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创业基础pdf下载

互联网创业基础百度网盘pdf下载

作者:
简介:互联网创业基础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8-30
pdf下载价格:0.00¥

免费下载


书籍下载


内容介绍

内容简介
  《互联网创业基础》适用于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经济与管理类应用性较强专业学生。以互联网创业流程为线索,致力于激发学生的互联网创业动机、塑造正确的互联网创业思维、掌握互联网创业实用方法、提高互联网+创业能力,通过系统的知识框架和丰富的互联网创业案例,解决大学生在互联网创业过程中的问题。全书分8章,主要内容包括互联网创业概述、互联网创业团队组建、互联网创意与机会、互联网创业计划、互联网创业的商业模式、互联网创业融资等方面。
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1章 互联网创业概述
1.1 互联网创业的内涵与特点
1.2 互联网创业模型与过程
1.3 互联网创业类型与作用
本章案例
本章小结
本章习题
第2章 互联网创业者与创业团队
2.1 互联网创业者
2.2 互联网创业团队
本章案例
本章小结
本章习题
第3章 互联网创意
3.1 互联网创意的概念与特点
3.2 互联网创意的来源与识别
3.3 互联网创意方法与过程管理
3.4 互联网创意的重点领域
本章案例
本章小结
本章习题
第4章 互联网创业机会
4.1 互联网创业机会概述
4.2 互联网创业机会识别
4.3 互联网创业机会评估
本章案例
本章小结
本章习题
第5章 互联网创业计划
5.1 互联网创业计划的含义与作用
5.2 互联网创业计划书的结构和内容
5.3 互联网创业计划书的写作
5.4 互联网创业计划路演
本章案例
本章小结
本章习题
第6章 互联网商业模式
6.1 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内涵及其内在结构
6.2 长尾型互联网商业模式
6.3 平台型互联网商业模式
6.4 互联网时代的免费商业模式
6.5 O2O电商模式
6.6 跨境电商模式
本章案例
本章小结
本章习题
第7章 互联网创业融资
7.1 互联网创业融资概述
7.2 P2P网络借贷融资
7.3 互联网众筹
7.3 天使投资与风险投资
7.4 互联网创业融资策略
本章案例
本章小结
本章习题
第8章 互联网创业公司组建
8.1 市场进入模式
8.2 创建新企业相关法律
8.3 互联网创业企业孵化
本章案例
本章小结
本章习题
参考文献
前言
  前言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基于互联网的大众创业浪潮正浩浩荡荡涌来,许多有梦想的人心中充满了创业热情,纷纷加入创业队伍之中。然而创业并不是有热情就能成功的,创业犹如探险,充满了不确定性,创业路上往往失败的人多、成功的人少,尤其是大学生创业率和成功率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本书结合国内外互联网创业的实际,着重就互联网创业的特点、互联网创业团队、互联网创意与机会、互联网创业计划与融资等方面解决互联网创业的难题。
  希望大学生通过学习本书的知识,可以获得互联网创业的关键知识和实用信息,深化对创业的认识,强化创业的技能、动力和信心。通过对创业过程的理解,提高创业者的互联网创业素养,提升创业成功率,促进我国“互联网+”创业经济快速发展。
  本书强调互联网创业理论的系统性、创业方法的实战性、创业案例的时代性、创业过程的可操作性。可作为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材,也可作为毕业不久、打算创业或正在创业的大学生的参考书。
  本书由程书强教授策划、统筹、审稿,唐光海、任大勇、屈晓娟、赵维负责编写。唐光海、王凌负责统稿。其中,唐光海负责第1章、第3章、第7章的编写。任大勇负责第4章、第6章的编写;屈晓娟负责第2章的编写;赵维负责第5章、第8章的编写。本书的写作过程得到了秦成德教授、王双喜教授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在此,对辛勤付出的所有人士一并表示感谢,对本书所参阅、借鉴的文献作者、资料平台表示最大的敬意和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所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广大读者、专家批评指正。
  编者
  2016年6月
精彩书摘
  学习目标
  了解互联网创业的基本内涵和特点,了解创业精神,掌握互联网创业模型的关键要素,了解互联网创业的过程、类型和作用。
  教学要求
  注重通过互联网案例教学,多视角讲解互联网创业的内涵、特点和模式。采用启发式、探讨式教学,加强课堂案例讨论,注重对互联网创业案例进行总结。
  马云的三次创业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创业已经成为年轻人认为是最酷的事情之一,许多有梦想的年轻人纷纷加入创业队伍之中。然而创业并不是光靠热情就能成功的,创业犹如探险,充满了不确定性,创业的路上往往失败的多,成功的少,创业者迫切需要一位好导师。马云被称为互联网创业教父,其创办的阿里巴巴系列网站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用电子商务改变了全球商人做生意的方式,受到了创业者的极大尊重,马云也成为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企业家、是最有成就的创业者之一,同时,也点燃了互联网创业者的热情。
  俗话说,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马云也不是一下子就成为创业教父、亚洲首富的。在马云成功之前,经历了三次重要的创业时期。第一次是1992年创业成立海博翻译社,创业初期是入不敷出,靠卖杂货维持,历经3年多的努力,1995年开始盈利,并最终成为了浙江地区最大的翻译社;第二次是1995年创办中国黄页;第三次是1999年创办阿里巴巴,并不断推陈出新,于2003年打造C2C网络交易平台—淘宝网,于2004年发布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支付宝,2009年启动双11购物节,于2013年创建物流网络平台—菜鸟等。凭借不断创新和拼搏,阿里巴巴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企业之一,马云也成为了中国首富。
  1.创业
  业界对创业的研究起源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大工业经济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繁荣之后,开始减缓。此时,位于128号公路两侧和硅谷的创业型企业得到关注,这些企业快速成长,为美国经济的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创业也成为经济与管理类学者研究的重点。人们对创业的认识首先是一个新企业的产生过程,如英特尔、思科、惠普、网景、阳光、康柏、亚马逊、微软等公司及其创始人成为了创业英雄。
  进入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21世纪以来,创业的概念逐渐被广泛而深入的应用,不仅仅只局限于创办一个企业,而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新内涵,如创新、变革、创造价值、企业重构、业务重组等。正如美国创业学研究者Low所言:创业的定义很难界定,因为创业是由管理变革、技术创新、环境动荡、新产品开发、小企业管理、个人或行业革命等一系列错综复杂、交叉重叠的事情扭结在一起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创业涉及的内容之多、学科领域之广,以至于很难形成一个公认的定义和清晰的研究范围。尽管现代创业学很难给出一个精确的创业定义,但这并不影响学者们对创业的研究和实践,结合国内外学者对创业的研究,对创业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创业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能预见并发现市场机会,为企业带来利润,超越竞争对手。
  创业是一种行为。这种行为是被机会所驱动的,而不是被现有资源所控制的。
  创业就是创办一个新企业。创业活动具有开拓性、自主性和功利性等基本特征,创业的目的在于获得利润。
  创业是一种价值创造过程。这种过程是创业者通过发现和识别商业机会、组织各种资源提供产品或服务,创造财富与新价值的过程。
  创业就是创新。创新者就是创业者,创业者通过创新使自由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得以克服,从而使经济得以增长。
  综合上述观点,可以认为创业是一个过程,是创业者通过发现、捕捉甚至创造机会来整合资源,获取商业利润,创造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活动过程。创业的本质是一种新价值的创造过程。
  2.创业精神
  创业的基础是创业精神,哈佛大学商学院对创业精神的定义是:“创业精神就是一个人不以当前有限的资源为基础而追求商机的精神。”即创业精神体现在突破资源限制,通过创新来把握机会、创造价值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体现在创造新企业上。因此,创业精神可以简洁的概括为:“没有资源创造资源,没有条件创造条件,用有限资源去创造更大资源。”正如“资源有限、创意无限”所言。结合国内外互联网创业案例,可以将创业精神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永不放弃
  创业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创业者首先要具备永不放弃的创业精神,因为它是支持一个人行为、行动的动力。“永不放弃”也是马云先生的座右铭。马云从1991年开始创业,成立海博翻译社,1995年创立中国黄页,1999年创立阿里巴巴以及后来的淘宝、支付宝等,历经十多年的创业,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创业磨难和困难,最终获得成功。马云对其成功的原因总结就是“永不放弃”。
  在永不放弃的同时,还需要确定目标,义无反顾。想是做的前提,做是想的实践,一旦确定目标就要勇敢去闯。只有敢想敢做的人才能立足、生存,是创业者不可丢掉的法宝。
  (2)敬业
  创业需要创业者做好吃苦的准备,需要敬业精神。敬业精神就是奉献精神,在职业活动领域树立主人翁责任感、事业心,追求崇高的职业理想;培养认真踏实、格尽职守、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养成积极向上的劳动态度和艰苦奋斗精神;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和务实苦干精神。马云择人用人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敬业”。敬业需要认识自己所创业的价值,在自己的创业范围内给团队定位,确立可实现的目标,激励和鞭策创业团队不断前进;敬业需要创新,不断挑战,保持恒久的创业激情,体现自己的价值。敬业就要奉献,就不能怕吃苦与吃亏。
  (3)持久的激情
  马云在归纳自己的创业经历时,重点强调了“创业需要激情”,而且只有短暂的激情还远远不够,需要持久的支持着创业者的灵魂。
  创业的道路是坎坷的,选择了创业就是选择了面对更多困难,迎接更多挑战,而创业精神就体现在战胜困难与挑战的过程中。虽然创业常常是以开创新公司的方式产生,但创业精神不一定只存在于新企业中,在一些成熟的组织,包括政府、事业单位和非盈利组织(NGO)等机构,只要有比较旺盛的创新活动和风气,该组织也同样具备创业精神。创业精神类似一种能够持续创新成长的生命力,一般可区分为个体的创业精神及组织的创业精神。个体的创业精神是指在个人意愿引导下,从事创新活动,并进而创造一个新事业;而组织的创业精神则是在一个组织内部,以群体力量追求共同愿景,从事组织创新活动,进而开创组织的新面貌。
精彩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