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县中小学教师优秀课改论文集(2013—2014)pdf下载

密云县中小学教师优秀课改论文集(2013—2014)百度网盘pdf下载

作者:
简介:密云县中小学教师优秀课改论文集(2013—2014)
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4-01
pdf下载价格:0.00¥

免费下载


书籍下载


内容介绍

编辑推荐
  在第十三届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论文征集评选中,密云县有16篇论文获得一等奖;两年一度的密云县教育学会第十八届教育科学研究论文征集中,教师们也积极参与。这些论文涉及学科教学、学生管理、教师发展、课程建设等方面,既是老师们对实践工作的反思与思考,更是他们教育教学智慧的结晶。
  《密云县中小学教师优秀课改论文集(2013-2014)》收录了我县教师的30多篇论文,分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论文和密云县教育学会第十八届教育科学研究论文两个部分呈现,每一部分均分中学篇和小学篇,以便于教师们阅读。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北京市密云县优秀课改论文20余篇,所有论文均由来自教学一线的中学老师撰写,书中不仅介绍了他们在课改方面的成功经验,还与大家分享了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借鉴性,可供全国从事中小学教育相关工作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学习参考,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案例指导书。
作者简介
  密云县教研中心:负责密云县中小学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中小学数字化教学改革工作,为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了解政策、学习交流、共同提高的平台。
目录
版权信息
本书编委会
前言
第一部分 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第十三届论文评选一等奖
中学篇
探索听说课教学中语言输入与输出活动的设计
运用合作学习提高高中美术作业质量的研究
深度剖析数据,多角度评价学校发展
用“互动式自主学习”方式开启课堂新天地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促进教师持续发展——密云县初中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手抄报、概念图、思维导图三种图示在化学章节复习中的应用
自我管理为学生发展插上翅膀
课程改革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一届学生看密云县普通高中学生素质发展现状
小学篇
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的途径和方法
精心预设与动态生成中的退与进
目前小学阅读教学中诸多深层的问题
浅谈北京版小学语文低年级教材课文的选编
小学高年级学生形成解释能力策略的研究
建立“代币制”长效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第二部分 密云县教育学会第十八届教育科学研究论文一等奖
小学篇
关于读写结合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走“双结合”课改之路,发展学生语文素养
农村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一日一写的研究
从读学写,以读促写,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如何利用故事类绘本教学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例谈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
例谈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体验诗歌快乐 享受幸福童年——构建学校“诵诗、唱诗、画诗”校本课程的几点做法
构建“三动”课堂的实践研究与思考
创设适宜育人环境,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创建“心中有集体,行动有规矩”的新班
依托多种资源,培养学生探究植物的能力
利用本土资源,开展科学探究
发挥书法教学的育人功能,干预学生习惯养成
悉心关注随读生,促其健康成长
浅谈幼儿园教师园本培训的策略
小学唱歌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中学篇
让议论文教学走进学生的灵魂
建立数学错题学习档案,促进初中学生数学学习
新教师入职适应现状及对策分析
关于“英语背诵法”提高高中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研究报告
把握教师队伍现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密云县初中生物教师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浅谈密云县中小学生大课间集体跑步健身效果的研究
浅析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学校的应用
前言
  前言
  2014年9月9日,在第三十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说:“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也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
  奋战在教育一线的教师们,如何做一个好老师呢?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要成为一个好老师,除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之外,还需要在行动中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反思,要不断反思教育理念、教学方式、课堂实践、学生活动等方面。将反思见诸于笔端,将反思形成论文,更是成为好教师不可或缺的。教育教学论文,是教师反思的具体展示,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法。
  做一个“能教会写”的好老师,做一个“能说会写”的好老师,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要求。写作能让我们的教师们更多思考教学,更深研究教材;更多关注学生,更好转变学生观;更深反思课堂,更彻底变革课堂。
  密云县的广大教师们,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不但有工作上的热度,更有对教育教学认识上的高度和理解上的深度。他们在紧张繁忙的日常工作之余,笔耕不辍,将自己的反思与思考写成论文。在第十三届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论文征集评选中,密云县有16篇论文获得一等奖;两年一度的密云县教育学会第十八届教育科学研究论文征集中,教师们也积极参与。这些论文涉及学科教学、学生管理、教师发展、课程建设等方面,既是老师们对实践工作的反思与思考,更是他们教育教学智慧的结晶。
  本论文集收录了我县教师的30多篇论文,分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论文和密云县教育学会第十八届教育科学研究论文两个部分呈现,每一部分均分中学篇和小学篇,以便于教师们阅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论文集的编辑与出版,为老师提供了借鉴。希望老师们善于学习、借鉴和思考,敢于实践、质疑、创新。论文集编辑与出版的另一个目的是:抛砖引玉。我们期望以论文集这块“砖”,引出更多的“玉”。希望老师们在工作中更好去实践、更多去反思、更深去思考、更勤去动笔,写出更多具有真实性、创新性、科学性、应用性的文章,共同创造密云教育的辉煌明天,共同谱写教育事业的华美乐章。
  密云县教研中心
  2015年3月
精彩书摘
  第一部分 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第十三届论文评选一等奖
  中学篇
  探索听说课教学中语言输入与输出活动的设计
  密云县教研中心 齐小敬
  密云县第六中学 陈兰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北京市中高考英语改革方案,从2016年起,北京市中考英语卷总分值将由120分减至100分,听力占据相当大比重的分值,可见改革后将侧重对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强调表达和交流。因此要想上好听说课,则必须提高听说课的实效性。
  Underwood(1989)把听力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听前活动、听中活动和听后活动。我们大部分教师听说课设计也遵循这个模式,但在教学活动中经常存在以下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花费大量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听前、听中的活动,学生通过活动掌握了听力材料中的单词、词组和句型,也理解了听力材料的内容,但听后环节学生在输入信息后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进行语言交流;还有一些课堂,听后时间充分,但学生表达困难,不能准确、流利地使用语言进行表达。这说明一部分教师整体设计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忽略了输出活动的重要性;或简单地认为,理解了听力材料之后,学生就应该能够进行语言输出。但“仅仅依靠语言的输入是不可能掌握英语、形成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的”, “要在增加可理解的语言输入的同时,在理解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有效输出的实践活动”(教育部,2002)。因此,本研究决定从优秀课例入手,通过分析授课中的教学活动,研究在听说课中如何处理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的关系,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听说活动,优化语言输入和输出活动,提高听说课堂教学实效性。
  二、相关理论
  (一)语言输入
  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在20世纪80年代初指出,人类习得语言方式只有一种——理解信息,即接受“可理解性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语言习得有赖于大量的语言输入信息,而这种语言输入必须具备理解性。Krashen同时提出了i+1输入原则,i表示学习者现有水平,1表示略高于i的水平。Krashen指出,“为了使语言习得者从一个阶段进入到另一个更高的阶段,所提供的语言输入中必须包括一部分下一阶段的语言结构。”
  (二)语言输出
  Swain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Krashen语言输入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语言输出理论。她认为,可理解性输入在习得过程中很重要,但还不能使学习者二语水平得到全面的发展。如果要使学习者的二语流利又准确,不仅需要可理解性输入,更需要可理解性输出。Swain(1985)指出“单纯的语言输入对语言习得是不够的,学习者应该有机会使用语言,语言的输出对语言习得也有积极意义。”除了Swain的输出假设外,Grass(1997)和Skenhan(1999)也认为语言输出具有以下功能:提供反馈,形成自动化,从意义加工转向句法加工;优化语言输入以及培养话语技能和发展个人语用风格等。
  (三)语言输入与输出的相关性
  Allwright(1985)提出,“可理解性输入”必须与“交际”相结合,语言学习者必须将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在一个有意义的环境中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语言习得。赵培(2004)认为单纯、片面地强调语言输入或输出都是不够的,需要两者的密切结合才能促进外语学习。输入是输出的基础,离开了输入,输出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输出是目的,没有输出,输入也没有任何意义。所以输入和输出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缺一不可的。
  三、教学实例及评析
  (一)增加可理解性语言输入,为听后输出奠定基础
  1.听前活动,激活话题,扫清听力障碍,确保听中活动为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