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第四版)pdf下载

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第四版)百度网盘pdf下载

作者:
简介: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第四版)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8-01
pdf下载价格:0.00¥

免费下载


书籍下载


内容介绍

内容简介
  《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第4版)/21世纪法学研究生参考书系列》是《刑事诉讼中的问题与主义》的姊妹篇。作为供法科研究生使用的教科书,《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第4版)/21世纪法学研究生参考书系列》回顾了20世纪初期中国刑事诉讼法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对当代刑事诉讼法学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反思,总结了刑事诉讼法学的主要理论范畴,对这一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第4版)/21世纪法学研究生参考书系列》对支撑现代刑事诉讼制度的三大理论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讨论了程序正义理论、程序性制裁理论以及刑事诉讼构造理论。本书结合新近出现的一些学术动态,讨论了刑事司法裁判的三种形态,总结了刑事辩护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论证了量刑程序的独立性,并以刑事和解的兴起为切入点,对刑事诉讼的私力合作模式进行了学术上的分析。
  《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第4版)/21世纪法学研究生参考书系列》倡导一种从经验到理论的研究方法,也就是从中国的法制改革和法制经验中提出概念,总结出制度形成的规律,并进行适当的理论概括和抽象。然后,尽可能地用自己的理论与中西方相关的主流理论进行学术上的对话。追求法学理论的创新,而不是简单地推动立法修改和司法改革,这是笔者的基本学术志趣。
作者简介
陈瑞华,男,1967年2月生于中国山东。目前系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4年获得中国法学会第四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 2010年获得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资格。


主要学术兴趣是刑事诉讼法、刑事证据法、司法制度和程序法理学。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政法论坛》、《中外法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独立出版学术专著十余部。其中代表作有:


《刑事审判原理论》(1997, 2003);


《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2000,2005,2011);


《看得见的正义》(2000);


《刑事诉讼中的问题与主义》(2010);


《程序性制裁理论》(2004 , 2010);


《法律人的思维方式》(2008);


《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2008,2010);


《论法学研究方法》(2009);


《比较刑事诉讼法》(2010);


《程序正义理论》(2010);


《量刑程序中的理论问题》(2010);


《刑事证据法学》(2012);


《刑事辩护的中国经验》(2012)。


目录
通过程序实现法治(第一版序言)
第三版序言
第一章 20世纪初期之中国刑事诉讼法学
一、现代刑事诉讼法学的产生
二、刑事诉讼法学的初步发展
三、结论
第二章 刑事诉讼法学的回顾与反思
一、研究方法
二、理论体系
三、两种法律传统的冲突
四、制度成长的逻辑
五、证据法研究的困境
第三章 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范畴
一、刑事诉讼法学基本范畴研究的回顾
二、刑事诉讼价值
三、刑事诉讼目的
四、刑事诉讼构造
五、刑事诉讼阶段
六、刑事诉讼法律关系
七、刑事诉讼主体
八、刑事诉讼职能
九、刑事诉讼客体
十、刑事诉讼行为
十一、结论
第四章 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方法问题
一、引言
二、从对策到解释
三、基本的问题意识
四、实证方法的引入
五、法学学科的交叉研究
六、法律的生命有机体理论
第五章 法律程序构建的基本逻辑
一、引言
二、法律程序构建的理念基础
三、刑事诉讼构造的诉讼化
四、刑事诉讼中的权利救济机制
五、法律程序生成的经验基础
六、法律程序生成的宪法根基
第六章 程序正义理论
一、程序与程序的正当性
二、程序正义观念的起源
三、纯粹的程序正义:罗尔斯的分析
四、程序正义与当代的程序价值理论
五、研究程序正义问题的必要性
六、程序正义价值的独立性
七、程序正义与其他正义形态的关系
八、程序正义的基本构成要素
九、为什么要坚持程序正义
十、程序正义的限度
第七章 程序性制裁理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程序性制裁的基本模式
三、宣告无效——程序法的独特制裁方式
四、为什么要选择宣告无效的制裁方式
五、程序性制裁的局限性
六、程序性制裁的未来
七、程序性制裁理论的体系
第八章 刑事诉讼纵向构造理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以司法裁判为中心”的诉讼构造
三、“流水作业”的诉讼构造
四、“流水作业”构造的负面后果
五、可预期的诉讼构造改革
第九章 刑事审判前程序之整体构造
一、引言
二、刑事审判前程序之简要比较
三、中国刑事审判前程序的构造
四、中国刑事侦查程序的构造
五、中国审判前程序的主要问题
六、走向一体化的审判前程序
第十章 刑事司法裁判的三种形态
一、引言
二、定罪裁判
三、量刑裁判
四、程序性裁判
五、三大裁判形态的制度影响
第十一章 刑事辩护的几个理论问题
一、引言
二、刑事辩护的双重意义
三、程序性辩护和量刑辩护的兴起
四、辩护权的诉权性质
五、辩护权的权利主体
六、结论
第十二章 量刑程序的独立性——一种以量刑控制为中心的程序理论
一、引言
二、量刑信息与定罪信息的不一致性
三、诉权对量刑裁判权的制约
四、公诉权内涵的必要延伸
五、作为独立辩护形态的量刑辩护
六、被害人对量刑过程的参与
七、量刑程序中的证据规则
八、结论
第十三章 刑事诉讼的私力合作模式
一、引言
二、刑事和解制度的三种模式
三、刑事和解的现实利益基础
四、刑事和解对传统刑事诉讼理论的挑战
五、一种新的合作性司法哲学
参考文献
索引
精彩书摘
  与其他部门法学科一样,现代刑事诉讼法学的产生导源于清朝末期的“改制”和由此导致的大规模修律运动。1902年,清廷“著派沈家本、伍廷芳,将一切现行律例,按照交涉情形,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注:《清德宗实录》,卷四九八。)。次年,修订法律馆奉旨建立,沈家本、伍廷芳被任命为修订法律大臣。从此,清末的修律运动在沈家本等人的主持下正式展开。沈家本以及当时一些开明人士认为,外国之所以富强,中国之所以遭受列强欺凌,主要是因为外国“事事皆有政治法律也”,因此必须“取人之长以补吾之短”,学习并采纳西方国家之“善法”,引进西方先进的政治法律制度。而“欲明西法之宗旨,必研究西人之学,尤必翻译西人之书”。他以修订法律馆为基地,组织翻译西方各国政治法律著作和各国当时施行的法典,介绍西方各国的政治法律制度,开办京师法律学堂,组织北京法学会,聘请法律专业教员,组织编写法学各科教材,出版法学专业杂志,培养法律人才,开展法学研究。可以说,是晚清政府以变法图存为直接目的而进行的修律运动,间接催生了中国的现代法律科学,从而导致现代刑事诉讼法学的产生。
  在沈家本的主持下,修订法律馆翻译了日、美、德、法、俄、比等十余个国家的数十部法律和法学著作,其中有关刑事诉讼方面的法律和著作主要有:《日本刑事诉讼法》、《日本改正刑事诉讼法》、《普鲁士司法制度》、《美国刑事诉讼法》(未完成)、《法国刑事诉讼法》(未完成)、《日本刑事诉讼法论》等。(注:参见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444~446页,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这些翻译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诉讼法典《刑事民事诉讼法》以及后来的《刑事诉讼律草案》的快速制定。需要指出的是,沈家本等人在主持修律活动过程中对日本的政治法律制度产生了特殊的浓厚兴趣,并以日本刑事诉讼法为其制定中国刑事诉讼法律的主要参考,这使得当时对日本刑事诉讼法律和法学著作的翻译工作受到极大的重视。
  除了修订法律馆对日本和西方刑事诉讼法律和法学著作的翻译介绍以外,当时国内出版界也翻译并出版了一些日本刑事诉讼法学的著作。如法学编译会组织翻译了日本法学士谷野格所著的《刑事诉讼法》(1907年印行),陈时夏翻译了日本学者松室致的《刑事诉讼法论》(商务印书馆1910年版),一些留日学生在日本东京通过整理、编辑日本法学家在课堂上的讲授内容,出版了一套《法政粹编》,其中的第九卷为萧仲祁编写的《刑事诉讼法》。与此同时,一些政法类的刊物也翻译并刊登了日本学者有关刑事诉讼法学方面的论文。如1906年创刊的《北洋法政学报》在其第50册至第66册连续刊载了日本学者石光三郎著的《日本刑事诉讼法法理》(吴兴让、邓汝辑译)一文。如果说翻译外国刑事诉讼法律和法学著作对中国现代刑事诉讼法学的产生只起到间接的推动作用的话,那么,刑事诉讼法课程在当时高等学堂的开设,则直接促使并标志着现代刑事诉讼法学在中国的产生。
  早在1904年(光绪二十九年),清政府就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在其中的“学务纲要”一章中阐述了学习法律科目的重要性:“学堂内讲习政法之课程,乃是中西兼考,择善而从;于中国有益者采之,与中国不相宜者置之。”(注:薛铨曾:《我国大学法学课程之演进》,载《中华法学杂志》,1944年第3卷第8号。)当时的高等学堂章程明确列有法学一科所要学习的科目,共有“主课”(即主要的必修专门科目)11门,其中第八门即为“各国刑法及刑事诉讼法”。1906年,学制为三年的京师法律学堂开学,在沈家本亲自制定的法律学堂章程中,刑事诉讼法被列为第二和第三学年的主要课程。(注:参见《大清光绪新法令•修订法律大臣订定法律学堂章程》。)刑事诉讼法课程在高等学堂的设立,意味着现代刑事诉讼法学作为一门独立法律学科在中国的产生。
  由于缺乏史料,我们无法对当时京师法律学堂所设的刑事诉讼法课程的具体讲授内容有太多的了解。熊元翰编写的《刑事诉讼法》(北京安徽法学社1911年版,法律丛书第13册)一书,在封面上题为“京师学堂笔记”。该书分绪论、诉讼本体、诉讼客体、诉讼行为以及裁判之执行等五编,至于各编的具体内容,现在则不得而知。但是,从同一时期出版的刑事诉讼法著作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出当时的刑事诉讼法讲义大多是按照日本学者的讲课笔记或有关著述编写而成的。例如,张一鹏编的《刑事诉讼法》(天津丙午社1907年版,法政讲义第九种第一集第11册),即作者根据其在日本听学者讲授刑事诉讼法课程时所作的笔记以及其他日本学者的著述修订而成的。该书分总论、裁判所及诉讼当事者、通常诉讼手续、特别诉讼手续、裁判之执行复权特赦及刑之犹豫执行五编,书中着重论述当时日本的刑事诉讼程序及其立法依据,并间接介绍西欧国家尤其是德国刑事诉讼法学的理论。邹麟书等人编译的《刑事诉讼法》(湖北法政编辑社1906年印行,法政丛编第十种),则根据日本大审院判事板苍松太郎讲堂口授的内容以及日本学者丰岛直通等人的讲义直接编写而成。这种通过模仿当时日本学者通行的体例,并以日本刑事诉讼法为根据编写刑事诉讼法讲义的做法持续了较长一段时间,直到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第一部刑事诉讼法学著作——夏勤的《刑事诉讼法要论》出版时为止。
  在研究产生时期的中国刑事诉讼法学时,我们不能不重点提及沈家本的刑事诉讼法学思想和理论。本来,从沈家本留下的大量著述文献来看,说他是一位法律史学家更为合适。(注:沈家本的著作中有大量的关于中国法律史的论述,其《历代刑法考》一书更是研究中国法律史的总结性著作。)但是在担任修订法律大臣尤其是在制定《刑事民事诉讼法》及《刑事诉讼律草案》过程中,他对于刑事诉讼法的作用以及采纳西方刑事诉讼原则和制度的理由问题,有过十分精辟和深邃的论述和见解,足以表明他的刑事诉讼法学思想之博大精深。
  在《刑事民事诉讼法》起草完毕而奏请清廷审批的一份奏折中,沈家本对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作出了深刻的论述:“法律一道,因地制宜,大致以刑法为体,以刑事诉讼法为用;体不全无以标立法之宗旨,用不备无以收行法之实功,二者相因,不容偏废。”(注:《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等奏进呈诉讼法拟请先行试办折》(《大清光绪新法令》第19册)。转引自李贵连:《沈家本与中国法律现代化》,149页,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姑且不论沈家本将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关系概括为“体”和“用”的关系是否完全妥当,仅就他对刑事诉讼法重要作用的明确认识而言,可以说在中国是前无古人,开创了国内法学史上的先河。
  在这份奏折中,沈家本着重对设立陪审员和律师制度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他认为,为了实施国家的刑法,以“保良善而警凶顽”,必须设立陪审员,使之参与对案件的审判,因为“司法者一人,知识有限,未易周知,宜赖众人为之听察,斯真伪易明”;同时,“若不肖刑官,或有贿纵曲庇,任情判断及舞文诬陷等弊,尤宜纠察其是非”。他倡导建立律师制度,认为“盖人因讼对簿公庭,惶悚之下,言辞每多失措,故用律师代理一切质问、对诘、复问各事宜”;他建议设立法律援助制度,认为“每遇重大案件,即由国家拨予律师,贫民或由救助会派律师代伸权利,不取报酬补助,于公私之交,实非浅鲜”。
  而在《刑事诉讼律草案》完成进呈清廷的奏折中,沈家本进一步阐明了刑事诉讼法律的重要性:“查诸律中,以刑事诉讼律尤为切要。西人有言曰:‘刑律不善不足以害良民,刑事诉讼律不备,即良民亦罹其害。’盖刑律为体,而刑诉为用,二者相为维系,故不容偏废也。”(注:《大清刑事诉讼律草案》(修订法律馆印本)。)这份法律草案是在日本法学家冈田朝太郎协助下以日本1890年刑事诉讼法为蓝本制定的,沈家本在奏折中借鉴日本刑事诉讼法学通行的理论,对草案的“修订大旨”作出了全面的论证,并且对草案的条文从学理上逐一进行了解释。这些论证和解释尽管主要意在向清廷交代立法的理由和根据,但其内容却包含了现代刑事诉讼法学的许多思想和理论,奏折本身也完全可以视为一部刑事诉讼法学理论著作。如果与后来的刑事诉讼法学著作相对照的话,这份奏折论证的“修订大旨”的大部分内容均可以视为对各国通行的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解释。
  在这份奏折中,沈家本首先将刑事诉讼的程式分为纠问式和告劾式两种,认为纠问式程序是指“以审判官为诉讼主体,凡案件不必待人告诉,即由审判官亲自诉追,亲自审判,所谓不告亦理是也”。而告劾式程序则是指“以当事人为诉讼主体,凡诉追由当事人行之,所谓不告不理是也”。根据世界各国的通例,刑事诉讼应当抛弃昔日采用的“纠问程式”,而改采“告劾程式”,因为后者可以保证“审判官超然屹立于原告、被告之外,权衡两至,以听其成,最为得情法之平”。他论证了建立公诉制度的必要性,认为“犯罪行为与私法之不法行为有别:不法行为不过害及私人之私益,而犯罪行为无不害国家之公安”,而“公诉即实行刑罚权,以维持国家之公安者也,非如私诉之仅为私人而设”,因此,“提起之权应专属于代表国家之检察官”。
  沈家本认为,为了达到“摘发真实”的目的,必须确立三项基本的诉讼原则:一是“自由心证”,即证据之证明力不由法律所预定,而“宜悉凭审判官自由取舍”,以防“事实皆凭推测,真实反为所蔽”;二是“直接审理”,即“凡该案关系之人与物,必行直接讯问调查,不凭他人申报之言辞及文书,辄与断定”;三是“言辞辩论”,即“于原被两造之言辞辩论而折衷听断,自经辩论之后,于被告之一造亦可察言观色,以验其情之真伪”。
  既然刑事诉讼应采纳“告劾程式”,那么“原被待遇同等”就是必须采取的一项诉讼原则。沈家本认为,这种待遇同等“非地位相同,指诉讼中关于攻击防御俾以同等便利而言”。因为提起公诉的检察官一般精通法律,而被告人如果没有任何学识和经验,就很难与其势均力敌。“故特许被告人用辩护人、辅佐人并为收集证据,与以最终辩论之权”,以便对两造的攻击防御能力予以平衡。
  沈家本极为推崇“审判公开”原则,认为它是“宪政国之第一要件”,因为“公开法庭,许无关系之人旁听,具瞻所在,直道自彰”,并可以杜绝司法官员营私舞弊等弊端。另外,他还对“当事人无处分权”、“干涉主义”等原则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对于实行三审终审制的理由进行了阐述。(注:参见《大清刑事诉讼律草案》(修订法律馆印本)。)
  《刑事诉讼律草案》尽管由于清王朝的迅速覆灭而没有得到施行,但它为后来成立的民国政府所援用。沈家本对上述各国通行的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论述,自然成为人们了解和掌握这部法律立法精神和宗旨的必读文字。这些论述尽管是从日本刑事诉讼法学理论中借鉴而来的,但它是中国法学家在对现代刑事诉讼法律核心内容作出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第一次就刑事诉讼基本原则作出的阐释。20年代至40年代的中国刑事诉讼法学著作在刑事诉讼原则或主义问题上,大体上都沿用了沈家本的有关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