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时间(套装全3册)(人文与社会译丛)pdf下载

技术与时间(套装全3册)(人文与社会译丛)百度网盘pdf下载

作者:
简介:技术与时间(套装全3册)(人文与社会译丛)
出版社:江苏译林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9-11-05
pdf下载价格:0.00¥

免费下载


书籍下载


内容介绍

内容简介
  《技术与时间1.艾比米修斯的过失》是法国当今著名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的重要论著《技术与时间》的第一卷。作者在书中,综合以西蒙栋、吉尔和勒鲁瓦-古兰等学者的技术进化理论和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生存现象学理论,从人类固有的“缺陷存在”和“代具性”这两个品质出发,通过阐释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和爱比米修斯兄弟的故事,对技术与时间在人类本性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行重新讨论,从而建立技术与时间二者和人的本性之间新的关系。
  《技术与时间2.迷失方向》是贝尔纳·斯蒂格勒的论著《技术与时间》的第二卷。作者在书中从现代技术发展的角度,对人类之本提出了新的见解。对于“谁”逐渐被“什么”代管,人类原有的特定记忆、种族记忆及个体记忆逐渐被新生的机器记忆所取代的社会现状,进行了深刻反思。
  《技术与时间:3.电影的时间与存在之痛的问题》是贝尔纳·斯蒂格勒的论著《技术与时间》的第三卷,描述了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视听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的广义上的“存在”所造成的重大负面影响,被认为是20世纪末法国哲学界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
目录
总目录
技术与时间1:爱比米修斯的过失
前言
导论
第一部分 人的发明
引论
第一章 技术进化论
1.一般历史与技术史
2.技术体系
3.技术体系及其与经济、社会体系的关系
4.技术体系的极限
5.发明过程中的理性和决定论
6.发明和革新
7.工业投资:技术体系、经济体系和国家机器的联合进化
8.持续革新:技术和科学的新型关系
9.技术的普遍性
10.人与物质的耦合
11.趋势和事件
12.种族差异和技术分化
13.作为根源的地理因素和作为“一体化进程”的种族特性
14.技术动力的内在环境和外在环境
15.趋势的两个方面
16.技术环境作为冲淡内在环境的因素
17.进化的持续性
18.工业技术的进化必然要求放弃技术理论中的人类学假设
19.机械学:关于工业物体具体化过程的科学
20.作为运行物质的工业物体的遗传学
21.技术在工业社会变迁中的主导地位
22.技术物体发展的不可预测性
23.工业物体的突变、系谱和自然发展
24.超前是组合环境产生的条件
第二章 技术学和人类学
1.作为时间问题提出的技术问题的悖论
2.技术(给我们带来)的问题
3.人成为宇宙秩序及其自我毁灭的力量
4.技术的问题就是干预的问题:无度和尺度、天体秩序和灾乱
5.技术学
6.人类学
7.从《美诺篇》到《斐德罗斯篇》直至卢梭:“形而上学”
8.卢梭和人类学
9.平等、力量和差异
10.起源的不确实性、自然之声(“分辨”的含义)以及加勒比人的回忆
11.思维先于创造
12.脚和手
13.一切现成在手
14.集一切于自身
15.第二起源
16.偏离的内部:可能性
17.差异就是理性,理性就是死亡,死亡就是死亡的超前
18.“跨越一个如此巨大的间隔”
19.再论第二起源
第三章 谁?什么?人的发明
1.人的相关差异(différance)
2.一切从脚开始
3.领先和落后
4.骨骼、工具和大脑
5.“技术意识”与超前
6.技术差异化的双重起源
7.器具助产术
8.三论第二起源
9.近人类的语言
10.裂变的记忆
11.特有语言差异的无差异性
12.已经在此、相关差异、后种系生成
13.“谁”和“什么”
第二部分 爱比米修斯的过失
引论
第一章 普罗米修斯的肝脏
1.遗忘者的遗忘
2.死亡学:手下一无所有
3.在自身之外
4.出生和不确定性
5.爱比米修斯:孤僻者
6.“无共同体者的共同体”
7.肝脏
第二章 已经在此
1.器具条件
2.后理念:传统
3.知识的同一性和现成在手的“什么”的分量
4.持久地固定当即
5.程序与不确实
6.知识和退避
7.时钟:无未来一代的实时
8.固定和确定
9.个体化
10.存在的历史的延迟时间
11.存在的代价
第三章 “什么”的解脱
1.日常性的分析:作为从“什么”的解脱(第一篇)
1.1.“谁”与“什么”的相关差异
1.2.“谁”与“什么”在日常性中的混同以及作为期待的在世存在的烦忙
1.3.手作为“谁”对“什么”系统的(理解)把握
1.4.胡塞尔的回忆概念和作为指引的“什么”的系统
1.5.海德格尔的去远358化的遗忘
1.6.“谁”的程序的中性(neutralité)
1.7.作为“图像意识”的工具
1.8.特有语言自身之外的特有的(无)忧和死亡的文章
2.过失性存在的结构:作为对“什么”的介入(第二篇)
2.1.缺陷性存在:作为可能中断一切程序的程序化
2.2.手的手段和“什么”的无限性
2.3.作为唤回的重复以及非我的发明
2.4.器具和科学之手
3.历史性的历史构造问题以及历史性作为“什么”的新面目(第二篇的最后两章)
3.1.世界历史的“什么”的第二性
3.2.世界历史之物的平俗化:第三回忆的遗忘
3.3.附加物的精确性和收复
3.4.精确性和可能性
中法概念性词汇对照表
法中人名对照表
译后记
注释
技术与时间2:迷失方向
前言
第一章 拼写文字的时代
1.拼写、确正与照相
2.照片的确凿性衔接过去与现实
3.作为照片的曾经在此的衔接
4.历史与自爱
5.可见的时钟、延迟的镜子和客观的忧伤
6.不可名状
7.精确性、不确凿性与相关差异
8.《会面》,一切运动的不动的动力
9.无人依托的过去的形象
10.厄科与那喀索斯
11.潘朵拉,镀镜和矫形的无知功能
12.存在的代价、思维的奔忙、基督学及结晶学
13.西方的事故或补余的悖论
14.技术的思维及与未来的关系
15.确正与真理
16.拼写的意向性
17.确正,可重新活化与不可重新活化的条件
18.拼写、共同体化及社会群体
19.第三记忆,超越滞留
20.原始史时期的过渡
21.天才与奇迹
22.诞生、孕育与科学
23.辅助记忆的必要性
24.论背景
25.拼写文字的准则与存在的历史
26.当今
第二章 迷惑的生成
1.滞留有限性及“什么”的动力
2.种族进化、记忆载体及程序文字
3.时代与程序
4.作为二次中断重复的选择:文码、同一性及差异性
5.“什么是在思维中定向?”——在已经在此中定向
6.程序与美学
7.风格的标志与不确实性程序
8.对时空的钟爱、技术趋势及节律
9.速度、程序及节律
10.居住环境、技术趋势和非共同体化
11.从神话文字到确正文字,速度与思维
12.新的偏差
第三章 记忆的工业化
1.滞留有限性的工业综合
2.信息系统
3.信息网络
4.网络、权力与知识
5.信息与文字
6.模拟——数字仪器
7.事件化
8.“实时”、事件与历史
9.实时与政治
10.载体、复制、处理及存档
11.非共同体化
12.信息与知识
13.速度、紧迫性及风险
14.记忆与政治
15.生物综合,做就是说
16.“认识”科学
17.相关差异同一性的问题:谁编程什么?
第四章 时间物体和滞留有限性
1.意向性、图像意识和“认识”有限性
2.《内在时间意识的现象学讲座》源于《逻辑研究》
3.时间物体的现象学分析和向内在时间意识过渡的内在性的发现
4.原初联想、助产术与爱比米修斯原则
5.流体力学和流程动力学,声音个体化及空间比喻
6.过渡、漩涡与调转方向
7.遗产
8.图灵机器关联物的回声
9.可见的时钟之时刻
10.图像意识、记忆丧失及重新开始的自由
11.重新建构、留声机这种模拟的时间物体的指向和脚
12.事件化,滞留切实的出错可能性
13.脆弱与回溯,作为“我们”的“谁”的延迟可能性
14.流程的剪接
15.历史、期待的回溯性及延迟的时间
16.体验流的初级记忆与第二记忆的统一性和非体验的第三记忆的曾经存在
17.现象学的困境
18.《几何学起源》之几何的爱比米修斯原则
19.技术的相关差异
20.程序工业的时间物体
中法概念性词汇对照表
中法人名对照表
译后记
注释
技术与时间3:电影的时间与存在之痛的问题
献给
文前
告读者
引言
第一章 电影的时间
1.故事欲
2.烦恼
3.电影的两大根本原则
4.“电影幻觉”的意识
5.“库里肖夫效应”
6.遴选、准则与记录
7.录音的启示
8.再论《访谈录》
9.《美国,美国》
10.重复与无意识
11.《四点整》里的前摄
12.《蚀》
13.他者的时间
14.电视
第二章 意识犹如电影
1.精神灾难
2.从客体图像到先验想象力
3.好莱坞,工业图型法之都
4.胡塞尔、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共同关注的领域以及意识的政治经济学
5.《纯粹理性批判》中的“三重综合”
6.康德的混淆
7.认定的综合,即可再现性意识流的统一
8.“面对全体读者群”的康德意识的两个版本
9.作为投映的质料的“自我”及其位置
10.“图像”与“图型”:作为“内感官与外感官共时化的能力”的知性
11.作为“第三持留的一般系统”的意识的位置以及思维的活动
12.谬误推理以及意识流中的不相符性本章概要以及“接受”的问题
13.闪回:活跃了胡塞尔的电影
14.统觉的基础
15.“流”的共时化与意识市场的构成,兼论“降解体系”
16.新的前摄过程的悖论以及欲望的崩溃
17.思想的未来
第三章 “我”和“我们”:美国的接受政策
1.“外在化过程”与思想的地缘政策
2.皮埃尔·布尔迪厄谈电视
3.“大都市”接受:“我们”得以统一的条件
4.现代性:“接受”的组织
5.“我”和“我们”“存在之痛”问题的出现
6.特例与失望
7.“我曾有一个梦想”美国的“接受”政策,1912年
8.电视全球直播1969年7月21日的圣体礼
9.令人惊叹的人所具有的可怕的脆弱性
10.“接受”与发明,一个一切皆有可能的国度1866—1776—1915
11.“广播电视”时代的时程区划和方位区划1998年7月12日
12.“巨流”与媒体节目表
13.1997年的转折:文化超工业化的时代从发射机到服务器
第四章 我们的教学机构的动荡
1.全球记忆术体系
2.领土和地理信息的数字化复制
3.传输工业与教育系统
(1)意识和载体:回顾与发展
4.传输工业与教育系统
(2)导向和持留
5.传输工业与教育系统
(3)知识的分解和对“非知识的知识”的否认
第五章 进行区别
1.“在世界之中存在”的空间性和一个“完全被忽视的”现象
2.教育的“存在论”意义
3.无科学:对此前部分的概述与再阐释
4.在沙漠中“进行”区别
5.作为“发明”的差异
6.演变、未来与无差异
7.现实性与可能性:从康德到海德格尔
8.康德通过“进行区别所依据的主观原则”所要达到的目标,“相信”的必要性
第六章 技术科学与复制
1.从现实到可能:技术科学的震撼
2.在技术科学的诸多可能性之黑暗中确定方向
3.批判哲学中的实践
4.批判主义:对“发明”的否定
5.我们想要什么?当今“进行区别所依据的主观原则”
6.从可能性到现实性:“技术科学—虚构”的行事性
7.最不形而上的人民
8.诸持留机制的聚合:该聚合已拓展到生物
9.超工业化、超可复制性、普遍化了的行事性
10.可能性事物的物理学
11.“接受”在遗产方面的各种新条件
12.复制的权力
附录1 中法概念性词汇对照表(按汉译词音序排列)
附录2 中法专有名词对照表(按汉译词音序排列)
译后记
注释
文后
前言
  前言
  本书探讨的对象是技术,它被理解为代表着一切即将来临的可能性和未来的可能性之前景。
  十年前,当我构思最初的轮廓时,这个问题还显得是次要的。如今,它贯穿所有的研究,其范围之广,无所不及。虽然这个问题提出的工作极富刺激性,而且也引起了人们的关切,但是其紧迫感才刚刚开始被意识到。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在经过了一段不可避免的沉闷和可怕的焦虑之后被提了出来,坚韧和艰难使它更富于趣味。在此,我要把这个问题的艰巨性及其必然性正告读者:哲学自古至今把技术遗弃在思维对象之外。技术即是无思。
  由技术的强大动力在我们时代的舞台上造成的巨变引来了一系列的反应。无论这些反应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或是媒体化的,无论它们是“肤浅的”还是深思熟虑的,都必须给以超越。现时代已被卷入了一种沉闷的决策(危机)过程的漩涡,这个过程的机制和趋势尚晦暗不清,必须经过艰巨的努力才能使之变得可以理解。这种努力既要求回忆过去,同样也要求注重当前发生的事物的复杂性。本书所阐发的观点仅仅是一个尝试,它与其说是结论,不如说是探索:探索(用手实现的探索)正是这种反思的对象本身。
  即将来临的不可能性从未像今天这样迫近,以至于时间的激流在它本应敞开未来的明晰性的时候,却变得更加自相矛盾了。一种根本的立场和观点的转变势在必行,它越是不可避免,就越会遭遇抵抗。积怨和否弃既代表着顽固势力同时也标志着它的瓦解,这一点早在一个世纪之前就被尼采和弗洛伊德置于他们的沉思中心。他们的思想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获得多方面的印证。读者因而会察觉,这些在本书中几乎没有被引用的作者,实际上处在我试图展开的视线的焦点。
精彩书摘
  我们在此又一次遇到了连续性的论点,它使人联想到莱布尼茨的单子知觉概念,上述关于引用的论述对于发明同样有效。在技术体系的进化过程中,一定存在着“灾变”效应,它使技术从一个体系转化到另一个体系(或者用西蒙栋的话说:从一个具体化阶段转向另一个具体化阶段)。但这并不和连续性的观点矛盾,因为连续性是指:进化的动力是体系化的,因而也是持续的,正如莱布尼茨的观点一样,任何一个(由引用或发明引起的)转变的结果都对未来产生影响,并扩展其效应,当然这些效应的具体化的时刻会骤然而至,并且会引起技术环境、乃至整个内在环境的剧烈的重新组合。剧烈不等于断裂,它在此是指迅速,所以还是回到速度的问题。
  速度的问题属于转变的逻辑问题,这是由内在环境及其包含的技术环境和技术群所决定的。从根本上说,引用的可能性总是首先来自内在环境本身,并且,它必须被作为对一般外在环境的冲击的反作用来对待。正如一定的地理环境造成一定的岩石层,引用确切地说不能被当作一种文化的影响,而应当被当作一种来自外在环境的现象。对于这个外在环境,内在环境依据技术环境提供的渗透性赋予其技术趋势。比如石头若不是从内在环境中获得趋势就不会自动筑立成墙,同样,文化影响永远不会对一个自身不作任何努力的内在环境起作用。因为,只有这些努力才能使外在影响或是在潜移默化中、或是在某个危机到来时丰富内在环境和技术群。把引用当作发明的现象对待,或相反把发明当作引用的现象对待,这实际上就是把外来的影响和发明当作外在环境影响的一般现象来对待,而这种外来环境是由其他群体的技术因素和自然因素构成的。
  当各种族群之间的联络发达到它们之间可以不受时间和距离的限制频繁交往的地步时,外在环境又会随着现代技术发生什么变化呢?当“自然”的地理环境被人类——即技术——开发殆尽,原始意义上的外在环境不复存在,内在和外在环境之间的主要关系都由技术体系为媒介来实现,从而在技术之外再无被遗忘的“自然”角落,在这种情形下,又会产生什么现象呢?试问:在这样的条件下,世界化的技术体系是否形成一个氛围,其中内在和外在环境的区分由于它们之间关系的改变而成了问题?技术群是否从此由古老的种族群的残余中彻底地解脱出来?
  对于上述疑问,勒鲁瓦-古兰在一九四五年以前曾作出否定的回答;但是在一九六五年之后,他的观点发生了转变,并提出了超级种族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