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的作文课pdf下载

大师的作文课百度网盘pdf下载

作者:
简介:大师的作文课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1-01
pdf下载价格:0.00¥

免费下载


书籍下载


内容介绍

编辑推荐
  ★大师云集,畅谈文章写作的精品荟萃!
  梁启超、夏丏尊、胡怀琛、叶圣陶、阮真、
  朱光潜、章衣萍、沐绍良、唐弢、张志公、朱德熙,
  以上诸位先生都是20世纪中国优秀的作文大师与教育大家!
  书中诸篇文章都是大师有关写作练习的经验之谈!
  ★一书在手,作文从此不犯愁!
  1.作文怎样拟题?
  2.作文怎样选择材料?
  3.作文怎样组织安排材料?
  4.精彩的作文开头和结尾怎么写?
  5.怎么组词?长句和短句怎么搭配?段落运用有何诀窍?
  6.怎么打比方?怎么用歇后语?怎么运用一些修辞方法让文章更精彩?
  7.如何写叙事文、解说文、议论文、抒情散文、小品文、应用文?
  8.写文章跟说话有什么关系?
  9.多读书是不是对于作文有帮助呢?
  10.写作能力是可以通过练习得到提升的吗?如果可以,该怎样练习?
  以上内容你是不是想知道?别急,这本书里全都有!
  ★老师、学生全适用!
  既是一本中学生学习作文写作的经典读物,
  也是一线语文教师进行作文教学好的参考书!
内容简介
  《大师的作文课》是一本既适合青少年又适合一线教学者的优秀读物。
  全书共分为总论篇、运思篇、文体篇、练习篇四大部分,选取20世纪中国最优秀的作文大师与教育大家(包括朱光潜、夏丏尊、叶圣陶、梁启超、章衣萍、胡怀琛、唐弢、张志公、朱德熙、沐邵良、阮真等)有关写作的精粹文章结集而成,将作文写作的每一个细部一一拆解,一一阐述,内容通俗易懂,大师们的文笔优美,讲解深入浅出、生动形象。
  选文都是有关作文的经典之作,无论是对于当下作文的教学,还是指导中学生的具体写作,都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朱光潜,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  夏丏尊,名铸,字勉旃,后(1912年)改字丏尊,号闷庵。文学家,语文学家。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梁启超,字卓如,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教育家、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  阮真,又名阮乐真,中国第一位语文教学法硕士研究生导师。二十世纪30年代中学语文教育研究成果最为丰硕、最具批评精神和科学态度的语文教育家,是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研究的开拓者。  章衣萍,又名洪熙。中国现代作家、翻译家。北大毕业后,在陶行知创办的教育改进社主编教育杂志,上海大东书局任总编辑,与鲁迅筹办《语丝》月刊,系重要撰稿人。  胡怀琛,应王云五邀受聘去商务印书馆任编辑,参与革新初等、中等学校教科书编选工作。同年任书馆《小说世界》编辑,后又参加《万有文库》古籍部分编辑工作。继后,先后在中国公学、沪江、持志等大学及正风学院担任教授,授中国文学史、中国哲学史等课。  张志公,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1954年,经中央批准,中国教育部确定中学语文实行汉语和文学分科教学,委托吕叔湘和张志公主持编写汉语教材。1981年起,先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国家教委课程教材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等。  朱德熙,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语法学家。1946年起,在清华大学中文系任教,后受国家委派赴保加利亚索菲亚大学任教,1955年回国,此后一直在北大中文系任教。曾与吕叔湘等一起为国家语言文字作出卓越的贡献。  唐弢,中国著名作家、文学理论家、鲁迅研究家和文学史家,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沐邵良, 文学家、语文学家夏眠尊的爱徒,具有在中小学教育的一线经验,深刻了解学生写作文的困难之处。
目录

大师云集,风采卓越
文章精彩,指导独到
编排精巧,循序渐进
总论篇
第一章 作文的基本态度(夏丏尊)
第二章 作文的意义与功用(章衣萍)
第三章 为什么要作文?(胡怀琛)
第四章 为什么写?写什么?(张志公)
第五章 两种目的 两种文章(张志公)
第六章 对象和目的(张志公)
运思篇
第一章 题目
第一节 “文”与“题目”(胡怀琛)
第二节 作文之拟题(阮真)
一 拟题的预备问题
二 拟题的方法问题
三 题面的修辞问题
四 题目的限制问题
第二章 材料
第一节 题材的搜集和主题的确定(唐弢)
第二节 写作什么(叶圣陶)
第三节 怎样选择材料(朱德熙)
第四节 怎样组织材料(朱德熙)
第五节 选择与安排(朱光潜)
第三章 结构
第一节 开头和结尾(叶圣陶)
第二节 开头和结尾(朱德熙)
第三节 论结构(章衣萍)
第四节 怎样锻炼思路——谈文章的结构(张志公)
第五节 分段(沐绍良)
一 说明文的分段
二 叙事文的分段
三 议论文的分段
四 抒情文的分段
五 段与段的连络
第六节 段落(朱德熙)
第七节 篇章(张志公)
一 篇章
二 篇章(续)
第四章 字、词、句
第一节 语言与文字(叶圣陶)
第二节 文字和语言(沐绍良)
第三节 论用字(章衣萍)
一 平易
二 确切
三 巧妙
(一)象征
(二)夸饰
(三)叠字
第四节 用词(张志公)
一 用词的几个基本问题
(一)方言土语和普通话
(二)文言和白话
(三)模糊和明确
二 辨异
(一)什么是同义词
(二)来源和用处
(三)意义
(四)用法
三 选词
(一)明晰
(二)确切
(三)简练
第五节 词汇(朱德熙)
一 词性
二 词义
(一)修饰语和被修饰语搭不拢
(二)相关的动词和名词搭不拢
(三)相关的主语和谓语搭不拢
三 双音词
四 杜撰的词
第六节 句子(朱德熙)
一 关于长句子
二 被动式
三 倒装句
四 词序
五 论虚词
第七节 造句(张志公)
一 造句的几个基本问题
(一)口语化
(二)所谓“欧化句法”
二 句子的效果(一)——短句和长句
(一)短句
(二)长句
(三)长短句并用
(四)需要注意的几点
三 句子的效果(二)——次序和语气
(一)受动者的位置
(二)动词谓语的位置和判断句里主语、宾语的位置
(三)同位语的位置
(四)联合成分的次序
(五)时间词的位置
(六)动词修饰语的位置
(七)肯定和否定
(八)被动和自动
(九)问句的语气
四 句子的效果(三)——对偶、排比和重复
(一)对偶
(二)排比
(三)重复
第八节 论造句(章衣萍)
第九节 句子的构造和安排(唐弢)
第十节 句读和段落(叶圣陶)
一 先讲句读
二 次讲段落
第十一节 句子的安排(叶圣陶)
第五章 修辞
第一节 关于修辞的基本知识(胡怀琛)
一 修辞的广义及狭义
二 狭义修辞之目的
三 修辞在文学上的位置如何
四 修辞法是机械的么
第二节 修辞(叶圣陶)
第三节 修饰(张志公)
一 打比方
(一)为什么要打比方
(二)怎样打比方
(三)比些什么
(四)怎么连起来
(五)需要注意的几点
二 进一步的比方
(一)干脆说“是”,不说“像”
(二)连“是”都不用
(三)联合的比方
(四)逻辑问题
(五)关于事理的比方
(六)歇后语
三 换一个名字
(一)和打比方不同
(二)为什么要换个名字
(三)形象上的特征
(四)最有关系的具体事物
(五)具体的数量
(六)最显著的部分
(七)最显著的结果
(八)需要注意的几点
四 说得夸张些
(一)用明喻来夸张
(二)用隐喻、借喻或借代来夸张
(三)不用比喻的夸张
(四)需要注意的几点
五 说得生动些
(一)把其他动物当作人
(二)把无生物当作生物
(三)常用的几种办法
(四)用其他生物的属性写人
(五)需要注意的几点
六 说得深刻些
(一)富于综合性的警句
(二)借用其他修辞方法的警句
(三)看似矛盾实不矛盾的警句
七 其他的修饰方法
(一)转借
(二)反话
(三)一句顶一句
(四)对比
(五)一件事情从两面说
文体篇
第一章 关于文体(唐弢)
第二章 记事文(梁启超)
第一理法
第二理法
第三理法
第四理法
第三章 记事文(章衣萍)
第一节 记事文的意义
第二节 记事文的分类及写法
一 科学的记事文
二 艺术的记事文
第四章 叙事文(章衣萍)
第一节 叙事文的意义
(一)作者的地位
(二)叙事文的成因
第二节 叙事文的分类
第三节 叙事文的写法
一 小说
二 传记
三 日记
四 游记
五 笔记
六 书信
第五章 解说文(章衣萍)
第一节 解说文的意义
第二节 解说文的种类
一 科学的解说文(Scientific Exposition)
二 说理的解说文(Informal Exposition)
第三节 解说文的写法
一 定义
二 区分
三 有力和有趣
第六章 议论文(章衣萍)
第一节 议论文的意义
第二节 思想的法则
一 论理学的意义
二 演绎法
三 归纳法
第三节 议论文的准备和写法
一 议论文的准备
二 议论文的写法
第七章 论辩之文(梁启超)
说喻之文
倡导之文
考证之文
批评之文
对辩之文
(一)耐驳
自立
应敌
(二)动听
1.急切
2.明晰(条理清楚)
3.注重
4.对机
第八章 议论文(夏丐尊)
第一节 议论文的意义
第二节 命题
第三节 证明
第四节 演绎法、归纳法和类推法
第五节 证据的性质分类
第六节 各种议论的联络
第七节 议论文的顺序
第八节 作驳论的注意
第九章 如何写抒情散文(胡怀琛)
总论
所谓古文笔法
所谓古文义法
赋兴比
所谓古文四象
修辞法
各种主义
我的方法论
第十章 小品文(夏丏尊)
第一节 小品文的意义
第二节 小品文在文章练习上的价值
第三节 小品文练习的机会
第四节 小品文作法上的注意——着眼细处
第五节 小品文作法上的注意——印象的
第六节 小品文作法上的注意——暗示的
第七节 小品文作法上的注意——中心
第八节 小品文作法上的注意——机智
第九节 实际作例和添削
第十节 分段与选题
第十一章 谈应用文(张志公)
练习篇
第一章 怎样写作?(叶圣陶)
第二章 写作杂话(叶圣陶)
第一节 作自己要作的题目
第二节 “通”与“不通”
第三节 “好”与“不好”
第三章 日记与写作能力(叶圣陶)
第四章 写文章跟说话(叶圣陶)
第五章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叶圣陶)
第六章 写作练习(朱光潜)
第七章 作文与运思(朱光潜)
第八章 精进的程序(朱光潜)
第九章 怎样学习写作(沐绍良)
第一节 怎样学习写作
第二节 写作究竟有方法吗?
第三节 怎样运用“方法”?
第十章 作文与读书(章衣萍)
第十一章 谈练习写作(张志公)
第十二章 说“练”(张志公)
第十三章 作文之练习(阮真)
第一节 练习的方法问题
第二节 口语练习与写作练习的关系问题
第三节 练习的时间及次数问题
第四节 文体及字数的限制问题
前言
  序
  随着我国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推进,作文在语文中的地位日益显著,成为这一学科的重中之重。写好作文,不仅对于当下中学生的升学考试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更是顺应提升整个国民人文素养的时代要求。因此,《大师的作文课》便运应而生。在这本书中,我们撷取了20世纪中国作文大师有关写作的最精华的文章,在精挑细选的基础之上结集而成。《大师的作文课》不仅能成为中学生学习作文写作的经典读物,也将是一线语文教师进行作文教学的最佳参考书。
  本书具有以下特色:
  大师云集,风采卓越
  本书的作者有:梁启超、夏丏尊、胡怀琛、叶圣陶、阮真、朱光潜、章衣萍、沐绍良、唐弢、张志公、朱德熙等,诸位先生都是20世纪中国最优秀的作文大师与教育大家。他们身上既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传承着古代中国最醇正的文脉,文章华彩夺目,学问严谨缜密,又具有开拓创新的新时代精神,兼容并包,融合中西。
  诸位大师的文章都是经典传世之作,确立了现代白话文写作的规范。他们的道德、学问展现出卓越的风采,一直影响着当今的中国人。
  文章精彩,指导独到
  本书选取的文章每一篇都写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关键处不厌其详,就如同大师们站在你面前讲课一般。
  梁启超先生对于作文之法则、规矩的讲论,语言畅达,并富有说服力,全面阐述了各类文体所应遵循的规则,以及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朱光潜先生以深厚的学术涵养与理论高度来谈论写作,文章深入浅出,语言平易近人,让读者在美学照应之下得到关于写作的内在之道;叶圣陶先生从写什么、怎样写、文章句子的具体安排、文章中的会话一直到文章的静态与动态,都一一详述,一一拆解;夏丏尊先生从阅读到写作的论述语言生动,见解独到,举一反三。
  这些文章写得精要独到、生动深刻,我们相信,对于当下中学生的写作技巧的提升必定具有极大帮助。
  编排精巧,循序渐进
  本书按照作文写作的内在规律进行编排,全书分为总论篇、运思篇、文体篇、练习篇四大部分。既有对作文写作总览式样的宏观把握,又有对作文写作细部的微观剖析。
  总论篇开门见山地点出作文的基本态度、为什么要作文、作文写什么等基础问题;运思篇分别从题目、材料、结构、修辞以及字词句等涉及作文写作的细部,展开论述,讲解细致;文体篇则是按照作文的不同文体进行阐述,对于加深学生对各个文体的认识有着很好的帮助;练习篇是将作文写作的练习步骤与实用方法尽量囊括,循序渐进,科学实用。其中,大师们有关写作练习的经验之谈,尤其是本书的精华所在。
  我们希望本书能切实帮助广大青少年朋友更深刻地理解写作的内在精要,真正掌握写作规律,从而提高写作能力,也能对一线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有所帮助和启示。当然,由于一些文章的成文时间较早,受时代的局限,某些观点在今天看来可能已不够完善;同时,不同作者的治学经验与风格不同,因而也会有一些不同文章之中的观点相冲突的情况。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书中的观点进行取舍。
  萧无寄
  2014年8月
精彩书摘
  1.为什么要作这文? 这就是所以要作这文的目的。例如:这文是作了给人看的呢,还是自己记着备忘的?是作了劝化人的呢,还是但想使人了解自己的意见,或是和人辩论的?是但求实用的呢,还是想使人见了快乐感得趣味的?是试验的答案呢,还是普通的论文?诸如此类,目的可各式各样,因了目的如何,作法当然不能一律。普通论文中很细密的文字,当作试验答案就冗琐讨厌了。见了使人感得趣味快乐的美文,用之于实用,就觉得不便了。周子的《爱莲说》,拿到植物学中去当关于说明“莲”的一节,学生就要莫名其妙了。所取的题目虽同,文字依目的而异,认定了目的,依了目的下笔,才能大体不误。
  2.在这文中所要述的是什么? 这是普通所谓题义,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作文能把持中心思想,自然不会有题外之文。例如在主张男女同学的文字中,断用不着“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等类的废话。在记述风灾的文字,断不许有飓风生起的原因的科学的解释。我在某中学时,有一次入学试验,我出了一个作文题“元旦”,有一个受试者开端说“元旦就是正月一日,人民于此日大家休息游玩……”等类的话,中间略述社会欢乐情形,结末又说“……不知国已将亡……凡我血气青年快从今日元旦觉悟……”等,这是全然忘了题义的例。
  3.谁在作这文? 这是作者的地位问题,也就是作者与读者的关系问题。再换句话说,就是要问以何种资格向人说话。例如:现在大家同在一个学校里,假定这学校还没有高级中学,而大家都希望添办起来,将此希望的意思,大家作一篇文字,教师的文字与学生的文字,是应该不同的。校长如果也作一篇文字,与教师学生的亦不相同。一般社会上的人,如果也提出文字来,更加各各不同。要点原是一致,而说话的态度、方法等等,却都不能不异的。同样,子对于父,和父对于子不同,对一般人和对朋友不同,同是朋友之中,对新交又和对旧交不同。记得有一个笑话,有一学生写给他父亲的信中说:“我钱已用完,你快给我寄十元来,勿误。”父亲见信大怒,这就是误认了地位的毛病了。
  4.什么地方作这文? 作这文的所在地也有认清的必要,或在乡村,或在都会,或在集会(如演说),或在外国,因了地方不同,态度也自须有异。例如:在集会中,应采眼前人人皆知的材料,在乡村应采乡村现成的事项。在国外,用外国语,在国内应用本国语(除必不得已须用外国原语者外)。“我们的father”“你的wife”之类,是怪难看难听的。
  5.在什么时候作这文? 这是自己的时代观念,须得认清的。作这文在前清,还是在民国成立以后?这虽大家都知道的事,但实际上还有人没了解。现在叹气早已用“唉”音了。有许多人还一定要用“呜呼”、“嗟乎”,明明是总统,偏叫做“元首”,明明是督军,却自称“疆吏”,往年黎元洪的电报,甚至于使人不懂,这不是时代错误是什么?
  6.怎样作这文? 上面的五种态度都认清了,然后再想作文的方法。用普通文体呢,还是用诗歌体?简单好呢,还是详细好?直说呢,还是婉说?开端怎样说?结末怎样说?先说大旨,后说理由呢?还是先说事实,后加断定?怎样才能使我的本旨显明?怎样才能免掉别人的反驳?关于此种等等,都须自己打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