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手作理想国:新锐手艺人技艺与经营实录》[29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手作理想国:新锐手艺人技艺与经营实录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1-01
  • 热度:8849
  • 上架时间:2024-06-30 08:52:20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了26位国内青年手作设计师及他们的手作工作室,分别从手作设计师、工作室的文字素描,创作作品呈现,设计师深度访谈,工作室商业模式剖析四个角度对其进行立体的介绍。本书由点及面,反应中国新兴手作行业现状,为梦想成为手作设计师,开设手作工作室的人们提供实用有效的指导。
作者简介
  墨念女塾
  专注于分享精致的生活美学方式,专业的原创手作课程,暖心的手作设计产品;希望能够给予当代女性一个空间和契机,让她们能够抽离开繁杂浮躁的平庸世界,沉静下来挖掘真实的自己,寻找自身的平衡。
  墨念女塾创立人包爽,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艺术从业者。墨念长期与国内外手工设计师合作,针对现代都市女性提供各种精致、专业的手工课程,掌握前沿的手工发展趋势。
目录
版权信息
前 言
刺绣艺术
旅英艺术家·刺绣艺术人
陈岱瑜 |以针代笔,去描绘一个意境,讲述一个故事
刺绣设计师
Gracey |手作,赋予刺绣灵魂与生命
刺绣艺术手作人
玲珑匠 |我的森林里永远会有手工
北欧手作品设计师
兔子张ZZ |用手工提升温度
拼布手作人
双儿 |时光,于心“针”酌
编织艺术
视觉设计师
媒体评论
  桑格格(知名作家。代表作品:《小时候》《黑花黄》):这本书有种记录当代“女红”的感觉。看手巧女孩子们的创造,有种奇怪的治愈感:可爱、缤纷、细腻、甜美,像是内心某处柔软的存在。我本人手很笨(也许是没有找到方法),羡慕有手作天赋的人。常常渴望自己也能沉浸在手作中以至于忘我。细看这些手工,每一样难度都不低,但我依然会有想动手做些什么的冲动,也许做不到这么美,但是能体会到做的过程,应该也很愉快。



  刘柳(云端》杂志主笔、节目制片人):手作,算是女性生活里的新步调。这些年,我们谈论了这么多的女人,和女人该有的样子,严谨优雅也好,洒脱自在也好,东方西方的说法和活法不同,各有道理。这本书给出了这些话题的由来和归处。我们在这里学习手作艺术,留住前人的技艺,也创造新的美。不是要做更完美的女人,而是做放松适合自己的人。



  祝羽婕(青年作家,好好虚度时光联合创始人):去过的地方越多,越发觉双手造物是一个人的福气。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舍得静下心来以手造物,正所谓手中有活,心中有爱。在手作中,人才能体会到精致的趣味,抵抗这个宏大时代里的空洞和乏味。
前言
  凌晨一点三十三分,最终还是在手机里写下了这些文字。
  时隔四年,墨念的装修又要重新再来一次,离开北京CBD的繁华,来到僻静园区一个安静的角落,花园中玻璃房的构架使得屋内格外光明……之所以要提到我的工作室,是因为若不是墨念的创建,我也不会结识到书中的26位手作虔诚之士。
  六年前,我将心中一直期许的手作工坊的梦想落地成为现实,几经周折,成了现在的“墨念女塾”。前来授课的手艺人老师,来来往往的熟客、过客,交织在整个屋子的各个角落。是对手作的热爱,对生活的尊重,让他们不断地在这屋子里逗留漫长的时光。这几年来,流行过这样一个心理学上的词:“心流”,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定义“心流”为一种将个体注意力完全投注在某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米哈里提出能产生心流的活动有以下特征:
  1.我们喜欢的活动;
  2.我们会专注一致的活动;
  3.有清楚目标的活动;
  4.有立即回馈的活动;
  5.我们对这项活动有主控感;
  6.在从事活动时我们的忧虑感消失;
  7.主观的时间感改变:例如可以从事很长的时间而不感觉时间的消逝;
  8.不断优化的障碍,我们对于所从事的活动是力所能及的,且具有一定挑战的,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练习来增加克服障碍的能力。
  所以,专注于一件事上,会使人们获得无限的能量,而那些在墨念日日夜夜忘记了吃饭、睡觉,甚至回家的人儿,大概也就是用这样的专注感动了自己吧。
  我想,书中的26人,也就是在当今社会的高速运转下,依旧能使自己产生心流的人了……也许你会质疑,这世间有所坚持的人那么的多,老匠人、老艺术家也比比皆是,为何要选择这26位青年女子做示例,我不敢去谈论老匠人与老艺术家们的坚持是何等的宝贵,我只想表达,当代语境下,依旧能在二十、三十几岁的青春年华里坚持心静,并用手作传达生活与理想的姑娘们,是有多么的令人钦佩。
  古时女子熟练操作深闺女红,将不起眼的、来自于生活中的常见材料,通过精雕细磨、缠缠绕绕、缝缝补补,从无到有地制作成独一无二的精致小物。可当今时日,又有几人拿得顺那针针线线,更不用说其他复杂的材料。这些都是耐人寻味的。但又因何而起,促使书中的26位姑娘,放下浮躁的追逐,选择宅在家中创造奇迹。我相信她们的决定并不是偶然,而是深思熟虑且长久坚持下的结果。本书的编写,就是想将这些长久坚持的抉择展现给众人参看,看看这些有所为的年轻人如何面对现实与梦想的撞击,最终通过“做自己喜欢的事”平衡生活与工作。
  因为要为墨念筛选好的老师与课件,我看过很多很多从事手作行业的职业人们,他们一窝蜂地扑进这个看似可以淘金的圈子,幻想着可以通过一次两次的学习就制作出惊为天人的可售作品,甚至称自己为匠人或是职人,我不想过多评论他们的是与非,只是想通过介绍这26位手艺人的故事,来讲述“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理。我们看惯了批量生产的机械化产品,逐渐开始发现手作的精细与不可思议,却又想以速成的方式去获得手作的精致,似乎有些过于急功近利……也许,当你看过这26人的努力,就会发现这慢得不能再慢的职业,有许多值得冷静对待的乐趣。
  正如大家所见,手作在当今社会中,已逐渐带有了自己的标签,它标榜着独一无二,代表着不可复制,每件作品的诞生都有着它的寓意。而本书所要描述的,便是剥离开这些虚无标签下的那分真实,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手作源于生活,归于生活的本质。我们想用手作,诉说一种尊重生活的美好方式,而非追逐快速发展的大潮。我们崇尚最返璞归真的创作,希望传递这种极度认真钻研的态度,用心用手去体验这真实的世界,让更多热爱且尊重手作的人明白,若想真正成为一名从事手艺的人,就必须拿出“不得不”的决心,将材料的特性研究透彻,将自己的心理状态通过手作作品来表达,而非一概的抄袭,手作作品也如艺术作品一般,具有着作者赋予它的特有生命力,而这种生命力并不允许他人的侵占。
  我们期待着,打开本书的你,可以因此更加冷静地看待手作市场中的现状,也希望能够给予当代人们一个崭新的空间和契机,让他们能够抽离开繁杂浮躁的世界,沉静下来挖掘真实的自己,用另一种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寻找自身的平衡。
  包爽
  2018年10月 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