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性格与中共的乡村动员模式——以中央苏区为中心的考察(苏区研究丛书)pdf下载

农民性格与中共的乡村动员模式——以中央苏区为中心的考察(苏区研究丛书)百度网盘pdf下载

作者:
简介:农民性格与中共的乡村动员模式——以中央苏区为中心的考察(苏区研究丛书)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9-01
pdf下载价格:0.00¥

免费下载


书籍下载


内容介绍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关注的焦点主要不是革命精英与领导者,而是底层民众,不是“先进”势力,而是“落后”势力。从处于社会底层的民众的视角去解读中国的革命,可以走进历史的深处,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中国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运动的特殊性质。
作者简介
  张宏卿,男,江西余干人,1970年10月生,历史学博士,现供职于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主要从事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研究,出版著作一部《赣鄱壮举——辛亥革命在江西》,在《开放时代》、《党史研究与教学》、《理论学刊》、《江西社会科学》等国内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目录
作者简介
总序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研究时段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 本书的创新点
五 理论、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第一章 革命序幕:共产党与苏区农村
第一节 中央苏区的民性
第二节 早期江西革命组织的生态分析
第三节 地缘革命学:以中央苏区为中心的考察
第二章 革命下乡:知识分子与农民的结盟
第一节 乡村革命的源起:赣南、闽西革命初期的领导群体
第二节 走向乡村:苏俄模式与中国的农民革命
第三节 革命的“瓶颈”与中共动员模式的形成
第三章 环境·性情·仪式:苏区民众参与的动力机制
第一节 赤白对立:革命环境的形成
第二节 农民性格与革命的传播
第三节 乡下人的革命性:农民仪式与革命“在场”
第四章 “边缘化战略”:中共动员与苏区民众的基本利益、社会感情
第一节 越穷越革命?——革命动员中的贫雇农
第二节 婚姻自由与中央苏区的妇女动员
第三节 时刻准备着:小学教育与苏区儿童动员
第五章 政党战斗力的锻造:走向乡村的党组织建设
第一节 在“传统”中革命:苏维埃基层党组织建设
第二节 民主“下乡”:从《红色中华》看苏区的群众监督
第三节 阶级“再造”:查田运动与中央苏区民众动员
结论与思考:理解农民、理解革命
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
  本书是在笔者博士学位论文《农民、革命与中央苏区民众动员》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书稿付梓之际,“顽固”地存留于我记忆之中的上师大三年的辛苦与快乐,不召即来,却挥之不去。
  首先感谢恩师萧功秦教授。三年来,他不仅以敏锐而又独到的学术思维、真挚而又不乏激情的现实关怀,引导我走向“别有洞天”的史学殿堂;而且毫无保留地向我传授了自己的知识与治学经验,大大地激发了我的学术兴趣。在论文的选题、构架和具体写作过程中,他为我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指导意见和研究资料,使我最终能够如期完成论文。不敢说是恩师的得意门生,但想说的是受惠于先生最多的一个弟子。先生的谆谆教诲和人格魅力,将是我人生永远的财富。
  感谢上海师范大学的周育民教授、苏智良教授、唐力行教授、邵雍教授、钱杭教授、徐茂明教授。在博士学位论文的开题和预答辩中,他们提出的建议、意见乃至“批判”,帮助我理清思路并避免落入自己设置的诸多研究“陷阱”。与鲁卫东、周巍、江文君、姚霏、朱海城、刘永生、罗莉等同学的真诚友谊以及同黎志辉、马志勇、黄文治、刘明明、彭景涛、刘嫄嫄、宋其鸿等师兄弟姐妹的愉快相处,亦为我三年的学生生活增添了不少美好回忆,让我在18岁的青春渐行渐远的时候,依然能够拥有一如当年的同学情谊,简单真诚,却弥足珍贵。
  感谢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的万振凡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编辑,他们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最后将本书献给我的家人,他们永远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年逾花甲、大半辈子“修理地球”的父母给我的身教与言传,既为我的“农民性格”研究提供了养分,也是我负重前行的动力。感谢我的岳父母,是他们毫无怨言地承担了所有的家庭事务和博士期间女儿子晗的抚育,才使得我们夫妇能够先后戴上这顶并不轻松的博士帽。感谢内子肖文燕,在一起走过的日子里,让我感受到生活里最宝贵的真实、平凡与美好。
  张宏卿
  2012年7月于南昌瑶湖畔
精彩书摘
  1.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是本书的主体视角。一是革命领袖关于农民问题的学说,为本书提供了基本的指导意义。历史的发展证实了这样一个真理:“伟大的中国农民战争,如果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之下,就与历史上一切农民战争不同。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新发现,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新发现。”二是学者们眼中的农民学理论,为笔者的分析框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农民学作为一门研究农业文明社会及其向现代社会转进历程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问题的学问,是一门既古老又富有时代气息的学问,这里的“农民”主要是个社会性概念而不是个职业性概念。因此,农民学研究者,至少是中国的农民学研究者“情系”的决不应只是“土地”和种地人以及他们生息繁衍的乡村。
  2.国家与社会运动的关系是本书的根本理论视角。自1979年斯考契波发表《国家与社会革命》一书以来,国家的性质及国家社会关系对于社会运动的起源和发展的影响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古德文(Goodwin)在考察有着殖民地经历的第三世界国家的革命运动的基础上,强调国家革命运动的强弱和成败是各异的。他们一致认为,一个国家的科层化程度、对不同政治势力的吸纳能力和对社会的渗透力是预测该国革命运动的产生和发展趋势的关键。如果一个国家的科层化程度、对不同政治势力的吸纳能力和对社会的渗透力都很高,这个国家就不可能产生革命。反之,就最有可能产生革命。与斯考契波和古德文的工作不同,迈克丹尼尔(McDaniel)以俄国十月革命和伊朗革命为基础,依赖国家合法性和例行化这两个概念,对寡头政体现代化与革命之间的关系作出了分析,指出:这种政体很难适应在现代化过程中变得日益复杂的社会并缺乏对由现代化而引发的种种社会矛盾例行化的能力。因此,由寡头政体来领导的现代化过程无论成功与否往往都会引发革命。
  3.当今世界的社会动员理论为本书奠定了基本的分析框架。社会动员是指在一个社会中,由于受到新的生产方式的影响,人们原有的社会意识价值观念和心理义务不断受到侵蚀而逐步崩溃的过程;同时,也是人们取得新的社会化模式和行为模式的过程。在近现代中国,社会动员往往由一定的政治团体发动,是为了某种政治目的而进行的政治动员。民众的意识、社会化模式和行为模式等的更新换代,相对集中于政治层面。因此,社会动员往往与一定的政治运动紧密联系,其结果往往表现为能量集中、突然地规模化爆发,给国家的政治进程和人们的社会生产生活带来剧烈的冲击。
  革命文化的独特性质和内涵,为本研究的方法运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一方面,革命文化的概念主要涉及历史人物的政治思想与政治心理内容;另一方面,它要求分析作为受众的广大农民与革命人物、思想之间互动的心理联系。
  1.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阶级分析的方法不仅是凝聚行动力的学术号召,还是认清中国农村社会事实的一种有现实意义的学术视角,将不同经济基础但生活在同一块乡村土地上的农民划分开来,从而使农村社会的结构更加清晰,也为广大农民的落后贫困提供了有说服力的解释。
  2.历史心理分析法。历史研究对于人物心理方面的关注为时已久,其主旨是将历史人物的心理当做“社会环境的一个侧面”,要求“将其与其他所有的侧面一样予以解释”。将该方法运用于苏区革命传播活动研究之中,所要解决的是传播者的政治思想与政治心理的形成与变化问题,这是探讨社会动员机制的前提。笔者希望能够既对特定情境下传播者的革命文化特征进行剖析,又对其政治人格和个性的成长有一个长时段的纵向的把握,“还原”历史情境。
  3.个案分析与比较研究。在革命动员机制中本书选中“查田运动”为一个案,着重分析革命动员与阶级再造的全过程。同时本书比较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把革命动员的“中央苏区模式”与已有的可以被称之为的“华北模式”和“江南模式”作比较;二是把中共与国民党的相关思维模式和措施作一比较。
精彩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