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红梅阁笔记pdf下载pdf下载

古红梅阁笔记百度网盘pdf下载

作者:
简介:本篇主要提供古红梅阁笔记pdf下载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7-01
pdf下载价格:0.00¥

免费下载


书籍下载


内容介绍

编辑推荐

1.张一麐是袁世凯的重要谋士。探求晚清民国秘辛,请听局中人的讲述。

2.片断回忆记载人与事的交织,历史书写中“在场者”的身影清晰可见。

3.张一麐幼有神童之誉,老得首席参政之名。轻轻翻开本书,听奇人讲奇事。


内容简介

张一麐(1867—1943),亦作一麟、一吝,字仲仁、峥角,号公绂,别署民佣、大圜居士、红梅阁主、江东阿斗、心太平室主人,江苏吴县人。1943年10月24日卒于重庆,终年七十七岁。张一麐被袁世凯从张之洞处“挖”入幕府,入民国后职掌政事堂机要局。国际舆论将张一麐与袁世凯、梁士诒并称为“统治中国的三个人物”,抗战期间久膺国民参政会“首席参政”。其参预政治内幕之深可知,其阅历见闻之广可见。

《古红梅阁笔记》约129千字,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马维熙整理,纳入中华书局“民国史料笔记丛刊”。本书是张一麐追述生平所历、耳目所接的一部笔记体回忆录,内容丰富,笔意洗练而信实,为研究近代中国政事沿革和社会变化提供了许多珍贵资料。


作者简介

马维熙,男,陕西汉中人,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助理研究员。


目录

童乡试得褒

左宗棠东南抗法

黄体芳与南菁书院

缪荃孙洪宪劝进

张裕钊与莲池书院

大院君羁禁保定府

中日之战祸胎早结

乙酉乡试中式

彭鲍论中法之战

潘祖荫之戆

翁同龢盟俄图稿

三个半举人

中日甲午之战

马关条约

维新之潮

保国会见闻

政变内情

江标与戊戌党狱

己亥建储之争

庚子拳乱与惩办祸首

辛丑和约

姜桂题巧试拳师

唐才常举事失败

吾国交通不便

三游洞与东山寺

三峡行舟

蜀中杂记

锦城览胜

赵舒翘寿富绝命诗

新政“气象”

川南风土

川地拳乱

癸卯经济特科中式

甫入北洋幕府

吴樾炸五大臣

袁世凯治理津埠

《步兵操典》轶事

天津学堂之发达

袁世凯为政之风

陪审制不宜于中国

袁世凯祝寿张之洞

袁世凯论宪政

官制改革风波

日俄战争与中日密约

徐世昌出任东督

袁张同入军机

杨度入宪政编查馆

袁世凯回籍养疴

袁世凯之戊戌记载

江浙自办铁路风潮

附录一 莲幕集

附录二 密陈大计呈稿

附录三 五十年来国事丛谈

附录四 张一麐小传

人名索引


精彩书摘

张一麐(1867—1943),亦作一麟、一吝,字仲仁、峥角,号公绂,别署民佣、大圜居士、红梅阁主、江东阿斗、心太平室主人,江苏吴县人。其父是彝,字秉之,同治十二年(1873)癸酉科举人,光绪六年(1880)庚辰科进士,官直隶保定府正定县知县。一麐幼有神童之誉,年十二应童试,即得江苏学政林天龄赏识。十六岁,参加光绪八年(1882)壬午科乡试,由主考许庚身擢为副榜第二。十九岁,参加光绪十一年(1885)乙酉科顺天乡试,由主考潘祖荫擢为第十。三十七岁,参加光绪二十九年(1903)癸卯经济特科,由主考张之洞擢为第二,发往直隶以知县即用,遂入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幕府。当其时也,北洋举行新政,经纬百端。凡旧幕僚所不能办之新政,一麐无役不从,遂为袁世凯倚作臂膀。入民国后,出任袁世凯总统府秘书长,兼政事堂机要局长。适逢袁氏强推洪宪帝制,一麐入谏反对而不受,转任教育总长。未几,挂冠而去。迨1917年冯国璋出任总统,一麐曾任总统府秘书长。1919年上海南北和平会议期间,一麐出任和平期成会副会长,为呼吁统一、和平、民治而奔走。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一麐与李根源等倡立“老子军”以助抗战。1938年以后,连任国民参政会第一、二、三届参政员,以年齿最长,有“首席参政”之誉。1943年10月24日卒于重庆,终年七十七岁。

《古红梅阁笔记》成书于1930年,曾自1931年2月至1933年2月连载于《人文》月刊,后收入1947年出版的《心太平室集》。全书自光绪四年(1878)张一麐应童子试起笔,至光宣之际袁世凯回籍养疴搁笔,追述晚清最后三十年间政坛、学林诸多人物、史事,部分内容涉及民初之事。由于张氏一生交游甚众,且与政、学两界上层人士多有接触,故而《笔记》所载皆其耳闻目睹之事,尤多隐情内幕。所述之事,诚如张氏自述:“兹所纂辑,意在存真。苟有然疑,宁从盖阙”,因而具有相当之史料价值。首先,自光绪八年(1882)迄于二十九年(1903),张氏通过乡试、会试,与许庚身、潘祖荫、张之洞等朝中大员结成师生之谊,并与张謇等文坛巨子相与过从。借助纵横交错的人际关系网,《笔记》对左宗棠与李鸿章、李鸿章与翁同龢、张之洞与袁世凯的相互关系、潘祖荫的宦海沉浮等问题,论述颇多。其次,《笔记》除对中法之战、中日之战、戊戌变法、庚子国变、日俄战争等晚清重大事件有大篇幅的介绍外,对甲午以后亲身参与的各项政治活动阐述尤为详尽,如列名保国会与创设苏学会,入幕北洋与参与新政等。《笔记》以纷繁的人事将晚清由甲午而戊戌、而庚子、而辛亥的历史脉络完整展现,以“内幕”补正史之不足。此外,诚如张氏所言,“壮作漫游”,“十六而至宁,十八而游燕,三十四而入蜀”,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光绪二十六年(1900),其应四川学政吴郁生之邀入蜀。两年之间,遍览鄂、蜀两省各色自然、人文景观。更为可贵的是,《笔记》对蜀地的农业(水利与罂粟、烟叶种植)、矿业(采煤、煮盐、采金)等经济活动的关注与记述,为四川区域经济社会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古红梅阁笔记》曾自1931年连载于《人文》月刊,竖排繁体有标点,并以“一、二……二十”分节序之。1947年收入《心太平室集》卷八时,竖排繁体无标点,亦未分节。1998年,上海书店出版社即据1947年版本重新整理出版,横排简体有标点,并加分题。此次,中华书局刘冬雪君委托笔者重新整理《古红梅阁笔记》,即以《人文》月刊之最早版本为据。笔者参酌前辈各个版本,除重新标点、分节拟题外,并加注释、索引。原版错漏之处,亦予纠正(错字以“〔〕”改之,漏字以“〈〉”添之,衍字以“[]”识之)。附录一《莲幕集》是张一麐在袁世凯幕府时替袁草拟的与中外政界要人的往来函稿,堪补相关史料之不足;附录二《密陈大计呈稿》是洪宪帝制时期张氏谏止袁世凯称帝的呈文,被誉为《心太平室集》中“最重要之文字”;附录三《五十年来国事丛谈》是张氏于1922年为《申报》创刊五十周年而作,内容相较《笔记》略有延伸,可证《笔记》所载,可补《笔记》不足;附录四《张一麐小传》为其堂弟张一澧所撰,1921年由吴县市乡公报社出版,详述张一麐之生平,兼及清末民初诸多史事,现以全文一并附入,以飨读者。

此番整理,前辈珠玉俱在,笔者得以吸纳各版优长,谨向各位前辈整理者致意。至于文中谬误之处,皆因笔者学识浅薄所致,尚请读者诸君批评指正。

马维熙

于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

2019年6月15日


前言/序言

少承庭诰,服习儒书。壮作漫游,回翔幕府。西至巴蜀,东暨辽沈。入察哈尔而登长城,过娘子关而抵太原。逾伊阙而访佛龛,陟太山而观日出。升禋曲阜,礼孔子庙堂。蹑屐云龙,谒留侯祠墓。雁荡则仰视诺讵那诺讵那,佛教十八罗汉之一,为雁荡山开山之祖。之瀑布,天台则俯临智大师智大师,即智(538-597),世称“智者大师”,为佛教天台宗创始者。之道场。普陀望落伽之峰,包山瞰林屋之洞。关山戎马,饮岳阳之酒楼。泉石烟霞,玩匡庐之云气。若乃渡瀛海,适榑桑,濯足乎箱根,放舟乎松岛。履綦所至,更仆难终。忆自橐笔津门,归休里闬,遇义军之突起,叱咤风云,许国是以驰驱,栖皇雪柳。既而抟鹏将息,倦鸟知还,乃动地鼓鼙,降临桑梓,焦头烂额,无补时艰。息马投戈,幸歌复旦,而吾年亦将耄矣。同人以鲰生经历可补国闻,属缀简端,冀留梦影。酒阑灯炧,拉杂书之。昔《东斋记事》、《北梦琐言》,虽隶杂家,无伤大雅。兹所纂辑,意在存真。苟有然疑,宁从盖阙。以所居为宋吴感红梅阁旧巷,辄以名之。

民国十九年冬,江东阿斗自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