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南走来:林海音传(新版)pdf下载

从城南走来:林海音传(新版)百度网盘pdf下载

作者:
简介:从城南走来:林海音传(新版)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3-03-01
pdf下载价格:0.00¥

免费下载


书籍下载


内容介绍

内容简介
  北京,是林海音幼年成长、度过花样年华、结婚生子、直到将近三十岁才离开的地方,也是她毕生怀着切肤之亲的地方。而《林海音传:从城南走来》也成为作者——传主的女儿省视生命的寻根之旅。
  这本传记的最大特点是:全书以两种口吻来叙述,一种是以评论家的眼光、文学和历史的尺度,来论述传主的作品、作为、性格、环境,并引用文坛其他资料,说得头头是道;而穿插在每一章中,却有另一种:以女儿第一人称的口吻和心情,娓娓而谈,天真、亲切,从最细微的小动作,用从母亲学来的漂亮京片子语言,活生生地勾画出一个热爱生活、珍视生命、勇于奉献的母亲林海音。
作者简介
  夏祖丽,原籍南京,生于北京,长于台湾。从事写作编辑工作多年,曾在母亲林海音创办的台湾“纯文学出版社”担任总编辑,与社长林海音面对面工作十年,母女相知甚深。一九八六年迁居澳大利亚墨尔本,专事写作。写作范围很广,包括散文、报告文学、儿童文学、传记、翻译及微型小说。作品多次获文学奖及最佳图书奖,并被译成英文作为大学教材。《从城南走来:林海音传》是夏祖丽的第十六本书,历时两年完成。该书不仅是本作家传记,且被誉为近代文坛的重要文献。
  林海音(1918年-2001年),林海音,出生于日本大阪,台湾苗栗县头份镇人,祖籍广东蕉岭,作家。曾担任“世界日报”实习记者,主持《联合报》副刊10年。一生创作了多篇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产量十分可观。其中小说《城南旧事》(1960年)最为著名。她所创立的纯文学出版社(1968-1995)堪称中国第一个文学专业出版社,曾出版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书。
目录
版权信息
回向的拥抱——给祖丽
生命的寻根之旅
另一段城南旧事
自序
妈妈的花儿落了!——再版新序
楔子 追寻母亲的足迹
第一章 一位乡下老师 1888—1922
吴浊流的眼泪
第二章 由日本大阪扬帆 1922—1931
英子诞生
心酸异乡人
成了小北京
在儿歌声中长大
父母爱花爱孩子
家住虎坊桥
童年提早结束
第三章 爸爸的花儿落了之后 1932—1939
文艺少女林含英
林家小妇人
早熟而善感
进入北平新专
阿烈哥回台湾了
第四章 从小妇人到红楼 1939—1948
办公桌订情缘
新潮流婚礼
红楼梦里大观园
小楼生活乐趣多
有了第一个孩子
从大家庭到小家庭
第五章 英子转来喽! 1948—2001
踏上故乡的土地
与《国语日报》结缘
转来喽,英子!
书信抒怀
也是“台北通”
第六章 □□□□,得吃得喝 1948—1953
含笑花开
荷花池畔“林先生”
女作家的友情
夏先生的酸梅汤与花椒盐
冬青树,家的文学
第七章 《联副》十年 1953—1963
小木楼上的文艺世界
《玻璃垫上》为大众发言
本省作家露头角
《文星》杂志诞生
钟理和之死
发掘写作新人
船长事件
我要负荆请罪啊!
令人怀念的岁月
她是自由派
第八章 美利坚大旅行 1965.4—10
海音,一路顺风
日落百老汇
寂寞之旅
寻访大阪出生地
开拓了视野和格局
第九章 冷眼看人生,热笔写世相 1955—1967
婚姻的故事
一个“姐妹情谊”的世界
小说家应有广大同情
创造女性书写空间
第十章 城南旧事 1960—2001
不逾越孩子的观察
动人的语言及文字
北京,国王的梦境
“人性”感动“人心”
老少英子忘年交
出版与得奖
台湾姑娘,北京规矩
第十一章 我一定要好好写篇稿子给您! 1967—1972
一本杂志的诞生
我一定要好好写篇稿子给您!
引介三十年代作家及作品
温和的激荡
君子三变
痛苦宣布停刊
第十二章 实践纯文学 1968—1995
一种标准一种气质
出版背后的故事
创新有气魄
出版何凡文集
生活者林海音
作家、编辑、出版人
第十三章 永不熄灯的客厅 1948—2001
台湾的半个文坛
仲夏夜之梦
林派聚会
来客留言簿
好吃、好谈、好朋友
永续经营生活
第十四章 喝豆汁儿的岁月回忆 1990—1994
重回心灵故乡
别把我搀老了!
从“捐书”到“为台湾作家编书”
第十五章 打开英子奶奶记忆的盒子 1965—1996
担担面、台语片和中国小姐
用心为孩子
与儿童文学结下不解缘
我要飞向天空
“纯文学”出版童书
“自来喜”的味道
抓住孩子心理
英子从未离开
第十六章 文格与风格 1918—2001
男女人格的平等
写作偏向写实
人道主义者
承传“五四”
画下完美句点
栽出一片林阴深处
第十七章 一个观察的人生 1918—2001
勤奋过日子
爱家恋家
一生宽宏大度
北海的风,吹开夏的园林
后记
附录
媒体评论
  上海是张爱玲的,北京是林海音的。
  ——余光中
  
  她的北京话没变,也没少,原样儿,整个儿一个原汤原汁,和四十一年前的老北京话一模一样,让人惊讶万分,还有在惊讶之中的久违之后的狂喜。……她一会儿蹦出一个老词,感动得老北京们一会儿叫好,把她当成最大知己。林海音先生写北京,是在台湾写,带着儿时的追忆,带着浓浓的乡情,极其自然,极其亲切,而自然和亲切能产生伟大的作品。林海音自然把她的北京话带进她的小说、散文里,所以,林海音先生是台湾“京味儿”作品的代表人物。
  ——舒乙
  
  我和海音这一代颠沛流离的人很多,前几年故去的张爱玲在海外各处漂流几十年,最近终于“回”到上海,算是“回”到她的祖籍。而我们第一度漂流被挖根从大陆来到台湾;在未来几十年作家及作品会不会经历二度漂流,也就是我们不属于任何地方?我不敢想。可是,海音在每一个地方都是她的故乡,她永远不会漂流。我真羡慕海音,真以有这样一个朋友为荣。真想不到她在这样小的格局里,有这样大的气派。
  ——齐邦媛
前言
  后记
  岁月如流,人生已无忧
  夏承楹(何凡)
  二女祖丽自澳大利亚来台,抱了一大包为她母亲写的传记的底稿,要我审订。她为搜集资料费了很多工夫,整理运用更是繁重。我与海音这一辈子只住在两个城市,前半在北京,后半在台北。一九四八年祖丽来台时还是抱在手上的婴儿,她对北京没有印象,为此她特地去了几次北京,访问南城夏、林两家故居与亲友。到时才知房子被分配给多家居住,我们结婚时住的三间小楼已因年久失修,自行倒塌失踪。我们走动多年的永光寺街和南柳巷街道还在,听说不久那一带也要拆房盖楼,如工作完成,“城南旧事”将成陈迹了。
  祖丽今日为母亲写传,使我感到惊喜。因为回想到她五岁的时候,有一天忽然发烧泻肚,昏迷不醒。急请住所附近的谢医师诊治,他说是“自家中毒症”,嘱留在诊所楼上病房里,说过了当夜,才能脱离危险。我与海音在病榻旁坐了一夜,看着昏迷的祖丽,相对无言。次晨谢医师来诊治后,说四十八小时的危险期已度过,我们才放下心来。谢医师说这种病在台湾常见,从前死亡率高到百分之四十,在链霉素、盘尼西林等药来台后情况就好多了。现在祖丽能为病中的老母作传,人生多变,时间决定一切,感慨最多的自然是我了。本来女儿写妈妈可能较难客观,不过,因为她们两人共同生活与工作数十年,相知甚深,笔下自会亲切真实,与其他速成传记或有不同。
  我与海音自一九三四年在北平《世界日报》结识,到现在已经共处六十六年。我们最长的分离时间是四个月(一九六五年她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访问美国)。我们的工作互相配合,彼此依赖,例如她编副刊或月刊,我为她写专栏或其他译作;我编月刊,请她做助手;她办出版社,我无版税出书。两人总是一天忙到晚。我出国开会她常偕行,真是忙里偷闲,增加生活情趣。看电影是我们的共同嗜好,从相识起到她腿疾时止,我们进出影院已超过六十年。后来有电视可看,更省了换衣坐车的麻烦了。
  家务事我通常不管,因为我下班回家还要写作。海音喜欢当家做主,我乐得省心。遇到大事时,她会征求我的同意。例如到现在我们在台北已经住了五十二年,其间搬家四次,都是她先去找房子,再由我决定取舍。海音做事干净利落,并富创造精神。她十三岁丧父,母亲无力出外谋生,她就带着一弟三妹把家扛起来。她编《联副》十年后离职,不久即创办纯文学出版社,二十余年间出版几百本书,营业情形良好。后来海音自觉已到退休年龄该歇歇了,就在开业的第二十七年宣告结束,符合所谓的“见好就收”的工作精神。
  在海音主编《联副》及主持纯文学出版社期间,我们家中常有文友聚会。吃饭谈天兼拉稿子,文艺与休闲合而为一,可谓公私两便。我于夜间九时赶完稿子,放进楼下信箱,等报社信差来取,才从书房解放出来,参加舌战。
  家中子女四人读书做事都能正常发展,我们并未严加管教,因为我们不是那样的父母,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与精力。我们生活谨饬,无不良嗜好,可能对他们有示范作用。我们这一辈子没有为子女烦过心,因为他们皆知自爱互助。子女不惹麻烦,父母才能专心工作,使家庭生活宽裕。现在他们的下一代已有六人,最小的暑假后也念大学了。岁月如流,我们这个家族即将进入新的世纪。人生到此,除了照顾健康以外,可以无忧矣!
  二〇〇〇年八月于台北
  颂永恒,念海音——两岸追思林海音先生
  台北
  夏家的四个儿女祖焯、祖美、祖丽、祖葳,为母亲林海音女士举办了一场追思会。当天四百多位亲人、文友共聚一堂,重忆往事,笑泪交融。舞台上松枝为地,林海音生前收集的大象、手工艺品及各式蜡烛点缀其中,与一盆盆清幽的兰花相辉映,它们要以母亲生前的风格向人间告别。
  林海音的大幅照片悬挂在舞台正中央,雍容自在地回望着台下的来客。在庄严哀思的序曲后,先播放一段特别制作介绍海音生平的十分钟影片。接着诗人痖弦以英国大作家史蒂文森的“安魂曲”献给林海音在天之灵:“在那辽阔的星空下面/掘一个坟墓让我安眠/我生得欢畅,死得情愿/我,如此躺下,无牵无挂/请把这首诗为我阖上/他睡在自己向往的地方/舟子已归来,归自海上/猎人亦归来,归自山岗。”
  半个世纪以来,何凡、林海音家的客厅有许多回忆,使人想起李白《桃李园序》的桃李园;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兰亭;也比美法国诗人马拉美每个星期二火曜日在他家的聚会。痖弦说:“那是个山川静好,风华正茂的年代,林海音先生的往生是一个典型最高的完成,也结束了一个时代。”
  那眼神,像是要看见未来继起的生命。(王信摄影)
  他朗诵了歌德晚年写的《一切的峰顶》,这首小诗感叹人生短暂无常,艺术创造却永恒不变:“树叶儿不动,鸟也无声;少顷,你也要安静。”在这静止无声中,从林子里传来声音,那是海潮的声音,“海音”的声音。这对中国文坛是个永恒的声音,很多人在这声音里得到鼓励,继续创造文坛光辉。
  齐邦媛教授则以“失散”形容她送别海音的心情,失掉一个亲密的朋友,散了一个觉得几十年都不会散的会,告别一个充满回忆,永远不会回来的时代,那个时代大家都年轻,有许多渴望,很多成功,很少失败。而在这许许多多之中,林海音凭着智慧、才气、努力、勇气及过人的担当和心胸,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她形容林海音是命运富贵之人,一生照顾别人,充分利用自己有的去帮助那些没有的人。这么多年来,因为有海音在前面,有海音的“怕什么,做嘛!”使她从不敢软弱。她说:“我和海音这一代颠沛流离的人很多,前几年故去的张爱玲在海外各处漂流几十年,最近终于‘回’到上海,算是‘回’到她的祖籍。而我们第一度漂流是被挖根从大陆来到台湾;在未来几十年作家及作品会不会经历二度漂流,也就是我们不属于任何地方?我不敢想。可是,海音在的每一个地方都是她的故乡,她永远不会漂流。我真羡慕海音,真以有这样一个朋友为荣。真想不到她在这样小的格局里,有这样大的气派。”
  齐邦媛并以W. H.奥登追悼叶慈的诗文“文学不能改变世界,但可以从这个城市到那个城市,从这条河到那条河,口耳相传”,赞美林海音其人其文一如“文学永在”。
  诗人余光中则追忆余夏两家在台北城南共有的“城南旧事”。他认为林海音名字中的木代表芬芳,水代表汪洋,而她最喜欢的象代表博大,这也是她自己人格的反应。
  二十年前在《城南旧事》电影饰演英子的沈洁,也特地从上海飞到台北追念她尊敬喜爱的英子奶奶。她表示,演了《城南旧事》,深受英子——林海音的影响,使她长大后勇于实现自己的梦想。
  九十二岁的何凡先生,在儿女搀扶下,以“永不分离到相对无言”,缅怀与他携手六十三载的妻子,感伤海音后来“中风不语”。他表示,结婚六十年叫钻石婚,他与海音结婚超过六十年,不知道还有什么比钻石还要珍贵,还要坚固。他说:“中国有句老话,老伴走了,另一个也不会活太久。但是西方人又说父母的寿命是子女的延续,因此我现在是在‘进退两难’的困境。”这段睿智达观的话语,赢得在场温暖的鼓励掌声。
  追思会中播放了三段林海音生前不同时期的录音,她以爽朗的声音谈她的写作、编辑及生活点滴,亲切温暖,音容宛在,大家陷入深深的怀念中。
  最后在小朋友合唱的《送别》及《忆儿时》歌声中,结束了这场温馨感人的追思会。
  (二〇〇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北京
  由中国作家协会、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联络委员会及中国现代文学馆联合举行了林海音先生追思会,由文学馆馆长舒乙主持。
  当天会场布置得素雅庄严,陈列了林海音的几十种著作,主编的全套《纯文学月刊》,还有大批林海音的照片、手迹及信函,一百多位与会者都是林海音的故友、亲人及研究学者,大家起立向林海音遗像默哀后,舒乙馆长朗读林海音的四个子女的感谢电函,接着介绍林海音的生平事迹。并朗读了林海音的《京味儿之旅》及《庆祝中国现代文学馆十周年贺词》。前者是她于九十年代初,阔别北京四十二年首度回来后,写的一篇有情有味的散文。
  作家文洁若追忆林海音到北京与她及萧乾先生会面的快乐情景,她说林海音《城南旧事》保存了老北京的风俗、语言及历史风情,特别亲切感动,就像林海音这个人,让人一见如故。
  郁风说,她和黄苗子虽然一直没有机会见到林海音,却感觉像自己姐妹一样亲。十年前他们开始通信、通话后,又陆续读了林海音的作品,对她有更深的了解。她说:“当我回忆童年时,隐约出现的情景,已经分不清是我自己的经历,还是《城南旧事》的影像,这也说明我看了这部作品的感动。”
  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傅光明研究林海音及萧乾多年,他视萧乾为他“文学的祖父”,林海音则为他“台湾的文学祖母”。傅光明在追忆十年来他和林奶奶这一老一小的交往时,几度哽咽。他最怀念林奶奶干净利落脆的京腔,每次都在长途电话中和他聊很长时间,让他母亲老担心林海音会为打长途电话“破产”。“林先生总是以她特别的祖母方式疼晚辈,从她身上我甚至体会到一种血缘的亲情。”他说。
  林海音的表弟张光正(何标)则以“人美、文章美、心美”形容林海音。他说:“林海音的台湾情结绝不排外,她的台湾意识与中国意识非常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而林海音的文章著作以及体现于其中的思想和理念,更是值得重视和认真研究。”
  舒乙则称林海音为“两岸交流的第一批候鸟,两岸文学界祖母级伯乐式的核心人物,贡献巨大”。
  舒乙并谈到年初到台湾探视林海音,看到医院病榻上衰弱的林海音,仍把自己收拾得漂亮利落,一双美丽的眼睛闪着光,令人难忘。
  林海音的侄儿夏祖煃代表家人致词说:“六婶儿的身体流的不只是台湾的血液,她也是我们夏家人,她从来没有把台湾与大陆画条线。”
  会中放映吴贻弓导演拍的《城南旧事》,重温英子纯真温暖的童年。并演唱了林海音喜爱的《送别》和《念故乡》,优美哀伤的旋律,震动了每个人的心,林海音和煦的身影长留记忆。
  (二〇〇一年十二月七日)
  永恒的身影
精彩书摘
  一八九五年(清光绪二十一年),李鸿章在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把台湾、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台湾从此沦为日本殖民地五十年,那年林海音的父亲林焕文七岁。
  一八八八年出生于台湾头份庄的林焕文(号彬南)是林台先生的长子。头份西河堂林家七代以前从广东蕉岭移居台湾,林台先生每年必回蕉岭祭祖,也趁便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林台先生喜欢吟诗作赋,在中港溪流域享有文名,当时许多寿序、联匾都出自其手,他也写过“忽闻琴声关不住,隔帘有耳一青春”这样浪漫的诗句。
  为了让焕文打好国学基础,林台先生把他送去储珍书室念汉文。焕文生性聪慧活泼,学习兴致又高,很快成为储珍书室里受老师喜爱的学生,一年半后拿到“四书”修业证书。焕文十岁进入头份公学校读书,开始在父亲的指导下练字。先是父亲督促他,后来养成兴趣,每天下课回家,别的孩子玩,他却自动摊开纸,研墨练习,小小年纪就写得一笔好字。这笔好字,使他后来找工作时给人特别好的印象。
  一九〇三年,焕文自头份公学校毕业时,已是二十世纪了。他考入当时台湾的最高学府——台湾总督府国语(日语)学校师范部就读。那时台湾有三所学校:农业讲习所、国语学校(师专前身)及医学校(医学院前身)。
  穿制服,留辫子,学生时代的爸爸林焕文。(1908)
  初到北京时的妈妈黄爱珍。(1924)
  与焕文先生当年同校,比他低一班的桃园龙潭客籍钟会可老先生,在五十年代末,由儿子,也是作家钟肇政陪同,拜访了故人之女林海音及她的妈妈林黄爱珍女士。回忆起这位在校与他住上下铺的老同学,喜欢戴绅士帽、活泼爱说话的钟老先生说:“林焕文很幽默,很会讲笑话,汉文很好。”(这几点,林海音似乎得到父亲的真传。)
  焕文先生自台湾总督府国语学校师范部毕业时,已是二十出头的英俊青年了,清亮深邃的双目、挺直的鼻梁、高高的颧骨,完全是客家男儿的样子。他被分发到新埔公学校(即现在的新埔国民学校)教书,他认真亲切的教学,很快就赢得了小朋友的欢迎;他的那笔好字也常常有人来央求,新埔镇上宏安药店里,早年那些装药抽屉上的汉药名,就是焕文先生写的。焕文先生的堂姐阿银妹嫁到宏安药店,阿银妹很照顾焕文,常常要他去她家吃饭。当时焕文先生班上有一个年纪最小的小淘气蔡赖钦,蔡家和阿银妹住得不远,所以常常和老师一道回去。六十年代后期,蔡赖钦在台北结识了林海音。他告诉林海音,他仍然记得他当年小手被握在林老师的大巴掌里,感到怎样的安全、快乐和亲切。在那个严厉教育的日据时代,一位年轻和蔼的老师,牵着班上一个乡下男孩走在街上,是一幅多么动人的画面!
  当时在焕文先生班上,还有一个来自照门乡间、年纪最大的学生——十一岁的吴浊流。吴浊流对于焕文先生散发的那种洒脱很仰慕。多年后,他在《无花果》一书中曾写道:“对一年级级任林老师,是打心里尊敬着。林老师走后,对于每一位老师都不能心服。”他记得午间休息的时候,林老师时常写字,他就在老师旁边,为他研研墨、拉拉纸什么的,高兴得很,也特别被疼爱。在番人大讨伐时,村中的年轻人都被警察拉去当民夫,吴浊流的大哥也被征用,吴浊流的父亲就去央求焕文先生,请林老师证明大儿子是学生,征调才被取消。
  一年后林老师就回故乡去了。吴浊流记得和老师分别时,全班同学都在教室里嘤嘤地低头哭泣,连老师也被学生感动,陪着哭泣。这景象在过了几十年后还鲜明地留在他的脑海中。
  当时焕文老师曾送给吴浊流一幅手写《滕王阁序》。这幅字他珍藏多年,后来随着他写的一部描写台湾人在日本窃据下生活的血泪小说《亚细亚的孤儿》的手稿,在盟军轰炸和日本人的搜寻期间东躲西藏,但结果还是遗失了。
精彩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