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我在一线做用户增长:存量时代的用户运营之道》[44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我在一线做用户增长:存量时代的用户运营之道

  •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 出版时间:2020-05-01
  • 热度:8703
  • 上架时间:2024-06-30 08:52:20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编辑推荐
  1. 存量时代,亟需转换用户增长思路。用户增长的要义,不再是用户量增长,而是用户价值总量增长。提升用户生命周期,向深发掘用户价值,应该成为用户增长工作的重中之重。 2.先后工作于亚马逊、百度、滴滴、ofo、贝壳找房等,拥有6年互联网用户运营经验的职业经理人,以一线决策者视角讲述存量时代的用户增长方法论,提供具有中国本土实践参考价值的用户运营经验。 3.迅雷创始人程浩、快手前首 席增长官刘新华、VIPKid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张月佳、美团外卖用户增长中心负责人白玲、闪送创始人兼CEO薛鹏、领英(LinkedIn)运营增长负责人陈怡静、Airbnb 爱彼迎中国增长负责人孔直秋、小红书增长营销负责人栗冠明等近20位互联网行业大咖联袂力荐!
内容简介
  在流量越来越贵、获取新用户成本越来越高的当下,所有互联网企业与线下实体企业都面临用户增长的实际问题。用户增长,除了拉新,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提升存量用户的生命价值,让用户在被其他竞品吸引走之前贡献更多价值。本书作者杨瀚清拥有丰富的用户增长与运营相关工作经验,在这本书中,他结合自己过去几年的实践经验和思考,从第一决策人的视角,提供了一套独有的用户增长方法论与实操指南,可以让相关从业人员在面对一个新行业以及新产品时,知道如何搭建增长团队、设计增长策略、设计落地增长项目,实现增长目标。
作者简介
  杨瀚清 美国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富卡商学院(Fuqua)全职MBA。先后工作于华为、IBM、亚马逊美国总部、百度、ofo小黄车、滴滴、贝壳找房等公司。曾经创业2年,并在不同公司先后管理过研发、销售、产品、运营、BI、战略规划、经营分析、战略投资和用户增长等团队。自2014年在美国亚马逊总部工作时,开始从事用户增长与运营相关工作。先后负责过亚马逊购物App在美国的用户增长、百度贴吧用户增长及BI、ofo小黄车用户增长及用户运营、滴滴青桔单车及豪华车用户增长、贝壳找房用户增长及用户运营等工作。拥有国际视野和本土经验,沉淀了不同领域高、中、低频产品丰富的用户增长和用户运营经验,尤其擅长用户增长中台与增长团队的搭建、用户增长策略制定、用户增长项目矩阵规划、用户生命周期管理(存量用户价值提升)、线上与线下增长融合等。
目录
大咖推荐
推荐序
前言
Chapter 01 如何做用户增长
确定增长的阶段性目标
确定增长项目
增长组织保障
增长曲线跨越
增长项目设计与执行
Chapter 02 用户增长与渠道投放
用户增长演化史
数据驱动的渠道投放策略
苹果App store的App关键词优化
Chapter 03 用户增长基本方法论
HVA模型
提升LTV总量
用慢思考来设计引导用户产生HVA的快思考产品逻辑
分享笑脸模型
航母战斗群增长打法
低频与高频产品增长方法的差异
增长功能的用户体验——掌控感
B端与C端增长方法的差异
A/B测试
逆向思维
Chapter 04 用户增长与产品、市场等团队的关系
用户增长与产品团队
用户增长与运营团队
用户增长与品牌市场团队
Chapter 05 如何搭建用户增长中台
增长基础能力建设
平台流量获取
增长人才赋能
平台跨业务线LTV提升
第二曲线探索
Chapter 06 产业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如何做用户增长
业务平等融合
组织化学反应
战略左右互搏
Chapter 07 用户增长团队如何构建
用户增长团队成员能力模型
如何招募不同背景的人组成增长团队
用户增长团队的文化——正能量
Chapter 08 增长用户从增长自己开始
后记
精彩书摘
  第二曲线探索
  常规的用户增长其实都是沿着第一曲线在发力,想办法让业务一直增长下去,让ALTV不断提升。但这种增长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迟早会到失速点,最终走向衰退。所以,企业需要找到业务的第二曲线,在原有业务衰退后也能实现持续增长。有了第二曲线以后,增长中台要继续做自己擅长的事,沿着第二曲线继续做增长。可是,如果没有第二曲线该如何做增长呢?
  要想在没有第二曲线的情况下做用户增长,就要搭建一个合格的增长中台,一定不能坐等第二曲线的到来,而要主动去探索第二曲线。其实不光对于增长中台要这样,正如克里斯坦森在《创新者的基因》中所说,创新应该是企业中每个人的职责,企业应当有许多组织得当的创新小分队。虽然一个企业的CEO、战略规划团队、战略投资团队或具体的业务团队,都有可能参与到第二曲线的探索中,但是增长中台尤为适合进行第二曲线的探索。因为第二曲线的探索并不是没有门槛的,要求探索团队要有很强的发现技能。
  相对其他团队而言,用户增长团队一般都拥有较高的发现技能。发现技能又可以分为五项具体技能:联系、发问、观察、交际、实验。
  联系就是要把看起来各自独立的事物联系起来。就如前文中提到的,跨业务线的LTV提升天然就要求用户增长团队把独立业务联系起来,寻找一些创新的组合。很多伟大的想法特别容易出现在科技和艺术交叉的十字路口,而正如我前面提到的,用户增长本身就是一个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工作。
  发问是求甚解的过程。用户增长团队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分析大量数据,找到数据表象后面的原因、业务场景、用户心理等。我在团队中,一般都提倡增长BI人员在面对数据时采用丰田的大野耐一发明的5 why工作法1。我不止一次听到BI团队的负责人告诉我5 why工作法对他的帮助有多大。克里斯坦森在《创新者的基因》也提到要用5 why工作法来发问。观察就是要留意身边的世界,看事物如何运作,找到可以优化的地方或可借鉴的模式。在做用户增长时,我们要仔细观察用户与产品的交互过程,浸入式地感知用户体验,找到可以优化的环节。用户的感知永远是对的,他们之所以有我们预期之外的感知,就是因为我们的工作没做到位。有代入感地观察用户的体验,能帮助用户增长团队获得做增长的灵感。
  交际则是要我们多接触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想法。我在后面“用户增长团队成员能力模型”的章节会讲述,理想的用户增长人才是跨学科人才,需要有多个领域的工作经验或知识。同时,要做好用户增长,用户增长团队也要与不同行业或其他公司的相关团队多交流。
  实验是指通过创造产品原型或测试环境来验证想法。这和做用户增长的本质是一致的,即用测试(实验)的冗余性来换取增长的确定性。整个用户增长团队工作的落地点就是大量的测试。我们要用人文的思路来发现测试点,用科技的严谨分析来验证测试的结果。
  综上所述,增长中台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进行第二曲线的探索。由于其工作性质和对人员能力的要求,增长中台最适合进行这类破坏性创新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