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做自己的天使投资人》[21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做自己的天使投资人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5-01
  • 热度:9218
  • 上架时间:2024-06-30 08:52:20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编辑推荐
  要别人投资你,先要懂得投资自己——《做自己的天使投资人》。作者陈睿潼,天使投资人,耶鲁MBA、芝加哥大学EMBA,耶鲁招生面试官,亿元基金管理人。她从小就用“创业化思维”去规划、投资自己的学业和职业发展;她培养并善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她五年内从低级的分析员一跃而成为亚太区主管,曾掌握几十亿元的基金,在金融市场上纵横捭阖。


  《做自己的天使投资人》是一本MBA求学的书籍,作者亲自采访常春藤大学校长、教授及招生官等,结合自己的求学经验,为你提供MBA求学实战的经验和指导。这更是一本助你跨越商学院大门,踏上职业发展坦途,创造自身价值的创业手记。通过金融投资领袖、世界500强高管、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的分享以及真实案例,运用商业概念,结合自身职业发展经历和领悟,向你传授打造MBA高端人才的大智慧。
内容简介
  《做自己的天使投资人》是一本以申请名校商学院为背景,融合学业提升和事业发展的智慧书。她不是心灵鸡汤的陈词滥调,也没有围绕MBA进行说教与渲染。她用最线条化的语言平铺直叙,但娓娓动人。她为你分析最一线的MBA市场行情,告诉你最实用的MBA申请路径,为你厘清原本纷繁复杂的MBA攻读指南。她告诉你职业发展的密码,为你指点职场迷津。

  《做自己的天使投资人》主要分为思想策划期、行动实践期、奋斗拼搏期、人生挑战期四个部分。“思想策划期”讲述了为何要升读MBA,什么时候开始准备申请工作,如何为攻读MBA筹备资金;“行动实践期”讲述了如何选校,如何准备申请材料,面试如何做到最好;“奋斗拼搏期”详细讲述了商学院里的学习、生活及求职;“人生挑战期”则通过自身经历和专题采访讲述职业发展和创业考验。在“后话”中,作者讲述了自己的创业成果以及对教育的一些反思。“附录”里,作者特别提供了名校商学院的20道入学论文题目和分析,以及商学院课程结构和内容的对比图表,给有志于入读商学院的你作为参考。
作者简介
  陈睿潼(Vince Chan),1973年生于香港,师承美国投资界新债王Jeffrey Gundlach和债券市场学者兼意见领袖Frank Fabozzi,是一名信用融资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投资专才,原美国洛杉矶TCW资产管理公司亚太区主管兼投资管理人,创建及管理世界首支以多头空头对冲策略为基础的私募结构信用基金,规模约值7亿美元。同时,在亚洲和美国市场,构建和评级超过50笔私募和公募债券和金融证券化交易,总值达40亿美元。此外,担任《彭博资讯》、《亚洲风险杂志》及《欧元周刊》评论文章撰写人、以及“2005/06/07/08年度亚洲金融证券化论坛”专家代表。

  曾分别于香港和美国东西两岸,效力于德勤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高盛证券、标准普尔信用评级及香港金融管理局等公营和私营金融机构。

  教育背景与专业资格:

  多伦多大学Rotman商学院BCom(1995),主修会计学和经济学,高等荣誉学士毕业,荣登院长荣誉榜,奖学金得主。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MBA(2002),主修金融和公司战略,奖学金得主。

  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MBA(2015)(高管)。

  美国注册会计师(CPA)及特许金融分析师(CFA)。

  留学咨询与教学经验:

  耶鲁大学本科和管理学院助教(会计学和统计学)(2000-2002)。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MBA招生处面试官(2001-2012)。

  出版《MBA实战录》(香港、台湾)(2013)。

  新东方前途出国咨询(南京)美国研究生高端留学咨询项目主管(2014-2015)。
目录
鸣谢
为什么你要看这本书?
推荐序言一
推荐序言二
推荐序言三
推荐序言四
推荐序言五
作者自序 走出自己的独特价值
第一部 思想策划期
第一章 逆向思维与退出策略——解构选MBA的思路、动机和目标
国内本科生的市值是多少?
猫捉老鼠的搜索竞赛
谁敢走进商学院大门?
《功夫熊猫》的内功心法
逆向与内外思维模式
哪种投资最值得花钱?是阿里巴巴股票、房地产,还是你的脑袋?
个人事业和学业规划不是一个人的事
第二章 乐观偏差和计划谬误——筹划MBA项目的进程
2014年世界杯的观察:闭关练功10年的坚持成果
时间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
如果你准备2017年9月入学,今天应该开始做什么?
第三章 价格与价值的平衡较量——MBA融资与投资回报率
国外MBA学位的价格
价值=短线利益+人脉+机遇+见识+门路+奇遇
如何计算学位投资回报率(ROI)?
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我如何顺利完成耶鲁学业?
专访耶鲁大学MBA财务资助处总监Rebekah Melville:如何选拔奖学金得主?
芝加哥大学EMBA课程副院长Glenn Sykes分享:为什么EMBA的财务资助比MBA少?
教育融资的几项建议
第二部 行动实践期
第四章 经济学基础原理:交替关系——选校的科学与艺术
糖果店的启示:花心、贪心,还是完美主义?
为何传统大学如哈佛、耶鲁和芝加哥依然保持两年期课程?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为你解答
对比不同商学院及课程的主要考虑因素
从资产负债表的性格组合诠释个人的学习方式
一点点商学院历史:要明白现在必先理解过去
Coursera CEO兼原耶鲁大学荣誉校长Rick Levin指点迷津:O2O教育相结合
哈佛教授告诉你:究竟各大商学院课程的真正区别在哪儿?
你相信哪一个商学院排行榜?
第五章 差异与参考价值——入学游戏规则与部署战略
回顾好莱坞电影《点球成金》(Moneyball)
商学院招生方法是大数据?向沃顿商学院教授Cade Massey请教
投资人与招生官的共通点:透视未来
耶鲁大学MBA招生处总监Bruce Delmonico分享:谁能当耶鲁人?
你值多少钱?
与哈佛大学MBA招生处总监Eileen Chang对话:“FISO”
人才投资要看风险回报率
专访上海电视节最佳导演杨文军:如何讲个动听故事
第六章 3C4P销售理论——表彰独特个人品牌
简历:粉饰过的宣传单
论文:同学,请问你是谁?
活在电影《黑客帝国》(Matrix)中的一堆数字
你喜欢哪种葡萄酒?
推荐信:找个有权有势有名有利的推荐人?
面试症候群:心病还须心药医
奥运会选手如何克服心理压力与切肤痛楚
入学面试也好,求职面试也罢,如何做到最好?
我的耶鲁入学面试
面试官究竟做什么?
第三部 奋斗拼搏期
第七章 边际利益与边际成本——考进了商学院又如何?
与陈寻匆匆追逐15年前初恋的那年
724:成绩、社交、求职……什么最重要?
专访芝加哥大学MBA职业发展中心全球总监Julie Morton:工作不会从天而降
热血青年:视野宽度+文化深度=职业高度
第四部 人生挑战期
第八章 长线价值投资——后MBA的祝福和负累
经验与经历:一字之别,《一步之遥》
耶鲁大学北京中心创始捐助人兼亚洲创投风投先驱黄中核赠言:创业者要军训
专访CEO及董事局猎头专家区妙馨:女性CEO必须有心有力
高盛人力资源高管孙永昇有话儿:做个有“弹性”的人才
作者自言自语:金融管理专才自讨苦吃吗?
商界老手:你从他们身上看到未来了吗?
后话 教与育
表达谢意从来不容易
“任性”两年的结果:30万美元的满分成绩单
满身伤痕的同理心:我不是咨询师,也不是导师,而是心理医生
十万美元奖学金+五份录取信:我与他的梦幻组合
给二十四孝父母们的信:如何栽培你们的宝贝孩子
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的挚友战友
附录 参考资料
媒体评论
  ★“本书是老同学陈睿潼继《MBA实战录》后推出的一本新作,其中的内容更加深入和精炼,就如同新酒陈酿数年后的醇香,值得诸位校友、同仁和青年朋友品读一番。因此,本人推荐这本书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张磊
  高瓴资本董事长兼创始人(耶鲁)


  ★“耶鲁的校训是光明和真理,现在老同学陈睿潼在帮助更年轻的人追求光明和真理,还有比这更有意义的事情吗?”
  ——徐境镁
  Zivarly时尚品牌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耶鲁)


  ★“师妹陈睿潼从多元化的角度,协助读者们分析整个形势,无论最后是否真正选择升读商学院,我相信她分享的经历和论点,一定可以让读者们对个人升学和求职前景看得更清晰、更透彻。”
  ——姚南薰
  美国华人博物馆总裁(耶鲁)


  ★“校友陈睿潼的书终于出版了。经历过两个世界顶级的MBA,我相信她的分享一定有趣且有意思。”
  ——寿玉滢
  罗德公关中国区董事总经理(芝加哥)


  ★“校友陈睿潼透过自己的经历和观察以及他人的故事,带领读者们体验一段一段商学院的时光——申请前的规划,申请时的备战、入学后的学习生活、后MBA的职业路向……等。本人诚意推荐此书于所有对商学院感兴趣的读者们。”
  ——甘剑平
  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芝加哥)
前言
  作者自序 走出自己的独特价值
  一开首,出一道传统逻辑题。
  前提一:艺术家是孤独的创造者。
  前提二:创业家是孤独的创造者。
  推理总结:艺术家和创业家是同类,都是孤独的创造者。
  背后的解读是这样的:艺术家是创造者,制作电影电视、编排舞蹈表演、创作剧本、作曲作词、写书作诗、做建筑设计、进行平面摄影、创作书法作品和画作等。创造过程从零开始,从无到有。一格格胶片、一个个文字、一块块砖头、一个个音符、一笔笔素描,都是创造过程的硬标记。
  艺术家是死硬派,在创造新作品、营造新景象和开拓新潮流之际,未必能(立刻)得到大众认同,逃避不了怀疑,又要坚持下去,于是,习惯孤独成为常态。
  因此,创造者需要面对孤独,拥抱孤独,利用孤独,战胜孤独。
  创业家是谁?狭义指新公司创始人。广义应含一切创造者,创建新产品、新服务、新平台、新职位、新菜色、新品牌、新学业专业、新目标、新开始、新生命、新体制、新系统、新形象、新事业方向、新经营模式、新客户群……
  创业家要成功,要颠覆现状,需要力排众议,比一般人早走几步,处于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境界。
  所以,创业家是艺术家的商界化身。
  他们面对的孤独是一种创作下的心态、意识,却不代表离群独处;相反,他们必须合群,才能刺激思维,由碰撞中改进优化,因此,全身投入一个支持、包容、奖励创新及重生的生态系统才是长期生存之道。
  为了体现孤独合群兼容的精神,在不同的职业转折点上,我选择融入全方位、多元化和高效能的环境——耶鲁大学管理学院和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
  在商学院的生态系统中,我扮演过不少角色,包括倾慕者、申请人、学生、面试官、助教、校友、校友会理事和校舍捐赠者。人生走到这一天,我有三分之二的时间与MBA紧密相连,巧合也好,处心积虑也罢,这绝对是一段细水长流的姻缘。
  与耶鲁大学的“初恋”是举足轻重的两年光景。耶鲁大学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导,注重综合性、多方位思维发展,鼓励跨领域的知识交流以及跨学院的人际社交。因为她,我认识了不少中外金融界的杰出人士,造就了后耶鲁时代的跨国信贷证券化的专业生涯,发挥了构建一项又一项新颖债务融资交易的创造力。
  与芝加哥大学的“奇缘”是拉动第二事业发展的有力元素。在知识层面上,耶鲁大学给予我的是宽度,芝加哥大学赋予我的是深度。在22个月内横跨香港、新加坡、伦敦和芝加哥四大城市的自我增值历程中,启发我的不仅是高素养的教授们,更是来自五湖四海的高管同学。他们是我的战友、益友和学习对象,是潜在的生意伙伴和投资人。我们等着瞧吧!
  话虽如此,我并不相信每个人都适合商学院的学习环境,更不相信MBA学位是职业路途上的指定动作。原因有三:一、MBA学位对个人修为、社交资本和事业发展起积极作用,但商学院的生活节奏、文化氛围和训练模式并不适合所有人。二、MBA学位并不是医治一切事业和求职痛症的灵丹妙药,不要作出幼稚的遐想。三、创业者不一定需要MBA学位,但MBA学位却能为创业者带来有形和无形的价值。
  我相信每个人拥有一条变化无穷的职业价值链(Career Value Chain),它的长度、宽度与斜度奠定个人职业发展的高度。我们期望天天向上,务求价值与日俱增。可是,怎能指望人生和职业发展对起伏震荡产生免疫力呢?美国道琼斯指数的长期上行势态——100年期、50年期或是30年期——可不是一条与水平线呈45度角的直线,对吧?
  现实中,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想知道方向和路程,我们可以借用百度地图应用程序,当你输入起点和目的地后,电脑程序立刻计算出最快、最慢和最长路线,以及打车费用、红绿灯数目、驾车方案、拥堵时间、步行与公交车选项、返程详细情况等。由起点到终点的特定路程、所需时间和费用,全是客观量化数据所得,电脑应用程序游刃有余。
  路况和路程是简单、直接和不含糊的问题,可是,如果你面对和剖析的问题是:
  ◆对现在的工作失去了兴趣,转行、跳槽还是创业?
  ◆有新工作机会,不知道是否应该离职?
  ◆出国读研,应该选择哪一方向?哪一地点?
  ◆希望进入投行工作,应该积累工作经验后升读MBA,还是本科毕业后立即出国攻读一年期的金融工程硕士学位?
  ◆是否应该放下拥有的一切,选择创业?创业需要搭档吗?如何选择合伙人?
  ◆应该如何选择创业的主题产业?参考个人兴趣、专业知识,还是相信机会主义?
  那么,电脑程序能否精确地计算出解决方案的数量和种类,并且清晰地勾画出路线图和步骤?当然不能。为什么?问题的主观性强,或多或少涉及人类情感,答案模棱两可,不是黑也不是白,需要比电脑复杂和敏感的人脑作为价值链上的明灯,点明方向,照亮思路。
  朋友们,一路走来,在职业价值链上,你们现在站在哪里?
  在脸书上看过一段关于招聘博览会、长达两分钟的电视广告视频,导演以一场马拉松比赛作为背景,一大群选手拼命地向前冲,站在两旁的市民摇旗呐喊。旁白是日语,中文字幕是这样写的:“今天继续跑着,每个人都是选手,时钟无法暂停,分秒不断流逝。这是一场不能回头的马拉松比赛,一边跟对手竞争着,一边在时间洪流这条直路上跑着,期望比别人跑得更快更远,相信前方有美好的未来,相信一定有终点,人生是一场马拉松。”
  在第50秒时,画面一黑,然后,有一名选手突然停下来,说了两句:“但真是如此吗?人生就是这回事吗?”突然间,他不再直走,而是往观众方向走过去,离开了赛道。他以坚定的语气说:“人生不是一场马拉松。”
  在视频的最后1分钟,我们看到不少选手逐一偏离赛道,向多方陆续散去,有的跑到山崖边跳下畅泳去,有的跑到球场打球去,有的跑回自己的房间睡觉去,有的选择跳降落伞去,有的站在十字路口琢磨着,有的跑到雪地上玩雪球去,有的放烟花去,有的漂洋过海去,有的结婚去。当然,有的继续留在既定的赛道上,往标准的终点进发。
  值得一提的是,背景配乐是一首名为“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的歌曲。这是改编自法国作家雨果著名长篇小说的百老汇音乐剧《悲惨世界》(Les Miserables)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插曲之一。这部音乐剧以18和19世纪的法国作为背景,剧情相当哀伤沉重。政治和历史暂且不谈,歌曲本身以激越昂然、不屈不挠的革命牺牲精神为主题,于人感觉严肃悲壮。
  与此同时,中文字幕是这样写的:“这比赛以及终点是由谁定的?该跑往哪儿去?哪一个方向才对?其实,每个人有属于自己的路。自己的路?真的有吗?我不知道。我们还没看过的世界大到无法想象。没错,偏离正轨吧!一直跑到最后,失败又如何?走了弯路又何妨?也无需跟别人比较。路不只是一条,终点不只是一个,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个可能。人生各自精彩,谁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
  我相信,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只不过不是一场具备标准赛道、特定终点、既定长短的大众比赛,相反,每人需要面对和征服属于自己的那场马拉松。
  朋友们,无论你们现在身在何处,起点在哪儿,你们打算怎样走下去,继续完成往后的旅程呢?
  陈睿潼
  2015年2月15日
精彩书摘
  “When you cease to dream,you cease to live.”
  Malcolm Forbes
  Chairman and Editor-in-Chief of Forbes Magazine
  在事业和学业规划上,为了研究升读MBA的思路历程,必须剖析三段时期——过去、现在和未来。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一部连续剧,缺少任何一部分,这场人生戏剧就不完整。
  在开始职业旅程的起点,必先从终点入手。这是一种逆向思维模式,先认清动机和初衷,跟着找对未来方向和目标,进而针对过去经历和自身条件,发掘未来与过去之间的空隙。
  所有MBA成功申请人的自觉性都相当强,对事业的追求和人生的要求有清晰的方向,更重要的是他们清楚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作出实质性补救及改善。换句话说,他们不是因为条件优秀无瑕才进入顶尖商学院,相反,他们知道自己的不足,为了达到将来的目标,选择利用商学院的资源去弥补这个缺口。
  读者们曾否在微博上看过类似的报道?
  “大学生起薪不如农民工?实际上这种说法忽视了另外一个事实:大学生工资增速远超过农民工。只要熬过前三年,大学毕业生工资一般会翻一番左右,此时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职场经验,具备良好的竞争力。”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显示,平均工资随着教育水平的提升而增长,在具备一定工作经验之后,高学历人才的职场竞争力提升非常明显。”
  “今年(2013年)是史上大学生最难找工作的一年,全国高等院校毕业生总数达699万人,比去年高出19万人,就业压力巨大。一面是毕业生数量持续增长,一面是就业需求缩减,大学生就业情况在今年腹背受敌。”
  “一份调查显示,2014年本科毕业生平均月薪仅2.443元。若在北上广,每月基本开支就要2.935元,二三线城市则是1.593元。再赶上聚餐、随份子……很多人月底会严重透支,这还不包括谈恋爱的开支!”
  下面是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结果。据统计,大学生平均月薪水平前5强为3.241元(上海)、3.109元(北京)、2.839元(广州)、2.813元(南京)和2.664元(杭州)。以大学生人均月薪2.443元为例,且每两年加薪一次,一次加300元,不吃不喝工作5年到手的纯工资大约是160.980元,10年的话是367.560元。毕业后年轻人需要父母资助的情况并不罕见:一半以上(65.9%)毕业生每月啃老超千元,19.4%每月啃老500~900元,8.8%少于500元。
  一个本科生的市值在国内就是这么多吗?
  如果在你面前有一个玻璃杯子,杯子里盛着半杯水,你认为这个杯子是一半满,还是一半空呢?
  乐观一点的话,年轻人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热情,在特定的空间内,寻找进步的机会,打破宿命;相反,消极一点的话,或许选择原地踏步,接受现实,反正一个本科生的经济意义已渐被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