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塞罕坝pdf下载

美丽塞罕坝百度网盘pdf下载

作者:
简介:美丽塞罕坝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8-01
pdf下载价格:0.00¥

免费下载


书籍下载


内容介绍

编辑推荐
  1.人民日报社社长李宝善作序推荐
  2.有一种精神叫: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爬冰卧雪冷乎热乎不在乎——乐在其中
  3.留下来,干下去……他们的故事让人感动到流泪
  4.在年平均气温只有-1℃,全年无霜期只有40天的地方,该怎么把树种活?只有流过汗流过泪流过血的塞罕坝人可以回答……
  5.从前只有一棵树,如今已是“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
内容简介
  “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爬冰卧雪冷乎热乎不在乎:乐在其中”。三代塞罕坝人以一种乐观的战天斗地的精神,一心一意种树,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光里,在荒漠沙地上建起百万亩人工绿海,创造了人间奇迹,创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也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美丽塞罕坝》讲述了三代人奋战五十多年,“千里松林”再现的壮举,并着重描写了第一代塞罕坝人从上到下,同吃同住同劳动,白天一身泥,晚上一身霜的感人事迹。他们克服了塞罕坝高寒、风大、生活条件艰苦的困难,慢慢摸索种树的经验。他们没有屈服于环境的艰难和个人遭遇的疾苦,始终如一地奋斗着,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终于将“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塞罕坝变成“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
作者简介
  朱悦俊,浙江嘉兴人,生于1988年。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社会学系、,现供职于人民日报社。
  段宗宝,河北邢台人,生于1989年。先后就读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现为人民日报社记者。
目录
引文
致敬塞罕坝
引言
第一章 从皇家猎场到荒漠风沙
第二章 功勋树的奇迹
第三章 到塞罕坝去
第四章 六女上坝
第五章 下马风来袭
第六章 马蹄坑会战
第七章 塞罕坝第一代建设者
第八章 在摸索中奋斗
第九章 坝上悲歌
第十章 守业更比创业难
第十一章 望海楼上的守望
第十二章 世世代代把造林营林事业继续下去
精彩书摘
  塞罕坝与北京的直线距离不足200公里,由于距离京津地区最近,这里也就成了防治京津风沙的最关键屏障。
  为了防止浑善达克地区的沙化逼近北京,国家决定在河北北部地区建立大型机械林场。一群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年轻人集结在塞罕坝,在1962年深秋拉起了在塞罕坝建设大型林场的序幕。
  1962年2月14日,农历正月初十,林业部下达《关于在河北省承德专区围场县建立林业部直属机械林场的通知》,决定将原属承德专署领导的塞罕坝机械林场与原属围场县领导的阴河林场、大唤起林场合并成为一个林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承德塞罕坝机械林场”正式成立。
  说是正式成立,但面对一个一无所有的荒漠之地,这个林场也只不过是“十几个人来七八条枪”。因此,林业部决定,必须挑选一支精锐的队伍,来组成新生的塞罕坝机械林场的领导班子。
  直到8月15日,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党政领导班子终于建了起来:王尚海任党委书记,刘文仕、王福明任常委,贾宝珍、高勇任委员;刘文仕任场长,王福明、张启恩任副场长。
  王尚海,40岁,调任前是承德专署农业局局长,年轻时就参加了革命,抗战时期担任游击队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担任围场县第一任县委书记,是久经考验的老革命。
  刘文仕,35岁,调任前是承德专署林业局局长。他20多岁就出任共青团丰宁县青工部部长,30岁出头就在承德专署林业局任局长,年轻有为。
  王福明,从丰宁县调入,担任负责生产、财务的副场长,为人耿直好强。
  张启恩,42岁,调任前是林业部的工程师。他24岁毕业于北京大学农学院林学系,是当之无愧的“天之骄子”。
  …… ……
  “机械林场开业典礼是1962年六七月份,到位庆祝的就是原来小机械林场的老人。牧场去了二十多人,我们给杀了五只羊带去的,他们几个杀了一头猪。刘文仕是最年轻的干部,那会儿他是很有名气的。牧场给了机械林场五匹马,这是当作贺礼给的,就是兄弟单位。”庆祝完了,大家回去就开始划边界。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当时赤峰属辽宁)这三省六个县需要重新划定边界,成立了机械林场后,赤峰才被划给内蒙古自治区。
  承德农业专科学校部分学生合影(1962年5月1日摄)
  东北林学院林学58级4班同学合影(1960年4月摄)
  “1962年夏天我们24个人去划边界,会骑马的都骑马,不会骑马的就坐拖拉机。走到哪儿就在哪儿搭个帐篷住,用大皮袄一盖就睡,有人家的地方我们就掏点钱(让人家)给我们做点儿饭。整个边界我们都转下来,整个转了两个月零三天,我们的起点是九区的何家湾,最后转到咱们自己这里,外围转完了就让人家回去了。这些汇总完了,就拿到省里面绘图,绘图得通过军委会,有的地名得跟部队的一致,特别是吐鲁根河。”
  对于最早在塞罕坝地区建设林场的人来说,1962年的春天是难忘的。在赵振宇老人的记忆中,这一年的春天格外热闹。
  这一年,他和300多名学生、工人来到了塞罕坝。这些学生和工人来自全国19个省份,平均年龄不到24岁。对于一些来自南方省份的人来说,塞罕坝就好像是一个“冰雪魔窟”,他们想不到,北方的春天竟然如此凄凉、肃杀。
  春天毕竟还算是好过的,冬天就难熬了。不仅南方的学生和工人受不了,北方人也很少见到这样苍凉的冬天。冰天雪地、荒无人烟的塞罕坝并没有给这些刚刚到来的建设者好脸色,在第一年冬天里,由于刚刚建场的塞罕坝只有少量房屋,许多人无处栖身。他们有的住在仓库、车库,有的住在马棚、驴棚,还有住不下的,就在外面自己搭窝棚。
  除了没地方住,这一大群人吃饭也成了问题。食堂自然是没有的,林场就在院子中支了个棚子,架上了几口大锅,一大群人在外面露天吃饭。场面非常壮观,但感觉有苦难言。林场最初的建设者们能吃上盐水煮麦粒,都是一种奢侈的享受。而盐水泡黄豆,则更是难得一见的美味。这只是艰难困苦生活的开始,在往后的日子中,更多的痛苦磨难还在等着他们。
  在以后几十年的塞罕坝岁月里,他们有的摔断腿留下了终身残疾,有的被错划成右派饱受精神上的侮辱,有的偕全家上坝却断送了孩子求学工作的机会,有的积劳成疾,将生命留在了塞罕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