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贴敷治疗学pdf下载

中国贴敷治疗学百度网盘pdf下载

作者:
简介:中国贴敷治疗学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5-01
pdf下载价格:0.00¥

免费下载


书籍下载


内容介绍

内容简介
  《中国贴敷治疗学(第二版)》分为上、中、下、附四篇。上篇从宏观上介绍了贴敷疗法的发展历史、作用原理、应用范围等。中篇介绍了贴敷常用药物的作用及不同剂型的制造及功用。下篇则对内、外、骨伤、妇、儿、皮肤、五官等科近200种常见病,以病为纲,以古书中记载的贴敷方为目,分别介绍具体的制法、临床操作及注意事项。
  第一版市场反馈不错,第二版对第一版中的错误进行了修正,内容系统、全面、简易、实用、高效,并在书后附正面、侧面、背面人体经络穴位彩图,方便读者查找穴位。
作者简介
  田从豁,著名针灸专家,第二批、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二批首都国医名师,中国中医科学院著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冬病夏治消喘膏主要发明人,获部级成果奖。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60余年,历任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第二研究室副主任、广安门医院针灸科主任、主任医师,WHO北京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国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穴位贴敷分会高级顾问。
目录
版权信息
路序
再版前言
上篇 基础知识
第一章 穴位贴敷疗法的历史与发展
第二章 穴位贴敷疗法的理论依据与作用原理
第三章 穴位贴敷疗法的应用范围与优势
第四章 穴位贴敷疗法的用药原则与敷药操作
第五章 常用贴敷经络腧穴
第六章 穴位贴敷疗法的现代研究
第七章 穴位贴敷疗法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开发前景
中篇 贴敷常用膏药
第八章 常用贴敷中药
第九章 常用贴敷膏药的剂型、分类及功用主治
下篇 常见病症治疗
第十章 呼吸系统病症
第十一章 心血管系统病症
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病症
第十三章 神经精神系统病症
第十四章 风湿免疫系统病症
第十五章 内分泌代谢系统病症
第十六章 泌尿生殖系统病症
第十七章 急症
第十八章 外科病症
第十九章 骨伤科病症
第二十章 妇科病症
第二十一章 儿科病症
第二十二章 皮肤科病症
第二十三章 五官科病症
第二十四章 其他
附篇
主要参考文献
前言
  再版前言 贴敷疗法是在针灸学基础上应用中药作用于腧穴,通过经络对机体的调整作用,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疗法。该法历史悠久,近两千年来,一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乐用。贴敷疗法属中医外治之法,是在发挥药物治疗作用的同时,激发了经络腧穴对人体的调节功能,是二者相互协同、相互激发和叠加的结果,较单纯用药、针灸均有一定的优势;另外,药物(小剂量)作用于腧穴,通过经络、气血使其直达病所,可产生相对较强的治疗结果,同时避免了因肠胃、静脉、肌肉等途径较大剂量给药而产生的药物毒副作用和抗药性的弊端。贴敷疗法以其简、便、灵、验、安全的优点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清代吴师机所著的《理瀹骈文》,是第一部以膏药为主兼及多种外治方法的外治专著,将外治方法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临床各科疾病,对中医外治法的总结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后世尊称为“外治之宗”。新中国成立以来,贴敷疗法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临床应用方面都得到了比较全面的发展,治疗水平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鉴于目前国内外有关穴位贴敷治疗的经典专著的匮乏,以及穴位贴敷和经皮给药在国内外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北京针灸学会穴位贴敷分会提议系统整理古今贴敷疗法及其临床应用,得到了穴位贴敷分会顾问、原穴位贴敷分会主任委员田从豁教授的支持和肯定。田从豁教授临床上一直致力于穴位贴敷的应用与研究,曾以神奇的中医贴敷疗法治疗疑难病症而扬名日内瓦,并轰动医坛。其在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皮肤病、哮喘、瘰疬等方面做过专门的研究,最早研究和总结“冬病夏治三伏贴”疗法,并为贴敷疗法的推广做了大量工作。本书第一版在田从豁教授的指导下编写完成,第二版修正了第一版中的错误,并在书后附正面、侧面、背面人体穴位彩色大图,方便读者查找穴位。
  全书分为上、中、下、附四篇。上篇从宏观上介绍贴敷疗法的历史与发展、作用原理、应用范围、特点及现代研究等。中篇介绍贴敷常用药物的作用及不同剂型的制作方法及功用等。书中提到的穿山甲、犀角等药物,现代均用代用品。下篇介绍内、外、妇、儿、骨伤、皮肤、五官等科近两百种常见病症的贴敷治疗方法,以病为纲(以西医病名为主,对于没有对应西医病名的仍应用中医病名),以古医籍中记载的贴敷方为目,分别介绍具体的制法、临床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同时整理古医籍中记载的贴敷应用医案、医话,形成古代文献选录,并通过CNKI检索现代文献,形成现代临床报道。同时,主编田从豁教授对每种疾病的治疗情况作点评,力求全面、简易、实用、高效。附篇介绍田从豁教授的学术成就、贴敷治疗操作规范等。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北京针灸学会穴位贴敷分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针灸科、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医院针灸科及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我们真诚地希望本书能让您对贴敷疗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欢迎同道们对本书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再版和重印时进一步修订提高。让我们为中医贴敷疗法的发展与创新共同努力。
  《中国贴敷治疗学》编委会
  2015年春于北京
精彩书摘
  贴敷治疗学是阐述贴敷疗法治疗疾病一般规律的特色学科。它综合了中医基本理论、经络、腧穴、中药和贴敷等多方面的知识,使贴敷疗法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简便高效易于推广的特点。
  贴敷疗法,又名“穴位贴敷疗法”,简称“贴敷”“敷灸”“敷药”“贴药”等。它是在针灸学基础上应用中药作用于腧穴,通过经络对机体的调整作用,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疗法。该法属中医外治法,但有别于外科直接疗法。它既可治外症,又可内病外治。随着内服药物疗法毒副反应和耐药性的增加,以及放化疗所带来的杀伤性损害,中药贴敷疗法日益受到重视。由于此方法简单易行,安全性高,且治疗各科疾病确有良好的效果,故临床应用较广。
  穴位贴敷疗法是整个贴敷外治法的一部分,它是在药熨、涂敷等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穴位贴敷疗法历史久远,早在《内经》成书以前,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就载有“蚖……以葪印其巅”,即将白芥子捣烂后外敷头顶正中(百会穴),使局部皮肤发泡,治疗毒蛇咬伤,此为最早的外治法记载。《内经》中也有大量记载,如《灵枢·寿夭刚柔》记载:“刺大人者,以药熨之……用淳酒二十斤,蜀椒一斤,干姜一斤,桂心一斤,凡四种,皆㕮咀,渍酒中,用棉絮一斤,细白布四丈,并内酒中,置酒马矢煴中,盖封涂勿使泄。五日五夜,出布棉絮曝干之,干复渍,以尽其汁。每渍必晬其日,乃出干之,并用滓与绵絮,复布为复巾,长六七尺,为六七巾,则用之生桑炭炙巾,以熨寒痹所刺之处,令热入至于病所,寒复炙巾以熨之,三十遍而止。汗出以巾拭身,亦三十遍而止。”《灵枢·经筋》提出:“卒中口僻……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灵枢·痈疽》提出:“发于腋下赤坚者,名曰米疽……疏砭之,涂以豕膏,六日已,勿裹之。”故后世医家吴师机指出:早在《内经》就明确记载了“用桂心渍酒以熨寒痹,用白酒和桂以涂风中血脉”。之后的甘肃武威汉墓医简,其中57至67、88甲、88乙、89甲、89乙等简方都有用膏药治疗疾病的重要记载。如千金膏药方简文(57~67)中记载:“血府恿(痛)吞之摩之,咽干摩之,齿恿(痛)涂之,昏衄涂之。鼻中生(恶)伤涂之……气龙(聋)裹药以榖塞之耳,日一易之,金创涂之,头恿(痛)风涂之。”88甲简文记载:“治邚(妇)女高(膏)药方,楼三升、当归十分、白茝(芷)四分、付(附)子三枚、甘草七邻分、弓大十分、菒草(藁本)二束,凡七物以朌膊高(膏)舍之。”上述文献均明确记载了膏方的组成和外敷、涂、塞耳等不同的用法。
精彩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