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pdf下载

人工智能时代百度网盘pdf下载

作者:
简介:人工智能时代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4-01
pdf下载价格:0.00¥

免费下载


书籍下载


内容介绍

编辑推荐

  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和智能机器之间的伦理关系引人深思,智能机器对未来人类的威胁,尤其是工作机会的威胁,以及随之带来的失业问题和贫富差距问题,让人心生不安。而人工智能专家卡普兰在《人工智能时代》一书中提出了自由市场调整方案,给人们以启迪和安慰。

智能时代领军人、硅谷极为传奇的连续创业者杰瑞·卡普兰重磅新作!作为《经济学人》2015年度图书,本书内容充满了独创性。很多人都只是提出了问题,但卡普兰的独特之处在于,他设计了解决方法!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创新工场<李开复专文作序。

中国银行业协会经济学家、香港交易所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中国商业文明研究中心、秦朔朋友圈发起人秦朔,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李飞飞,达闼科技创始人兼CEO黄晓庆,驭势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吴甘沙,搜狗CEO王小川,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首都互联网协会法律工作委员会委员朱巍,美国财政部前部长、哈佛大学荣誉校长劳伦斯·萨默斯联袂倾情推荐!

湛庐文化联合重磅机构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特设专家委员会!该专家委员会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驭势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驭势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驭势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驭势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吴甘沙、地平线机器人技术创始人余凯、IBM中国研究院院长沈晓卫、国际人工智能大会(IJCAI)常务理事杨强、科大讯飞研究院院长胡郁、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秘书长王卫宁、达闼科技创始人兼CEO黄晓庆、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朱小燕、《纽约时报》高级科技记者约翰·马尔科夫、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与伦理学教授杰瑞·卡普兰等国内外专家学者,他们将以自身深厚的专业实力、卓越的洞察力和深远的影响力,对这些优秀图书进行深度点评。

国内首套 “机器人与人工智能” 书系04。

湛庐文化出品。



内容简介

  当机器人霸占了你的工作,你该怎么办?机器人犯罪,谁才该负责?人工智能时代,人类价值如何重新定义?

l 在《人工智能时代》一书中,智能时代领军人、硅谷连续创业者杰瑞·卡普兰指出:智能时代的到来,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两大灾难性冲击:持续性失业与不断加剧的贫富差距。机器正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人类的工作,不管你是蓝领还是白领。而针对未来社会将要发生的这些问题,卡普兰在《人工智能时代》一书中从企业、税收和保险等机制上构建起了一个有益的经济生态,让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能从技术发展中获益。《人工智能时代》一书提出的建议和解决方案给遭遇挑战的人们更多抚慰和安全感!

l 拥抱人工智能时代必读之作,引爆人机共生新生态。


作者简介

  

(美)杰瑞 · 卡普兰

l 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专家。卡普兰本科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历史与科学哲学专业,之后考入宾夕法尼亚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后进入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工作。目前,担任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与伦理学教授。

l 开平板电脑与智能手机先河的人工智能商业化先锋。卡普兰是享誉全球的Go 公司创始人,并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台笔触式计算机,预示了iPhone 和 iPad 的出现。

l 硅谷极为传奇的连续创业家。卡普兰分别创立了全球第一家在线拍卖公司 Onsale、极具影响力的社交游戏网站Winster等,是《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和《福布斯》杂志等著名媒体重点关注的硅谷人物。


目录
编者按 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下一个产业新风口
重磅推荐
推荐序一 奔跑的人工智能
推荐序二 世上少了一位传奇创业者,却多了一位人工智能的白发航海家
中文版序 人工智能大爆发,人类何去何从
前言 不优雅转型,则遍体鳞伤
引言 欢迎来到未来
第一分 人工智能时代大冲击
01.从“仆人”到“颠覆者”,人工智能的反叛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
IBM顺从的机械仆人
计算机可以自动成为一个专家吗
神经网络,让计算机模拟人脑
机器学习,一个失败者的逆袭
蠢蠢欲动的新一代智能手机
02.机器人,疯狂扩散的新“病毒”全面接管人类的工作与生活
有机器人的地方,便是“杀戮地带”
自我进化,机器人的未来
即使身处荒原,也有人在监视你
社会趋势剧变:未来更像过去
03.一场智能机器密谋的金融抢劫财富集中化愈演愈烈
重要的是数据,而非程序
赌场永远是赢家
让机器把钱归还失主
04.机器魔鬼,引燃众神之怒被谋杀的人类公平感
为什么有些网站总知道你想要什么
大打出手的计算机程序
让魔鬼重回瓶子
第二部分 重塑社会,拥抱智能大未来
05.机器人犯罪,谁才该负责未来的法律
苏菲的选择
逮捕那个机器人
强制“失忆”,最好的惩罚?
让人造人拥有资产
06.从人到机器,决策权的转移未来的决策
真正的价值在于数据
无须货比三家的秘密
每日低价的幻觉
你不是在自己做决定
07.谁会成为最富有的1%未来的财富分配
谁是最大的利益获得者
宿命般挣扎的穷人
自动化,终将打破平静
08.无论你的领子是什么颜色,机器都会毫不留情未来的工作
淘汰的不仅是工作,更是技能
经常失业的人与没有人想雇用的人
被侵占的蓝领劳动力市场
律师,光环不再
更强大的机器人医生
驾驶与教育,别再亲力亲为
只有雇主愿意付钱的技能才有意义
09.一个人机共生的时代未来的经济生态
生活标准的巨大落差
分配未来,急需公平
利益均分,让每一个人获益
公共利益指数,公平的度量标准
税收激励,让公司在更大范围内利及大众
高度自由的社保制度,一个没有退休的时代
钱不再是工作的唯一理由
结语如果机器圈养了人类
将灵魂注入机器
你不必非要拥有一辆车
图灵测试的真谛,让人包容机器
奴隶成了主人
野心勃勃的机器人继承者
谁是圈养者,谁又是被圈养者
致谢
译者后记
媒体评论

  当人工智能开始从实验室走向更为广泛的应用时,它就不再仅仅具有技术上的冲击力,而是会越来越明显地影响到人类经济社会的运行。卡普兰的新书《人工智能时代》把对人工智能的分析超前地拓展到这些领域,如何在未来建立人机之间的协调关系,在利用人工智能以使人类获得更大解放的同时,不至于带来收入差距拉大等负面影响,这些都是影响未来的重大课题。

——巴曙松

教授,中国银行业协会经济学家,香港交易所中国经济学家

每一次由人所发动的工具革命都让人惊叹不已,从石器和火到电与互联网。所有工具在赋能于人的同时都会造成某种异化和恐慌。但历史的演进轨迹似乎是,人机可以各擅其能,美美与共。

?——秦朔

中国商业文明研究中心、秦朔朋友圈发起人

?

《人工智能时代》这本引人入胜、先知先觉,而又恰逢其时的著作,是由一位领先的科技思想家卡普兰创作的。对于创业者、科学家、政策制定者以及任何关心人工智能机器潜力和风险的人来说,这本书都不容错过。

——李飞飞

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

卡普兰除了是一位一流的计算机科学家外,还是一位优秀的社会学家和未来学家。《人工智能时代》一书中对于如何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如何把智能机器人引入社会都有非常精彩的描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未来社会由于机器人的使用所带来的影响的分析,对从事智能机器人相关产业的人士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对于相关专业的学生和其他有兴趣的人士来说,这也是一部非常不错的参考书。

——黄晓庆

达闼科技创始人兼CEO

约翰·马尔科夫在《与机器人共舞》中讲述了AI 的过去,而这本《人工智能时代》则关乎AI 的未来和人类命运。过去两年有多本类似主题的书,其作者都是未来学或经管背景;相比之下,作为如假包换的人工智能先驱兼未来学家,卡普兰的观点距离真相更近。卡普兰以极大的篇幅用冰冷的事实和无情的逻辑不断将人类逼向死角——合成智能蚕食白领,人造劳动者替代蓝领,人类生活被机器选择,富有的1%借助AI 统治其余99% 的人——没有臆想的机器人叛变,却有真实的切肤之痛。结尾一刻峰回路转、光明重现,那么,卡普兰的“锦囊妙计”能让世界归返大同吗?

——吴甘沙

驭势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

2016 年,机器人在围棋领域战胜人类,标志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我们兴奋好奇,同时也迷茫焦虑。每一个人都在询问:如何预测人工智能的未来,又如何与它们相处?这不仅是在做技术预言,更是人类了解自身存在的意义以及未来将通往何处的问题。《人工智能时代》一书将给我们一些启迪。

——王小川

搜狗CEO

卡普兰是一个神奇人物,在互联网、人工智能、商业创业等方面都是业内公认的翘楚。这样一个神奇人物撰写的《人工智能时代》,位移了时空,打开了脑洞,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未来的世界,而且如达芬奇一般跨越时空的障碍,在现实社会描述出解决“奇点”社会的办法。这是一本政府官员、创新人才、互联网精英、预言家、社会学者,甚至法学家和伦理学者都必读的“神书”,也是打开人工智能社会的一把钥匙。

——朱巍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硕士生导师,首都互联网协会法律工作委员会委员

新技术已经准备好要大量增加财富了,但是为谁增加呢?在《人工智能时代》一书中,卡普兰令人信服地证明了未来的经济增长是由资产而非劳动力驱动的。而且,为了拥抱一个更加公平的未来,他还提出了独特的政策建议。

——劳伦斯·萨默斯

美国财政部前部长,哈佛大学荣誉校长

对于理解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巨大挑战来说,这是一本至关重要的书。《人工智能时代》告诉了人们如何在技术能力越来越强大的环境中智慧地生活。

——杰伦·拉尼尔

《时代》周刊2010 年100 位具影响力的人之一,虚拟现实之父

畅销书《互联网冲击》(Who Owns the Future?)作者

人工智能会改变我们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但是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是由我们来决定的。我们很幸运能够拥有像杰瑞·卡普兰一样,既有天赋又有经验的思想家,来指引我们在新时代的荆棘中穿行。

——约翰·杜尔

“风投教父”,凯鹏华盈(KPCB)全球合伙人

任职于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卡普兰教授指出,合成智能和人造劳动者很快就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改变世界。我们如何才能保证它们带来的收益会被广泛地均匀分配?卡普兰用一种坦诚而明智的视角来看待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革命,以及我们将如何缓解随之而来的问题。这本书会让你彻夜不眠地思考呼之欲出的未来。

——里德·霍夫曼

LinkedIn 联合创始人,《纽约时报》畅销书《联盟》合著者

人工智能正在创造巨大的财富,但是面对这样的馈赠,我们却没有可以共享的经济法则。正如卡普兰所说的那样,我们面临的极大的挑战在于驾驭这些新技术并创造共同繁荣。

——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

《第二次机器革命》合著者

本书内容充满了独创性和活力……很多人都只是提出了问题,但卡普兰先生的独特之处在于,他设计了解决方法!

——《经济学人》


前言
  前言 不优雅转型,则遍体鳞伤
  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但却不是天生的。
  苏联在1957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之后,美国似乎受到了羞辱,联邦政府随即决定把科学教育列为国家的首要任务。当“冷战”达到高潮时,时任参议员的约翰·肯尼迪(John F.Kennedy)把缩小“导弹力量差距”作为他竞选总统的核心政策。谁都想在那场刚刚爆发的军备竞赛中取得领先地位。
  当时,很多像我这样的年轻人都推崇理想主义,把科技创新赞美为通往永恒和平与繁荣的必经之路。各种传奇故事和奇异冒险应运而生,人们热衷于阅读那些讲述如何用宇宙飞船和激光枪拯救世界、赢得美人的故事。
  我10岁时,我家搬到了纽约,这个城市对我来说就像是《绿野仙踪》中的奥兹国,而1964年的世界博览会在我眼中就是“绿宝石城”。只要我的便士乐福鞋里面还装有两美分,就足够让我从中央车站坐地铁去观看像巨型地球仪、单轨铁路这样的未来奇观。我还可以去通用电气的“进步之城”,那里的迪士尼电子动物机器人会在欢乐和谐的气氛中欢呼“美好的未来”。
  科幻小说的世界伴随着我一起成长。当我在苦学微积分和立体几何时,电影《星际迷航》(Star Trek)带给我安慰和鼓励——柯克船长的SAT成绩肯定不错;而《2001:太空漫游》(2001:A Space Odyssey)又带领我达到了另一个层次,我得以偷窥人类的终命运。我为《2001:太空漫游》中拥有强人工智能的超级计算机HAL 9000的红色光晕所着迷,从而也引导我走上了人工智能的研究道路。
  10年之后,我相继获得了芝加哥大学历史与科学哲学的学士学位以及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随后我去往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Stanford Arti cial Intelligence Lab,SAIL)做研究。
  我感觉自己仿佛到了极乐天堂。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充满了不修边幅的天才和古灵精怪的奇人,似乎要坍塌的实验室坐落于斯坦福大学校园西侧一座孤独的小山顶上。休息时,奇特的电子音乐会充斥于大厅之中,机器人偶尔会毫无目的地在停车场游荡;逻辑学家和哲学家们争论着机器是否可以有思想。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实验室的建立者、“人工智能”(AI)概念的联合提出者,在大厅中漫步,一边还轻抚着自己的胡须。这个半圆结构中的一大片空地似乎正在等待着和先进的地外文明进行第一次接触。
  但是即使在天堂,居民们也会焦躁不安。硅谷发出了诱人的呼唤——你既有机会改变世界,还能变得更加富有。我们曾经为建设项目而急切地搜寻研究经费;而现在一种新型投资——风投,带着大把资金出现了。
  30年过去了,在我经历了几家创业公司之后,终于决定抑制自己的创业热情,准备退休。但是,我发现自己并没有真正准备好,还不能平静地开始老年生活。机会为我开启了一扇崭新的门:我被邀请回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只是这次,我是作为一位白发航海家,向他们传授在危险的商业海洋中驰骋的技巧。
  让我惊讶的是,实验室已经变得完全不同了。实验室里的人虽然依旧聪明且充满热情,但是那种共同的使命感已经消失了。这个领域已经细化为一系列学科,跨专业的对话变得更加困难。很多人都专注于自己领域内的下一个突破,但是我担心他们已经失去了更加广阔的视野。这个领域的初目标——探索智能基础的本质并以电子形式复制它,已经让位给了优雅的算法和精彩的演示。
  为了重燃实验室原始的精神,我提出要教授一门名为“人工智能的历史和哲学”的课程。当我开始深入研究这一主题时,我警觉地注意到,有些严肃的问题已然呼之欲出。在看了那么多电影之后,我深知大团圆结局并不多见。近这个领域有了足以震惊世界的新进展,这将会给社会造成重大的影响。但是我们是会优雅地完成这次转型,还是会在这个过程中变得遍体鳞伤?我并不确定。
  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里聪明而专注的人们以及他们遍布在世界各地的大学、研究中心、公司的同事们——正在解决意义等同于“曼哈顿计划”的21世纪难题。就像这个绝密计划中负责制造原子弹的工作人员一样,只有少数人清楚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所具有的巨大能量,这种能量有可能会改变千家万户的生活,甚至还会改变我们对自身的认识以及我们在宇宙中的地位。制造一个能够阅读名字和地址、能在走廊投递邮件的可爱机器人是一回事。但是要制造出在能力上不断升级的机器人则是另一回事,这样的技术可以帮我们运营农场、管理养老金、雇用和解雇工人、选择阅读什么样的新闻、过滤我们的通话发现危险信息,甚至为我们冲锋陷阵。
  当然可以,但这些只是科幻小说中的场景。我们在几十年前就看过这样的电影,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却从没发生过什么可怕的事。现在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为何要大惊小怪?
精彩书摘
  给计算机以数据,够它用一毫秒;授计算机以搜索,够它用一辈子。
  1960年,IBM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4年之前,在1956年夏天的一场大会上,一群顶尖学者汇聚在一起讨论如何制造一台“模拟人类各方面智能”的机器。这些年轻气盛的科学家们耗时两个月时间,在雄伟的佐治亚尖塔和郁郁葱葱的达特茅斯学院花园里进行头脑风暴。这次活动的组织者曾大胆预言:“如果我们精心挑选出一组科学家在一个夏天内通力合作,至少一个关于计算的问题将会获得重大推进。”他们达成共识的事儿也许不多,但是通过此次活动,他们却一致认可了“人工智能”这一概念,其中一位提出者正是活动的主持人——数学家约翰•麦卡锡。这真是个性急的年代!
  在这场严肃的讨论中,似乎没有几个人注意到大会乐观的目标完全没有达成。但是这并没有打击到他们表达自己对新生领域的热情。他们的预言很快就被以大众兴趣为导向的出版物如《科学美国人》和《纽约时报》等选作头条新闻。
  大会组织者之一的纳撒尼尔•罗切斯特(Nathaniel Rochester)同时也是IBM沃森研究中心(Watson Research Lab)的明星研究员,他被发掘为IBM初期人工智能研究的领导者。但是随着他的团队在计算机程序上的研究(即下象棋和证明数学定理的程序)公诸于世,投诉的声音开始在一个谁也没有想到的领域出现了。
  传说中的IBM明星销售团队关注的重点是把新的数据处理设备卖给产业界和政府。销售人员因为其好胜的策略和能够平息所有异议而出名,而这样的销售团队在给IBM总部的报告中说,其他公司的决策者们对于在人工智能上投入的努力能走多远疑虑重重。取代备忘录和寄送账单的低级办事员是一回事,但当IBM推荐给经理和主管们的计算机可能有一天会威胁他们自己的工作时,就是另一回事了。
  为了迎接这次挑战,IBM的内部报告建议公司应该停止所有关于人工智能的研究,同时关闭罗切斯特的新部门。可能也同样是为自己的工作而担心,所以IBM的管理成员不仅实施了这些建议,还给自己的销售人员传授了一句简单的回应:“计算机只能按照编好的程序工作。”
  这句简单直接的话是半个世纪内传播广的文化模因之一。在世界范围内,IBM在装有特殊空调的“计算机室”的活动地板上安装了“潘多拉的魔盒”,而这句话巧妙地去除了人们对于神秘而多彩的魔盒的担心。没有什么可怕的:这些电子大脑只是顺从的机械仆人,它们会盲目地听从你的指挥!
  程序员以顺序、按部就班的处理方式工作,他们把问题分解成更加容易管理的部分(即“结构化编程”),从而让问题更容易得到解决,可能在今天也是这样。计算机曾经是一种单片电路设备,它从有限的内存中加载数据。把两台计算机连起来,也即网络,是闻所未闻的事情,更别说接入在别处产生和储存的大量信息了。大部分程序可以被形容为“做这个,然后做那个”指令的顺序事件。反反复复。
  虽然这个领域的目标很崇高,但是那时的人工智能程序加固了这种范式。跟随着创始人指定的方向,人工智能早期的很多努力都专注于通过把逻辑公理串起来从而获得结论,这是一种数学形式的证明。其结果就是,引人关注的领域通常都从属于逻辑分析、规划、定理证明以及解决谜题。这些“玩具”问题的另外一个优势在于,它们并不需要接入大量来自真实世界的杂乱数据。几乎可以确定的是,在当时,这样的数据压根儿就不存在。
精彩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