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故事(套装7册)pdf下载

美国的故事(套装7册)百度网盘pdf下载

作者:
简介:美国的故事(套装7册)
出版社:北京新知文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7-12-01
pdf下载价格:0.00¥

免费下载


书籍下载


内容介绍

内容简介
  让我们一起来读美国历史,读懂它的随意与平和,读懂它的苦涩和幽默。
  旅美华人毕蓝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遍查资料,7年时间,笔耕不辍,足见其毅力以及对历史的热爱。
  一般历史书都只谈及美国二百来年的历史,本书却可追溯到1517年欧洲的宗教改革,弥补了美国建国前史料的空白,使我们全面了解到美国的前世今生。
  本书聚焦于美国建国前后的激情岁月。从北美殖民地的建立,到独立战争的打响,再到美国前几任总统的执政状况,作者洋洋洒洒地写了近百万字,可见她笔下的美国历史多么细致而生动。一个个历史事件,如过电影般,立体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它们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成了鲜活的故事:印第安人不只是感恩节上的客人,他们更多的是血泪悲歌;富兰克林不只是个在下雨天放风筝的科学家,他对北美独立的贡献**能及;独立战争也不只是教科书上的一个名词,而是实实在在打了八年半的战争,我们能看到它的每一场重要战斗;《美国宪法》也不只是一页纸,而是北美*初的13个州无数斗争与妥协的结果……
目录
版权信息
美国的故事1:殖民之地
自序
001 清教徒
002 五月花
003 印第安人
004 美洲大陆的主人
005 弗吉尼亚
006 风的颜色
007 以上帝的名义
008 自由之声
009 菲利普国王的战争
010 纽约,纽约
011 宾的树林
012 《宽容法案》
013 英国人的权利
014 田园牧歌
015 第一个美国人
016 帽子之争
017 法国与印第安人的战争
018 西进之旅
019 美洲人
美国的故事2:革命之火
020 革命前夜
021 抗税风波
022 愤怒的波士顿
023 血溅波士顿
024 倾茶事件
025 不自由,毋宁死
026 莱克星顿的枪声
027 将军拔剑南天起
028 邦克山之战
029 绿山男孩
030 远征加拿大
031 解放波士顿
032 《常识》
033 《独立宣言》
034 生于7月4日
美国的故事3:独立之战
035 生死一线
036 痛失纽约
037 美国危机
038 渡河
039 剑指费城
040 萨拉托加
041 美法联盟
042 锻造山谷
043 蒙莫斯之战
044 南方战略
045 叛徒
046 兵变与兵败
047 转战南方
048 走向约克镇
049 天翻地覆
050 记住女士们
051 《巴黎和约》
美国的故事4:制宪之路
052 那一瞬间如此辉煌
053 自由的代价
054 制宪之路
055 费城的夏天
056 三权分立
057 其他人
058 我们人民
059 联邦党人
060 制造美国
061 《权利法案》
美国的故事5:美国之父
062 总统先生
063 天才之光
064 晚餐
065 首善之区
066 必要与适当
067 斗鸡场
068 爱的诱惑
069 中立宣言
070 热内公民
071 威士忌叛乱
072 《杰伊条约》
073 告别
美国的故事6:三权之争
074 伙伴
075 XYZ事件
076 《处置外侨与煽动叛乱法》
077 没有必要的战争
078 一八〇〇年革命
079 午夜将至
080 司法审查
081 新秩序
082 路易斯安那
083 发现之旅
084 决斗
085 阴谋
086 叛国
087 禁运
美国的故事7:共和之国
088 山雨欲来
089 一八一二
090 加拿大
091 一八一四
092 星条旗
093 和平
094 美国体系
095 美好年代
096 恐慌
097 门罗主义
098 最后的国父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要说美国的起源,就绕不过“五月花号”移民船。其实“五月花号”是一艘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货船。在跟北美搭上关系之前,它经常往来于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之间,运送货物。1620年9月16日,它载着102名乘客和25~30名船员,离开英国的普利茅斯港,驶向大西洋彼岸的美洲大陆。“五月花号”孤独地在海上漂流了66天,终于在11月21日到达北美。船上的乘客们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建立起一个新的殖民地,把它命名为“普利茅斯”。这就是今天美国马萨诸塞州普利茅斯镇所在地。
  “五月花号”不是第一艘来到北美的移民船,普利茅斯也不是英国人在北美建立的第一个殖民地。那么,这艘船为何如此不同凡响呢?这就要从它的乘客说起了。
  在“五月花号”的102名乘客中,大约有一半被后人称为“清教徒”,另一半是受雇的工匠、仆人和到新大陆寻找机会的殖民者。英文单词“Pilgrims”被简单地翻译成“清教徒”并不准确,约定俗成罢了。这个词出现在威廉?布拉德福德的回忆录《普利茅斯定居地》里。布拉德福德是“五月花号”的乘客兼清教徒领袖,后来担任普利茅斯殖民地总督达31年之久。“Pilgrims”原意是指长途跋涉的“朝圣者”。布拉德福德用这个词来定义自己的团体,认为他们此行是“舍弃了舒适的城市”,去“山顶上”创造“天堂的国家和精神的平安”。如今,“清教徒”已经成了这群人的特称。但当时,这些清教徒却有一个虽非贬义却也不十分光彩的名字:“分裂主义者”或“分裂派”。他们的出现要追溯到1517年。
  1517年10月31日,德国维滕贝格大学教授马丁?路德,把他对天主教会表示不满的大作《九十五条论纲》钉在万圣教堂(也叫“城堡教堂”)的大门上。路德此举一点儿都不惊天动地,他的原意只是提出对神学的不同见解,供大家讨论——往这个教堂大门上贴“小字报”在维滕贝格大学是常见的事儿。
  不常见的是,这篇用拉丁语写成的文章一眨眼的工夫就被译成德文,两个星期后,传遍德意志,两个月后,风靡欧洲。路德做梦也没想到会闹出这么大动静。他不仅低估了自己的影响,也低估了印刷术的巨大威力。轰轰烈烈的“新教改革”就这样开始了。从字面上看,应该译为“抗议者的改革”,因为它是由对天主教会的不满和抗议引起的。所谓“新教”也就是今天广义上的基督教。
  路德反对得最激烈的是天主教会出售“赎罪券”的行为。当时天主教会垄断着对《圣经》的解释权,当时的欧洲人都是被教会吓大的。为了避免死后下“炼狱”,人们只好花钱购买教会发行的“赎罪券”。教会告诉人们:“随着钱币落下的‘叮当’声,你的灵魂就升天啦!”
  路德认为上帝是宽容和仁慈的,人们只要相信耶稣基督,就可以得救,并且这种来自上帝的救赎是“免费”的。“赎罪券”的出售完全违背了《圣经》的宗旨。在路德看来,人们可以根据自己对《圣经》的理解来崇拜上帝,并不需要依赖天主教会。
  “大逆不道”的路德把欧洲大陆搅了个底朝天,可“改革”之风却迟迟吹不过英吉利海峡。虽然英国与罗马教廷之间总是磕磕碰碰,但它基本上是个守规矩的天主教国家。直到有一天,当英王亨利八世的婚姻出了问题,他与罗马教皇的“和谐”关系也就走到了尽头。
精彩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