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真:“教育与人”的哲学探索pdf下载

回归本真:“教育与人”的哲学探索百度网盘pdf下载

作者:
简介:回归本真:“教育与人”的哲学探索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5-31
pdf下载价格:0.00¥

免费下载


书籍下载


内容介绍

内容简介
  教育人学是教育哲学的当代形态,它以教育中完整的人为对象,研究完整的人及其教育的问题。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指导,分析批判了传统教育哲学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导致了人的失落。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生成论代替传统本体论,从社会历史实践中人的存在规定出发,回到“具体的人”,回归教育的本真。 本书依据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与趋势,探讨了主体与教育、生命与教育、公民与教育、教育承认正义与美好教育生活等新时代的教育人学主题,确立教育人学的思想,并以教育人学思想引领新时代的教育改革。新时代教育改革必须回归育人初心,回归教育本真,确立人是教育的原点,坚持育人为本,唤醒主体生命自觉,激扬生命潜能,培育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本书以人学视野审视教育问题,建构教育理想,适合于充满激情和理想的教育工作者阅读。
作者简介
  冯建军,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现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教育学原理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兼任国家教材委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专家委员会委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育学原理》首席专家,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研究者分会理事长、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等刊物编委。 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哲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级重点研究课题、规划课题10多项。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出版《当代主体教育论》《生命与教育》《教育公正:政治哲学的视角》《教育的人学视野》《公民身份认同与学校公民教育》《当代道德教育的人学论域》等专著,主编《教育基本理论研究20年》《中国教育哲学研究: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改革四十年•学校德育》等。研究成果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青年奖、明远教育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励。
目录
封面
版权信息
前 言
第一章 教育人学导论
一、教育哲学的“人”与人的“教育哲学”
(一)哲学:本质意义上的人学
(二)人性观:教育哲学的核心
(三)教育哲学中“人”的失落
(四)人的自觉与教育哲学的人学使命
二、作为学科的教育人学
(一)何谓教育人学
(二)教育人学的学科性质
(三)教育人学的主题
(四)教育人学研究的方法论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生成论教育人学范式
(一)本体论-本质主义人学范式及对其的反思
(二)实践-生成论人学范式的提出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生成论人学范式下的人性观
第二章 走向人的教育
一、向着人的解放的目标迈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价值取向回顾
(一)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冲破教育的政治化,确立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向
(二)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教育对“人”的发现
(三)21世纪初:教育对人性的彰显
二、回到“人”:世纪之交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共同主题
(一)教育本质研究的人学视野
(二)教育目的研究指向真正的“人”
(三)教育功能研究转向本体功能
(四)以“人”的方式研究“教育与人”的关系
三、回归“真实的人”: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哲学
(一)教育对“人”的回归
(二)认识“真实的人”
(三)基于“真实的人”的教育观念
四、教育成“人”:依据与内涵
(一)类生命[1]:人之为人的根本
(二)交往实践:类生命的生成机制
(三)教育:成“人”之道
五、人性视域与教育之道[1]
(一)人性假设与教育学之“基”
(二)人性困境与教育之“惑”
(三)人性解放与教育之“道”
第三章 主体与教育
一、社会形态与主体嬗变
(一)“人的依赖关系”下人的发展
(二)“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发展
(三)“自由人的联合体”中人的发展
二、群体主体与依附性教育
(一)群体、群体主体与群体主体性
(二)古代社会的依附性教育
三、主体性与主体性教育
四、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一)从主体性到外在的主体间性
(二)从外在主体间性到内在主体间性
五、从主体间性到他者性
(一)对主体间性的质疑与批判
(二)他者性理论的基本观点
(三)师生关系:非对称的责任关系
六、从他者性到公共性
(一)公共性:共生体的主体间性
(二)他者性承认:走向共生主体的公共性
(三)公共性中的主体间关系:共在、共生、共育
(四)培育公共性
第四章 生命与教育
一、生命是教育的逻辑起点
(一)对以往认识“人”的方式的反思
(二)人是双重存在的复杂生命体
(三)教育因生命而发生
二、回归生命:教育的价值选择
(一)“工具性教育”质疑
(二)教育“轴心”的转换
(三)回归生命的教育
三、生命特性与教育诉求
(一)生命的特性[1]
(二)关注生命的完整性
(三)凸显生命的灵动
(四)张扬生命的个性
(五)唤醒生命的自觉
四、生命化教育的原则
(一)自然性原则
(二)自主性原则
(三)体验性原则
(四)生活化原则
(五)个性化原则
第五章 公民与教育
一、公民身份与公民教育
(一)成为公民:当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身份认同:公民身份的重要组成
(三)公民教育:公民身份的“再造”与“创造”
二、多元公民身份
三、个体公民身份认同教育
四、国家公民身份认同教育
(一)国家认同的内涵与构成
(二)国家公民身份认同的挑战
(三)应对挑战的国家公民身份认同教育
五、社会公民身份认同教育
(一)社会公民身份认同的对象:公民“社会共同体”
(二)社会公民身份认同的核心:公共精神
(三)培育公民公共精神之路径
六、全球公民身份认同教育
第六章 教育承认正义与美好教育生活
一、教育正义:从关注“分配”到关注“承认”
(一)两种不同的正义及其关系
(二)教育分配正义及其局限性
(三)教育承认正义及其实现
二、不羞辱:教育承认正义的底线[1]
(一)教育羞辱及其危害
(二)不羞辱:正派教育的首要原则
(三)不羞辱的局限及其超越
三、人的尊严:教育承认正义的追求[1]
(一)尊严何以成为教育的价值规定
(二)人的“未完成性”是尊严和教育的共同源泉
(三)教育提升人的尊严
(四)教育培养人有尊严生活的能力
(五)教育过程必须是有尊严的
四、创造新时代美好教育生活
(一)美好教育生活: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
(二)美好教育生活的价值规定
(三)创造美好的教育生活
精彩书摘
  毫无疑问,教育哲学是哲学与教育的交叉学科,但如何将二者进行交叉,则有不同的做法。最常见的做法是把哲学作为大前提,把教育实践或教育问题作为小前提,进行理论演绎,得出教育哲学的结论。如此的教育哲学是一般哲学的教育应用,即将哲学的主题、理论、思维“原汁原味”地运用于教育,如哲学有政治哲学、文化哲学、社会哲学,相应地就有政治哲学与教育、文化哲学与教育、社会哲学与教育等等。但这样只能使教育哲学附属于哲学,失去了教育自身的特殊性,成为教育的政治哲学、教育的文化哲学、教育的社会哲学。这种教育哲学把教育作为政治活动、文化活动和社会活动,而不是育人的活动、使人成“人”的活动,因此,不是真正地指向成“人”的。
  教育哲学,既是哲学的,又是教育学的。哲学关乎人生的意义,关乎人之为人的本性;教育学则是引导人成长的实践之学。哲学和教育学的交点就是“人”。教育哲学不是哲学与教育学简单加和出来的,而是哲学与教育学共同孕育、生长出来的,即教育人学。教育人学是探讨人生意义、引导人成“人”的实践哲学。把教育哲学归结为人学,有两个方面的意思:其一,教育哲学的根本是人学,是关切人生意义、引导人成“人”的学问;其二,说教育哲学是人学,并不否认教育哲学对其他问题的研究,但无论研究什么,都不能忘记教育哲学的根本——“导人成人”。教育哲学只有通过“导人成人”,才能找到自身的意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哲学是人的教育哲学,也就是教育人学。
  哲学是爱智慧,既包括爱也包括智慧。虽然哲学是爱智慧,表现为对智慧的探讨,但爱的结果,必然收获智慧。前者构成了哲学的动词态:哲学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人生态度。后者构成了哲学的名词态:哲学是关于某一主题的系统学问,是某一思想的结果。当然,二者有着统一的一面,但又不完全一致。哲学作为一种人生态度、一种思维方式,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之为人的本性。但作为学问、思想的哲学,则始于古希腊对世界本原的探讨,这构成了古代本体论哲学。
  1﹒哲学是人的本性的要求,是人生活的必然要求
  就哲学作为一种人生态度、意义和生活方式而言,哲学是人的本性的要求,是人对自我的一种意识,是一种生活方式,因此,哲学成为人之为人的本性。马克思在讲到人与动物的区别时说道:“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这不是人与之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与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1]马克思这段区别人与动物的论述有着丰富的含义:第一,动物的生命与人的生命不同。动物的生命是一种本能,动物无法意识到自己的生命活动。人不仅有生命的本能,还能意识到自己的生命活动。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意识构成了人独特的类生命。第二,对于动物来说,生命是自发的、自然的,因此,它们没有理想,没有未来,也不需要对生活进行筹划。动物的生命是预成的,只能跟着本能走。但人的生命是自觉的、自为的,人能够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生命。人不是靠本能生存,而是靠意识生活。人有理想、有追求,需要筹划明天和未来。人不满足于自我,需要不断反思自我、超越自我。人不断反思自我、超越自我的生活方式,就是哲学的生活方式。哲学是人对自身存在的意识,是人的自我意识的最高形式。人的自然生命是有限的,人不能仅凭自然生命而生存,而是要作为类存在物、类生命,使自身可以超越自然生命的有限性,追求超自然生命的无限性。人的生命不是一种“定在”,而是一种有限中的“无限”,要实现这种无限,就需要一种哲学精神——一种超生命的类本性。所以,动物不需要哲学,哲学只属于人,是人生命特有的存在方式。没有哲学,人就失去了对无限的向往和追求,只剩下动物本能,人的生活就沦为动物的生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苏格拉底说:未经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也就是说,人必须过一种反思的、超越的生活。这就是说,哲学是人的本性的要求,是人生活的必然要求。
  2﹒哲学的发展是对人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对人解放的不断追求
  西方哲学始于米利都的泰勒斯,他提出了“水是万物之源”的命题。泰勒斯以及之后的毕达哥拉斯、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等,大多是自然哲学家,他们探讨世界的本原和宇宙的起源,提出了“水”“气”“火”“原子”等概念。西方哲学在苏格拉底那里开始转向。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关注的是宇宙和自然,苏格拉底将哲学思考的重心由自然转向了人本身和人的社会。他引用德尔菲阿波罗神庙中所镌刻的那句名言——“认识你自己”,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人对自己心灵的认识,还借此提出了认识心灵的方法——产婆术,通过诘问,引导人不断思考人生问题、道德问题。由此,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带回了人间”。自苏格拉底之后,哲学家把认识人作为哲学的追求。卡西尔在《人论》中开宗明义地说:“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这看来是公认的。在各种不同哲学流派之间的一切争论中,这个目标始终未被改变和动摇过:已被证明是阿基米德点,是一切思潮的牢固而不动摇的中心。”[2]哲学以“认识你自己”为使命,研究人自身的心灵、美德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伦理、正义等问题,确立了西方哲学人本学的传统。
  尽管有苏格拉底哲学人本学的传统,但近代西方哲学还是让位于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反映了现代哲学的两个重要观念:“我”和“思”。前者代表“个人”,后者代表“理性”,二者构成了现代性的重要理念:个人主义和理性主义。西方哲学由此从人本学转向认识论。近代认识论虽然也把物质世界作为哲学的对象,但它已经不同于泰勒斯时代的哲学本体论。认识论关注的是人怎样认识世界、怎样获取真理。对世界的认识视角,有经验论和理性论:前者诉诸感性经验,后者诉诸理性抽象。近代西方哲学就是奠定在理性基础上的认识论、知识论和逻辑论的体系,发展到当代,出现了理性有余、人性不足的问题。
  若以认识论的观点看,中国没有类似西方认识论的哲学。中国哲学以“生命”为核心,是探讨人生意义、伦理道德的学问。它关注的是“人之为人之道”“怎样才算一个人”“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等。牟宗三把中国哲学的特征概括为“主体性”(subjectivity)与“内在道德性”(inner-morality)。“中国思想的三大主流,即儒释道三教,都重主体性。然而只有儒家思想这主流中的主流,把主体性复加以特殊的规定,而成为‘内在道德性’,即成为道德的主体性。西方哲学刚刚相反,不重主体性,而重客体性。它大体是以‘知识’为中心而展开的。它有很好的逻辑,有反省知识论,有客观的、分解的本体论与宇宙论,但是它没有好的人生哲学。”[3]中国哲学“没有西方式的以知识为中心,以理智游戏为特征的独立哲学,也没有西方式的以神为中心的启示宗教。它以‘生命’为中心”[4]。冯友兰也指出,“中国的儒家,并不注重为知识而求知识,主要在于求理想的生活。求理想的生活,是中国哲学的主流,也是儒家哲学的精神所在”[5]。
  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使认识论转变为实践论,而且主张以实践的观点看待人,使人从普遍的、抽象的人回到了现实的、具体的人。马克思通过对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批判阐明了自己的实践观点。他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把能动的方面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6]旧唯物主义把认识作为一种客观的反映,如同照镜子,而不关注人的主观能动性,结果,主观能动性被唯心主义发展了,但唯心主义只是抽象地发展了人的能动性,使人脱离了客观世界,被某种理念、某种精神支配。黑格尔是主观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他把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事物的发展、更替、永恒的生命过程,就是绝对精神本身。马克思主义提出人是实践的存在物。人在实践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世界,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都是人的实践的产物。人改造实践,实践也改造了人。马克思所说的实践,不仅指向现实的物质生产和创造、人类的交往实践,而且指向历史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在马克思看来,人不是某种抽象的规定,而是具体的、现实的、社会的、历史的。
  通过以上对哲学发展史的简要回顾,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哲学从本体论到认识论,再到实践论的演进历程,是对人的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对人的解放的不断追求。中国哲学本身就是人生意义的哲学,是一种道德哲学,也是以成“人”为核心的。在这个意义上,有学者提出“哲学是本质意义上的人学”[7]“哲学就是人学”等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