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圣之道:王羲之传pdf下载

书圣之道:王羲之传百度网盘pdf下载

作者:
简介:书圣之道:王羲之传
出版社:北京中作华文数字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4-01-01
pdf下载价格:0.00¥

免费下载


书籍下载


内容介绍

内容简介
  《书圣之道:王羲之传》从历史背景的高度入手,从王氏家族的兴衰讲起,展现了一代书法名家王羲之传奇的一生,展现了书法名作《兰亭集序》的诞生过程及深远影响。作者笔法娴熟,文字风格独树一帜,深具文学魅力。
作者简介
  王兆军,男,1947年生,山东临沂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小说、散文及报告文学创作,兼及文化研究与美术评论。其《拂晓前的葬礼》获全国第三届优秀中篇小说奖,《原野在呼唤》获全国第三届报告文学奖;长篇小说乡下人三部曲(《白蜡烛》《青桐树》《红地毯》)收入国家图书馆馆藏建国六十年五百部优秀小说。作品被译成日文、英文、德文。
目录
第一章 乱世烽烟起萧墙
羲之出生
王羲之所处的时代
祸国殃民的八王之乱
千秋罪愆
第二章 祖荫宽大好乘凉
古琅邪国
王祥与王览
琅邪王氏的士族地位
羲之的童年
南渡路上
第三章 学书天赐两宗师
乌衣巷生活
童年教育
学书三部曲
书画先贤王廙
第四章 诣台无奈一跪长
失怙之痛
石勒与王衍
籍之被弹劾
复发癫痫
首啖牛心炙
王敦造反与诣台待罪
错杀周顗
第五章 乌衣巷里袒腹婿
袒腹东床
庾亮与郗鉴
王敦再反
起家秘书郎
动乱时代的士族类型
贾谧与二十四文友
竹林七贤
第六章 山阴道上秘书郎
避难会稽
有关王羲之的传说
老妪烹鹅
刮床之懊
谢公求纸
见字疑醉
题匾饺子铺
老妪一语开茅塞
第七章 春心几番回中土
临川太守
吴兴太守至征西参军
选择见风范
冶城之辩
江州刺史
母丧守制
第八章 晓梦终于近黄粱
安葬父母兄长
赋闲时期的书法
护军将军
心系北伐
会稽内史
为民请命
欲为圣朝除弊事
第九章 兰亭一曲成绝唱
玉汝于成
草书势
用笔赋
天台紫真传授笔法
兰亭修禊
千古绝响
兰亭集序
蕴藉态度——羲之书法的形而上之美
殉葬——《兰亭集序》的宿命
第十章 金庭日落曹娥江
咄咄怪事
结怨王述
诀别仕途
无官一身轻
终极关怀
念兹在兹何由之
王献之
金庭落日
附录一 王羲之年表
附录二 参考文献
鸣谢
精彩书摘
  本书传主,乃国人传颂一千七百年的著名书法家王羲之。
  王羲之不仅将汉字书法中的章草推向尽善尽美的高峰,而且创造了汉字的行书典范。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他是承接中古、开辟近古书法的奠基人。王羲之的影响悠远而深广,其历史地位至今无人可以替代。可以说,王羲之是中国书法史上拱顶石般的人物。有了这个拱顶石,汉字书法的殿堂显示出其伟大而精妙的艺术气韵。因为有了他的书法,中国文化平添了一份弥足珍贵的瑰宝,让全世界使用汉字的人奉若神明,很多人将之尊为书圣——汉字书法界的圣人——这份称誉,实不为过。
  后人多有为这位先贤画像、塑像者,孰为上下,难断伯仲。中国写实绘画的代表人物是与王羲之同时代的顾长康(顾恺之,字长康,有《女史箴图》流传),但他和同时代的画家未曾为羲之留下肖像范本,后人的描绘大都出自揣度,今人的取舍也是据了各自心中的仰慕,大抵是尽量表现王羲之的优雅、博学、高贵、慈爱等内在气质,真实的音容笑貌如何,不得而知。
  王羲之出身世族大家,一生坎坷颠沛,他在政治上、艺术上的追求却从来不曾止步。在他的精神世界中,有高贵的人格、纯正的心地、创新的胆识、达于精微的艺术追求和爱国、爱家、深切同情百姓疾苦的入世情怀,同时也有厌恶官场、崇尚自然、寄身世外的道家思想。这不仅构成了他的心灵世界,也体现了中国古典知识分子一贯秉持、奉为正宗的文化传统。今天,在尊崇王羲之书法的同时,我们更应通过那个时代的风貌以及王羲之一生的坎坷遭遇,深入理解他的内心世界并有所借鉴、有所领悟。这是本书所追求的目标。
  羲之出生
  公元三○三年,西晋太安二年,王羲之出生于琅邪(后亦称琅琊,今山东临沂市)都乡南仁里。父王旷,母卫氏。
  当时的中国,确切地说是中华民族,已经走过数千年的文明之路。尽管上古的传说半裸半藏,但已呈现出宏博广大、斑驳多彩的东方气象。信史记载的文字以历朝历代的钟鼎、丝帛、石器、陶器、庙堂、皇陵、玉器、绘画等等,一一作着证明。经秦、汉、三国至于魏晋,中国文化的本体已经具备了底蕴深厚、样式丰富、色彩绚丽、蔚为壮观的大成风范,此时应当产生、也足以产生让人叹为观止的文化巨人。如果说上古播下的是中华文化的种子,到春秋时已经形成草木葳蕤、品类繁复、不乏珍奇的园圃,至于两汉魏晋,就形成了万花争艳的局面。不仅文学(文字、散文、诗歌等)、艺术(绘画、书法、玉石、陶瓷、音乐等)都有了巅峰之作,科技(造纸、纺织、冶金等)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中华文化的积累已相当深厚。汉末社会动荡,儒家独尊的文化统制几近瓦解,纲常崩溃,佛道兴发,玄学茂盛,中华大地上再次出现思想上挣脱桎梏、艺术上推陈出新的局面,相对散乱的政治环境派生出另类自由,这有利于文化大树的繁衍生长。王羲之与魏晋时期的文学艺术就是基于这样一种大背景。
  关于王羲之出生的时间,有几种说法,各有论据,而以晋惠帝太安二年,即公元三○三年,最为可信。
  关于王羲之的出生地,史料只写祖籍“琅邪国临沂都乡南仁里”,这一说法虽然具体,但又不很确指。琅邪,是当时朝廷封给诸侯的一个地方属国,幅员相当于州郡,但地位较一般郡国要高一些,和青、徐、雍、扬等州的地位差不多。现存临沂王羲之故居是琅邪王氏家族的旧府。永嘉南渡,王家不得不背井离乡,遂将其家宅捐给寺庙,是为后来的普照寺。一千七百多年的风风雨雨,王家辗转流离,兴衰颠簸,即使有些许记载,也难长存至今,故未见有关王羲之出生方面的更为详细的资料。
  琅邪王氏的祖籍是都乡南仁里,这没有疑义。但王羲之本人的出生地未必就在距临沂城十多公里的南仁里村。当是时,王家已是琅邪一地最大的士族贵胄,临沂城里有其庄园大宅,故子女生育之事既有可能选在交通、医疗、饮食等较为方便的城里,也有可能选在风光秀丽、相对安静的南仁里。从时局看,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仍,四处烽烟,许多曾经繁荣的城市都已沦为废墟(如三国时期长安城的居民曾降到不足三万人,因而不能担当首都的地位)。琅邪背靠齐鲁,面朝淮、扬,西邻徐、兖,东至海岱,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自三国至魏晋,这里一直被战乱所侵扰。王家选择相对安宁的乡村分娩生育,也有可能。
  南仁里村,地处沂蒙山前麓、临郯苍平原的北沿。如果将沂蒙山看成一片殿宇或一处宅院,这里就是殿前的广场或宅前的禾场。南仁里四周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林木葱茏,是个幽静的村落。沂河从这里流过,清水泱泱,田地广阔,乡人过着自给自足的耕读生活。南仁里这个村名,起源应当早于秦汉。在过去的一千多年里,南仁里的村名几经改动,现名为孝友村,属临沂市兰山区白沙埠办事处管辖。至于“都乡”,可能有琅邪“国都附近乡村”之意,类似京畿、京郊的意味。
  南仁里的村外有两个较大的池塘,所以,有一段时间这里改叫双湖村。南仁里的原始位置并非现在的孝友村。三国魏晋时,该村的实际位置在今孝友村以北大约一里外的一片平地上。唐末社会动荡,黄巢起义,烽火连天,加上灾荒,琅邪一带屡经战乱,尸横遍野,腐烂的尸体严重污染了当时的水源,传染病肆虐,瘟疫夺去王家许多生命。为生存计,王家抛弃了地势相对低洼的旧南仁里,整村搬迁到现在这个地势相对较高又靠近清洁水源的地方,这就是现在的孝友村之所在。
  ……
精彩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