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的系统思维pdf下载

设计师的系统思维百度网盘pdf下载

作者:
简介:设计师的系统思维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0-01
pdf下载价格:0.00¥

免费下载


书籍下载


内容介绍

编辑推荐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用户体验产业分会理事长罗仕鉴作序推荐,华为、苹果、Google等企业设计高管倾情推荐。
  如果你是某公司里的一名设计师或产品经理,通过阅读本书,你会知道如何用更加宏观的思维方式来构建你的产品以及如何用系统思维构建产品服务生态系统。
  如果你是某公司的高管,通过阅读本书,在划分产品或者产品模块、分配任务时,你会有更加明确的思路。本书可以帮助你找到你们公司所涉及的产品服务系统中的短板和空缺,从而找到新的发展机会。
  如果你是一名创业者或者未来想成为一名创业者,通过阅读本书,你可以找到新的点子、拓宽新的思路,你也可以找到在你所面对的产品或服务中的薄弱点,而这些薄弱点就是创业成败的关键。
  如果你是一名在校生,那么恭喜你,通过阅读本书,你可以系统地构建产品与服务相关的知识体系,为未来的挑战做好知识储备。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系统思维相关的基础知识, 以及这些知识在产品设计、设计管理中的运用。本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知识基础、灵活运用和精神实质。知识基础部分主要从设计师的角度阐述了系统思维相关的理论基础。灵活运用部分主要以互联网行业、产品与服务行业为视角, 阐述了系统思维运用的三个层面——产品服务生态系统、概念模型和信息架构。精神实质部分主要介绍了系统性的设计管理的方式、方法, 以及上升到精神层面的设计师的宣言。
作者简介
  梁颖,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用户体验产业分会(UXIC)个人理事、UXPA中国签约作者。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工业设计系,研究生毕业于美国硅谷的加州艺术学院(CCA),她具有丰富的交互设计理论知识,尤其擅长交互设计的系统思维,师从系统性思维大师休·杜伯里(Hugh Dubberly)。目前在锐捷网络公司负责教育类产品的设计工作。曾在网龙网络公司负责体验设计培训、课程研发,以及教育类产品体验设计。也曾在华为担任交互设计师,负责的产品平台包括车机、手机、平板、智能电视机等。了解更多请访问梁颖的个人网站://liangyingstudio.com。
  武润军,英国格林威治大学荣誉学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国际用户体验创新大赛(UXD Award)评委,国际互联网体验设计协会(UXDC)成员,现任网龙UED北京团队负责人,曾在多家上市公司担任过设计团队负责人。擅长以系统性思维的视角驱动管理与决策以及复杂系统的信息架构与设计研究,具有丰富的互联网产品设计和管理经验。
目录
版权信息
权威推荐
推荐序1
推荐序2
推荐序3
前言
第一部分 知识基础
01 设计师应掌握系统思维
1.1 所有人都是设计师
1.2 设计师,不要局限了自己
1.3 设计师的工作本质是设计系统
1.4 让我们发现、分析、改变系统
1.5 时代发展的诉求
1.6 让系统思维成为精神实质
1.7 系统思维的来源
02 系统的基础知识
2.1 系统的三个构成部分
2.2 不断循环增强的系统:循环系统
2.3 让你的系统变得可控:调节系统
2.4 系统中可量化的一面:流量、存量、增量
2.5 系统的洋葱结构:微观系统和宏观系统
2.6 不要被狭隘所困:系统的边界
2.7 耐心的等待:系统的延迟
03 常见的系统模型
3.1 系统与模型
3.2 通信系统模型
3.3 控制系统模型
3.4 控制论与人工智能
3.5 教学与学习模型
3.6 模型是一种边界对象
3.7 万变不离其宗——模型的魅力
3.8 运用和更新——模型的生命力
第二部分 灵活运用
04 产品的宏观系统:产品服务生态系统
4.1 生态系统概述
4.2 自然界生态系统
4.3 互联网生态系统
4.4 产品服务生态系统
4.5 设计产品服务生态系统
05 连接宏观和微观系统的桥梁:概念模型
5.1 三种模型——心智模型、概念模型和实现模型
5.2 心智模型
5.3 概念模型
5.4 实现模型
06 产品的微观系统:信息架构
6.1 什么是信息
6.2 信息结构
6.3 信息结构与信息架构
6.4 概念模型与信息架构
6.5 设计产品的信息架构
6.6 不同设计方法之间的关系
07 产品的重要表现形式:视觉系统
7.1 什么是视觉系统
7.2 模式匹配
7.3 比喻在设计中的运用
7.4 视觉系统的表现规律
第三部分 精神实质
08 系统性设计管理
8.1 系统性设计思维的培养
8.2 用系统性思维解决设计管理问题
8.3 系统性思维管理工具
8.4 构建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8.5 用系统性思维来设计产品
09 设计师的宣言
9.1 让我们为系统找准方向
9.2 让我们设计有良心的产品
9.3 让我们逆流而上
9.4 让我们一起创造知识
9.5 让我们成为思想领袖
9.6 让我们为人生找准方向
参考文献
前言
  前言
  接到梁颖的邀请,为他们的新著《设计师的系统思维》写一个序,我倍感荣幸,欣欣然应允了。
  在仔细拜读完这本著作之后,我顿感压力和贸然,才知道自己腹中无墨水是多么的可怕。从系统出发,站在系统层面进行思考和设计,是设计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无论是工业设计、产品设计领域,还是用户体验设计、服务设计等领域。
  在设计界,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想一直深入人心。但是也有不同的见解,从大的方面来说,人的欲望是无尽的,永远也无法满足。正因
  为有了“人”的存在,自然界所遭受的各种破坏、污染等,才会层出不穷。因此,有人提出,设计应该从“以人为本”的思想转向“以地球为本”,将“人、行星、利益”等进行综合考虑,着眼于可持续设计的标准规范,衡量可持续设计的全球性。回过头来看,这与人机系统设计的思想又有某种意义上的契合。人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人-机-环境”三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复杂集合体,强调“人-机-环境”的协调发展,平衡各方的“利益点”。
  再远一点,系统思想源远流长,但作为一门科学的系统论,人们公认是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LV Bertalanffy)创立的。他在1932年发表了“抗体系统论”,提出了系统论的思想;1937年提出了一般系统论原理,奠定了这门科学的理论基础。确立这门科学学术地位的是1968年贝塔朗菲发表的专著《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和应用》(General System Theory:Foundations, velopment, Applications),这本书被公认为这门学科的代表作。1978年9月27日,钱学森的一篇理论文章———《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问世,由此而创立了“系统工程中国学派”。几十年过去了,系统工程作为一门科学,形成了有巨大韧性的学术藤蔓,蜚声世界。《设计师的系统思维》,也遵循了这一理论。
  系统思维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包含了产品服务生态学、概念模型、心智模型、信息架构、控制论等方面的知识。本书提出了生态系统
  的概念,包括生物界生态系统、商业生态系统、数字生态系统、互联网生态系统和产品服务生态系统等,比以前单纯的产品服务系统更加深邃和广阔,她将创造全新的企业生态,即企业全接触的连续性与一致性。
  本书将一些深邃、晦涩难懂的道理,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案例讲述出来,娓娓道来,大道至简,自然、清新、亲切,就像邻家美丽的女
  孩在讲故事一样。系统思维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的本质,看到事物的多种可能性,从而更好地管理、适应复杂挑战,把握新的机会。系统思维将更好地为各方创造价值,增加期望和满意度。
  目前,设计领域的著作已经很多了,但“崇洋”的成分占了大多数。我一直主张,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发表自己的观
  点和主张,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和学派。“守匠心,致创新”,增强设计自信,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也是非常值得推崇和肯定的。格物致知,守正创新,既要有开物前民的创新观,也要有永远锐意进取的上进心,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
  设计行业,既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要具备娴熟的设计技能,还应该具备聪慧的商业思维。形上谓道,形下谓器。“由理入道”与“由
  技入道”并重,通过“设计之技→设计之道→设计之力”为社会做出贡献。《设计师的系统思维》,编著者们从自身的理解与经历出发,理论结合实践,从“知识基础→灵活运用→精神实质”三个层面,由浅入深,逐步升华,值得一读和借鉴!
  是为序,念之于心,自勉,共勉!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用户体验产业分会理事长 罗仕鉴
  作者序
  我时常在回忆和思考这一套理论是如何在我的脑海中生根发芽的。还记得在浙江大学读工业设计时我就读了德内拉·梅多斯(Donella H Meadows)的《系统之美》一书,当时就被里面关于系统的知识深深吸引,后来杨颖老师建议我去做一个关于思维脑图的软件,在做这个项目的过程中我对思维层面的系统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思考。罗仕鉴老师在我的脑海中深深地植入了用户体验设计、服务设计的理念,他的国际视野让我在当时就有机会接触国际领先的设计理念。可以说,德内拉·梅多斯、杨老师和罗老师就是我在大学期间的导师和思想领袖。后来在华为工作期间我负责了车机的项目,在这个项目中我进一步体会到系统思维在设计中的重要性。因为软件产品非常复杂,如果设计师自己都没有清晰的思路又怎么能让用户清楚地明白你所设计的产品呢?这个过程可以说是图1所示的案例研究的过程。
  后来我到了美国加州艺术学院(California College of the Arts, 简称CCA)结识了休·杜伯里(Hugh Dubberly)老师,他为我打开了系统思维的崭新大门。为了感谢他的指导和支持,我把我写的Systematic Modeling(这本书是我的毕业论文)给他寄了一本。回国之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去他办公室找他,因为要回国了,我提议说:“能和您合张影吗?但是出来的时候太匆忙了忘记带我写的书了,不知道之前寄给您的那本还在吗?”他说:“当然啦。”然后就看见他从他的书架上拿下了我寄给他的那本书,甚至他还把我写在信封上的地址等联系信息仔细地剪下来夹在书里面,然后他对我说:“You should sign on your book.”(你应该在你写的书上签上你的名字)我当时非常感动,他是那么珍惜和尊重一名学生的劳动成果,这就是图2所示照片的由来。
  在Hugh Dubberly和我的毕业论文导师斯科特·米纳曼(ScottMinneman)的指导下,围绕系统知识和方法论,我做了大量的案例研究
  和用户调研。可以说这个过程奠定了本书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但是,有一个重要的部分一直没有涉及。在我的毕业论文快要结束时,斯科特曾对我说:“你的毕业论文需要交给设计师并且听取他们的反馈才算完整。”在旧金山有一次这样的机会让我尝试传播我所研究的理论。在毕业设计展上AKQA的设计主管看到了我的毕业设计,并且将我摆放在展台上的三折页传单带回了公司(我在传单上写上了我的联系方式)。后来,他们公司的秘书联系我到他们公司去做了交流和沟通,并且让我讲述我研究的这一套设计理论。
  回国后我进入了网龙网络公司(后文简称网龙),当时面试我的是网龙北京分处的武哥(本书的作者之一武润军),他对我说:“当我看到你的简历时我非常高兴,我们可能需要你过来授课。”没想到老天给我安排了一份这么适合我的工作。在网龙我就开始思考如何让其他设计师也能够充分理解我研究的这套理论,如何在讲课的过程中以更加吸引人的方式来传授知识。这正是斯科特留给我的未完成的作业。
  案例研究和知识的传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也需要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式。案例研究是理论的实践过程,也是假设的验证过程。我会根据我特别感兴趣的小知识点进行深挖,而与这个小知识点相关的很多知识点我只是略知一二,就像天上的星星点点,有些明晰一些,有些昏暗一些。而给别人讲授知识,尤其是给那些比我工作时间更久的设计师们传授知识,就需要具有非常扎实的理论基础。因此,我准备课程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再次学习的过程。
  刚开始上课和我刚开始写文章的感觉一样,只是想着如何将这些知识直白地表达出来。但是成效并不理想:除了少数的几个同学,绝大多数的同学都没有听明白,觉得理论性太强了。许迎春和王可反复地提醒我要让文字和课程变得更加有趣。“有趣”——这不正是用户体验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吗?是啊,传递知识和做设计也是非常相似的——都是在创造一种体验。就像DOS系统和苹果系统之间的区别:有些时候都具有同样的功能,但是人们就是觉得另外一个更加容易接受。这个跟烹饪也是极其相似的,粗制滥造的食物和精美可口的食物同样能使人填饱肚子,但是哪一个更能产生美好的体验呢?有一次许迎春转发给我一篇文章,我读完那篇文章之后顿时感觉它就像是一个经过了精心设计的蛋糕,而我的文章就像是急着给人填饱肚子的压缩饼干。写书的过程也是我文字烹饪功底慢慢提高的一个过程。
  在这一年多的授课过程中,经常会有设计师提出各种我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的问题,有时我会发邮件给休·杜伯里老师,向他请教这些问题,每次他的回复都很仔细,也很详尽,有时回复的文字甚至是我邮件的两倍。我非常感谢他,他如此认真地回复来自大洋彼岸的一位曾经的学生。
  经常看到有人反复强调自己的理论是原创的,实际上在我看来并没有完全的“原创”。就连科学家的研究发现都被称为discovery(发现),那个被发现的东西它一直在那里,只是上面有一个cover(覆盖物)把它遮掩住了,科学家做的就是要把这个覆盖物拿开。设计理论也是一样的,这些理论都有它的渊源,只是不同的人对这些理论以及运用方法有不同的理解。
  系统思维以往都是在金融和管理领域被提及和运用,在设计和产品领域很少被提及,尤其是中国的产品领域很少有人对系统知识有充分的
  介绍。因此我将我学到的知识、工作和项目中的体会以及授课中的经验相结合,构建了一个更加系统的知识架构,并且将系统知识以产品负责人和设计师的视角来分享给大家。同时,结合了中国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加入了大量的案例力争让读者能够充分地理解和吸收。
  在经过了一系列的课程和培训之后,已经有不少的设计师可以用更加系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可以在项目中运用系统地图,并且经常会有
  设计师对我说:“我感觉你介绍的这些理论知识非常有用。”对此我感到非常欣慰。
  在这一年的过程中,我对这些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锤炼。这也为本书的撰写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我希望在国内可以有更多的设计师和产品负责人能够了解系统思维,运用系统思维,并且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来促进知识的发
  展。这也是我和其他几位作者撰写本书的初衷。
  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你读书不能单单读内容,还要读作者的动机,如果你不知道这本书的动机,你永远也读不懂这本书。”我们
  写这本书的过程,也是对自己的动机进行管理和不断归正的过程。
  参与本书撰写的一共有四位作者,除了我以外还有武润军、许迎春、王可。我负责本书大部分内容的撰写,但是我的经历和认知也是有局限的,因此我邀请他们一同撰写。武润军负责第八章设计管理部分的撰写,他有非常丰富的设计管理经验,而系统思维对任何管理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设计师更是如此,因为设计工作中蕴含了很多管理的工作,现在很少有设计师是孤军奋战的。其次,随着设计经验的积累、职级的提高,设计管理的比重也会越来越大。许迎春负责本书中一些案例的撰写,她有着非常敏锐的信息捕捉能力和学习理解能力,有时我谈到了一个点,她总能想到一个面。为了让本书更加通俗易懂,她加入了许多贴近大家生活的案例,可以让大家更好地理解书中的理论知识。她对互联网行业有着敏锐的嗅觉,在产品服务生态系统方面有许多自己的见解。王可具有丰富的平面设计和界面设计经验,对于视觉的把控十分敏锐,对于设计师来说,对于视觉系统的把控也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这是我们的基本功,因此,他负责撰写本书第七章视觉系统的部分。
  在整个撰写过程中,我们力求写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字都是对读者有益的,都是有利于大家成长的。这就是我们撰写本书的动机。
  梁颖
  2019年6月
精彩书摘
  为什么系统思维是设计的未来?
  在过去的30年间,设计实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一些变化是由于设计师采用了新的技术手段———新的工具、新的媒体和新的材料。由于新技术带来的改变持续不断地渗透于我们的个人生活中、商业世界中,以及更广大的社会系统中———陆续成为设计师所设计的“东西”。总之,这些变化构成了一个新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完成设计工作(这是一个新的设计实践的环境)———甚至是一个新的设计实践(一个新的职业)。对这样新的设计实践领域的定义性特征,或许正是对系统的关注。
  在20世纪的绝大多数时间里,设计师主要关注产品和信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许多设计师开始将个人计算机作为生产工具———用于创建“工作图纸”、生产艺术品和其他制造规范———从而减少时间和成本,实现更频繁的迭代,并提高品质。这些数字生产工具需要系统思维,当它们支持更大的设计系统时,效率最高。
  20世纪90年代中期,许多设计师已经开始认识到计算机不仅仅是产品和信息设计的补充工具,计算机也为交流提供了一系列新的媒体。
  这些新媒体是超文本、电影和模拟的互动混合体———能够以新的方式讲述故事、整理论点和解释世界。他们从电子游戏、多媒体实验和网页开始,并不断成长和发展。数字媒体依赖于内容管理系统和其他平台,“为(for)”他们设计和“与(with)”他们设计都需要系统思维。
  2000年开始,互联网成为一个提供应用程序的平台。随着2007年iPhone(及其竞争产品)的推出,“应用程序”激增。计算——微处理器及其运行的软件程序——提供了创造新型“智能”产品的潜力。软件及其支持的服务正在成为一种设计材料。软件设计——交互设计或“UX”——以及服务设计越来越涉及系统设计,这又需要系统思维。
  同一时期,设计项目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工业时代的旧模式已被信息时代的新模式所取代。曾经以单独交易方式销售的产品现在通过服
  务交付,从而在消费者和生产商之间建立持续的关系。曾经孤立的“销售点”现在是系统里互相连接的“接触点”。曾经“孤立”的产品,现在越来越智能、互联和有感知力的——感知它们周围的环境并与云中的系统共享数据。与此同时大多数产品都可以被当作独立的角色进行管理,产品经理和设计师现在必须从产品服务生态的角度来考虑——相互关联的产品和服务系统,每个系统都依赖于其他系统。这些“系统的系统”是一种新的设计材料。
  更重要的是,除了上述影响日常设计实践的诸多问题外,我们还需要设计师解决我们社会所面临的“吊诡问题(wicked problems)”(相互关联问题纠结所带来的现存威胁,对于这些问题既没有明确的解决方案,也没在定义问题情况上达成一致),例如,气候变化、收入和资源消耗的不均衡,以及许多其他社会公平问题。吊诡问题不能孤立地解决,必须从“整个系统”的角度来看待,这些问题需要懂得系统的设
  计师。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主任伊藤穰一(Joi Ito)很好地总结了这个不断变化着的设计实践世界,“设计也从物理和非物质对象的设计,到系统的设计,再到复杂的自适应系统的设计。这种进化正在改变设计师的角色,他们不再是中心规划者,而是存在于系统中的参与者。这是一个基本的转变——需要一套新的价值观。”它还需要一种新的设计方法,一种将系统思维引入设计实践,并将语言、模式和模型从系统理论融入设计论述的方法。
  本文的合著者梁颖、武润军、许迎春和王可为设计师们撰写了一篇非常有用的系统思维导论,以应对上述不断变化的设计实践世界,推荐
  阅读。
  美国苹果公司前创意总监
  美国加州艺术学院兼职教授
  美国网景公司前设计副总裁 休·杜伯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