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主要提供算力网络:云网融合2.0时代的网络架构与关键技术电子书的pdf版本下载,本电子书下载方式为百度网盘方式,点击以上按钮下单完成后即会通过邮件和网页的方式发货,有问题请联系邮箱ebook666@outlook.com
全书条理清晰,针对性强,既适于对云网融合和算力网络技术感兴趣的科研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通信、电子工程等专业研究生的专业课参考书。
在计算与网络发展紧密结合、技术相互促进、产业协同合作的背景下,我国率先提出了“算力网络”的概念,中国联通研究院作为国内算力网络研究开展较早的科研机构之一,专门组织多位专家撰写了本书。全书分为9章,第1~2章回顾了云网融合的发展历程,算力网络提出的背景、技术内涵与业界研究进展。第3章论述了算力网络架构与技术体系。结合该技术体系,第 4~7章分别从算力网络的控制与转发、编排与调度,算力建模与交易及其他关联领域方面阐述了相应的关键技术。第8章对算力网络主要应用场景进行了阐述。第9章面向未来演进,从机遇和挑战两方面对算力网络的产业发展进行了预测。全书条理清晰,针对性强,既适于对云网融合和算力网络技术感兴趣的科研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通信、电子工程等专业研究生的专业课参考书。
曹畅,博士后,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联通研究院未来网络研究中心高级专家,智能云网技术研究室主任,第七届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网络5.0技术标准推进委员会”架构组副组长,主要专业领域为IP网络宽带通信、SDN/NFV、新一代网络编排技术等,已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专利授权10余项。
唐雄燕,中国联通研究院副院长,首席科学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邮电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科技委委员兼传送与接入专家咨询组副组长,北京通信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通信学会理事兼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开放网络基金会ONF董事;主要专业领域为宽带通信、光纤传输、互联网/物联网、SDN/NFV与新一代网络等。
张帅,工学硕士,中国联通研究院未来网络研究中心工程师,主要从事新型IP网络技术、云网融合、未来网络架构等创新领域的研究工作,目前担任CCSA TC614网络5.0技术标准推进委员会需求组副组长。
李建飞,工学硕士,现就职于中国联通研究院未来网络研究中心,长期从事算力网络、确定性网络、AI算法应用以及智能边缘计算等相关技术的研究,发表论文多篇,获授权专利10余项。何涛,工学硕士,现就职于中国联通研究院未来网络研究中心,长期从事IP网络及算力网络研究工作,已发表论文6篇,授权专利5项。
李铭轩,工学硕士,现就职于中国联通研究院未来网络研究中心,长期从事云计算领域前沿技术和标准的研究工作,已发表论文20余篇,授权专利10余项,牵头发布国家及行业标准10余项。
刘莹,工学硕士,现就职于中国联通研究院未来网络研究中心,长期从事数据通信转发面研究工作,已发表论文2篇。
张传彪,工学博士,现就职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部,主要研究方向为下一代光网络、先进光纤光学器件等,已发论文10篇,参与多项国家自然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课题研究。
屠礼彪,工学硕士,高级工程师,现就职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网络部,集团数据网专业专家人才,长期从事IPv6/IPv6+、智能城域网、IP城域网专业领域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已发表论文8篇,曾获信产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联通集团科技创新进步奖一等奖、第十七届通信行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二等奖。
全书条理清晰,针对性强,既适于对云网融合和算力网络技术感兴趣的科研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通信、电子工程等专业研究生的专业课参考书。
在计算与网络发展紧密结合、技术相互促进、产业协同合作的背景下,我国率先提出了“算力网络”的概念,中国联通研究院作为国内算力网络研究开展较早的科研机构之一,专门组织多位专家撰写了本书。全书分为9章,第1~2章回顾了云网融合的发展历程,算力网络提出的背景、技术内涵与业界研究进展。第3章论述了算力网络架构与技术体系。结合该技术体系,第 4~7章分别从算力网络的控制与转发、编排与调度,算力建模与交易及其他关联领域方面阐述了相应的关键技术。第8章对算力网络主要应用场景进行了阐述。第9章面向未来演进,从机遇和挑战两方面对算力网络的产业发展进行了预测。全书条理清晰,针对性强,既适于对云网融合和算力网络技术感兴趣的科研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通信、电子工程等专业研究生的专业课参考书。
曹畅,博士后,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联通研究院未来网络研究中心高级专家,智能云网技术研究室主任,第七届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网络5.0技术标准推进委员会”架构组副组长,主要专业领域为IP网络宽带通信、SDN/NFV、新一代网络编排技术等,已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专利授权10余项。
唐雄燕,中国联通研究院副院长,首席科学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邮电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科技委委员兼传送与接入专家咨询组副组长,北京通信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通信学会理事兼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开放网络基金会ONF董事;主要专业领域为宽带通信、光纤传输、互联网/物联网、SDN/NFV与新一代网络等。
张帅,工学硕士,中国联通研究院未来网络研究中心工程师,主要从事新型IP网络技术、云网融合、未来网络架构等创新领域的研究工作,目前担任CCSA TC614网络5.0技术标准推进委员会需求组副组长。
李建飞,工学硕士,现就职于中国联通研究院未来网络研究中心,长期从事算力网络、确定性网络、AI算法应用以及智能边缘计算等相关技术的研究,发表论文多篇,获授权专利10余项。何涛,工学硕士,现就职于中国联通研究院未来网络研究中心,长期从事IP网络及算力网络研究工作,已发表论文6篇,授权专利5项。
李铭轩,工学硕士,现就职于中国联通研究院未来网络研究中心,长期从事云计算领域前沿技术和标准的研究工作,已发表论文20余篇,授权专利10余项,牵头发布国家及行业标准10余项。
刘莹,工学硕士,现就职于中国联通研究院未来网络研究中心,长期从事数据通信转发面研究工作,已发表论文2篇。
张传彪,工学博士,现就职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部,主要研究方向为下一代光网络、先进光纤光学器件等,已发论文10篇,参与多项国家自然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课题研究。
屠礼彪,工学硕士,高级工程师,现就职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网络部,集团数据网专业专家人才,长期从事IPv6/IPv6+、智能城域网、IP城域网专业领域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已发表论文8篇,曾获信产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联通集团科技创新进步奖一等奖、第十七届通信行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