,李斯就写了著名的《谏逐客书》。
  《谏逐客书》是非常有名的一篇文章,他历数秦穆公以来秦国重用客卿的成就,特别是秦孝公以来,商鞅、张仪、范睢等辅佐秦君,变法图强的历史经验。认为“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这不是把人才往敌国推吗不是让这些客卿,到敌国那去就业吗?对秦国有什么好处呢?这就像授敌以兵器,资盗贼以粮物吗?秦王嬴政读到这篇《谏逐客书》,他幡然醒悟,马上召回李斯,取消《逐客令》。
  秦王嬴政审时度势,知错就改,收回成命,很有领导风范,李斯也由此得到重用。
  ……
精彩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