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欧阳询楷书简明书法教程》[59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欧阳询楷书简明书法教程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7-01
  • 热度:8913
  • 上架时间:2024-06-30 08:52:20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编辑推荐

  《欧阳询楷书简明书法教程》结合书法学习的特点和学习规律,把九成宫原碑由易到难进行重组,按照古人在书法学习中先注重笔画再追求结构的规律,从基础知识开始,依次对笔画和结构进行介绍。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执笔姿势、欧阳询楷书及永字八法的基础知识,以解决用笔问题,使读者可以掌握毛笔使用和控制的基本方法;第二章主要强调笔画,结合“永字八法”,将每一类笔画剖析得十分细致,如撇,可分为短撇、长撇、横撇、竖撇、弯头撇、直撇、回锋撇、重撇等。为便于读者理解,本教程将笔画融于范字,同类型的用笔一般有两个不同结体的范字,范字由易到难、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便于读者发散学习。第三章,根据欧阳询楷书三十六法进行整理,解决了书法中结构的问题,并通过偏旁、结构、繁简的不同组合,加深读者的学习效果,便于读者举一反三;第四章为《九成宫碑》原碑全文,便于读者临摹,使读者得到系统纯正的欧体学习。
  欧阳询楷书风格俊逸,容易引起学生兴趣,而且本教程讲解细致,容易理解,内容安排合理,能够调动读者的积极性,激发其书法学习的主动性,是初学者往原碑过渡的桥梁,非常适合广大书法爱好者、初学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进行学习参考。
内容简介
  欧阳询是楷书四大家之一,而《九成宫醴泉铭》(书中简称《九成宫碑》)则是其最具代表性的经典碑帖,也是楷书学习的重要范本。
  本教程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执笔姿势、欧阳询楷书及“永字八法”的基础知识,以解决用笔问题,使读者可以掌握毛笔使用和控制的基本方法;第二章根据“永字八法”,结合范字对各种笔画的书写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介绍,同类型的用笔一般有两个不同结体的范字,便于读者发散学习。第三章根据欧阳询楷书三十六法进行整理,解决了书法中结构的问题,并通过偏旁、结构、繁简的不同组合,加深读者的学习效果,便于读者举一反三;第四章为《九成宫碑》原碑全文,便于读者临摹,使读者得到系统纯正的欧体学习。
  《欧阳询楷书简明书法教程》以欧体字为基础,结合书法学习的特点和学习规律,合理安排内容,使读者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并掌握欧阳询楷书的书写方法,适合书法的爱好者,尤其是青少年进行学习、参考。
作者简介
  宣晔,字淳中,号仪谷阁主。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书法专业,中国书法家协会考级中心注册教师,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委会委员,苏州市姑苏区美术家协会会员,精彩艺术墨道书画工作室教学总监。
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基础知识
一、执笔姿势
二、欧阳询和《九成宫碑》的基本介绍
三、“永字八法”图解
四、“永字八法”详解
第二章 笔画
一、横
二、竖
三、撇
四、捺
五、点
六、挑
七、钩
八、折
第三章 结构
一、书法结构概述
二、欧体结构三十六法
三、左右结构
四、上下结构
五、半包围结构
第四章 《九成宫碑》原碑
前言
  前言
  欧阳询,唐朝潭州临湘人,字信本,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欧阳询楷书风格继承隶书笔意,用笔方正严谨,线条刚劲有力却不失丰满,结字纵长、中宫紧密,风格俊逸雅致,而且笔画容易表现出效果,有助于初学者理解和把握用笔技巧。
  本教程结合书法学习的特点和学习规律,把《九成宫醴泉铭》(书中简称《九成宫碑》)原碑由易到难进行重组,按照古人在书法学习中先注重笔画再追求结构的规律,从基础知识开始,依次对笔画和结构进行介绍。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执笔姿势、欧阳询楷书及“永字八法”的基础知识,以解决用笔问题,使读者可以掌握毛笔使用和控制的基本方法。第二章主要强调笔画,结合“永字八法”,将每一类笔画剖析得十分细致,如撇,可分为短撇、长撇、横撇、竖撇、弯头撇、直撇、回锋撇、重撇等。为便于读者理解,本教程将笔画融于范字,同类型的用笔一般有两个不同结体的范字,范字由易到难、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便于读者发散学习。第三章根据欧阳询楷书三十六法进行整理,解决了书法中结构的问题,并通过偏旁、结构、繁简的不同组合,加深读者的学习效果,便于读者举一反三。第四章为《九成宫碑》原碑全文,便于读者临摹,使读者得到系统纯正的欧体学习。
  欧阳询楷书风格俊逸,容易引起学生兴趣,而且本教程讲解细致,容易理解,内容安排合理,能够调动读者的积极性,激发其书法学习的主动性,是初学者往原碑过渡的桥梁,非常适合广大书法爱好者、初学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进行学习参考。
  由于水平有限,本书难免有不足之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欢迎各方专家给予指正、建议。
  感谢爱画画艺图汇工作室各位成员的辛勤工作,以及精彩墨道书画工作室各位成员付出的努力,对李天一、魏锦、牛得力、欣秋云、林竹清及吴晓凤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
  编著者
  于苏州精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爱画画艺图汇工作室
精彩书摘
  (1)将右手的手掌伸开,手指向前伸直,收起无名指和小指。
  (2)用左手将毛笔竖直放在右手食指和中指的第一关节的手指肚上,用拇指捏住毛笔的左侧。
  (3)将无名指自然贴到毛笔杆的后侧。
  (4)小指自然贴在无名指上。
  (5)手指弓起或前伸,手指实,手掌空。
  (6)右手与笔根间保持一寸(约3.3厘米)的距离,小臂伸直与桌面呈平行关系,膝盖放平,大腿与小腿呈直角,腰部与背部挺直,胸部与桌子保持一拳距离。
  每个手指控制笔的方式和名称:按、押、钩、格、抵。
  (1)按用拇指的第一节紧贴笔杆内侧,拇指关节捻动笔杆向外稍弯。
  (2)押用食指的第一关节紧贴笔杆的外侧,与大拇指配合起来,将笔杆捉住。
  (3)钩用中指的第一、第二节弯曲如钩地钩住笔杆的外侧。
  (4)格用无名指的指甲根由内向外顶住笔杆的右外侧,把中指钩向内的笔杆挡住,而且向外推着。
  (5)抵小指紧贴无名指,依托在无名指的下面,不接触笔杆。无名指力量小,不能单独推着中指的钩,还要小指托在下面,加一把劲。
  以上为一些基本的执笔方法,但是执笔无定则,熟练以后就可以怎么舒服怎么执笔。
  大指食指对折捏,中指向里顶勾天,
  无名指头向外顶,小指帮忙不要歇。
  指实掌虚虎口开,腕平掌竖笔直立。
  (1)中锋 指行笔时将毛笔的主锋保持在点画的中线,以区别于偏锋。用中锋写出的线条圆浑而有质感。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载:宋徐铉善小篆,映日观之。画之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至于屈折处,亦当其中,无有偏侧,乃笔锋直下不倒侧,故锋常在画中,此用笔之法也。使笔直立,锋在正中,左右不偏,叫“中锋”。
  (2)偏锋 指书法以偏侧的笔锋取势,对“正锋”而言。
  元李溥光《永字八法?八法解》:“偏锋者不可使其笔正,正锋者不可使其笔偏。”
  (3)逆锋 运笔的一种技法。落笔时笔锋先逆行,然后再转回行笔,又叫“偏锋”、“侧锋”。如写横画,欲右先左,即下笔时先把笔锋逆推向左,然后再行笔向右。这样的笔画,显得方整,便于做到内含筋骨。为了藏锋铺亳,用逆入的方法,“欲下先上,欲右先左”,以反方向行笔的称“逆锋”。用逆锋作字,往往具有苍劲老辣的意趣。清代刘熙载称:“要笔锋无处不到,须是用逆字诀。勒则锋右管左,努则锋下管上,皆是也。然亦只暗中机括如此,著相便非。”
  (4)用笔 楷书中指用毛笔书写有筋、有骨、有象、有势的正楷字,讲究各种笔画、间架、结构所必需的技巧方法;也是用以说明毛笔在纸上或升或降(即用笔的提、按、顿、蹲)或纵横运动(即用笔的过、挫、回、扭、转、折)等运笔手法,使所写的笔画方圆兼备,能随心所欲地写成工整美观的楷书。用笔先求规矩入巧,精熟之后,自能美观。
  (5)结体 亦称结字、间架、结构。具体指每个字点划间的安排与形势的布置。汉字尚形,书法又是“形学”([清]康有为),故结体尤显重要。元赵孟頫提出:“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汉字各种字体,皆由点划联结,搭配而成。笔画的长、短、粗、细、俯、仰、缩、伸,偏旁的宽、窄、高、低、欹、正,构成了每个字的不同形态,要使字的笔画搭配适宜、得体、匀美,研究其结体必不可少。
精彩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