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观:国家图书馆第十四届“文津图书奖”获奖作品pdf下载

我的世界观:国家图书馆第十四届“文津图书奖”获奖作品百度网盘pdf下载

作者:
简介:我的世界观:国家图书馆第十四届“文津图书奖”获奖作品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8-11-01
pdf下载价格:0.00¥

免费下载


书籍下载


内容介绍

编辑推荐
  我的世界观
内容简介
  我从未试图在任何场合取悦别人。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不仅是天才和伟大的科学家,还是思想家和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他不受羁绊的独立人格,以及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的独特方式使他思想深刻、见解独到。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著名的科学家之一。他对物质结构、空间、时间以及引力性质的研究,彻底改变了这个世界,对人类思想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爱因斯坦不是一位仅专心自己专业领域,深居象牙塔的科学家,更是一位对人的天性了如指掌,对人间疾苦充满同情,为社会的各种不公正进行斗争的行动家。 除了科学论文外,爱因斯坦发表了大量有关世界观、人生观和科学观方面的文章,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友谊、犹太人、纳粹德国等诸多方面。本书以影响较大的1953年德文版《我的世界观》为底本,收录了《观念与见解》《爱因斯坦晚年文集》里的及散落别处的相关文章,编译出一个独有的《我的世界观》中文版。其中有20多篇珍贵文章此前从未翻译成中文出版过。 爱因斯坦表达了自己对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科学家的看法。读者通过爱因斯坦的双眼,回到他生活的那个年代,回溯20世纪初科学发展进程。居里夫人、洛伦兹、玻尔、朗之万……这些科学家在当时环境下面临的压力,他们的抗争与奋斗;看到爱因斯坦讲述自己的成长和奋斗,他作为一个犹太人的责任与思考,观点与态度;以及爱因斯坦的科学研究之路。通过这本书,人们将会对爱因斯坦产生更加完整的认知。他不仅是天才和伟大的科学家,还是思想家和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他不受羁绊的独立人格,以及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的独特方式使他思想深刻、见解独到。 通过《我的世界观》我们将走近伟大的灵魂,认识一位诙谐幽默,充满个性的爱因斯坦。
作者简介
  [美]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著 1879年3月14日出生于德意志帝国符腾堡王国乌尔姆市,1955年4月18日在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去世,被认为是科学史上最重要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他对物质结构、空间和时间以及引力性质的研究,彻底改变了牛顿时代以来人们的世界观。他最为人知的是其质能等价公式E=mc2(被称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方程”)。因“对理论物理学的贡献,尤其是他发现了光电效应的规律”而获得192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爱因斯坦发表了300多篇科学论文以及150多篇非科学论文,留下了3万多封信件。他的智力成就和独创性使得“爱因斯坦”成为“天才”的代名词。爱因斯坦利用自己非凡的社会名望,致力于国际理解与和平。他称自己为和平主义者、社会主义者和犹太复国主义者。 方在庆 编译 1963年生,湖北天门人。1979年就读于吉林大学物理学系,1991年获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0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自2002年起,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尤其关注爱因斯坦、德国的科学与现代化。曾先后任教于浙江大学、清华大学,担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杰出访问学者”,德国慕尼黑大学埃里克·弗格林教席(Eric-Voegelin-Professur,C3)以及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客座教授等。发表论文40多篇,出版论著和译作多本。
目录
插图
代序 爱因斯坦:机遇与眼光
编译前言 他从未试图在任何场合取悦别人
第一部 我的世界观
我未来的计划
我从未试图在任何场合取悦别人
我的世界观
论生命的意义
一个人的真正价值
论财富
共同体与个人
国家与个人良知
善与恶
宗教与科学
科学研究的宗教情怀
科学与宗教
宗教与科学势不两立吗?
对宗教问题的回答
失去的天堂
伦理文化的必要性
法西斯主义与科学——给罗马的罗科部长的一封信
论自由
在“罗德与泰勒奖”颁奖礼上的致辞
人权
论学术自由——关于“贡贝耳事件”
现代宗教裁判法
培养独立思考的教育
教育与教育工作者
教育与世界和平
论教育
论古典文学
给日本小学生的信
教师与学生——对一群儿童的讲话
达沃斯的大学课程
在H.A.洛伦兹墓前的讲话
H.A.洛伦兹在国际合作事业中的活动
创造者H.A.洛伦兹及其为人
提名尼尔斯·玻尔为物理学通讯院士的信
评沃尔夫冈·泡利的《相对论》
推荐保罗·赫兹
约瑟夫·波普尔—林克尤斯
祝贺阿诺尔德·柏林内尔70岁生日
祝贺萧伯纳
在哥白尼逝世41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悼念瓦尔特·拉特瑙
悼念玛丽·居里
悼念马克斯·普朗克
向莫里斯·拉斐尔·科恩致敬
悼念保罗·朗之万
悼念瓦尔特·能斯特
悼念保罗·埃伦费斯特
圣雄甘地
悼念卡尔·冯·奥西茨基
放在时间胶囊中的一封信
伯特兰·罗素与哲学思考
罗素《政治理想》德文版序
数学家的推理过程
采访者
恭贺一位批评家
我对美国的第一印象
闲谈我对日本的印象
《爱因斯坦科学论文集》日文版序言
对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手稿的意见
妇女与战争
对美国妇女的答复
第二部 追求和平
和平
消除战争威胁
和平主义问题
在学生裁军会议上的讲话
论义务兵役制
和平主义之再检讨
致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致和平之友的三封信
积极的和平主义
辞职信——致国际联盟副秘书长
论裁军问题
论1932年的裁军会议
美国与1932年的裁军大会
论仲裁法庭
科学中的国际关系
科学的国际性
论少数族群
德国与法国
德国文明的危险
关于战争责任的调查
原子战争,还是和平?
赢得了战争,却没有赢得和平
军国主义的心态
与苏联科学院院士的书信往来
在接受“一个世界奖”颁奖会上的演讲
给知识分子的信
为什么要社会主义?
智力合作协会
追求和平
文化:国际谅解的必要基础
文化与繁荣
文化生活的病症
对世界经济危机的思考
生产力与购买力
生产力与劳动力——对一封来信的答复
对当前欧洲形势做出的评论
论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参加罗斯福夫人电视节目的谈话
确保人类的未来
时代的继承者
致《施瓦本联盟》
声援尼柯莱教授——致汉斯·德尔布吕克教授的信
为尼柯莱的《战争生物学》日文版写的序
第三部 从普鲁士科学院辞职
从普鲁士科学院辞职的声明
与普鲁士科学院之间的书信往来
与巴伐利亚科学院的书信往来
爱因斯坦给普朗克的信
对邀请参加一项示威活动的回复
第四部 犹太人的理想
犹太人的理想
存在一种犹太世界观吗?
基督教与犹太教
犹太共同体 ——在伦敦的一次演讲
反犹主义与学术青年
我们对犹太复国主义欠下的债
他们为何憎恨犹太人?
离散异邦的欧洲犹太人
以色列的犹太人
关于巴勒斯坦重建问题的讲话
劳动的巴勒斯坦
犹太人的复兴——代表“巴勒斯坦筹款基金会”发出呼吁
给某位阿拉伯人的信
论犹太复国主义的必要性——致州务部长黑尔帕赫教授的一封信
献给莱奥·贝克的警句
给“信仰犹太教的德国公民中央协会”的信
关于希伯来大学的声明
关于在耶路撒冷建立希伯来大学的提议
献给华沙犹太隔都抵抗战中的英雄
第五部 我如何创立了相对论
研究的原则——在普朗克60岁生日庆典上的致辞
理论物理学的原理——普鲁士科学院就职演讲
论理论物理学的方法
几何学与经验
什么是相对论
关于相对论
论广义相对论的起源
物理学中的空间、以太与场的问题
约翰内斯·开普勒
《约翰内斯·开普勒的生平与书信》序
牛顿力学及其对理论物理学发展的影响
麦克斯韦对物理实在概念发展的影响
弗莱特纳船
河道蜿蜒的成因及贝尔定律
论科学真理
论科学从业者遭受的羞辱——给“意大利科学促进会”的信
理论物理学的基础
科学的共同语言
科学定律与伦理准则
我如何创立了相对论
媒体评论
  ★杨振宁 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罗伯特·舒尔曼(Robert Schulmann)博士 美国版《爱因斯坦全集》(卷一、卷二、卷三)主编、前波士顿大学教授、爱因斯坦研究专家
  ★陈难先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
  ★林 群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邓晓芒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德国哲学》主编
  ★刘 钝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特聘教授,《科学文化评论》主编、中国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院院长,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Effective Member),剑桥大学邱吉尔学院海外研究员(Overseas Fellow)。历任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技史学会理事长、国际东亚科学技术与医学史学会主席、《自然科学史研究》杂志主编
  ★刘大椿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一级教授
  ★王渝生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前副所长、中国科技馆前馆长
  ★姬十三 果壳网创始人
  ★尹传红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邢志忠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爱因斯坦没有抓住什么机遇,而是创造了这个机遇。他的眼光改写了基础物理日后的发展进程。爱因斯坦逝世几十年来,他的追求已经渗透了理论物理学基础研究的灵魂,这是他的勇敢、独立、倔强和深邃眼光的**证明。
  ——杨振宁
  (节选自杨振宁先生在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的报告,首发于《科学文化评论》第2卷第4期)
  在过去的100年中,世界经历了****的变化。其原因并不在于政治,也不在于经济,而在于科学技术——直接源于先进的基础科学研究的科学技术。没有别的科学家能比爱因斯坦更代表这种科学的先进性。
  ——霍金
  这是一本很值得深思,很值得玩味的书。说爱因斯坦是孤独者,是的,但是他拥有*多的读者。他对普天之下的爱和普天之下对他的爱是如此深刻和持久。说他没有学生,这么多的学者都在学习和领会他的每一句话。*孤独的却成为多*广为接受的。
  ——陈难先 院士
  我*推荐此书的第五部,具体并富有启发地讲述了爱因斯坦如何在黑暗中焦虑的探求真理,直到*后曙光出现。他是如何创立相对论,也有概括的交代。这些都应作为科学工作者的必读,每位读者均可各取所需,可做床头读物反复看。
  此外,他怀着对社会感恩与回报的思想,“每天都会无数次意识到,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很大程度上建立在他人的劳动成果之上……对于我已经得到和正在得到的一切,我必须竭尽全力做出相应的回报”,以及他对名誉的淡泊,像他如此成就、却被他自嘲为“以绵薄之力并经过艰苦努力而提出的少数观念”,像一面镜子,值得我们时刻对照。
  ——林群 院士
  爱因斯坦的《我的世界观》是一部展示这位大科学家在那个阴云密布的年代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普通人充满智慧的日常思维的文集(按照国内的做法,也许要归于“随笔集”之类)。读了这部文集,通常立于大学物理系门前满脸皱纹的爱因斯坦雕像在我眼中突然间活了起来,不再作闭目沉思状,而是目光炯炯,直指人心。书中无数格言警句,都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但*让我感佩的还是他的那些“夫子自道”,这些话语并没有丝毫炫耀或标榜的意味,而是朴素地展示出在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心中,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该是怎样的。
  ——邓晓芒
  这本《我的世界观》汇集了爱因斯坦有关政治、哲学、宗教、历史、人生、和平,以及科学普及等多方面的论著,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与社会活动家的多彩人生与精神世界。编译者方在庆教授一直致力爱因斯坦与德国科学文化研究,全书编排合理,译文忠实流畅,并尽力提供了每篇文章的出处与相关背景,为中国读者更全面认识爱因斯坦提供了可靠的文献基础。
  ——刘钝
  爱因斯坦不仅是卓越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充满人文智慧的哲人。他著作等身,但当下要找一个可靠又可读的文本却不容易。方在庆研究员编译的《我的世界观》,把爱因斯坦文献中的思想精粹集中起来了。丰富的内容,隽永的文辞,的确赏心悦目。在碎片化阅读时代,这本书堪为普通读者通向经典的桥梁。
  ——刘大椿
  爱因斯坦是无数人心中的偶像,是一位划时代的伟大科学家,他在科学史上做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我的世界观》让我得以跟伟人近距离谈话,我看到一个正直、独立、可爱,脑袋里装满了奇思妙想的天才。感谢方博士的还原了这样一位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令我受益匪浅。
  ——姬十三
  方在庆老师编译的《我的世界观》是一部难得的好书,从中我读出了爱因斯坦他老人家在为人处世方面的特立独行和实在。尤其像“我从未试图在任何场合取悦别人”的金句发人深省,而像“我很幸运能与居里夫人保持20年高尚而纯洁的友谊”则令人读过莞尔一笑——似乎与伟大的异性保持纯洁的友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名人并无崇拜心理的我愿意强烈推荐这部书,因为爱因斯坦毫无疑问是所有科学家中*值得我们认真对待和学习的那一个,无出其右。
  ——邢志忠
  ★杨振宁 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罗伯特·舒尔曼(Robert Schulmann)博士 美国版《爱因斯坦全集》(卷一、卷二、卷三)主编、前波士顿大学教授、爱因斯坦研究专家
  ★陈难先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
  ★林 群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邓晓芒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德国哲学》主编
  ★刘 钝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特聘教授,《科学文化评论》主编、中国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院院长,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Effective Member),剑桥大学邱吉尔学院海外研究员(Overseas Fellow)。历任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技史学会理事长、国际东亚科学技术与医学史学会主席、《自然科学史研究》杂志主编
  ★刘大椿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一级教授
  ★王渝生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前副所长、中国科技馆前馆长
  ★姬十三 果壳网创始人
  ★尹传红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邢志忠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爱因斯坦没有抓住什么机遇,而是创造了这个机遇。他的眼光改写了基础物理日后的发展进程。爱因斯坦逝世几十年来,他的追求已经渗透了理论物理学基础研究的灵魂,这是他的勇敢、独立、倔强和深邃眼光的**证明。
  ——杨振宁
  (节选自杨振宁先生在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的报告,首发于《科学文化评论》第2卷第4期)
  在过去的100年中,世界经历了****的变化。其原因并不在于政治,也不在于经济,而在于科学技术——直接源于先进的基础科学研究的科学技术。没有别的科学家能比爱因斯坦更代表这种科学的先进性。
  ——霍金
  这是一本很值得深思,很值得玩味的书。说爱因斯坦是孤独者,是的,但是他拥有*多的读者。他对普天之下的爱和普天之下对他的爱是如此深刻和持久。说他没有学生,这么多的学者都在学习和领会他的每一句话。*孤独的却成为多*广为接受的。
  ——陈难先 院士
  我*推荐此书的第五部,具体并富有启发地讲述了爱因斯坦如何在黑暗中焦虑的探求真理,直到*后曙光出现。他是如何创立相对论,也有概括的交代。这些都应作为科学工作者的必读,每位读者均可各取所需,可做床头读物反复看。
  此外,他怀着对社会感恩与回报的思想,“每天都会无数次意识到,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很大程度上建立在他人的劳动成果之上……对于我已经得到和正在得到的一切,我必须竭尽全力做出相应的回报”,以及他对名誉的淡泊,像他如此成就、却被他自嘲为“以绵薄之力并经过艰苦努力而提出的少数观念”,像一面镜子,值得我们时刻对照。
  ——林群 院士
  爱因斯坦的《我的世界观》是一部展示这位大科学家在那个阴云密布的年代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普通人充满智慧的日常思维的文集(按照国内的做法,也许要归于“随笔集”之类)。读了这部文集,通常立于大学物理系门前满脸皱纹的爱因斯坦雕像在我眼中突然间活了起来,不再作闭目沉思状,而是目光炯炯,直指人心。书中无数格言警句,都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但*让我感佩的还是他的那些“夫子自道”,这些话语并没有丝毫炫耀或标榜的意味,而是朴素地展示出在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心中,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该是怎样的。
  ——邓晓芒
  这本《我的世界观》汇集了爱因斯坦有关政治、哲学、宗教、历史、人生、和平,以及科学普及等多方面的论著,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与社会活动家的多彩人生与精神世界。编译者方在庆教授一直致力爱因斯坦与德国科学文化研究,全书编排合理,译文忠实流畅,并尽力提供了每篇文章的出处与相关背景,为中国读者更全面认识爱因斯坦提供了可靠的文献基础。
  ——刘钝
  爱因斯坦不仅是卓越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充满人文智慧的哲人。他著作等身,但当下要找一个可靠又可读的文本却不容易。方在庆研究员编译的《我的世界观》,把爱因斯坦文献中的思想精粹集中起来了。丰富的内容,隽永的文辞,的确赏心悦目。在碎片化阅读时代,这本书堪为普通读者通向经典的桥梁。
  ——刘大椿
  爱因斯坦是无数人心中的偶像,是一位划时代的伟大科学家,他在科学史上做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我的世界观》让我得以跟伟人近距离谈话,我看到一个正直、独立、可爱,脑袋里装满了奇思妙想的天才。感谢方博士的还原了这样一位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令我受益匪浅。
  ——姬十三
  方在庆老师编译的《我的世界观》是一部难得的好书,从中我读出了爱因斯坦他老人家在为人处世方面的特立独行和实在。尤其像“我从未试图在任何场合取悦别人”的金句发人深省,而像“我很幸运能与居里夫人保持20年高尚而纯洁的友谊”则令人读过莞尔一笑——似乎与伟大的异性保持纯洁的友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名人并无崇拜心理的我愿意强烈推荐这部书,因为爱因斯坦毫无疑问是所有科学家中*值得我们认真对待和学习的那一个,无出其右。
  ——邢志忠
前言
  代序 爱因斯坦:机遇与眼光
  杨振宁
  一
  1905年通常称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奇迹年”(Annus Mirabilis)。在那一年,爱因斯坦引发了人类关于物理世界的基本概念(时间、空间、能量、光和物质)的三大革命。一个26岁、默默无闻的专利局职员如何能引起如此深远的观念变革,因而打开了通往现代科技时代之门?当然没有人能够绝对完满地回答这个问题。可是,我们也许可以分析他成为这一历史性人物的一些必要因素。
  首先,爱因斯坦极其幸运:他生逢其时,当物理学界面临着重重危机时,他的创造力正处于巅峰。换句话说,他有机会改写物理学的进程,这也许是自从牛顿时代以来独一无二的机遇。这种机遇少之又少。E.T.贝尔(Bell)的《数学精英》 (Man of Mathematics,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1937)引用了拉格朗日(J. L. Lagrange, 1736—1813)的话:
  虽然牛顿确实是杰出的天才,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他也是最幸运的人:人类只有一次机会去建立世界的体系。
  这里,拉格朗日引用的是牛顿的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Principia Mathematica)中第三卷即最后一卷前言中的话:
  现在我要演示世界体系的框架。
  拉格朗日显然非常嫉妒牛顿的机遇。可是爱因斯坦对牛顿的公开评价给我们不一样的感觉:
  幸运的牛顿,幸福的科学童年……他既融合实验者、理论家、机械师为一体,又是阐释的艺术家。他屹立在我们面前,坚强、自信、独一无二。
  爱因斯坦有机会修正200多年前牛顿所创建的体系。可是这个机会当然也对同时代的科学家们开放。的确,自从1881年迈克尔逊—莫雷(Michelson-Morley)首次实验以及1887年第二次实验以来,运动系统中的电动力学一直是许多人在钻研的热门课题。令人惊奇的是,当爱因斯坦仍在苏黎世念书时,他已经对这个题目发生了浓厚的兴趣。1899年他曾写信给他后来的太太米列娃(Mileva Marić):
  我还了赫姆霍兹的书,现正在非常仔细地重读赫兹的电力传播工作,因为我以前没能明白赫姆霍兹关于电动力学中最小作用量原理的论述。我越来越相信今天所了解的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与实际并不相符,而且可能有更简单的理解方式。(引自: Albert Einstein / Mileva Marić, The Love Letters, eds. Renn & Schulmann,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by S. Smith,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2. )
  他追寻此更简单的理解方式,六年以后引导出了狭义相对论。
  当时许多科学家对这个科目也极感兴趣。庞加莱(L.H. Poincaré,1854—1912)是当时两位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他也正在钻研同一个问题。事实上,相对性(relativity)这一名词的发明者并不是爱因斯坦,而是庞加莱。庞加莱在1905年的前一年的演讲《新世纪的物理学》(载:Physics for a New Century, AIP Publication on History, vol 5, 1986)中有这样一段:
  根据相对性原则,物理现象的规律应该是同样的,无论是对于固定不动的观察者,或是对于做匀速运动的观察者。这样我们不能,也不可能,辨别我们是否正处于这样一个运动状态。
  这一段不仅介绍了相对性这个概念,而且显示出了异常的哲学洞察力。然而,庞加莱没有完全理解这段话在物理上的意义:同一演讲的后几段证明他没有抓住同时性的相对性(relativity of simultaneity)这个关键性、革命性的思想。
  爱因斯坦也不是首位写下伟大的转换公式的人:
  之前,洛伦兹(H. A. Lorentz, 1853—1928)曾写出这个公式,所以当时这个公式以洛伦兹命名,现在仍然是这样。可是洛伦兹也没能抓住同时性的相对性这个革命性思想。1915年他写道:
  我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我死守一个观念:只有变量t才能作为真正的时间,而我的当地时间t’仅能作为辅助的数学量。(转引自:Abraham Pais, Subtle is the Lord: The Science and the Life of Albert Einstei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p. 167)
  这就是说,洛伦兹有数学,但没有物理学;庞加莱有哲学,但也没有物理学。正是26岁的爱因斯坦敢于质疑人类关于时间的原始观念,坚持同时性是相对的,才能从而打开了通向微观世界的新物理之门。
  几乎今天所有的物理学家都同意是爱因斯坦创建了狭义相对论。这对庞加莱和洛伦兹是否公平?要讨论这个问题,让我们先引用怀特海(A. N. Whitehead, 1861—1947)的话:
  科学的历史告诉我们:非常接近真理和真正懂得它的意义是两回事。每一个重要的理论都被它的发现者之前的人说过。(见: The Organization of Thought,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1974, p.127)
  洛伦兹和庞加莱都没有抓住那个时代的机遇。他们致力于当时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即运动系统中的电动力学。可是他们都错失其重点,因为他们死守着旧观念,正如洛伦兹自己后来所说的一样。爱因斯坦没有错失重点是因为他对于时空有更自由的眼光。
  要有自由的眼光(free perception),必须能够同时近观和远看同一课题。远距离眼光(distant perception)这一常用词就显示了保持一定距离在任何研究工作中的必要性。可是只有远距离眼光还不够,必须与近距离的探索相结合。正是这种能自由调节、评价与比较远近观察的结果的能力形成了自由的眼光。按照这一比喻,我们可以说洛伦兹失败了是因为他只有近距离眼光,而庞加莱失败了是因为他只有远距离眼光。
  中国伟大的美学家朱光潜(1897—1986)强调过“心理距离”在艺术和文学创作上的重要性。我认为他的观念与上述的远距离眼光是一致的,只是在不同的学术领域而已。在最权威的爱因斯坦的科学传记Subtle is the Lord (即前文所引A. Pais的著作)中,作者选择这样一个词来描写爱因斯坦的性格:孤持(apartness),并且在第三章开始时引述道:
  与其他人保持距离;单独地、孤立地、独自地。(《牛津英文词典》)
  的确,孤持、距离、自由眼光是互相联系的特征,是所有科学、艺术与文学创造活动中一个必要因素。
  1905年爱因斯坦另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成果是他于3月间写的论文《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On A Heuristic Point of View Concerning the Generation and Conversion of Light)。这篇文章首次提出了光是带分立能量hv的量子。常数h由普朗克于1900年在其大胆的关于黑体辐射的理论研究中提出。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普朗克变得胆怯,开始退缩。1905年爱因斯坦不仅没有退缩,还勇敢地提出关于光量子的“启发性观点”。这一大胆的观点当时完全没有受到人们的赞赏,从以下的几句话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八年后,当普朗克、能斯特(W. H. Nernst)、鲁本斯(Heinrich Rubens)、瓦尔堡(O. H. Warburg)提名爱因斯坦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时,推荐书上说:
  总之,我们可以说几乎没有一个现代物理学的重要问题是爱因斯坦没有做过巨大贡献的。当然他有时在创新思维中会错过目标,例如,他对光—量子的假设。可是我们不应该过分批评他,因为即使在最准确的科学里,要提出真正新的观点而不冒任何风险是不可能的。(参见前引A. Pais的著作,p.382)
  这封推荐书写于1913年,其中被嘲笑的光—量子假设(hypothesis of light-quanta)指的就是上述爱因斯坦于1905年大胆提出的想法。可是爱因斯坦不理这些嘲笑,继续把他的想法向前推进,于1916年至1917年确定了光量子的动量,进而发展为1924年对康普顿效应(Compton effect)的划时代的认识。
  光量子这一革命性之观点产生的历史可以总结为:
  1905年 爱因斯坦关于E = hv的论文
  1916年 爱因斯坦关于P= E/c的论文
  1924年 康普顿效应
  在那些年里,在1924年康普顿效应确立之前,爱因斯坦完全孤立,因为他对光量子的深邃眼光不被物理学界所接受。
  二
  在1905年至1924年之间,爱因斯坦的研究兴趣主要在广义相对论。作为科学革命,广义相对论在人类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其设想宏伟、美妙、广邃,催生了令人敬畏的宇宙学,而且它是一个人独自孕育并完成的,这一切让我想起《旧约》里的创世篇(不知爱因斯坦本人是否曾想起这个比较)。
  当然,我们很自然也会想起其他的科学革命,例如牛顿的巨著、狭义相对论、量子力学。不同之处:牛顿的工作确实是宏伟、美妙、广邃的。对。可是在他之前有伽利略(Galileo)、开普勒(Kepler),还有更早的数学家和哲学家们的成果。他也不是当时唯一在寻求万有引力定律的人。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也都是影响深远的革命。可是它们是当时许多人研究的热门课题,都不是由一个人所创建的。
  关于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没有抓住什么机遇,而是创造了这个机遇。他独自一人通过深邃的眼光,宏伟的设想,经过七八年孤独的奋斗,建立起一个难以想象的美妙体系。这是一次纯粹的创造。
  三
  广义相对论代表引力场的几何化。自然而然它使爱因斯坦接着提出电磁场的几何化。从而又产生了将所有自然力几何化的想法,即统一场论。此发展成为他后半生的研究重点。例如,1949年至1950年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中心他最后的研讨会上,他尝试着把电磁场Fμν合并成不对称的度量gμν。他这个尝试和他先前在同一方向所做出的努力一样,都没能成功。
  由于没有成功,也由于自20世纪20年代初,爱因斯坦将其注意力几乎全部放在这项研究上而忽略了像固体物理和核子物理这些新发展的领域,他经常遭受批评,甚至被嘲笑。他对于统一场论的投入被描述为着魔(obsession)。这种批评的一个例子是拉比(I. I. Rabi, 1898—1988)于1979年在普林斯顿举行的爱因斯坦百年纪念上所讲的话:
  当你想起爱因斯坦于1903年或1902年至1917年的工作时,那是极其多彩的,非常有创造力,非常接近物理,有非常惊人的洞察力;然而,在他不得不学习数学,特别是各种形式的微分几何的时期以后,他就改变了。
  他改变了他的想法。他的那种对物理学的伟大创意也随之改变了。
  拉比是否正确呢?爱因斯坦有没有改变呢?
  答案是:爱因斯坦的确改变了。改变的证据可以在他1933年的斯宾塞演讲( Herbert Spencer Lecture)《关于理论物理学的方法》(On the Method of Theoretical Physics, New N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3)中找到:
  ……理论物理的公理基础不可能从经验中提取,而是必须自由地创造出来……经验可能提示适当的数学观念,可是它们绝对不能从经验中演绎而出……
  但是创造源泉属于数学。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我认为单纯的思考可以抓住现实,正如古人梦想的一样。
  虽然你可以同意或反对这些非常简要的论点,但是你必须同意它们强有力地描述了爱因斯坦在1933年关于如何做基础理论物理的想法,而且此想法相对于他早年的想法有极大的变化。
  爱因斯坦自己对这一变化非常清楚。在他70岁出版的《自述》(Autobiographical Notes)里,我们看到:
  ……我作为一个学生并不懂得获取物理学基本原理的深奥知识的方法是与最复杂的数学方法紧密相连的。在许多年独立的科学工作以后,我才渐渐明白了这一点。
  很明显,在这一段里,“独立的科学工作”指的是他于1908年至1915年期间创建广义相对论的长期奋斗。长期奋斗改变了他。是否朝更好的方向改变了呢?拉比说:不是,他的新眼光变成徒劳无益的走火入魔。我们说:他的新眼光改写了基础物理日后的发展进程。
  爱因斯坦逝世几十年来,他的追求已经渗透了理论物理基础研究的灵魂,这是他的勇敢、独立、倔强和深邃眼光的永久证明。
  本文首发于《科学文化评论》第2卷第4期
精彩书摘
  第一部 我的世界观
  我未来的计划
  这是1895年16岁的爱因斯坦在阿劳上中学补习班时,用不太完美的法语写的课堂作业,题为《我未来的计划》(Mes Projets d’Avenir)。
  除了课堂作业外,这是目前找到的爱因斯坦最早写就的文章,其中表达了少年爱因斯坦的远大志向。我们看到,爱因斯坦基本上是按照他的既定目标发展的。
  此外,法语也成为他所掌握的少数几门外语中最熟练的语言。在听众不能听懂德文(他的母语)时,他一般选择用法语发表演讲或进行对话。
  一个幸福的人对现在感到太满意,就不可能对未来思考太多。另外,年轻人喜欢投身于大胆的计划。而对一个严肃认真的青年来说,对自己所渴望的目标形成尽可能明晰的想法是很自然的事情。
  如果运气好,能通过考试,我将前往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就读。我会在那里学4年数学和物理学。我想成为自然科学分支专业的一名老师,我会选择其中的理论部分。
  促使我制订这个计划的是这样一些理由:首先,是因为我个人倾向于抽象思维和数学思维,缺乏想象力和实践能力。我的愿望也启发我下了同样的决心。人们总是喜欢做他具有天赋的事情,这是十分自然的。其次,科学事业存在一定的独立性,那正是我非常喜欢的。
精彩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