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东坡传pdf下载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东坡传百度网盘pdf下载

作者:
简介: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东坡传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8-07-01
pdf下载价格:0.00¥

免费下载


书籍下载


内容介绍

内容简介
  本书将苏东坡一生的经历与他一生中璀璨的作品相互编织,讲述了那些感人肺腑的诗词背后一段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品读苏轼精美诗词作品的同时,读懂他达观豁达的人生。穿过层层历史的迷雾,“乌台诗案”真相为何?“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失败?大名鼎鼎的“苏堤”和苏轼有何渊源?别号“东坡居士”因何而来?尽在本书揭晓。
作者简介
  谢依:天生浪漫的古典情怀,多年来游走四方,翻阅文字典籍。并坚持以虔诚之心,记录那些动人心弦的光阴故事。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尘相逢,绚丽而破碎的大宋
慢时光里的成长
来生嫁给苏东坡
进京赶考,奔向命运
第二章 家国梦,仕途是一碗烈酒
第一个梦想的期待
等一场大雨倾盆
官场里的诗与酒
心被白色灵幡刺痛
第三章 坎坷行,唇枪舌剑,血雨腥风
朝堂上风起云涌
不只是一场失去
对立派的进攻
连番不断的斗争
第四章 杭州行,失意里的得意人生
温山软水的南国
红尘中的意外相逢
杭州的点滴时光
以梦为马的诗酒年华
第五章 功与过,被掏空的满腔豪情
密州上任大显身手
苦乐参半人生滋味
奔流不息的徐州河
治理有方,盛名远播
第六章 沉浮间,一纸书墨,无限寂寥
“乌台诗案”引牢狱之灾
落寞的黄州之路
诗人的贬谪生活
东坡先生的闲居岁月
第七章 漂泊者,在低谷里为命运高歌
奔向新的征程
昔日政敌的身影
救民慌恩泽杭州
命运转折,被贬南岭
第八章 归去也,一蓑烟雨,一世苦乐
心向闲云悠悠然
独居海南,回首枉然
返璞归真寻本心
人间有味是清欢
后记
附录:苏轼生平大事记
前言
  后记
  苏轼,字东坡。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公元1037年),逝于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在他逝世25年之后,金人彻底征服北宋。
  苏轼成长的时期,正是北宋政治最为开明之时:仁宗当政期间。一个人的命运与他所降生的时代息息相关,而苏轼成长于一个政治开明的时代,当其学富五车之时,又幸运地投身于神宗在位时期。只是他却最终折翼于哲宗当政期间。哲宗在位时,他一再被贬谪。他的一生因诗文而被后人熟知,他的一生也因诗文而一再受挫。
  苏轼的人生轨迹正对应着整个宋朝的由盛入衰。在他青年时期,整个朝廷正是贤臣济济,到他的人生暮年,贤臣不是凋零,便是去位。
  能彻底打败一个强大的王国不在于外敌,而在于内耗。北宋贤明儒臣遭到第一次迫害后不久,至第二次党争之时,愚痴的童子帝让整个北宋朝廷从此贤臣死伤殆尽,忠臣不是在党争中获罪被杀,就是在流放之路上选择弃世。
  没有一个朝代的兴亡如此惨烈。苏轼用诗人的敏感,用哲人的逻辑,无数次用自己的仕途去抵抗一个狂妄之辈的独断专行,但苏东坡付出的是人生,中国付出的却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苏轼与王安石谁也没有活到看到自己政治主张起效的那一天,苏轼没等来新政下五谷丰登的年月,却亲眼见证了农民只能背井离乡的惨状。他们要逃离被官府硬逼着借的款项,如果不逃就只能拘捕入狱。苏轼只能观望,却无法从根本上拯救整个国家,党争之祸已经到了不顾国家生死的程度。若非同党,再有心为民谋福祉也难以实现。苏轼死后,他的名字被第一个刻在元祐党人的碑上,在此碑上之人共有三百零九人。此碑上之人及其子孙永不得为官,皇家子女不得与其通婚,即使已有婚约也应马上取消。全国各县树立此碑以作警醒告诫。这些宵小之辈所立的碑却在几百年后成了那些碑上之人的荣耀,那些人的子孙都以碑上有自己祖先的名字而骄傲。
  而“苏轼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苏轼死后,宋徽宗为了一篇苏轼的文章可以付制钱五万文的代价。即便是在金人攻下京师,大肆掳掠之时,他还在特意搜集苏东坡书画,一旦见到马上精心保存专门送出。时光是最公正的裁判,苏轼死后,他在世时所写的国事文章无一例外都得到了历朝历代皇帝的格外看重,他的谋国之忠、至刚大勇都成为人们敬仰的理由。其人品世所罕见,其文章浩然有正气。
  “大江东去浪淘尽”,史书上记载了苏轼潇洒而随性的自由灵魂,而北宋之后的中国也陷入战火流离之乱。北宋纷繁明丽的《清明上河图》,北宋熠熠生辉的文化进程,自此败落,数百年难现辉煌。
  幸好,还留下一个豁达而自由、清醒而睿智的苏轼,为我们记下北宋曾经的吉光片羽。苏轼与我们隔着千年,却住在我们心间。
  历史长河滔滔而下,衮衮诸公数不胜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终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那个时代,“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毕竟生活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被记住了多少日子。史书浩瀚,东坡被记载如此,已足矣。
精彩书摘
  自长江逆流而上,一路浩荡江水如海一般壮阔。经汉口过三峡,便来到了四川。“吾家蜀江上,江水绿如蓝。”过重庆直达水源地有一石佛,与山同高,由江边悬崖巨石雕刻而成。船经这里,便来到了凌云山,此石佛便是乐山大佛。此处便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之处。
  乐山向北数十里之外,便是眉州眉山镇。小镇不大,但提起三苏却无人不晓。因为三苏便是从这个小镇走出去的,自此载入了中国史册,成为无数人追慕的对象。
  “想见青衣江畔路,白鱼紫笋不论钱。”物产丰饶的眉山镇,是三苏父子的故乡。父亲苏洵,生有二子,长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次子苏辙,字子由,号颍滨遗老。父子三人占唐宋八大家三席之地。
  自战国时代的李冰治水后,千年以来,川西沃野千里,永无水患。眉山稻田菜圃竹林荷塘,一年四季风物不同。特别是在每年的五六月份,处处荷花盛开,香气扑鼻。一路随着石板路而上,便是苏家。苏东坡正是出生在这一处田园秀色中,这让他的性格里天生拥有了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也许出生在这样的环境里,任是何种生命,底色都会变得明亮吧。
  苏家院子也和那时的人家一样装潢,迎面便是一道白白的影壁,院子收拾得素净却又生机盎然。院里左边种着一棵梨树,此时正是绿叶萌发之时。一树新绿,映衬着灿烂的阳光,明媚又舒展。院子右边有一个池塘和一片菜畦。如花园一般的景致里,杂花生树竹林幽幽,温馨而舒适的院落里住着殷实而厚道的苏家人。
  宋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即公元1037年1月8日,苏家又一次传来了婴儿的啼哭声:苏轼在苏家的满怀期待中出生了。苏轼的父亲苏洵此时27岁了,他的第一个孩子是女儿。长女之后生了一个儿子,但儿子却在幼年时不幸夭折,因此苏轼便成了苏家的长男。苏家上下沉浸在喜悦中。苏轼的出生让一直期待拥有一个儿子的苏洵终于得偿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