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时间简史》[49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时间简史

  •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8-01
  • 热度:9403
  • 上架时间:2024-06-30 08:52:20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编辑推荐

  “百科通识文库”共49个品种,一书一主题,涵盖天文学、心理学、历史、哲学、艺术和文化等,涉及30余类学科。翻译切入角度独到,内容丰富。精选的主题,精准的译文,绚烂的封面,悦目的版式,简短的篇幅,让你在短时间内迅速了解一门学科、一个主题!

  品百科通识文库,长全科知识,做有素养的人!

内容简介

  “什么是时间?如果没有人问我,我知道;如果我试图解释它,我便茫然了。”为什么要以种种方式计量时间?一星期为什么是7天?分和秒是何时产生的?为什么有些历法是阴历,而有些是阳历?本书列举一系列引人入胜的事例,从古罗马和儒略?凯撒设置闰年到20世纪20年代固定的复活节的方案,溯古访今,闲话时间。

作者简介

  莱奥弗兰克·霍尔福德-斯特雷文斯,牛津大学出版社学术顾问兼编辑,主要著作有《牛津年份津梁》(合著)、《奥卢斯·格利乌斯》,并就古典、英语和音乐学等课题发表过诸多文章。

目录
作者简介
译者简介
前言
第一章 日
自然日、人工日、民用日
自然的和社会的划分
小时
更小的划分
视太阳时和平太阳时
时间的标准化
时区
国际日期分界线
世界时
日光节约时(夏令时)
第二章 月和年
天文学依据
阴历
阳历
太阳周
第三章 现代历法的史前史和历史
罗马共和国历
儒略的改革
从凯撒到格列高利十三世
采纳和拒绝新历
第四章 复活节
复活节的期限
早期的复活节周期
亚历山大的解决方案
维克托利乌斯和狄奥尼西
岛国的复活节
太阴历
改革的需要
格列高利历
天文的复活节
大不列颠
东正教会
固定的复活节
第五章 星期和季节
星期日字母
无功而返的改变
基于星期的年份
其他组合
季节
第六章 其他历法
犹太历
伊斯兰历
希腊历
高卢历
印度历
伊朗历
中国历
中美洲历法
第七章 年的标记
人名纪年
王权纪年
特定的周期
纪元
世界纪元
持久的王权纪年
道成肉身的年份
公元纪年的传播
“基督前”的日期计数
天文纪年
纪元的意识形态内涵
年的开始
混合的体系
按特征标示
儒略周期、儒略日
附录一
附录二
词表
媒体评论

  “思想的盛宴,痛快淋漓,短小精悍……流行的装帧……,真是再好不过了。” ——英国《泰晤士报》

  “精美的思想,简明的导读,来自牛津大学出版社的新概念。”  ——英国《卫报》

  “这一系列书通俗易懂,既不会令我们因无知而起羞愧之心,也不会令我们因之博大而生畏惧之意,值得赞许。”  ——《牛津时报》

前言
  前言 本书的题目可能让人产生一连串哲学或物理学上的问题:时间是否会有开始或终结;在涉及黑洞的问题时,时空规律是否不再适用;让时间倒流、改变过去究竟是否可能——有人以为有独家本领可以这样做,热衷于这种幻想,却忘记了要是真的改变了过去,他们的父母也许永远不会相遇。
这确实是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但是我更为关注的是时间的定义。公元268年前后,伟大的新柏拉图主义哲学家柏罗丁 评说道,尽管我们不断地谈论岁月和时间,似乎我们清楚地认识它们是什么,但当我们深入探讨之际,却感到迷惑不解。大约130年之后,圣奥古斯丁 又精辟地复述了这一点:“那么什么是时间?如果没有人问我,我知道;如果我试图解释它,我便茫然了。”
本书不敢僭越先哲;时间是否宇宙的第四维抑或是具体化的抽象概念,它是连续的还是量子化的,它能否独立于运动而存在并被测量,在“创世之前”或“大爆炸之前”这类说法中的“之前”究竟有没有意义,凡此种种问题统由他人回答。同一位圣奥古丁在面对上帝在创造世界之前做什么的问题时,虽然很不情愿,还是打趣地作了回答:“上帝正为提出这类刁钻难题的人准备地狱。”我不打算采取把实话说成玩笑这种方式。
我也不讨论时间的进程是直线的还是循环的。晚期希腊罗马的异教徒信奉时间轮回,好比一条蛇噬咬着自己的尾巴,犹太教和基督教则反对这种信仰,主张时间径直流逝;虽然并不仅仅是他们如此主张,但还是有些哲学家谈论时间的循环往复。这提出了一些概念问题,我将不予讨论;我只局限于论述日常语言中或街头巷尾谈论的时间,并将专注于正在和曾经采用的计量其进程的方法。
在英语中“时间”一词可以指大致确定的时段,例如说“短时间”,意思是不太长久,又例如说“法老时代”,则延续了大约3000年;它也可指“无限连续的持久”,正如《牛津英语词典》中的定义,一切事件在其中曾经发生、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这一概念,正是柏罗丁和圣奥古斯丁困惑的焦点,预示着抽象思维的更高能力;不仅人类学家报告说许多原始民族不具备这种时间概念,而且在被认为由“荷马” 所著、自公元前8至7世纪以来被希腊人看作其文化基础的史诗里,chrónos这个词也只表示一段时间的流逝,而不是我们所认知的时间概念。尽管这样,公元前6世纪初伟大的雅典立法者梭伦 已经有了这样的概念;他把时间拟人化为了法官:“在时间的法庭里。”从此以后,“无限连续的持久”这个概念在西方文明里相当流行,以至我们不可想象在任何发达的文化里会缺失这个概念;可是近来这一情况遭受争议,不论是《希伯来圣经》还是拉比著述都不曾体现这一概念。然而,在任何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社会里,即使人们还没有意识到时间本身作为客体的存在,他们也必需计量它。本书叙述如何计量时间的进程。
荷马已使用了年、月和日这些词;他提到一些辩论和诉讼,让我们认识到时间计量的一个重要背景,也就是说,即使在他的相对简单的社会里,某些案件也并非取决于某件事是否发生,而是取决于它是否在另外一件事之前已经发生。如果两个事件被同一些证人所目击,那么没有问题;如果不是这样,这两件事要能与第三个事件作对照,后者最好涉案两方和法官都知道,譬如当地豪门的一场婚礼。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事件,困难便接踵而至,除非案件中的事实能以社会所接受的时间计量方式确定下来发生的先后顺序。
为记录和协调人类的活动必须设计一个体系,把所发生事件与一个规则而可预测的、天然而反复出现的序列联系起来;由于这些体系是人为设计的,而且彼此部分或完全独立地演变,它们在许多细节上各不相同。然而变动的范围受制于自然界的客观事实,特别是地球的绕轴自转、月亮绕地球的公转和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正是这些构成了计量时间的最普遍单位,相应于日、月和年。
随着生活变得越来越繁复,对知识界提出了越来越复杂的要求,不仅要区分一年、一月、一日和一日里的更小时段(时间计量学),而且要在年份等这类时间单位间建立起相互关联(年代学)。后者包括比较不同文化为此目的而建立的各种体系,以便确定表面上类似的两种标示是否表示两个不同的事物,或者同一个事物隐藏在两个不同的名称之下。
时间计量与自然节律的符合程度常常与使用方便相冲突;有时候牺牲前者,例如在西方历法中对日这一时间单位的计量就往往是这样;有时候牺牲后者,例如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Gregory XIII)制定的罗马历更加精确,但也更加复杂。对比之下,年的标示忽略了自然节律,怎么做全按约定俗成;不过,它却太容易具象化了。在1961年的头几个月里,据说有一个电器制造商以一位家庭主妇“1961太太”的名义为他的产品做广告。正因为她是1961太太,她就应该拥有最新款的真空吸尘器和最新款的电冰箱。公司的销售额大增,但1961太太到1962年便销声匿迹了。
年在我们特定的历法中计量并按特定的纪元排序,使我们产生错觉,以为年具有一种现实性,足以超越制定它们的规约,1961太太正是这种错觉的牺牲品。其实在其他历法里,公历纪元的1961年甚至不能完整地包含在1年里:在一种印度纪元的历法里,它的头在1882年,尾在1883年,在另一种里则是2017年和2018年,在埃塞俄比亚历里是1953年和1954年,在犹太历里是5721年和5722年,在伊斯兰历里是1380年和1381年。
这样一种具象化还扩展到更大的单位。“六十年代”表示20世纪60年代,标志那政治反叛、文化翻新的整整十年的一个时期;19世纪90年代(在此期间奥斯卡·王尔德 被判有罪)被称为“肮脏的九十年代”,因为精英阶层对要装作接受中产阶级享有体面的社会地位感到极为不满。世纪也被贴上标签:“在15世纪宗教信仰日益成为个人的情感表现”、“18世纪的英国文学是用头脑而不是用心灵表现的”——就好像在说1401年或者1701年的第一天(不一定是1月1日,这一点我们将在第七章论述),旧的思想方法和情感就已被抛弃,如同抛弃1961太太的过时真空吸尘器一般。
约在公元110年末,当图拉真皇帝 告诫普林尼 说接受匿名控告不适合“我们的时代”之时,他极具针对性地指的是“我的统治”,即他实施统治的原则。与之相比,现代的记者和政治家告诉我们政府的某些做法(尽管不是图拉真所说的那个)在21世纪不可行,似乎日期是一种天然和法定的事实,其具象如此地不可移易。本书的目的之一是说明我们所应用的时间计量方法本质上是偶然的和任意的,以此揭穿它的具象化。
虽然本书的主题既非政治的,亦非宗教的,可是我将在方便时阐述选择历法以及接受或拒绝改革的政治和宗教含意(例如基督教世界采用格列高利历,伊朗采用Shah?nshahi纪元):甚至在1957年当印度政府推行一种新的世俗历法时,它除了用阴历年代替恒星年之外,不敢触动各种各样的宗教历法。我还将用一章的篇幅专门讨论一个宗教节日——基督教的复活节,不是由于它的宗教意义,而是由于它在历法上的复杂性。
然而,我的阐述只涉及历法本身,而不涉及它们的应用或意义;同样,尽管关于时间作为社会的产物和构建者,或者关于它之于人的感知——年轻人和老年人、男人和女人、白领和蓝领、工人和农民等等,有着许多内容可写,还是把这些留给更有资格的人去写吧。
专业术语当其不可避免时,我会在书末的词表里加以解释;然而,我要在这里说明,我偶尔会使用单词feria、quantième、lune和millésime等代替冗长的词语“星期中的日期”、“月份中的日期”、“阴历月份中的日期”、“年份数”。数字则用科学方法表示,不加千分号:一千是1000,一万是10000,万分之一是0.0001,十万分之一是0.00001。
本书保留了传统的缩写ad和bc,而不用ce和bce,这有两个理由:若采用后者会使得很容易区分的bc 1和1ad成为不易区分的1bce和1ce;此外,虽然该历元作为耶稣基督诞生日的日期几乎肯定是错误的,它还是保留着对这一事件的纪念意义,而且在同一年内没有具有世界意义的其他事件足以取代。尽管一种纯粹世俗的纪元可能会显得十分有吸引力,尤其是在全球化的时代,但不能因想将基督纪元世俗化而否认它的起源。
精彩书摘
  在大多数社会里,时间计量最基本的单位是地球自转的周期,通常被称作日。可惜,这个词及其在其他语言里的对应词是可作多种解释的:除去别的意义不谈,它既可指称与夜晚相反的光明时段(白昼),又可表示白昼和夜晚的结合体。在某些文化里,这两者的结合体被称作夜,譬如凯尔特和日尔曼民族就曾是这样——他们以在黑夜时偃息的周期来计量旅行或战役的持续时间。这一用法在英语词fortnight(两周)中保留了下来,它的意思是14夜(以前还使用sennight,意思是1周),而现在我们预订旅馆时也是这么用的。尽管如此,通行的词仍然是“日”。
公元238年,拉丁语作者岑索里努斯(Censorinus)在写作中用了“自然日”(dies naturalis)和“民用日”(dies civilis)两个词,相应地区分了“白昼”和“自转周期”两种意思;然而,到了7世纪,知识界认定真正的日是结合的整体。因此,后者被称为了“自然日”,白昼则被重新命名为“人工日”(dies artificialis);也正由于此,乔叟 在《律师的故事》引言中提到了太阳的“人工日”。“自然日”和“人工日”这两个术语在本书中采用的正是这样的意思。
原则上,自然日作为连续流逝的时间的一个部分,可以在任何时候开始。某些语言中对于24小时的周期有一个日常用词,而不问其起点(例如荷兰语的etmaal,俄语的sutki,瑞典语的dygn);这对于计量航海的持续时间特别有用,因为它不同于陆上旅行,不会在夜间中断。英语中没有相应的词,除了罕用的科学词汇nychthemeron;这是个希腊词,字面的意思是“夜晚——白昼”,使徒圣保罗在对科林斯人讲话时用了这个词:“一昼一夜在深海里”(《新约·哥林多后书》第11章25节 )。新版的英文《圣经》想要避免让人以为他的考验在日落时开始,改用了“24小时”。
一定要把起点不确定的自然日与民用日的意义作严格区分:民用日也是一种自然日,不过从一个由法律或习惯规定的特定点起计量。在现代西方,遵循古罗马人的做法,这个点是子夜,在中国也是如此;但是犹太人和穆斯林的日是从日落计量的,这和古希腊人和巴比伦人相同。基督教礼拜仪式日同样从日落开始(尽管子夜礼拜仪式是复活节和圣诞节的开端)。埃及人(然而不是在埃及的希腊人)从日出开始计量;本着同一精神,我们社会的大多数人在子夜后称下一个人工日为“明天”而不是“今天”。(在许多语言里,包括英语,意指“明天”的词与意指“早晨”的词有关,甚至就是同一个词,如西班牙语的ma?ana。)古代的翁布里亚人把正午作为一天的开始,在罗马人看来这简直荒谬。正午也是传统的天文日和航海日的开端,这样便于把一个夜晚的所有观测都归入一个日期;不过现代的天文学家和航海者已采用民用日。
精彩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